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桌论坛:贸易顺差-2011年GDP增长之帆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9日 11:58  新浪财经
圆桌论坛:贸易顺差-2011年GDP增长之帆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圆桌论坛:贸易顺差-2011年GDP增长之帆现场(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2月19日,由《证券市场周刊》主办的“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圆桌论坛:贸易顺差-2011年GDP增长之帆现场。

  主持人高善文:至少是前三季度,四季度通胀逐季回落,谢谢台上四位嘉宾。

  这个星期根据日本政府公布最新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中国正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比日本经济总规模大约到10%的样子,结束了1968年以来,日本一直保持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变化引起了非常广泛的注意,对中国来讲,我想中国的问题同时也会成为世界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贸易顺差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过去十年,总体来看中国贸易顺差从规模还是GDP相对比例的角度来看,都经历非常显著和惊人提升,它所达到的高度是过去几十年时间没有的。最近几十年时间里面一个大国的经济体不曾经历的。在这个背景下,第二个议题我们讨论一下贸易顺差的走向,贸易顺差变动的原因和2011年的贸易顺差的关系,讨论一下2011年出口和进口的趋势无疑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接下来我邀请这个环节四位重量级嘉宾,他们是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先生、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总经济师李迅雷先生,有请四位上场。

  接下来第一个阶段我们首先有请王建先生就2011年的出口形势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发表8分钟演讲。

  王建:我谈一些长期的问题,再回到短期话题。我们谈到人口红利消失的问题,不光是这个问题,还有土地升值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土地价格不断上涨。如果也用什么拐点的话,可能土地的拐点到的更早,未来得影响可能会更大。因为中国毕竟还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是稀缺的。按照国家规划设想,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国土地供给增加也是有限的,没有什么新地可以再增长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我们就面对我们的劳动力价格不断升值,供给非常有限,土地是更有限,升值更厉害。

  这样一个背景下还有我们经济规模还要扩大,现在只是四亿人的城市化,但是未来15亿人口恐怕有12、13亿人口在城里,这到2030年中国的工业化可能才算是完成了。城市人口的增加,那就是消费的大规模的增加,当然经济规模也要增加。这样一个结果实际上就是中国的资源远远不够的,因为农村人口消费水平只是城市人口1/3,上来之后加三月倍,我们的规模有多大。我最近看到一个数字,去年我们中国粮食进口超6000万,这是我没有想到过的。我们从八五、九五、十一五讨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过去想到中国最大限度进口5000万吨已经是上限了,全球粮食贸易也就是2亿吨,中国进口这么多,世界市场是什么样子。最近世界粮食危机也在指责我们中国。这些因素最后都会导致国内要素价格上来了,从国际上进口的商品价格也是在不断提升,这些对中国的贸易增长都会形成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我们的成本在不断上升。

  另外一方面我觉得这个上升表现的发展阶段跟恰恰表现的在十二五期间我们是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剧烈的变化期,这给中国提供的压力,但是同时它又是巨大的转换的动力。因为如果你不产业结构升级,你不想办法提升我们产业附加值,你的企业活不下去,没有办法消耗资源上升的压力。所以这个可以促进我们的产业结构升级。

  从贸易来说,外向型发展的国家他们工业化的经验来看,总是存在着进口和出口互相促进发展的类型。具体来说,进口的技术结构比出口技术结构高一个档次,出口纺织品的时候就在进口生产原材料,出口原材料换汇回来出口机电产品,又可以出口电子产品,进口促进出口的。十二五期间国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举个例子,去年我们进口机电产品当中,单项值最大是芯片,我们还得进口,这完全可以转换成国内生产。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我们能够培育下一代我们出口的产品,最终我们会可以生产出来足够的外汇满足我们的进口需求。

  我个人看法未来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十二五期间会表现的非常的强劲,尤其是次贷危机使发达国家重化工业在中国生存不下去了。美国虽然复苏达到3%的时候,工业设备利用率只有72%,说明他的产业复苏非常弱,加快我们的进程是非常有利的。

  说到短期,我们可能在未来一两年之内,我们对贸易看的悲观一些,我认为次贷危机的新爆发就在与此。

  主持人高善文:短期来看次贷危机爆发可能性也不容易,2011年可能会造成比较大的麻烦。石磊先生如何看这个问题,2010年大家对出口预期看的比较低的情况下,全年出口异常的高,看来今年1月份继续维持这样的格局。2010年出口为什么有这样的出色表现,2011年的出口走向怎么样呢?

  石磊:预测来看09-2010年,大概预测误差来源于大家低估中国经济的弹性,09年弹性主要来自政府,政府能力很强。2010年更重要的误差来源于贸易和净出口,比大家平均水平好很多。我们是低估中国制造业和中国企业家开拓新市场的能力,特别是新兴市场,2010年中国对新兴市场出口大幅度的出口,金砖四国都是有50、60%的提升。发达国家的增速在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又出现回升,整个造成了四季度出口的形势比预期好很多。

  我觉得比预测数据更重要可能是净出口的结构来看,中国经济内部是否发生一些变化,这个变化是很明显的。从去年出口结构来看,整个出口产品回升最快还是机电类的产品。中国要素价格优势来说,以前是人、钱便宜,成熟的技术也是比较便宜。现在从出口结构来看,劳动密集型出口结构比较低的,中国人可能越来越贵,特别是原来薪水比较低的人越来越贵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今年春节感受到了,小时工的市场,两年前北京基本上市场是终端用户有一个最高的地位,中介其次地位,小时工地位是最低,现在是小时工地位最高,用户地位最低,中介在其中,劳动力的成本在迅速提高。

  未来我相信资金的重新定价也已经拉开帷幕,我个人理解是一个被动低于市场化,原因是货币市场利率出现非常大的差距,这是被迫推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你不推动其他的通过金融创新、金融工具也会达到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最终使得中国的资金成本往上走,伴随通胀压力上升。中国资金的优势也在下降。目前来看刚刚开始起步,但是中国成熟技术的应用上成本比较低,这个优势未来还在进步之中。未来整个出口结构来看,还是比以前技术更加密集,特别是高铁等等大型设备出口还是比较乐观的趋势。

  从更宏观角度来看,国际收支国际贸易来看,粗算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上升的,上升速度比前几年下降很多。核算里面经常项目赢余是我们的储蓄,中国可能处于一种国民储蓄率增长下降的趋势,增长率是回落这样的趋势。再往下看中国目前的资产泡沫,这个为例很大。你看存款结构,最近十年,居民存款占整个存款比例是直线下降,企业这块是微幅上升,原因有多重化,可能是居民收入增长过高,另外就是居民资产正在以多种形式,居民很多是减少了现金持有,而更多资产,很多是房地产。中国居民现金储备在下降,现金应对能力在下降,他储备很多房产,这样的趋势持续下去的话,我个人觉得中国房地产泡沫尽管还没有美国严重,长期来看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把中美非得做一个比较的话,我个人觉得中国像02、03年的美国,前期居民储蓄大量增加,不能全是现金,可能有房产和股票,加上目前的中国人口形势,所以房价上升速度比较快,比较稳定。现在储蓄慢下来了,房价还在上升,我借很多钱放入房地产,形成整个房地产泡沫或者说房地产周期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就是逐步加杠杆的过程,现在杠杆是处于初期阶段,不是马上就不行了。

  未来来看,我觉得这个杠杆的增长速度会受到抑制。整个趋势来看居民现金储蓄水平下降是值得关注的,这有点题外话了。

  主持人高善文:总的来看2010年出口超预期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大家低估了出口部门,制造业的弹性。第二个原因是从结构性来看,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结构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对冲这样的压力,总量保持中国出口的竞争力。对这个问题,曹远征先生有什么看法跟我们分享一下。

  曹远征:讨论出口问题,其实在前年10月份,09年10月份美国库存超预期反弹。特别去年10月份美国的指标,这样能持续吗?中国去年超过30%的出口增长,通常预测降低到一半左右。除了世界经济开始转入平稳一个增长以外。

  第二是进口,请大家关注是去年下半年进口,主要集中在大宗商品,去年下半年到现在,经济占新兴市场国家全部都是农产品催生的。按照一般的宏观分析可能高点在二季度、三季度,如果考虑机电产品的话很可能高点在10月份以后,而且高点在6左右,通货膨胀率达到5左右。今年美国和中国的因素,对农产品的推动很大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顺差在持续,可以预测今年进出口对GDP贡献大概是5.4,顺逆差不能超过GDP4%。我们认为中国净顺差会到4%,去年就能做到。但是美国肯定做不到。我特别提醒要关注今年的农产品形势。

  主持人高善文:2010年出口超预期,2011年出口还会有一些问题,进口方面有更大的问题,大宗商品贸易的上升。对这个问题李迅雷先生有什么见解?

  李迅雷:我个人觉得中国出口全球第一,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我们的民间力量自发的结果,今年有一个比较标志性,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估计是第一,估计要超过美国。这是产业结构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出口能够成为全球第一,本质我的理解是人民替代,美国有2亿,澳大利亚有1亿,现在分布不太均匀,没办法,只有利用自己的土地来进行出口生产。这种民间力量我觉得在明朝开始就有了,明朝的时候在江浙一带,大量森林被砍伐,就是种桑树,养蚕,丝绸出口,这样的力量一直推动中国的增长。

  第二个因素来源于政府的拉动,这样的目的就是解决就业问题。09年税收,出口退税大概是6400多亿,占了整个财政收入11%。2010年估计超过 7000亿,这么大的量,如果说取消对中国肯定是有影响的。我们的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这么快,也是跟我们的出口退税政策有相关性。政府跟民间共同推动我国的出口,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速。

  今后的问题,我总体来看,前景是比较好的。这种趋势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了,这种趋势一旦形成的话,会持续比较长时间。对于今年的出口增长率,我看商务部预测是10%,去年商务部预测也是10%,结果超过30%,今年我估计也是被低估一点,曹远征老师讲的15%,我觉得也差不多,但是我估了一个区间就是16-20%之间,可能比大家预期略微好一点。当然进口增长会更快,进口增长快的话,主要在于我们经济结构,我们的通货膨胀,我们的居民收入又提高了,这种时候自然而然我们从一个农业大国,变成一个农产品进口大国。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很多时候你难以想象,我读研究生是国际贸易专业,当时学的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如何掠夺发展中国家,我们是出口农产品,出口原材料,现在从美国进口都是农产品,矿产资源,石油诸如此类的。

  我也在反思我们自己的观点,我们本身认为我们的出口已经到极限了,中国出口占全球10%左右的话,应该是一个门槛,到这个地方都要回落。去年大概是11%了,还会不会继续上升,出口和进口都可以上升,外贸顺差可以影响,我觉得中国出口会非常良好。

  主持人高善文:您对2011年的出口是比较乐观的。你对经济数字的预测可能代表你的看法,我想请台上四位嘉宾就跟贸易相关两个重要问题做更明确的预测。第一个问题我提出来之前讲一个题外话,我自己也做预测,从中短期的经济预测来看,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是顺应趋势,第二是均值回归。均值回归的可能性和均值回归的力量。你预测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趋势。对2011年的出口来讲,对我们来讲仍然困难的问题不知道现在是均值回归还是要顺应趋势,所以2011年的出口增速有多高?我们想听听台上四位嘉宾明确的看法。

  第二个问题在60多年以前现在的国际金融体系构建的时候,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议在新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秩序当中,出现国际经济失衡条件下,对金融赢余国和赤字国,都要接受罚则,但是美国政府坚决反对这样的提议,也找了很多理论上原因,现实原因是美国当时有巨额经常帐户赢余,一旦出现国际收支失衡,调整的责任主要是赤字国。60年后今天,世界发生很大的变化,中国的经常帐户规模和相对水平令人震撼,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最近国际会议和潮流之中,美国政府开始要求贸易赢余国和赤字国承担平衡和对等责任,60年前他们坚决反对这样的责任。没有永恒的经济理论,只有永恒的经济利益,屁股决定脑袋,坐在什么地方就有什么样的观点。这样的问题,可能已经上升到政治层面了。对于我们的经济分析和预测来讲,仍然现实的问题就是如果按照4%的经常帐户的规模设限,我们对 2011年和12年的贸易赢余规模,无论是占GDP相对规模还是绝对规模还是走向做一个明确的预测。2011年贸易赢余规模会到什么水平?2012年贸易赢余规模会到什么水平?

  李迅雷:增长我已经讲了16-20%之间,贸易赢余的话我觉得今年1000到1200亿美元。

  主持人高善文:大概下降将近一半,40%了。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贸易赢余1000、1200亿,这已经不是问题了。不理他,拖一年就拖掉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李迅雷: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经济结构需要大量的进口,我们大量内需怎样产生的,投资继续拉动,进口自然而然增速就会提高。另外我也想回应一下关于预测的问题,要么就是遵循趋势,要么就是均值回归。对于2011年和2012年我更相信均值回归。

  曹远征:出口规模占15%左右,贸易赢余应该是1200亿左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进口,不是产品增值。中国的石油再加上农产品。

  主持人高善文:2011年结束的时候,中国GDP核算应该接近千万亿美元。如果贸易顺差只有1000多亿美元,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到2%以下水平了。

  曹远征:这是经济学领域巨大调整,汇率收支有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国际收支不能是零的,他在4%就是均衡了。如果你经常帐户收支赤字或者是赢余超过4%是合理的。

  石磊:出口今年最大就是新市场,在于紧缩,还是回归在趋势。出口预测相对乐观,18-20%的区间。顺应趋势。

  主持人高善文:如果是2011年、09年预测重点考虑均值回归,现在考虑顺应趋势。

  石磊:进口说到价格因素主导,可能会高到25%的水平。但是对于整个贸易顺差,中国信贷紧缩,内需一个是下降,其实边际来讲是减弱出口,进口增长。我们对于顺差我觉得会有很小的一个下降,大概规模是1500-1700亿的水平。

  王建:我还真不好预测,一个观点我是反复讲了,我觉得美国次贷危机还是要爆发,所以今年上半年可以说是20、30%,下半年很难说。新的危机不出现,可能会18-20%的趋势。下半年真出现一个很剧烈变化,非常难说。另外一方面,其实像美国这样的国家能够走回贸易平衡吗,中国贸易平衡了,美国也平衡不了,去年中国1800亿的贸易顺差,美国贸易顺差2700亿,差不多大出1000亿来,能改得过来吗。即使3%的增速的时候,他还是72的设备使用率,那是严重衰退的,说明他的制造业是慢的。如果是这样,美国怎么着也纠正不了。所以这个东西趋势的分析还得从道理上讲,光拍脑袋还是不行。

  我有一个分析,很有可能十二五期间,我们从发达国家大量引进设备,利用他们重工产业活不下去的机会,次贷危机,新一轮危机一轮一轮爆发,我们引进技术,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逆差,十三五可能就换时差了。

  主持人高善文:对2011年的出口和贸易赢余情况还是有比较接近一致的看法。出口一般都是在趋势线附近,会认为接近20%左右的水平。对贸易赢余我看大多数论者对认为处在绝对规模下降的趋势,绝对规模下降,考虑GDP增长,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相对也会有下降。这样对中国政府来讲,人民币升值谈判的学者来讲毫无疑问都是一个好消息。金融市场上取得超额受益主要的来源关注黑天鹅,金融海啸第二波可能性是需要引起重视,这个无疑是黑天鹅,这样的概率事件一旦发生,对金融市场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后果很严重。这个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