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美联储理事:美国可能继续量化宽松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5日 10:47  新浪财经[ 微博 ]
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Randall-Kroszner(新浪财经 陈鑫 摄)   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Randall-Kroszner(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1月15日消息,芝加哥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理事Randall Kroszner表示,未来几年,美国仍然有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QEII)的动力,他建议中国通过收紧信贷和利率市场化来应对当前的通胀局面

  以下文字实录:

  Randall Kroszner:我可以看到15年间海南巨大的变化,我也想在这里,感谢海南省副省长,感谢长江商学院的项院长,感谢他们给我这个机会来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个想法,刚才主持人提到,我是2006年到2009年联邦储备委员会的委员,2006年到2009年,在美联储工作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经历,我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我们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我曾经去过北京、香港、都是在20年前,20年之后再次去这两个地方我也看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看到世界处在一个碰撞当中。这个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个政策之间的不同,讲一讲美国的货币政策它的一些动力,以及这一揽子的量化宽松可能带来的一些影响。

  如果您要看看我对经济前景的一些看法,我就会向今天天气状况的预报,有一些云,但是还是会有比较好的前景。在我讲具体的美国经济的前瞻之前,我先讲一讲我的一个故事,就是加入联邦储备委员会之前,我这个人很幸运既做过美联储的委员,也做了我们大学的教授,有很多人问我你从低压力的联邦美联储的工作转到大学教授这么高压力的情况你是什么感想?

  实际上在美联储的时候,你事实上确实是面对很多很多的问题,我们在美联储的时候,曾经有一次是主持对冲基金委员会的工作,当时我们有一些通讯社想要知道我为什么去,我对货币政策有什么评论?我会跟他说今天我们不谈货币政策,我们只有五分钟、十分钟或者只有两分钟,因为当时主持这个会议,所以这些记者回去写了美联储的行长对货币政策一言未发。所以这也告诉你在这样一个位置你说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词,甚至一句话不说都会成为新闻报道的热点。但是现在作为一个教授我再也不需要面对这样一个压力了。

  我现在想要说的就是我对美国的预测,为什么只是有一些感觉会是晴天呢?他的这个峰会来自于哪里呢?可能从中国来,我们在过去最近一段美国的经济保持4%的平稳增长。我相信经济增长率还是比较稳定,而且我们生产率也是不错,尽管我们在最差的时候,我们生产率还是以比较好的速度在增长,主要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在投资和软件方面的投资,基本上就是基本在经济低潮的时候也是如此。

  我们相信未来几年,美国仍然有第二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动力。去年夏天,勃兰特第一次讨论量化宽松的时候,那我还跟他在一起,那个时候美国的通货膨胀一直往下走,而且对通胀的预期也在下降,这种预期的下也就预示,我们所谓的实际利率是在往上走的,所以就是我们即便在我们利率当中没有往上走,但是我们实际政策变得是收紧的,但是日本就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他们的通胀预期不断的降低,这样使得日本进入一个通缩的局面,使得日本反映非常缓慢,这样日本就是说失去了很多机会。

  所以我们也从美国大萧条的情况学到很多经验教训,所以美联储主席就想预防这样一种大萧条的局面。因此我们搞了一个定量宽松的做法,同时我们考虑第二轮定量宽松来收购美国国债,这样一来带来什么样后果呢?这样一来通胀预期上涨了,美国股市开始上涨了,同时美国确实下跌一点但是下跌幅度不大,大概下跌在2010年初的水平,所以定量宽松实际长就是对于这个通缩买了一个保险,而且这样一个政策也是比较成功的。

  而中国的情况则恰恰相反,在中国没有谈通缩我们都在谈通胀,随着美国通货膨胀率降低,中国通货膨胀率上升,我们知道中国通胀基本上达到5%了,在最近差不多达到5%了。如果我们去考虑其他的情况的话,通胀率甚至还会上涨,甚至达到两位数10%,同时我们在美国看到房价开始下跌了,美国的房市可以说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低谷了,中国情况恰恰相反,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非常红火,而且中国的就业率很高,中国的信贷发放也是很多的,中国的汇率是和美国汇率政策紧密相连的,这样中国可能也会面临和美国类似的问题,而且也会由于美国的汇率政策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这样一种局面必须得以改善。

  我也希望我们能够避免中美两国产生这样一种货币之间的战争,下面我想给大家交流一下这些所谓的不对称的情况,将会如何因为中美两国的经济。其实我们可以很多的方法来应对中国面临这一局面,首先第一就是通过减少放贷来降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中国其实已经是在收紧信贷了,可是去年的信贷增长仍然超过预期,所以中国信贷增长仍然很快。另外一个做法就是可以降低信贷的增长,从而降低经济的发展,从而防止通胀。

  另外允许通胀的出现,也就是说让经济越来越火热,让这个通胀率越来越高。通胀率很高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防止自己货币的贬值,也就是说人们会进行投资购买房产进行保值。所以如果通胀率很高的话,中国人也会拿很多钱来买房,来给自己的货币进行保值,要不然这个通胀涨上去的话钱都不值钱了,这样也就进一步促使了房地产泡沫增长,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外部进入中国这样一种游资,如果汇率上涨这样一种预期的话,会有很多的现金或者说热钱从国外流入中国,而且他们都是想要购买人民币,这样一来会使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上升,这样会吸引更多的热钱,在90年代当时亚洲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多热钱流入亚洲。

  所以,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就是拿出有效的政策来应对刚刚所提高的这些问题,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让市场来确定利率,让市场在汇率事情中扮演更大的角色,这样一来你就可以遏制这个热钱的流入,因为人们不会认为利率上涨了,另外也可以人民币进行一个大幅的上涨,汇率突然的上涨这样一来在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就会减少,这样一来热钱进入中国就会减少。这样同时可以消除一些通胀的预期。

  中国的央行以及其他各国的央行,其实也是在应对这样一种市场的力量,在处理汇率问题。但是过去其实并不是很成功,在九十年代亚洲,九十年代拉美甚至八十年代欧洲都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所以考虑到升值,我觉得这种快速大幅度的上涨会使得热钱消除人民币升值预期这样热钱进入中国就会减少,这样就会消除一些中国通胀压力,同时使得中国的增长更多的倾向于本土增长而不是依赖外资增长或者依赖出口的增长,这样一来政府可能对于外向型的增长的支持会有所减少,从而关注本土内需性的增长。

  总而言之,我觉得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速达到3%、4%左右会逐渐走出这样低谷,中国也会采取一些政策来限制信贷的发放,来限制通胀的上涨,当然中国的增长速度仍然会比美国要快很多。我觉得对于整个亚洲来说基本上都是如此,除了日本以外,他们增长速度都会比美国要大,但是不光在中国整个亚洲里也面临通胀的压力,现在央行也是在应对汇率上涨的这样一种压力,也在进行货币的控制,做了一些干涉,但是这样一来就让市场的运作更为困难了,同时这样一来也会增加突然增长停止的风险,如果对于这些控制的效果存在着不确定性,对于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增长突然会停止,这样就会产生货币战争,使得中国经济发展停滞。

  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出现的潜在情况,我也希望胡主席对于美国的拜访,尤其对于芝加哥的拜访让中美双方汇率完成有着更好的对话,共同解决种种挑战不至于两国之间产品货币战争,不至于两国经济发展出现停滞。讲到现在大家觉得我是前美联储的理事,今天不是说什么都能讲确实讲一点东西的。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