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一鸣:创新环境是深圳最大的比较优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7日 15:03  新浪财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一鸣: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我想就深圳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谈几点认识。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重塑我国城市发展格局。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不仅全球的经济格局在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从全球来看,各个城市之间发展也是非常不平衡的,比如新加坡,从去年的指标来看就非常高,同样是一个外向型很高的地区。我们深圳也像新加坡一样是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同样也有一部分的制造业,它的发展态势和很多城市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最流行的一本书是《世界是平的》,但是我个人的理解,从区域的角度来看,从世界竞争的角度来看,世界永远不可能是平的。如果你不中心化,你就被边缘化,这是空间格局竞争中必然的趋势。我们看一下全国的区域格局变化,它的基本态势,还是要素和资源在空间上集中化的状态,这种集中大概有几个方向,第一,尽管现在沿海的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规模在扩大,但是要素向沿海集中的态势还没有根本改变。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中国的区域差异性,从城市的密度来看,可以看得出它的基本的态势,深圳处在南边,也是一个比较密集的区域,比较黑的色块都是要素和资源相对集聚的地方。第二是向大都市圈集中,这个态势也没有改变。从这两年的城市格局来看,我们的相对份额是提高的,特别是有些大都市和中小城市比,大都市圈的成长性比中小城市更快。第三是向城市群集中。这个图显示珠三角这个板块,它实际上有两大都市圈,一个是广州,一个是深圳,当然南边还有香港。深圳的战略定位选择已离不开考虑广州和香港,就是跟它错位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规模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要素的市场建设,它都大大缩短了城市间地理的距离,也缩短了市场的距离。现在高铁、城市轻轨的建设对城市间格局的影响会很大,我认为随着高铁的建设,内陆的一些中心城市的地位会凸显出来,因为它到沿海的空间距离发生了变化。在微观形态上,在一个城市内部,它的基本特征也是集中,产业链上下游集中。

  第二,深圳为什么要转变。我们提出了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的转变,深圳要转变发展方式。我认为深圳过去30年特殊的优势,包括比邻香港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体制优势在相对弱势,而深圳已经步入了而立之年。我认为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们要始终保持活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深圳向什么方向转变?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跟香港是前店后厂的关系,主要是加工贸易。现在从产业层面来看,要向研发中心、营销中心、供应链管理中心转变。从区域形态来看,它要从加工制造基地向区域服务中心,或者说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市转变。走向新的30年,我们能不能创造出一个转型的模式出来?我们原来创造了很多深圳经验,在转型发展上,我们能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出来,也要创造一个转型的深圳模式。从深圳来看,不转确实难以为继,原来深圳讨论四个“难以为继”,深圳最难以为继的就是土地空间,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现在几乎不可能再有新的空间。这张图显示珠三角占地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土地扩张还是非常快的。

  第三,全国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深圳的“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全国中心城市这个概念,但是它的内涵是什么,它主要强化哪些方面的功能,这方面似乎不是太明确。我个人理解,我觉得要强化三个中心的功能,是未来城市建设或者说城市战略中一定要考虑的。深圳最强大的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功能,我觉得这在短期内全国很难有一个城市可以跟深圳相提并论的。深圳作为一个创新的源地,向全国提供设计、标准、研发成果,它完全有这个条件,而且深圳已经涌现出一批像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华大基因这样的很有活力的创新型企业,也是深圳引以自豪的。深圳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创新环境,这个环境其他城市很难具备。俞正声说,上海这么大的工业基础,为什么就不能培育出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呢?服务业怎么就不可能有招商银行这样的企业呢?这跟它的土壤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未来有几个方向,一个是制造业的高端化,第二个是自主化,就是要从早期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逐步转向研发,第三个是制造的服务化,现在产业的基本形态就是它的价值链往上延伸都是服务环节,所以要提升服务。第四是研发创新企业化,就是研发平台都在企业。第五个是人才的国际化,这是未来科技创新必须要做到的。

  创新对深圳的教育、高端科技要素的集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始终认为深圳的大学教育与它未来的城市定位是不相适应的。现在深圳也在强化这方面的功能,但是我觉得似乎这个力度还可以大大的加强,昨天我也跟唐市长说,我说深圳要下决心引进像美国这样TOP10这样的学校合作,我觉得这是深圳未来走向国际一流城市必须具有的条件。深圳以前为什么创新能够集聚呢?因为它特有的制度环境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未来这种吸引力在下降,要强化深圳自身的人才培养功能,这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二个是金融中心,怎么认识这个事?现在国内定位是上海,但是我想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这么大的地理空间,它的层级可能不一样,有两三个金融中心也是可能的。深圳的特质是它跟香港毗邻,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以前深圳和香港是前店后厂的关系,现在能不能衍生为前台和后台的关系,深圳和香港可以分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现在最好的时机就是人民币的离岸业务。早上马行长也说了,香港汇聚了很多人民币没有出口,我们离香港这么近,怎么来构建一个平台?现在央行在控制,未来完全有条件做大。房地产受控以后,大量的剩余资金怎么引导到产业投资上?可以大规模的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房子不让买了,现在大家开始买黄金,伯南克最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反思金融危机的,他就认为美国在2003、2004年经济繁荣的时候,大量的游资进入美国市场,美联储当时没有有效的把资金引导到产业上和科技研发上,而人有它炒作房地产,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很失误的,我觉得这次反思很深刻,他没有怪中国的储蓄率过高,他是在检讨自己的。

  第三个中心是航运中心,就是空港和海港,这一块怎么强化,因为深圳要在全国确立它的位置,货物和人员交换的中心,海港和空港是深圳未来能不能构建全国经济中心非常重要的方面。当然,珠三角地区有5个空港,怎么来整合,怎么来分工是一个问题,但是我觉得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深圳的西部通道建设以后,深圳口岸可以作为一个境内向外的口岸,这也对深圳的空港口岸建设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以我认为加快两港的建设,提升客货吞吐能力对深圳未来也是非常重要的。发展国际航运中心可以为深圳带来很多有意义的事,包括要建设国际会展中心、购物天堂、网络商都,甚至可以发展为东亚地区的商贸物流中心,再宽一点,南太平洋地区都有条件,因为深圳有足够的货柜,关键是货柜资源稳定以后,怎么样建立交换的功能,因为这是竞争的结果,不是封的,封也没用。

  第四,构建深圳—香港双核大都市圈。深圳有一个优势是没有哪个城市能模仿的,它比邻香港,地理毗邻、文化相近,所以怎么打造深圳和香港这个双核的大都市圈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单个的城市很难成为跟纽约、伦敦媲美的城市。我觉得深圳跟香港可以联合起来,这是未来可以做的。现在港深有很多的合作,第一步是基础设施的对接,现在有很多建设项目,包括机场、高速通道、广深港铁路。第二个是要素的自由流动,这里面有很多也需要对接,包括通信、邮件来往、车辆往返、货币的来往等等。第三个是利用港深特有的比邻关系,香港也有一批国际上比较领先的大学,也有一定的研发力量,它基本上没有制造业,怎么利用它的研发平台跟深圳的制造对接起来,同样深圳有些东西可以通过香港这个平台走出去,这是可以做的,包括香港的一些设计跟深圳的制造怎么对接起来。第四个是城市建设的错位,包括在规划上能够考虑这方面的因素,错位发展。当然现在共同开发前海地区也是属于城市功能上的合作。第五个是教育科技的合作,我觉得这块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深圳的高等教育起步很晚,相对于它的经济实力还是不够的,怎么利用香港的教育?现在香港中文大学过来,我觉得是一种模式,还可能有其他的模式,包括把人员送到那儿,包括中学教育相互开放,下一步都有可能。第六个是金融的对接,利用香港的一些交易平台,深圳跟它对接起来。同样,现在因为网络很发达,港交所和深交所都是可以互相整合的,如果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的对接的话,都是能够很好的整合的。

  第五,构建相对独立的经济腹地。深圳以前的要素集聚靠的是特殊政策,别人为什么过来呢?这里有特殊的政策,这里的工资相对高一点,所以很多要素都集聚到这里。但是现在要素集聚力在减弱,靠什么来集聚要素呢?要有相对独立的经济腹地。上海的发展与长三角的经济腹地是分不开的,深圳的腹地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战略问题,需要谋划。世界城市发展的实践证明,城市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腹地的竞争,就是你有没有足够的腹地空间。

  现在提出深莞惠合作,我觉得深莞惠是深圳的后方生产基地,当然也是腹地,但是还不是最本质意义上的腹地。我觉得未来的腹地资源是向粤东、闽南地区拓展,就是要在基础设施的架构上考虑到腹地的重要性。现在沿海的高速铁路建设,我觉得一条可能也不够,以后可能要有这种战略意识,就是把粤东地区纳入到深圳的腹地范围,包括汕头、潮州、汕尾、揭阳、梅州,我觉得可以通过公路、铁路把它连接起来。粤东地区有很大的需求,我去过潮州,潮州那个港就苦于找不到投资,招一些民营投资,它没有纳入到国际航运网里,很难很好的发挥作用,所以我想深圳的盐田模式,包括盐田港能不能在潮州建一个分港呢?就像香港当年到这里搞盐田港一样。类似这种模式,把深圳的模式延伸到粤东地区,整合粤东地区的资源,这样就可以做大这个港口。它是深圳港口的供给中心,我觉得这方面还是可以做一些探讨。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