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东荣:支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 10:29  新浪财经[ 微博 ]
2011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1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在北京召开。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2011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主办的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演讲。

  李东荣: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很高兴出席中国进出口企业第九届年会,本次年会以未来五年协调发展为主题,研究探讨加强实施“走出去”等问题,对深入贯彻党的十七中全会精神和更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讲几点看法供与会者参考:

  一、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十一五”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人民银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领导下,针对不同时期的经济运行情况积极调整货币走向,适时出台了货币政策,防止经济波动、稳定就业、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有效的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回升,国内通胀压力有所上升,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也有所加大,人民银行在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新的情况着重提高灵活性,先后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引导货币信贷从应对危机的状态向常态回归。

  2010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19.7%,比上年末低了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5万亿。同时,人民银行积极配合国家关于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部署,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出口信贷业务,加大对出口企业,特别是拥有自主品牌企业的支持,通过加大信贷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出口,特别是鼓励高科技技术产品和消费类产品出口,总体来看积极配合宏观调控,在稳健持续经营丰富服务模式、支持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的力度明显加大。

  去年、前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贸易融资贷款新增3692亿元,扩大贸易人民币试点范围,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在上海和广东等四个城市开展试点。

  201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扩大到20个地区,2010年下半年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快速增长,年末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5063亿元,出口试点企业从试点出局的345家扩大到64764家,大概占全国的40%。

  此外,还在新疆开展跨境贸易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实行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业务备案试点,积极开展国际间货币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顺应周边国家和地区的需求,人民银行先后与韩国、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签署了总额达8035亿元的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支持开展双边贸易和投资,积极推动区域货币金融合作,成功的加入了泛美开发银行,推动国内企业开拓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市场,加强与非洲开发银行的合作,扩大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的影响力。

  二、深入推进金融重点领域改革,提高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支持企业“走出去”。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趋于平稳,人民银行抓住时机进一步抓住重点领域的改革,一是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试点改革,参考一揽子货币调节,按照已经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波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3%,从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1/4,企业对汇改后的环境逐步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也逐步减弱,目前进口保持强劲增长,进出口结构和区域结构得到优化,贸易顺差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进一步遏制,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并连续创历史新高,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承受能力也明显增强,外贸行业的生产、经营及就业状况总体平稳,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形势已经超过危机前水平。

  随着各项政策逐步释放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完善对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将进一步显现。

  二是进一步推进我们银行形势改革,国家开发银行已经由政策性银行改造成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稳步推进。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我国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日益完善,经营管理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资本质量大幅改观,盈利和风险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三是深化贸易方面体制改革,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近年来取消了外部帐户的管理,试点出口收入存放境外,允许跨国公司开展外汇资金运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逐步放宽资本管制和进出口限制,支持企业“走出去”。

  四是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多层次的资金需求。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致力于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外汇交易品种不断丰富,先后推出了外汇交易和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等工具,为企业规避外汇风险提供了一些工具。

  三、支持国民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仍较复杂,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急剧动荡逐渐缓解,世界经济正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不强,还存在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美国等一些国家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非常宽松,从而加剧新兴市场面临资本流入、本币升值乃至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仍未消除,全球金融体系仍然脆弱,大量的有毒资产有待消化。

  从我国国内看,我国经济虽然存在有利的发展条件和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不少,除了国民经济的一些比例失调,国际收支不平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外,目前通胀预期增强,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仍然偏高,外汇持续流入压力等问题不断凸显。

  面对以上挑战,未来一段时期,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依然艰巨,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流动性风险,合理引导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我国经济在当前大环境下的情况,防范资产泡沫价格,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平稳适度的货币环境,防范出现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为了切实贯彻实施号文件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在这个月初已经召开了会议进行部署,明确将进一步统筹协调使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型工具,丰富和完善货币政策工具,增向宏观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稳定价格水平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的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同时,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作用,区别对待有持有控的原则,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深入推进价格竞争机制改革,逐步解决金融领域深层次的体制问题,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和“十二五”规划建立的总体要求,结合宏观层次的管理框架,通过逐步分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等途径,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按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稳定,密切关注和分析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对实体经济外贸部门的影响,大力发展外汇市场,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规避风险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

  三是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运营机制和改革创新,支持有条件的机构开展跨国业务,并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深入推进国家开发银行商业化转型,逐步提升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加快推进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改革,不断提高其服务对外经贸和企业走出去的盈利和水平。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类型的海外投资企业设计金融产品,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走出去”多层次的资金需求。

  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和跨区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继续研究稳步扩大香港人民币债权规模,认真总结经验,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到全国,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便利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境内机构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人民银行在昨天在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的支持政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管理办法,扩大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作用。

  五是继续深化信贷制度改革,允许更多类型的机构从事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业务,进行跨境资金均衡管理体制,积极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和区域合作,为我国的外贸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积极通过G20峰会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等重要平台参与协作,审时度势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推动落实基金组织改革和试点改革,更广泛的参与金融稳定等标准委员会的各项工作,提升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积极参与双边、多边等重大活动,积极与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多边机构的合作。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人民银行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主动适应欢迎变化,落实金融宏观调控,加快对金融改革发展,为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加快我国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