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 16:27  新浪财经[ 微博 ]
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于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于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主办的“2011中国投资年会”于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论坛。

  以下为对话实录:

  主持人:第一个论坛是金融创新与风防范,可能对于2011年金融形势和宏观形势做一些探讨。首先请几位嘉宾,最后邀请论坛的主持人。有请:

  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先生。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先生。中国工商银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邹新先生。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先生。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总经理傅帆先生。

  下面掌声有请这个环节的主持人,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副总编辑孙铭先生,有请,下面把话题交给您!

  孙铭:感谢各位嘉宾,下面开始我们这个环节。今天会场高朋满座,因为全球十大银行,至少有3位银行的人在我们台上,有去年创造了全球最大IPO的农行的胡总,还有市值最大的工行的代表,还有最早进行股改的中国银行,还有华夏银行的黄金老副行长,还有非常活跃的信托公司,上海信托的副总,都是金融界的大佬。

  我们金融行业最关心的就是宏观经济形势,我们今天的讨论首先从宏观金融形势开始。如果说2010年我们被称为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又是怎样的一年呢?又是充满了怎样的悬念?我想这是大家都非常的想知道。各位银行的大佬们肯定都是胸有成竹了。

  2011年,刚才各位嘉宾也讲了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一般来说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都会面临很大的GDP快速增长的压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像我们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形势都不容乐观,大家从数据上已经看到了。当然,更严重的还有CPI指数,还有信贷的数据,昨天央行也公布了,7.95万亿人民币贷款。2011年到底需要多少信贷支持8%的增长,大家也是非常关心。

  总之,2011年是一个非常纠结的一年,这样的一个经济金融形势,对金融业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就从这个问题开始讨论。

  首先请华夏银行的黄金老先生谈一下对2011年经济形势的判断和看法。

  黄金老:谢谢主持人!从今年全球经济形势来看,今年是相对平稳的一年,整个全球经济在2011年用一个词来形容,应该是“波澜不惊”的一年。美国经济稳定向好的趋势,我觉得今年会更加的明显,也不会改变。欧洲国家来讲,还是有一些政府债务过多,经常会成为热点,但是现在的政府都吸取了2008年雷曼导致这么大危机的教训。所以,某一个经济体有危险,马上就会有更大的基金来援助,就会把风险控制住。所以说欧洲也不会有很惊奇的所谓“探底”之说。对于新兴国家来讲,还是面临着通胀的压力。

  所以,对全球经济来讲,一个比较大的不确定性还是大宗商品价格的较快上涨,这个上涨会影响经济复苏的步伐。从2011年来,大宗商品无论是石油还是铁矿石,上涨空间也是非常有限的,这是从全球来看。

  从中国来看,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还是来自于流动性过多和通胀的危险。从经济增长的本身来看,也是一种稳定、向上的趋势。所以从整体来看,2011年国内外经济发展应该是比较稳定,或者是平和的年份,这是我的初步看法,谢谢!

  孙铭:请胡总谈谈对明年经济形势的看法。

  胡新智:各位大家好,首先对2010年简单做一个回顾。2010年的数据还没有公布,我们农行10号也做了发布会。2010年,根据我们的初步测算,从投资的三驾马车来讲,GDP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基本上回到金融危机之前的常态水平。第二点,GDP预测大概是10.2%,CPI是3.3%,是我们自己预测的。2010年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回归到金融危机之前的常态。

  对于2011年来讲,我们又做了预测,一个是GDP,从三驾马车分别做了测算,初步估计2011年GDP是符合政策导向的,适当的往下走一些,大概是9.5%。CPI我们预测是4.3%,在4%左右,我们自己有一个模型,这是整体的数据。对于2011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定了稳健,但是我们观察来讲,从2010年,我们的货币政策已经稳健,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两次加息,已经开始走了。无非是在12月份在中央经济会议上,确定2011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感觉货币当局应该在数量级和价格上会更加灵活的使用,包括差额的存款准备金率,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市场信贷的指导。

  同时,还要监控CPI的走势,就是加息,会更加的灵活性的加息。我们也做了一个测算,根据目前的泰勒公式,算了利率调整指数和实际利率的情况,利率的调整指数和实际利率的差距,这两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我们加息的压力还是比较大,还是需要加息。因为负利率状态目前比较严重,尤其是2011年CPI走势可能前高后低,在4、5月份冲高,可能超过5%,所以应该是两个工具的灵活使用。

  财政政策,在保证整体GDP稳定9.5%左右的情况下,重点调整经济结构,谢谢!

  孙铭:邹总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今年的经济形势的判断。

  邹新:首先非常高兴参加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中国投资年会。刚才两位嘉宾谈的非常好,因为以前也经常参加这样的论坛,一个很重要的感受,感觉历史总是在重演。现在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通胀压力或者说通胀预期在不断加大,这是一个关健词,可能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的,1988年、1994年以及2005-2007年这一轮经济周期的通胀压力和通胀预期。

  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历史即使很相似,但是不是很简单的重复。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最简单、最突出的现象就是这一轮对中国来说,通胀压力的背景是在中国和世界的依存度是加大的。这里又可以分为两点:第一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周期产生了一个,甚至跟以前不一致的,所谓的第二次的脱钩,第二点,美国经济不是像当年金融危机前最后,就是崩溃之前最后的疯狂。我想就这两点谈谈自己的意见。

  中央政府和宏观决策层今年调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视野的体现,据我们的研究,美国经济近来的数据比预期还好,比如说消费,比如说整个金融市场的情况,但是它的私人投资以及整体的银行信贷紧缩还是没有根本改观的,甚至在房地产市场,据我们了解还是非常不乐观的。在这种情况下,QE2也好,QE3也好,还将会给新兴市场带来溢出效应。

  到2011年底,光QE2可能会达到1万亿。这个1万亿不是像当前美国经济还处在疯狂状态下执行的是处在不稳定的状态下执行的。

  第二,我想讲一下美元。无论是人民币的走势,还是国际资金的走势,美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2010年大家都知道美元是非常奇怪的,当时很多媒体都说美国发那么多钞票,肯定是一泻千里。当时我们非常理性的判断和实证研究表明,美元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肯定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下降,但是一致在曲折中进行,所以美元的走势是升贬升。

  2011年美元走势肯定还会像2010年那样进行,从升到贬的时点判断,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面对流动性管理的问题,这是首要的问题。这种情况下,这一点与2007年、1994年来说,我们收入性通胀以及外溢增加的通胀压力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监管层就会适当的针对流动性的盘子来对经济的温度进行调整,而不是重蹈当年日本经济在日元不断升值,可是利率一直维持在低位的情况,这点是我特别想强调的。谢谢大家!

  孙铭:请宗良老师向一下您的观点。

  宗良:非常荣幸参加这个会议,也非常荣幸跟大家一块儿就宏观经济的问题进行很好的交流。我感谢主办方给我们提供这么一个机会。我们需要从长远的阶段看,最近几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很特别的,08年底09年初的时候,09年一季度下降了0.1,在09年的时候,整个一年又开始重新上来,到2010年的时候又下来,从10.9到9.6,到年底的大概9.0左右,全年大概在10%左右,是这么一个水平。今年底,明年初,总体来讲是比较低的水平,2011年的经济增长应该是在原来高度的锯齿形的波动下改成平稳的增长,大体全年保持在9-9.5%的水平。

  这样一来,我们首先看看物价水平,10月份的物价是4.6,到11月份是5.1,从12月份的利率政策来看,12月份大体是4.5左右。但是明年1-2月份可能又突破1-5,这是年初的翘尾因素引起的,涨价因素很容易达到5的水平。即使达到5的水平,也不用担心,整体来讲预期全年的物价水平会在上半年稍有控制,全年能控制在4%左右。

  我们觉得政策的角度来讲可以有一个把握,利率政策的角度来讲,应该说咱们本次的利率政策,12月份的调整还是抓的比较好,这个时候可以打击12月份的通胀数字,就是物价,同时减小对2011年物价上涨的预测。在新的一年,比如一季度是加息调整的关键时期,一季度有可能调整2-3次,大概是这么一种水平。

  从汇率的角度来讲怎么看?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由于债务危机的因素也可能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而相比之下,中国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美国的量化宽松,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这来年也是很宽松的,美国目前M2的总量大概是8.7万亿,我们现在已经是10万亿以上,就是这么一个M2的规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人民币兑美元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应该是一种贬值。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关系不单是经济因素决定的,也有政治因素。在未来时期小幅度的升值或者双方的波动对咱们来说最为有利,也有利于未来的市场化。

  从信贷政策上看,无论从哪个预测大体有几个角度,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从测算上来看,从14%到17%,6.7万亿,7.66万亿,还有8.15万亿,是这么一个水平。按照这个水平,今年经济增长按8以上,实际要超出这个数,就是8.4,通胀,再考虑这么多年的比如平均3-5的超额范围,应该是在15-16的水平比较合理。

  随着人民银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保持在一个7-7.5万亿应该是比较合理的水平。谢谢大家!

  孙铭:刚才几位银行的朋友都谈了对金融形势的看法。傅总是唯一来自信托公司的看法,您和银行的看法会不会不同?

  傅帆:首先非常感谢每日经济新闻的邀请,刚才几位都来自于中国最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又都是各自战略跟研究的领头人和专家,所以我想他们对今年的宏观经济和金融形势的分析非常专业。从我这边来,确实也有很大的压力。大家普遍认为信托往往是银行业的补充,就从这个角度看看能不能再补充自己的观点。

  分析今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一点可能是大家的共识,就是今年的经济形势会非常的复杂,从复杂的角度来说,从全球的经济形势来看,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的复苏出现了两级分化,也是就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还是非常缓慢的,特别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依然存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四国,发展中的经济体,经济增长是非常有利,这个出现两极分化。因此,各国采取的政策要多元化。

  第三,对中国经济产生比较大影响的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影响有多大?从非专业的角度说,我刚才参加这个论坛跟我的同事也在聊,他刚去美国旅游,在出租车上,美国一个很普通的出租车司机说20年前,日本人很高调,差不多要把美国买过来,但是最后还是把他们搞死了,到现在日本也没有恢复元气。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人很成功,美国人被你们比下去了,但是我们最终还会把你们中国人给搞死。

  听了这个可能会觉得很气愤,觉得美国人很自负,但是还是来自于他们的实力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这些负面的影响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至于国内自己的问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们采取的政策,短期的效益以及长期暴露出来的问题,会使这个局面更加复杂,我们大量投资造成的产生过剩,环保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对今年的政策取向造成影响。对今年整个的经济来看,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因为从投资角度来说,主要是看两点,第一点是看基本面,就是看我们的经济。按照大家对今年信贷投放水平以及M2增长水来看,恢复到危机之前常态水平,估计问题不大。从资金的供应量来看,对我们货币政策影响最大的当然是通胀或者说通胀预期管理的一些效果。现在看起来,前高后低,4、5月份达到高点之后逐步回落,这点大家是达成共识的。我觉得今年货币供应这块也不会太悲观,从这两点来看,我觉得我们基本面跟资金供应,使我们对中国经济今年保持适度的增长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谢谢!

  孙铭:我们看调控政策在今年会有什么变化?我们金融行业调控政策还是无法回避的,从今年调控政策的变化来看,比如说银监会已经实施了更加审慎的资本监管政策,对我们金融机构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又会面临着怎样挑战?我们金融机构又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我想听听各位的看法。

  黄金老:我觉得今年还是一个调控之年,从金融机构来讲,很大的不确定性还是政策和监管环境的变化。这里面很多问题都需要思考,我个人感觉最大的竞争优势就是低成本,包括在各个方面,比如低的劳动力成本低的资金成本。我们低资金成本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低的利率是怎么形成的?现在除了各类的监管措施,比如说拨备覆盖率要提高,我们的存款准备金率需要再提高,这些调控措施会不会带来资金成本的提高,对我们的紧急发展是不是有利?我觉得值得我们思考。

  我的个人的感觉,新一轮的金融调控,在金融资本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我就谈这么一点。

  胡新智:谈到调控对银行业的影响,从宏观层面来讲,2009年温总理认为是最困难的一年,今年没那么困难,也没有那么复杂。整体来讲2010年复苏的势头还是非常好的。所以中央政府有时间在2011年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结构调整上来,包括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刚才孙总也提到了解释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它的内涵是什么?它的工具是什么?我注意到有三个方面:第一是要调控总量;第二是调整信贷量;第三是调整信贷结构。重点是三个方面,用的工具是两个,一个是数量工具,一个是价格工具。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调整更加精准,更加科学化,更加有针对性。比如说哪个银行业务发展过快,央行进行差别性的对策。从2011年本身来讲,我觉得对银行的影响利弊都有。第一个原因,我们这两天算了一下,我们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包括核心资本充足率,大部分是能满足监管要求的。第二点,我们观察到,我们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稳健,信贷总量不会像2009年、2010年那样,可能在7万亿左右。今年假设7.5万亿的话,整体来讲,它的贷款增速在下降,贷款增速的下降,信贷规模的适当收缩,也为银行调整结构,包括冲动放贷,资金补充的压力。

  另外从动态结构调整讲,不能依靠传统的方式。银行业还应该主动的适应,在我们国家整个的调整背景下,银行也应该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从整体的宏观层面来看,银行业一定要跟上国家的形势。如果结构调整不及时的话,可能面临很大的危险,这是我的个人判断。

  邹新:我接着这个话题谈一下,实际上,我觉得今天这个投资年会主题是“因势而变”,这个特别好。作为银行来讲,认识的方向在于“势”。如通胀是一个主题词的话,还有产业结构和主体结构。随着中国力量的不断崛起,中国来自投资相关的需求成为影响国际,包括大宗商品在内的很重要的一种力量。我们也做过很系统的研究,如果从投资角度解决中国通胀的话,这种因素的分量额占到接近90%。也就是说,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觉得决策层对投资的适当的控制,以及结构的调整,将会变的非常突出。这个大势对银行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

  第二,刚才大家也提到银行,2011年,银行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比如巴塞尔协议要推出比较正式的版本,我们银监会也会出台一些比较明确的路径,对银行资本的可持续性的增长要求,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战。

  但是从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个大势是一个结构调整,是三驾马车的重新分配之年,对银行也是存在非常大的机遇。尤其考虑到中国人口红利的衰减,人口结构的变化。还有中国资本市场的大发展,资本市场肯定是大的概念,包括债券市场。对于银行来说,一方面是金融脱媒,工商银行这两年觉得机遇大于挑战。

  对于政府融资平台的担忧,我觉得毋庸置疑,我们银行对于风险是非常关注的。如果考虑到2011年财税改革的破题以及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的超预期的增长,目前来看,这种风险被高估了。

  宗良: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想从三个角度交流一下。第一个方面是关于监管产生的影响。“十二五”建议里面第43条,第一句话,我们未来是审慎的逆周期的监管体制。在“十二五”的说明里也专门有一条就是关于预警指标体系的处置问题,这几个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把金融危机以来有可能发生的的监管变化,用最尖锐的语言给概括出来了。

  首先,关于次级债,在一定程度上不算数了。另外,把资本充足率的四个标准加进来了。到今天,新的一年采取了差别化的准备率,根据几个标准对不同的机构产生的变化。

  从数字上来看,现在核心资本充足率,国际上要求4.5,咱们是6,资本充足率国际上要求是6,咱们是10。大型银行实际的标准是11.5,我们整个的标准要求比国际银行都有特殊性。考虑到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应该说我们中国的银行在这一块承担着压力比较大,因为存款准备金交出去都是现金,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

  资本金的压力带来第二个问题,目前来讲,我们是不是面临大的资本融资潮?由于监管各个方面,2010年应该是一个大的融资潮,主要的上市银行都参与了融资或者再融资。分了三个层次,一种是有2、3家银行没有融资,还有是有一家大银行是IPO融资,其他的是再融资,总的规模在5000亿美元。2011年早期融资的大型银行,应该说今年的融资压力比较小。今年的融资压力主要来自中小银行,今年的融资规模比去年肯定会低,但是由于来自监管压力以及信贷扩张两个因素所导致的资本压力,有可能形成资本需求,但是比去年5000亿肯定要低。

  关于银行问题,由于2009年、2010年信贷大规模的扩张,人民币贷款2009年是9.6万亿,人们担心这一块会不会形成大的风险?我们中国的银行始终没有经过完整的一次周期检验,经历过会怎么样?大家也在担心。经过 我们这几年的重组改革,银行业各方面风险管理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这几年做的项目虽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但还是比较谨慎把握这些标准,会有一定的风险出现,但是总体上不是太大。

  孙铭:傅帆先生作为信托公司的代表,您怎么看待2011年的信贷调控政策?

  傅帆:刚才几位银行业的专家的说法对我还是很有启发的。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的话,发展如何更加提高,如何提高质量,更加能够保可持续性,这个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是发展中的一些烦恼。但是对于信托行业来说,实际上是生存的问题。这是我个人的观点,大家觉得我有点危言耸听。

  从整个信托行业来看的话,最早的信托公司是中信,成立于1980年,我们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是1981年成立,是第一批成立的信托公司,差不多30年,对行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今年是《信托法》的10周年,从整个行业来看的话,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起伏,也得力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快速成长。这个行业看起来应该是欣欣向荣,我们管理规模是3万亿,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金融业态。

  我为什么会提到生存的问题?会有危机感。仔细想一下,这个行业或者说信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我们的战略定位是不是非常清晰?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在日益竞争的市场当中,你存在的必要性,信托很重要。在整个经济活动当中,信托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永恒存在的。即使在国外的话,要做遗嘱信托,找一个律师就可以完成。做投资的话,在国内可以找证券公司,找信托公司,无论是公募的还是私募的,做基金做的都是信托公司的业务。

  我想这些政策的变化,对于我们信托行业主要的业务种类的限制,其实最终反应在信托行业必须转型,否则的话存在的必要性就是很大的问题。2011年对信托行业挑战性更大,关系到我们的生存问题,这是比较严重的。

  孙铭:我们也祝愿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适应宏观的调控政策的变化,能够取得更好的业绩,给投资者更好的回报,感谢各位嘉宾!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