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荣:不同人群分享深圳现代化成果差异很大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7日 10:39  新浪财经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经济50人论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经济特区研讨会”于2011年2月27日在深圳举行。上图为深圳市委书记王荣。

  以下为演讲实录:

  王荣: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首先要再一次向第二届中国经济50人论坛在深圳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作为论坛的东道主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科学发展新特区作一个发言,其目的主要是为论坛进行讨论的时候提供一些背景资料,讲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特区新的使命。第二是就深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思路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第三,就当前一些相关的问题、理论实践上的思考,也提出来供论坛进一步的讨论。

  一、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深圳经济特区新的历史使命。

  30年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成功杀出一条血路,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我们党创办经济特区的,我们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实验场的作用,在封闭、半封闭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发挥了重要的探索开拓的作用。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促进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30年弹指一挥间,特区人敢闯敢试敢探索的惊人创举,谱写了改革开放的壮丽篇章。

  与此同时,我们也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奇迹,创造了城市迅速崛起的奇迹,创造了社会开放进步的奇迹,创造了两个文明共同发展的奇迹,刚才许勤市长在致辞中讲了深圳的一些基本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特区30年我们的平均增速是25.5%,去年的经济总量达到了9510.9亿元,我们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城市,或者说是现代化大城市。

  去年,全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2万元,居内地各大城市首位。今年,我们还将成功地举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30年,我们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深圳精神,等等一系列,说明了深圳不仅仅为全国改革开放探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自身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经过30年的发展,深圳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社会全面进入了转型发展阶段,既面临自主创新能力的加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战略机遇,但又面临多种矛盾交涉,两难问题增多的复杂局面。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人口承载已近极限,土地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日益增强,外部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制约科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客观存在。在座的专家们都很了解深圳,深圳虽然不到2000平方公里,但是我们承载的社会人口是1400万,虽然我们的经济总量很大,但是我们的开发空间几乎已经消耗殆尽,所以转变发展方式确实对深圳来讲非常迫切的。去年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深圳发发表了重要的将来,明确提出经济特区不仅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明确要求我们做好促进科学发展排头兵,为我们在新的时期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深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和思路。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深圳经济总量的目标定为1.5万亿,人均可支配收入4.9万元,总体上与香港、新加坡目前的水平进一步靠近。我们把“十二五”定为深圳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自主创新的提升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期,社会发展的加速期和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在这样的目标下,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的地位,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民生幸福城市、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城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

  一是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转型发展。目前深圳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高新技术、金融、物流、文化等四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60%,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但是在思考“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强调深圳经济特区将长期的实行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行发展的格局,培育发展互联网、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以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与此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区域性的国际消费中心。

  二是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发展。我们想提醒专家们更多的关注、了解深圳,深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我们还很自豪地希望大家了解深圳是一个在全国更加具有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型城市,或者说能够在国家走在前列的,具有示范性代表性的自主创新能力极强的城市,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新的发展时期,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在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上,以及提升这个城市的国际竞争能力上,我们认为最为重要的基础。

  201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6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超过了9件,在全国遥遥领先,我们要大力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争取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率先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努力打造国家创新中心,争做国家创新核心技术的国家队。

  三是加快建立民生幸福城市,推动和谐发展。相对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作为一个改革开放城市、移民城市、年轻城市,应该说问题多多,今后我们将针对目前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这一局面,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共享。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民生福利水平,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去年就在全国相对较早地对社会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社会建设的决定,试图进一步认识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同头前进,建设民生幸福城市。

  四是加快特区一体化进程,推动协调发展。推动特区一体化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契机和战略举措,以政策法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城市管理、环境保护和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彻底消除二元结构,全面提高原特区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现在特区外大体上大概在1500平方公里,原特区内是400平方公里,现在的经济总量是一半对一半,1500平方公里产生了深圳一半的经济总量,特区内也产生了一半的经济总量,但是基础设施的水平,特区外的差距更大。所以特区一体化不能为我们的空间做出贡献,但为我们的增长潜力提供了巨大的贡献。我们和香港、新加坡相比较,也体现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推进特区一体化为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继续实现快速增长,实现科学发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我们将统筹推动各区功能高水平开发、组团式开发,构建世界上独特的新型城市格局,创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现在我们和凤凰卫视正在准备举行一些国际化城市的讨论,我们认为深圳将来可能是世界上一个组团式城市格局,现在我们整个开发的面积已经达到800多平方公里,但是这800多平方公里在将来的格局上,和上海、北京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是一个组团式的现代化的城市。特区一体化对整个国际化城市新模式的发展也会奠定很好的基础,同时我们将以前海开发开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深港合作,以推进深莞一体化为重点,全面提高区域的合作水平。

  五是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推动低碳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圳经济社会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将高度重视新时期人口的战略研究,力求实现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社会等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大家从网上搜索一下,可能对我们深圳这座城市不满意度很高,我也对这个不满意度做了分析,确实深圳在不同的人群之间,在现代化成果分享上差异是非常大的,我们1400万人口,240万的户籍人口。这240万人口在全国是最幸福的人群。另外我们有800多万居住人口,纳入了正常的管理,我们发了居住证,但是不是户籍人口,没有完整的享受这个城市的福利,同时还有几百万的流动人口,他们更是网上利益诉求的一大群体。大家都认为深圳是很现代化的,对一些成功人士,大家都认为是很好的城市,但是对需要进一步参与社会建设、分享社会成果的一部分群体又感到很不满意。这也是我和许勤市长在深圳,在管理这样一个年轻的城市、移民城市、改革开放城市,不同其他城市管理者的难点,也是我们的挑战。

  六是大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深圳经济特区的永恒主题,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转型的根本动力。我们将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始终坚持四个先行先试,对国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先行先试,对符合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符合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需要试点探索的制度设计先行先试,对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全国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的重要事项先行先试,率先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三,谈一点观点,供大家讨论。

  一是转型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转型是发展的必然要求,不转型,发展就会重量轻质,不可持续。发展是转型的基本前提,不发展,转型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充分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原有发展方式的创新、丰富和提升。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可以借助现代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驱动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但从长期看,经济发展必须考虑自身的资源、能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和均衡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就全国而言,就深圳经济特区还有一段时间而言,我们认为仍然需要强调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我们不能离开发展,不能轻易放弃已形成的发展优势,要力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求发展。

  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关系问题。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容易造成社会的非均衡发展,出现公共服务滞后和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造成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同步积累。现在人民更加关注民生幸福,关注机会不均、收入悬殊、贪污腐败等问题,我们要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推进人类文明进步。首先,成果分享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经济发展就要增加社会福利供给,让全体居民切实分享改革发展福利,最大限度地提高福利水平,着力避免增长性贫困。但是社会成果分享机制的建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逾越发展阶段,如果提高过高的社会福利期望是不切实际的。其次,成果分享机制要有利于经济发展,分享机制的建立不能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要鼓励人们更多创造社会财富,鼓励通过劳动享有更好的生活,促进包容性增长。正如美国经济学家阿西奥肯所说,要在效率当中加入一点人性,在公平当中加入一点理性。

  三是高成本与竞争力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要素成本,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国际竞争力更多取决于劳动力诉求,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和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效率等因素。深圳已经更早地进入高成本时代,高成本并不可怕,世界一流城市大多都是高成本,我们既要防止要素成本过快上升,更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今后深圳要以一流的法治环境、一流的政府服务、一流的薪酬福利水平、一流的生活居住环境吸纳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人才,使深圳成为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创优的天堂。

  四是改革的胆识与智慧的关系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新的社会革命,必须要向改革要动力、要资源、要空间,改革开放初期要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有需要敢闯敢试敢探索,现阶段,法治进一步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改革需要更加坚持法制化方向,向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不仅要有敢闯敢试的改革胆识,更要有推进改革的智慧和理性,善闯善试。新的发展时期,深圳要继续高高举起改革的旗帜,让改革成为经济特区精神旗帜,成为深圳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让改革更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福利的改善。只有在改革上不断有新举措、新突破、新成效,才能进一步凸显经济特区的价值,才能在科学发展中续写特区的辉煌。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汇聚了我国重要的经济学家和国家智囊,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们真诚地再一次希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继续为深圳改革发展提出更多的真知灼见,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