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释永信:少林寺“走出去”缺乏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17:27  新浪财经[ 微博 ]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外交流委员会主任,嵩山少林寺第30代方丈释永信。

  释永信:谢谢大会主席给我这次机会,很高兴能够来到北大这么一个圣殿来跟大家做交流,我本人也是一个出家人,也不是文化官员,也不是文化学者,也不是文化商人,只是一个宗教界的人士,所以要谈这个话题,只能站在我们的本位上,站在少林寺的一些情况上来跟大家做一些交流。

  因为少林寺大家都知道,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皇帝从印度引进来的这么一种文化,在中国时间长了,1500年了,融入到中国的文化,形成了中国的独有的中国佛教,中国禅宗文化,所以少林寺它作为一种文化,作为佛教的一种宗教,它历史上一直受到政府的重视,有一群印度高僧和中国高僧在少林寺翻译经书,在唐代的时候,像李世民,在少林寺立过碑,来彰表少林寺的功德,宋朝也是一样,确定了少林寺禅宗的地位,历史上这种现象像明代的少林寺,多次在国内平乱,在山东、云南,镇守边关,它历史上是很主流的地方,跟国家和民族都息息相关的寺院。

  少林寺进入清代末年进入到衰败时期,僧人很少,民国期间就更衰败了,一把大火,给少林寺没有留下几座殿堂,基本上都是破烂不堪,改革开放30年之后少林寺又有一个好的机遇,国家考虑文化要走出去,考虑13多亿人不能没有信仰,另外作为这么一个大民族国家不可能没有宗教,少林寺遇到一个好的机遇,我本人是81年到少林寺出家,从70年代末开始由几座破烂不堪的殿堂,现在发展到有40几座殿堂,下面又有20几个下院,从70年代末,从几个老僧人,加上我们几个年轻人,发展到现在两三百个僧人,把下院都算上是四五百僧人,所以我们这几年也很注重,少林寺的传承人的问题解决了,就是多收徒弟,多建寺院,为少林文化能够传承下来。

  然后再进行一些国际上的一些合作,一些交流,为国家和民族多做一些事情,所以少林寺这几年基本上在恢复建筑,我们的建筑跟我们的生活都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少林寺就像一个大的家族,它的子孙庙,家族的传承制度,就是出了寺院,自己有自己的一套宗法传承制度,让一代一代有序的传承下去。少林寺我们有规模了之后,有人员规模之后,我们就是如何静心修行,最早恢复了禅堂,平时一般坐禅和修行,平时我们一天坐七只香,每年有一个禅七,不只针对少林寺,还面对全国各地僧人,最多少百人,少则几十人,每天坐12只香,每天休息5个多小时,静心修行,少林寺56年来一直坚持,在教界,在信徒当中越来越受欢迎,只对男众,一般人没有规矩,没有见的,少林寺的一个核心,少林寺的文化都用禅来延伸,恢复禅堂之外我们恢复戒坛,少林寺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寺院,所有的教徒都知道我们现在出家人都用的四分律,少林寺在戒律上面一直很有地位,少林寺恢复了传戒,达到了一千多人,传戒的规模也是很大的。

  除了恢复禅堂、传戒之外,每年夏季有一个少林问禅系列活动,跟大学生辩论,辩经,不完全照抄历史上的禅宗,确实通过这种问禅,大家都是非常有收获,每年都有几十位年轻法师在一块辩论,也请学者及大德长老做评委,这个效果非常好,现在小和尚们学习有一个传承,有一个习惯,就是背诵,到寺庙里面首先要背诵大量的经书,通过背诵大量的经书之后要做到默然,去思考,把书本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东西对外人做解答。问禅了做一些解答,这是僧人传统的教育,一个传统的习惯。所以每年用问禅的活动,对年轻人的教育有所帮助。

  再一个我们每年还有五百多个僧人的考功的活动,考坐禅功夫,考武功,考中药方面的一些理论,考艺术,书法、绘画,包括宗教的梵呗,每年到年底都有一次考功,每年都有激励机制,有这么一个活动,所以少林寺,我说这些都是传承少林寺,就是千年不变的这种僧人生活,传承这种生活,这种生活就是为了我们出家人的终极目标,如何了脱生死做一些工作,除了这些工作之外,我们也做了一些文化的活动,文化活动以居士为主,僧团参与的一些活动,比如说我们每年各种各样的出访活动,我们基本上08、09年,每年出访的人次都在300人次以上,2010年的处方人次突破400人次,有些活动是我们自己组织的,有些活动是政府派出,比如说每年的国新办,文化部,国家宗教局有关部门派我们到参与国家的一些活动当中,海外的文化年了,就是类似政府派出的活动有一些。

  还有一些我们自己参与海外的一些大型的活动,政府的庆典活动,企业的庆典活动,文化的学术活动等等,类似这样交流活动,还有一些演出活动很多。我们跟海外做剧目合作有20多年的经验了,近三年有影响的一个剧目我们在英国,一个皇家基金会合作的一个剧目,这个剧目翻译成为中文,有的翻译成为箴言,有的是佛经,有的是空间,这个剧目不到三年,我们走了56个城市,走了29个国家,不参加一般商业性的演出,几乎全部是参加各个文化节,我们到悉尼歌剧院,林肯艺术中心,德国法兰克福大剧院,葡萄牙艺术中心等等,国家海外大型的文化活动,我们参与了56次,几乎都获大奖。

  所以连续三年,西方有十大媒体对我们的评论,在国内没有影响,一直想回来,回不来,因为上海艺术节,北京艺术节都联系过,想让这个剧目回来,但是代价太大了,我们拿不起这个钱,也没有这个习惯,往这个上面花钱。所以海外影响很大,国内没有影响,就是类似这样的剧目,我们20年前跟英国公司合作的像类似的剧目有几台,还有一些原生态的表演,就是配上音乐,原生态的表演在海外也很受欢迎,所以交流这一块可能有一个出访交流和演出交流,跟世界互动很多,我们设立了一些中心,基本上以城市命名,像柏林少林文化中心,伦敦少林文化中心,以城市命名的文化中心,我们办了将近40家,每一个地方都有少林的法师、武师在那儿任教,一个是少林寺的禅修,还有语言,教他们一些生活方式,融入人家的社区,把我们的生活方式融入人家的生活方式。

  所以这群海外弟子很多,下面这张图片是我们在美国的一个少林拳法联盟,我们互动了十几年,二十年的这样一个组织,现在在美国130多家小型武馆,有40多万会员的一个组织,每年都要组织大团到少林寺来,最多的时候达到500人,少的时候100多人,我们每两年去一次参加他们的段位升级,一般都是在两千人三千人的规模培训,培训了几天以后考试,然后给他们划段位。我们直接办的文化交流中心有40家,我们间接办的,我们在世界各大洲都有一个少林联合会,这个规模不少,申请了有几百家,我们认可的也有不少,这么一个文化传播组织。

  所以我们在少林寺这么多年,在国内没做过多的宣传,重点放在海外,我们认为只要海外认可我们,国内自然就有了影响力。这么多年,我们的武僧,我们优秀的法师基本上都到世界各地,有英语、德语等等不同的语系都有我们一些法师在那边,少林寺我们出去之后,也没法算,最近我才了解到,商业部跟文化部有关部门,文化走出去,来算经济帐,报多少税,创多少汇,所以我们真没法算这个帐,我们基本上也不掏钱,把小和尚派出去,在当地租房子,租房子简单的装修一下,用几万美金装修一下就开始收学生,从几十个到几百个,最多一个场地就是上千个,一直轮流很快,一年一个中心可能会有几百人,上千人的人次,几年下来就是几千人,甚至几万人的人次,这样我们就把我们的少林文化传播出去了。

  所以到任何地方办这个中心都是能够很快能够固定住,我们即使有一点钱,从租房子,到按揭房子,再买土地建房子,最后还要按揭,我们没有像其他海外的一样,没有把资产都算成少林寺的,没有必要那样。因为我们传播的是少林文化,我们基本上融入到海外去,老外也高兴,我们中国人多,少林寺徒弟也好收,到那儿就拿外国的国籍,融入人家的国家,融入人家的主流,基本上是这样,应该说效果不错,我去年9月份到奥地利去,9月1号到奥地利总理接见我,他本来说,我们两个人见面,就是两个人四只眼,去了之后不是那样,他组织了很多媒体,他就对媒体说,他当总理之前做议员的时候,在维也纳少林中心,学的少林气功,学了一年半受益很多,现在还在练少年气功,他自己说他是少林弟子。

  所以第二天报纸都登出来了,人家老外不说,我们不好意思说,我们拿外国元首标榜自己不好意思,本来私下能够沟通,成为朋友,要是一旦曝露不好的话,怕把关系搞僵了,就是类似这样的案例很多了,前几年普京能够到少林寺访问,也是与我们海外的中心有很大的关系,影响海外像这样的高端人群,案例很多了,也不便多说,所以少林寺这么多年,我们希望脚踏实地,实打实的能做一些事情,我本人也是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我也写过建议案,中国文化走出去,能不能叫宗教文化走出去,孔子学院是走出去了,以官方的形式走出去,很强势,全世界几百家,现在外国人喜欢的像道教的,佛教的,外国人都很喜欢,在法国研究道德经研究的非常好,国内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我们去研究和交流的时候,伯克利大学有一个佛教研究中心,一帮老外直接用文言文写文章,很厉害的,因为他讲话讲不好,沟通沟通不好,他直接写文言文写,水平很高的。

  所以外国人接受中国的佛教,接受中国的道教非常主动,他不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里面来做,比如说我们到白宫,他们国家议会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一去的时候他们就给我拿了十几页关于少林寺的图书,有明代版本,清代版本,他问少林寺有没有,我一看,这些东西少林寺都有。外国人研究少林寺下功夫,订中国的报纸一千份,美国国会就这样订了,中国报纸一千份。因为中国的将来佛教道教它有载体,和尚到哪儿都必须有庙,都必须有场所,僧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信仰,能不能叫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宗教这一块也能纳入国家战略,同样以宗教的身份走出去,我想效果也会很好,我有这样一个建议,有关部门就说,不可能给我们制定特殊政策,走出去是你自己的事,不会拿国家的行为推宗教走出去,因为少林寺能走出去,不单单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武术文化,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宗教背景的一种信仰文化,老外很认可,外国人现在普遍的相信轮回,相信因果。

  因为过去信仰它只是在自己家庭里面信仰,在自己社区教堂里信仰,他没有对其他的宗教,对其他的文化没有可比较性,从小生在什么家庭就固定信仰什么,现在不那样了,现在全球化了,宗教也是多元化的,所以现在在西方国家,这个不一定很准确,澳大利亚官方代表团到少林寺访问,他就给我介绍,在澳大利亚信仰基督教的19万人,信仰佛教的50万人,当时我就说这个是不是错了,应该是1600万人的基督教在我的印象当中,他说他们可能对自己的信徒条件比较苛刻,每天坚持做礼拜,坚持进教堂,这种人他才认为是基督教徒,佛教徒作为一种文化和信仰,很随意的就随口说出来,他信仰佛教,这个统计不是很准确,教职人员曝露出很多丑闻,政府这边也曝露出不能让人相信的一些事情,政府的工作,教职人员的工作,导致了宗教信仰的下降,中国的宗教走出去也是机会非常好。

  所以我们也希望将来中国的其他的寺庙跟少林寺一样,形成一个很大的一个宗教教职人员的队伍,到世界各地进行交流。

  所以少林寺要走出去我们也考虑就是缺乏一个平台,因为少林寺自身连一个法人都不是,我们也希望将来能够逐渐成为一个平台,可能会好一些。所以这么多年少林寺探索,也探索了很多事情,也在努力在做,我们在外面做了一些事情之外,在当地也带来一些当地的利益、效益带来了很多,每年有两百多万游客,有十几万外宾,包括境外人士,六万多个学生,给当地带来的一些利益。

  总体来说,这几年我们以少林寺为核心,然后把我们的文化,祖先的文化通过梳理,通过提升,然后参与了电影、电视、出版,方方面面,文化传播,文化产业的事情,给当地带来了一些示范作用,我跟大家说,这个产业上,我们总是不太懂,什么叫产业,什么叫事业,只是跟大家做一个交流,也别太当真,说说就算了,谢谢各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