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纲:工业化进程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9日 16:21  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于2月19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举行。图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于2月19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举行。图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1年年会于2月19下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5号楼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成员樊纲发言。

  以下为对话实录

  樊纲:

  接着刚才的问题,非常全面把中国劳动力人口结构问题做了非常精彩的讲述。我讲一个问题,工业化进程根本核心是劳动力转移,还不是一个劳动总量,转移这个情况,现在我们官方统计有40%到45%农民,按照分析的数据,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的这样的劳动力来算的话,我们至少有30到35%的劳动力是农民劳动力,他们的收入尽管现在收入在增长,他们收入是农民工的一半,这种情况下按说不会出现民工慌工资上涨,因为不像英国劳动力2%一日本4%,韩国6%,不比这个,起码到10%左右,农民工和农民收入基本平衡的时候基本点才到。现在事实确实是我们出现了劳动工资上涨,特别是蔡昉讲的低熟练工的价格上涨。

  出现一个悖论,怎么解释?我的一个解释提供各位参考,这个悖论反应中国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工业化,工业化率怎么算?按非农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算,城市化率按照居住人口算,城市化率48%,工业化70%,即使65%也有15%的差距。差距怎么形成的?按数字算这么形成的,工业化率在前,劳动力来了,老人孩子在农村,其他国家情况怎么样,发展中国家失地农民进城,没有工作也待着,形成贫民窟,贫民窟结果是什么?长期失业率居高不下,但是贫民窟在劳动力供给一个特点是所有人在城里待,到了40、50岁仍然是城市劳动供给一个组成部分,而我们的情况,因为过去不搞城市化,这会讲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核心不是把城市做大做好,核心是把原来不在城市的人纳入城市,农民人城里化过程是城市化,过去30年由于各种原因,不是户籍制度问题。首先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很好的统计制度,我们的农民离开了土地之后到城市就业,有就业就就业,没有就回去,农村一亩三分地是他的命根子,中国不出现贫民窟现象,给政府理由,不用负担这个农民工的各种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也不管他再不再就业,反正家里有地,加上户籍制度作为制度障碍,使长期农民不能在城里留下,20多岁女工回去生孩子,30多40多的男工遇到自己竞争力下降,农村不断改善,政府也在关注,不回去了,回去不回来了。我们现在看到两方面现象,一个是城里没有老职工,没有老打工的,没有熟练工,没法熟练,不可能长期再一个地方待下去,农村两部分人,一部分40、50劳动力不出来,另外半大孩子在街上跑,所以导致了什么情况?我们转移的农民过早退出城市劳动力,这是我们现在劳动力,民工慌悖论后面重要问题。

  我不是说媒体说赞成贫民窟,但是贫民窟使得农民不再回乡的一种情况,我们不搞贫民窟,我们怎么做农民在城里待下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用各种办法,这是现在“十二五”规划一个重点,也是现在当前应该抓紧做的事情,做好这件事也许能够缓解一部分民工慌现在工资成本上升问题,在我们没有高能力,高质量禀赋的时候,比较长时间保持低能力禀赋,有一个长期竞争力,对中国的长期增长非常重要。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