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特区研讨会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招行银行行长马蔚华。
以下为演讲实录:
马蔚华: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精英在一起共同谋划深圳“十二五”,我的题目是“深圳“十二五”期间金融业的新突破”。突破是一个很难的事,突破是要创新的。
我的基本观点是:我们要利用深圳30年已有的金融基础,借助毗邻香港的优势,紧紧抓住深港合作,把深圳打造成为一个人民币的离岸中心、财富管理中心和科技的金融中心,实现传统金融的转型。它的基本保障是:千方百计的吸引人才,它的突破口可能是前海政策的制定和应用。
深圳的经济是一个奇迹,在30年的过程中,深圳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金融聚集地。这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金融机构,还拥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有最新的风险投资,另外深圳有位居全国第三的金融实力,总资产7.3万亿,还有深圳不断向好的金融环境。我觉得这些应该是深圳这30年积累的优势,但是我觉得这个优势是相对优势,现在全国的金融的政策、金融的制度、金融的发展全方位的开放,这是趋同的,深圳先行先试的这些东西,现在空间越来越小,其他地方竞争深圳的招数越来越多,我们经常接到全国各大城市的诱惑,叫我们把总部搬到他那里去,这就说明人家的力度还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深圳怎么办?当然,过去30年的基础仍然是深圳“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我认为有绝对优势,就是我们毗邻香港,只有深圳才有这个优势。为什么这是优势?因为香港有优势,因为香港和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市场规则,不同的监管条件,特别是香港连接着国际金融市场。所以我们不是一般的差异,而是一个落后和先进的差距,是今天与未来的差距,是中国内地和国际的差距。所以利用这个差距,加强我们的合作,不仅在现在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有很多的套利空间,更重要的是如果把深港合作更有机的结合起来,深圳的金融业在今天能够有别于全国其他的地方,这就是创新的突破点。
下面我讲讲三个中心,一个是我们要携手香港共建人民币离岸的金融中心。内地和香港的贸易额非常巨大,全国跨境收入总额中的30%在香港发生,而这30%中的80%的人民币结算是在香港完成的,所以香港到目前为止人民币存款余额是30150亿,这个数比2009年的600亿翻了5倍,这就是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的迅速开展。我们测算了一下,随着未来香港和内地更紧密的合作和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广阔前景,今后5年香港人民币的存量将跃升到2万亿,这是一个非常诱惑人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我们现在都很缺钱,很多人把目光盯着香港目前的3000亿,当然还有很多的制度障碍,别人都盯,我们深圳更应该盯,因为我们有条件把香港这个离岸的人民币市场和深圳结合起来。要想结合起来,我觉得有三条:第一,要建立规范有效的境外人民币投资回流渠道。现在有些政策正在讨论,有些政策将要出台,有些政策还需要我们进一步争取,比如说允许境外投资者在备案之后直接以人民币投资内地的实体经济,比如说鼓励香港发行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于深圳的创新科技企业。比如说加快对香港金融机构投资于国内银行间债权市场的审批速度,而且鼓励深圳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到香港发行人民币的债权,比如说逐步放宽境外人民币持有者投资深圳股票市场,还比如说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基地探索非居民人民币业务通过帐户为境外的机构提供投资理财、货币购售和信贷融资等等。这些不是遥不可及的,有一些正在讨论,有一些我们争取一下就能成,这是回流渠道。
第二是产品,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引导深港两地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以人民币计价或交割的各种金融创新产品。积极参与并支持香港在香港交易所实行港币和人民币双币种报价。比如说允许投资者自由选择货币进行交易和交割,争取国家支持更多的符合条件的深圳的金融机构进入香港人民币银行间的市场,这样可以逐渐培养合理的香港人民币开放曲线。鼓励本地金融机构参与香港同业间的无本金交易市场。因为是两个不同的市场和不同的价差之间,可以设计很多的金融产品。 为了实现渠道和产品,我们需要在两地之间建立一个互动的平台,把两地财税、海关、征信、电子票据系统全对接,而且实现两地银行支付系统、外币清算系统、债权的回购系统联网,这样就对跨境的人民币结算和融资提供平台,而且可以采用多种措施为暂时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提供人民币的拆借和购售业务。因为人民币现在成为一个国际结算的货币,特别是在中国的周边,这些企业要逐步的沉淀人民币资金。
第二是要把深圳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这是应该以瑞士苏黎士作为学习对象,我们从实际工作的体会感到,中国的金融业确实发展得很快。但是它受到的资本性拖累和技术性拖累的阻击,中国的银行都在转型,现在没有哪家银行能够拼资本消耗延续过程传统的银行业务模式。新的业务产生了,这就是财富管理。大家可以看《经济观察报》的“可怕的招商银行”这篇文章,它讲的就是招商银行越来越背离了传统银行的做法,它做财富管理,这方面的市场还是很大的。比如说三四年前,私人银行都是西方那些大银行的事,没想到这几年出了金融危机,也没想到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么快,我们没到三年,私人银行的标准客户达到1.3万家,一不小心成为亚洲第四。从这一点我们看到了财富管理业务的广阔前景。深圳有这个条件,深圳人均收入3万人民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拥有500万以上净投资客户6万人,而且绝不仅仅是深圳,资金是流动的,我们也在深圳做过市场调查,全国8个城市中,深圳是对财富管理需求最旺的城市,其他地方中等收入以上的人可能没有深圳多,所以没有人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负利率,也没有多少人敢特别大胆的交给私募基金去干,所以相当多的人需要金融机构提供高于一般回报,但又不太冒险的财富管理。所以我觉得在深圳这是一个银行重要的发展的潜力和前途。
财富管理怎么办?第一是需要市场建设,因为所谓财富管理就是向投资者推出各种各样的产品。我觉得将来我们打通前海的渠道不在于引进一些房地产企业,也不在于引进香港的低层次的金融服务,它应该引进的是能够对我们深圳乃至对内地有推动作用的把我们的市场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的产品,所以我们要加强中小板、创业板、柜台交易、衍生品市场,这些都是财富管理的产品创造的范围。第二个是机构发展。深圳可以在自身范围内出台相关的政策,吸引境内外财富管理的机构,我们到瑞士考察,除了几大银行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的私人银行,我觉得可以吸引他们到深圳来。特别还需要评级机构、清算机构、法律中介机构,这些机构都是高智商的人才,要想办法把他们吸引到前海,然后为深圳的经济服务。第三是产品创新,现在国内的理财产品确实很贫乏,我们要鼓励金融机构设计开发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我特别觉得应该推进资产证券化。中国还没有完成资产证券化的历史进程,我觉得应该在深圳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试点,而且要从金融产品开始,再扩展到艺术品、奢侈品、房地产信托、碳金融、气候基金等国际新型的理财产品。第四是市场培育,我们应该充分地借鉴香港的经验,加强监管,增强产品设计和销售环节的透明度,加强对投资者的分类和教育。在西方,私募基金没有像银行这样需要监管,它只是有准入资格,达到一定的水平就能进入这个市场,然后自己承担风险。我觉得不仅对于深圳金融业,财富管理是未来的发展阶段,就是对传统的商业银行来说,如果不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勇于前进,也将在未来失去生命力。将来一个金融中心不是比带宽网络多高,而是你金融财富管理提供的数量和提供管理的产品和吸引的客户更多,这才是将来的新型的金融中心。
第三个中心是要建成特色鲜明的科技金融中心。在上世纪末的最后10年,美国经济连续的增长,它的根源就在于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和华尔街的风险投资结合起来。我觉得我们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我甚至想到未来20年到30年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除了工业化、城市化,除了消费观念的改变,我觉得科技和金融的结合也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现在自主创新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的创新不能全靠国家,得靠那些饥寒交迫的人,靠他们为了生存而去拼搏。从这个角度考虑,深圳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个方面是要大力的发展另类投资者,这就包括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等等。另外,硅谷有风险投资,还有风险信贷,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硅谷银行给这些高科技、成长性的贷款,将来可以转成股权,否则银行没有积极性,所以硅谷银行对硅谷的高科技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是三个中心,要想做好这三个中心,首先是要吸引人才,要想使深圳吸引到金融人才,这需要我们的政策来吸引,现在我们确实有金融人才北飞东走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加大深圳的吸引力,当然人才问题包含各个方面,但是有一条,华尔街这么多年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就是这些年轻人才实现财富梦想,实现事业梦想地方,要使深圳成为这些年轻人、成为这些有志向的金融从业者实现梦想的地方。当然我觉得深圳有这样一个优势,这就是在前海,在前海设计一个有创造性构想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