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9日 16:53  新浪财经[ 微博 ]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图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凯。(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 摄)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图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凯。(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 摄)

  2011年1月9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浪财经直播此次盛会。图为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凯。

  周凯:针对这个问题,我想把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跟大家做一些交流,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炒得很热,我想把低碳经济回归它的本性。首先从低碳经济说到底也是一种经济形态,能够它的发展同时也是取决于经济的一些发展因子,像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最终来供给社会,满足社会。但是低碳经济本身又存在自己的发展因子,包括低碳的生态方式,消费方式,技术导向方式,以及一个国家所处在的水平和资源约束力。

  那么从这里也得出所谓的道,就是碳为名,度就是碳的生产力,从生产力方式来说,我认为低碳经济发展不能去限制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这个好象一谈低碳经济就不能发展两高产业,这是对低碳经济的一种误导。如果没有钢铁,没有建材,没有橡胶,没有水泥怎么建高速公路,没有汽车怎么搞运输,怎么实现改善居住条件。

  低碳经济如果脱离了经济的属性,就是光低碳不发展。从消费方式来说,像不开车,不住大房子,不能开房子好象就是低碳经济,其实低碳经济未必不能想住舒适的生活,像北方冬季的供暖,从08年都是从11月15日开始,大家感到很寒冷,从11月1日到15日感冒人数有37万,这是在北京,当时企业和个人家庭大概有四万多户,电暖片,有17万户使用空调,从当时的数据来看供暖天然气的量,比起治病的钱和用的电量的钱反而还要高,后来我们给郭金龙市长提出来以后,09年就开始调研,从今年开始从11月5日开始供暖气,这种低碳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方式,会引起更大的思考。

  他么从技术导向方式来看,好象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用高科技,高成本,复杂的技术体系去解决,其实不见得,像我们马上要起用的一个一万五千平米的建筑,如果使用传统的模式,今年光是夏天的空调就需要消耗100万的资金,碳排放量在1.4万吨,在冬季供暖需要交38万的供暖费,使用地热泵大概成本是300。

  最后从低碳水平方式和资源禀赋来说,好象低碳经济是很遥远的事情,像我们随手关灯,像最近中国政府关停小水泥厂,小水电,包括利用节能灯都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方式,所以在很多领域方面是我们一种习惯和方式所决定的,再就是从资源禀赋来说,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不可能和一些发达国家走相同的道路,以煤作为主要燃料的体系才会在中国长期存在。同时也受制于技术的制约,增加碳汇就能达到低碳,其实中国现在已经森林覆盖率18%,我们的高点也是在20%,发展碳汇也是不可取的。

  最后低碳如何去发展,首先各国要摸清家底,建立统一和监管体系网,制定适合国情以碳为核心低碳发展指标监管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第二要找出世界碳排放总限。第三是制度规范性,根据各国国情确定低碳发展的规划。第四根据市场的需求解决技术资金和政治发展的要求。第五、就是放下傲慢和偏见,在重点领域以及全面方面进行合作,像中美,还有中国和新加坡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构,同时我们中心也在启动绿色行动,现在已经和德国、技术,以及美国去碳技术有多项的合作。第六就是在公平透明的方式,希望以生态文明进行谈判,使世界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