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纲:建议深圳打破户籍制度概念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7日 10:40  新浪财经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著名经济学家樊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樊纲:非常高兴再一次参加深圳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这次书记、市长都参加了,刚才听了书记非常令人振奋的,而且非常有思想的主题发言,也感到很振奋。我一方面是50人论坛的成员,另一方面我在深圳也有职务,我是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院长,去年许勤市长给我们下达一个任务,研究深圳建设国际现代中心城市的命题,什么叫中心城市?如何建设中心城市?我们研究院也做了一些研究,今天我就在这里把这个研究向书记和市长做一个汇报,向在座的50人论坛的成员做一个汇报,也提供一些我们研究的信息供大家参考,也向在座的各位深圳市的各个部门的领导做一个汇报。这完全是一个书生的研究,与实际情况可能有很多脱节的地方,仅供大家参考。

  我们认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具有9个方面的特点,我依次讲一讲。应该说深圳已经是一个经济中心城市,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继续保持和发展这样的经济中心城市,怎么样真正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的经济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的第一个特点:人口聚集与活动的中心。这就涉及到城市这个概念,城市不是一群楼房,不是一批建筑,不是一块地方,城市是一群人,是人的聚集构成了城市。因此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各个方面都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所以第一个问题,我们就提出了关于人口聚集的问题。研究世界大都市,经济中心城市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每平方公里就业密度高于人口密度,就是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当中的比重和居住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重,这是两个概念。就业密度高于人口密度。第三,活动人口数量大于居住人口数量。在这里我们特别要提出活动人口数量,他不一定居住在这个城市,但是到这个城市来工作,不一定居住在这个城市,但是到这个城市来消费。具有这三大特点的人口聚集就可以说是一个中心城市。这张表是美国和日本十大都市区的人口情况,纽约占全国人口的6.2%,最少的波士顿也占全国的1.2%。日本的神户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

  韩国首尔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日本东京的活动人口和居住人口差别非常大,白天的人口是1500万,夜间人口是1200万,这就是居住人口和活动人口的差别。中心城市就是有这样的吸引力,能够把人口吸过来。相比之下,中国的大都市人口聚集度仍然太低,上海和北京超过1%,其他地区都没有超过1%,而深圳的常住人口比重在全国来讲应该说还不是特别大。按常住人口算,深圳应该说还不算太突出。这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心城市的特点。但是中国还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人口特别多,另外是中国的沿海地区特别少。中国是在世界上所有大的内陆国家中唯一一个只有很短一块沿海地区的国家,我们有大的纵深的内陆。沿海地区承担着更重大的历史使命,在经济现代化发展和收入的增长上。因为历史上所有发达国家发展起来之后,80%的人口最终都聚集到沿海地区,这是经济地理学可以论证的。而我们没有这么多沿海,又有这么多人口,一方面说明我们的中部地区需要发展,需要通过交通设施等等发展中部,把一部分人口留在中部一些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但是毕竟沿海地区有交通成本比较低,有利于发展产业,特别是将来资源多数都是从海外运进来的情况下,有港口、能够利用国际资源的地区,天生的具有成本的优势,企业会更多的聚集在这些地方,就业会更多的在这些地方创造。城市的发展是以就业为基础及以产业为基础,有就业了才有人群,有产业了才有税收。所以即使内陆一些城市有大的发展,但是中国的城市化将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中国的人口将会主要的集中在沿海地区。反过来说沿海地区有着承载更多人口的使命。而我们有些沿海地区还没有充分发展,北部湾等等,中央也在高度重视,要把它利用好、发展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从我个人作为经济学者的角度来讲,我更希望沿海地区的小城市能够长成大城市,大城市能够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这样的话,我们中国的很多问题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包括我讲的很多产业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地方去。

  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就提出了这么一个概念,深圳市要有一种规划理念,就是几十年后我们要管理的活动人口将达到3000万,至少要有这样的规划理念,才是中心城市。你要成为中心,就需要有人活动。刚才王荣书记讲的深莞惠的融合,都跟这些有关系。深圳2009年的常住人口是900万,占全国人口总量的0.67%,2009年服务管理人口是1400万,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09%,未来30年,如果达到服务3000万,占全国人口总量将达到2%左右,这在国际上,按照中心城市来讲,也不算太高的比例。当然我们中国的人口特别多,东京都市圈的人口总量是2300多万,占日本人口总数的26%。当然我们不希望深圳达到那样的水平。

  关于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有几点结论,第一,必须是一个紧凑型的城市,向土地的效率要承载力。我非常同意刚才王书记讲的,很多地方讲的根本的问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我们就是这么多人,我们必须提高地理空间的利用效率来创造新的空间。我们还有这么多人没进城,城市化刚刚走了一半,只能从提高密度,提高单位土地的住房供给和服务供给,用更高的密度和容积率才能承载,用更高的资源效率才能承载更多的发展。这也有很多的其他方面,包括我们怎么跟环境更好的协调发展,怎么利用好环境,怎么跟自然有机结合的问题。更重要的,这个问题涉及到社会政策,就是吸纳不吸纳更多的人成为城市人口的问题。这当中特别重要的就是王荣书记刚才讲的,我们只有200多万户籍人口,一共有800多万的常住人口,还有几百万的流动人口,如何实现常住人口的市民化是下一阶段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这些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问题,本身也是经济问题。现在全国还有40%的劳动力是农民,可是我们这两年出现了民工荒,劳动成本大幅上涨。有的专家在研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说这不是人口红利的问题,为什么突然民工荒了?按照工业化一般的进程,农业劳动力到10%的时候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还有40%的农民,怎么就出现了民工荒了?仔细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过去只让农民来打工,不让农民住下来,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一大批农民30岁以后回去了,过早的退出了劳动力供给,结果就出现了民工荒悖论,一方面大量的农民还在农村,另外,城市里没有老农民工。这件事很重要,以前上海的老工人,他有熟练劳动技能,现在一代一代的都是新的,因为老的住不下,过早的撤出了劳动力供给。岁数比较大的农民回去了,半大的孩子慢慢的出来了。全国农民市民化将是一个趋势,中央政府会积极推动这件事情,我认为地方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实验。我建议我们要打破过去户籍制度的概念,刚才王书记说我们的户籍人口是很幸福的,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叫“户籍贵族”,他们享受的公共服务是很高水平的,而按照现在的“户籍贵族”的办法来实行市民化太慢了,有限的财力要让一个一个的农民工都有了城市户籍,给他提供那么高的福利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建议加强常住人口的概念,采用双轨制,户籍继续供给,但是新的财力集中到新的常住人口上,首先提供基本保障,然后逐步扩大、逐步增加,我们不希望他一步走到户籍贵族的水平,使他慢慢觉得这个城市是他的城市,可以有一些公共服务品能够提供给他们,这样使他们在城市里一代一代的住下来。现在北京也在天天讨论这些问题,最近已经开了两次会,研究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国还有一个特殊陷阱,就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结果导致现在的民工荒悖论,劳动力成本过早提高,这也加剧了中等收入陷阱。另一个是加大对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创造出大量的灰领阶层。再一个是打破行政区隔,打造深莞惠都市区。这是第一个方面,讲得比较多一点,但是争议也可能比较大一点。

  第二,中心城市一定是经济大市。一定在全国的经济总量上占有一定的比重。世界上的各大城市GDP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而深圳未来10年要想占有很大的比重,必须要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

  从全国来看,按照建成区的GDP来看,应该说深圳的产出并不高,就像刚才王荣书记说的,它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成区每平方公里GDP的贡献,深圳是10,上海是17,天津是11,建成区的GDP的比重还具有重大的潜力。深圳单位建设用地产出仅为新加坡的20%,仅为香港的5.5%。承载力是效率概念,你有多高的效率,就有多高的承载力。承载力概念不是约束概念,是效率概念。我们七大中心城市GDP的比较,深圳2009年是2.45%,低于北京、上海、广州,当然比苏州、天津还稍微高一点。要想保持全国2.45%的经济份额,我们得有10%左右的增长,当然现在全国的增长速度下调了,这也就是说深圳还要增长得更快一点。因此,要大力提出效率,进一步提升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水平,改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力发展各种产业,加大融资渠道的改革,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

  第三,要想成为中心城市,需要有一个综合性产业结构。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发展阶段,我们觉得需要一个综合性产业结构。既要有强大的服务业,也要有强大的制造业。我非常同意刚才王荣书记所讲的,我们的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要齐头发展。在我看来,中国的多数城市在下一阶段不仅要有高端制造业,甚至还要有一些低端制造业。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高端要素,就很难比较高端制造,你能发展什么产业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你的要素结构决定的,你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基础设施,有什么样的体制,有什么样的融资机制等等,这是决定你有没有高端产业、高端创新的因素。

  深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现代服务业越来越占主体的同时,第二产业要长期保持30%左右。东京除了现代服务业发达之外,仍然是日期重要的工业城市。大家都认为新加坡是服务中心,但是新加坡的第二产业始终占GDP的30%左右,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样才能使经济保持长期的活力。

  第四,中心城市一定要是消费中心。应该提供更多的良好的娱乐、购物、消费、旅游的吸引力,承担更多的消费功能,国际经验表明,娱乐消费中心是经济中心城市一个基本的功能构成。你是消费中心了,不仅白天有吸引力,晚上也有吸引力。很多年前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广东的早茶对广东人多么重要,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美国的华人星期天驱车两三个小时到波士顿排队吃一顿早茶,驱车两三个小时到这里来,你这里就是中心城市,一大批人到这里来消费,这个城市才叫中心城市。要发展各种文化娱乐的途径,专场文艺演出,城市休闲产业和健康的夜间经济的最佳路径。要构建适宜演艺人员和演艺项目发展的环境。

  第五,中心城市一定是功能健全、系统管理的城市。城市因为是人的集中地,因此要有一系列的城市功能,要在公共品的供给上,功能齐全,具有系统性的有效管理。其中之一是怎么建立便捷的交通,大的城市一定有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我相信现在人们对城市的很多抱怨,很多东西是对供给、缺乏效率的一种批评,这是中国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

  第六,中心城市一定是国家级的交通枢纽。深圳已经有了良好的条件,有海港、空港,将来还有高铁,要发展与香港的对接,共建国际航运中心。加快建设城际接驳的枢纽中心,如何推进深莞惠的城际交通一体化。

  第七,中心城市一定是一个金融中心。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需要多个中心,深圳有资本市场,创业板也在这里,都有很好的条件成为中国的财富管理中心。

  第八,中心城市一定是创新的城市。深圳要在这里率先探索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结合,成为一个创意的城市。国际经验也表明,创新中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科技创新中心(专利型),一种是文化艺术创新中心(版权型)。新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动力和新的方向。这方面也是人的问题,能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天才,而吸引人才和天才,不是你一开始就知道他能不能做出创新,北京现在是创意中心,因为北京有一大群北漂在艰苦的挣扎着,可是没有这个艰苦的挣扎,没有一大群北漂在那里漂着,出不来好东西,只有严酷的竞争环境才能出创意。为什么纽约、洛杉矶、伦敦多少人在那里漂着,多少人在那里苦苦挣扎着,才能出新东西,所以在这方面要有社会政策,你是不是鼓励更多的人到这里来漂,而不是选几个人才,要能选到的人才,他就不是天才,他需要一种环境,所以这也是一种社会政策,他不是你能选定的。

  第九,中心城市一定是国际交往的汇聚地。一定是更加开放的多元文化的城市,深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比邻香港,香港本身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够真正和世界对接,真正能够具有国际的吸引力,才能说是一个中心城市。

  以上就是我们研究的一些初步的想法,抛出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