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少峰:很多地产商借文化产业发展大肆拿地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10:37  新浪财经[ 微博 ]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

  陈少峰: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文化产业强国的模式与对策。我们中央在刚刚不久前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下,在给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提出来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那意味着在未来两个五年规划中,一个规划是我们要成为文化产业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第二个五年,我希望中国文化产业能够进入世界强国的地位。

  我主要是从文化产业强国它所需要的一些做法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在最近公布的一个数据当中,在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公布的数据中,美国占全球文化产业市场份额33.1%,中国排在日本和英国之后,现在排在世界第五,十年之后,我希望中国能够排在跟经济规模差不多的位置。

  我们要成为文化产业的强国,我想提出来一些具体的目标和一些对策。我们的目标是综合的目标,中国目标包括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应该占到国家GDP比重的8%左右。当然这个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概到五年之后,我们大概达到5.5%左右。然后在十年之后,我们大概占到8%左右。当然我要事先说一下,8%左右的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各个地区不是平衡的,有的地方做的好,有的地方做的次一些。我个人希望像北京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应该占到GDP的大概20%左右,这样符合我们北京的城市定位。

  第二个目标,中国文化产业,我们叫文化制造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内容和传媒产业。我希望在10年之后,我们体现国民价值的产业和媒体收入占到全行业产值的60%左右。换句话说,文化产业成为内容产业和媒体产业。

  第三个方面,我们文化产业的内容产业方面,能够具有高中低这样一种产品结构,就是说我们最少有优秀的产品在全世界获得认可的这样一种产品结构。

  第四,我们文化产业发展不仅仅是自身发展,它能够带动制造业的提升。我们知道制造业的提升当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生产性服务里面的,包括设计和创业等等很重要的部分。一个典型的例子,像美国的苹果公司,它说生产的不管是iphone还是ipad等等,它都能够带动制造业的提升。

  另外,我们国际市场的收入占到三分之一的有若干品牌,包含着比如是我们一些赛事,或者是一些明星的品牌。我们现在中国在文化制造业上是国际出口的顺差国,但是我们版权和品牌收入方面还是贸易逆差,十年之后,我们的内容版权和品牌收入应该实现贸易顺差这样一个目标。我们文化企业具有国际并购能力,并能够充分消化并购。我们知道国际上的一个文化企业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能够在国际上进行顺利的并购,我们知道世界上现在文化产业巨头,基本上通过并购来成长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另外文化企业的企业文化、人才、品牌管理能力必须跻身世界一流水平,当然这里面不是指所有企业,我们能够有一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人才、品牌管理方面能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还有一个就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实现个性化和资源有效利用。我们所谓的个性化,就是根据区域的城市定位的特点,能够实现它自己的一个发展目标。所谓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们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今天的文化产业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包括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土地利用率也很低。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我们把这个目标作为两个阶段来分解一下。在第一个五年阶段,我们要实现比较充分的市场化,这个是中央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和转企改制等等。我们充分的实现市场化以后,就以市场的公平竞争进行资源的整合。这个时候我们希望出现一批龙头企业,并进行资源整合。我希望10年过后,我们中国出现100个以上的双百强,就是资产和收入过百亿的这样的100个企业。100个企业当中,我希望有50个国有企业,50个民营企业这样的一种合理的结构。当然第一个五年阶段,可能我们现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收入过百亿的目标。这个时候,我们是作为一个基础。这个时候实现产业转型和规模化发展,所谓实现产业转型,就是内容产业的比重能够逐渐提升,并且逐渐的超过文化制造业的这样一个比重。文化产业,不管是企业还是区域都能够实现规模化的发展,这是第一个阶段的目标。

  第二个五年阶段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初具国际竞争力,实现内容产业贸易平衡。国际竞争力,主要通过内容产业贸易平衡来作为主要的指标,我们能够建立一批国际化的品牌企业和品牌项目。文化产业成为部分县城市的第一支柱性产业。我们以后文化产业会成为支柱性产业,我希望部分像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慢慢成为它的第一支柱性产业。这是两个阶段。

  第三个角度,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打造三个平台,来推动发展。第一个平台,打造并完善新的素质文化产业发展平台。我们知道支持文化产业顺利转型,现在在电信领域里面,到2009年底,全球移动的数据流量、增值服务内容已经超过了话音服务。我们知道在目前全球电信企业,基本上都成为媒体公司,在中国实际上三大电信运营商它已经逐步实现数字化发展的一个主要平台。今天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大家会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就是传统文化产业从广电,从出版,会慢慢转型到电信的平台上面来。而数字文化产业平台,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好一个内容整合和技术连接的过度,包括我们三网融合也刚刚开始。

  第二,我想打造一个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充分实现产业资源的集聚发展,打造产业链的产业集聚形态。全国各地最主要的发展平台,就是通过产业集聚园来发展,但是在产业集聚园中,大概只有10%才能产生比较大的积极效应,其他的文化产业集聚园,有的做地产,有的做商业街区等等,实际上真正的文化产业集聚度,能够跟产业发展相对应的这种产业集聚园目前还很少。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危机,就是很多地产商利用文化产业发展机会大肆拿地。我想各地现在有一个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把文化产业集聚园做好,我们很多文化产业集聚园平台并没有什么产业利润,靠政府补贴,这个对于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来讲,它缺乏平台的重要支撑。

  第三个,应该打造一个中国文化产业的出口平台。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来促进文化出口。我们现在的文化出口,实际上渠道很多,但是很杂,没有一个公共服务平台,也没有一个产业载体。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在中国一些地方打造文化产业出口的基地,把这个基地建设成为一个平台。我个人一直认为,像北京或者长三角、珠三角应该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出口平台。如果我们能够顺利的打造这三个大的平台的话,我想我们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强国的目标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

  第四,我希望我们在追求实现文化强国的过程中,我希望能够实现四个转型。第一个转型,政府的服务,从行政推动主导,我们现在基本上是行政推动和主导文化产业形态,能够逐步向目标管理反向问责的形态转型。就是说围绕目标来组织资源,实施管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第二个任务,政府的服务职能必须受到考核,这个考核不是上级的考核,是服务对象说了算,我把它叫做反向问责,换句话说政府服务于谁,谁就具有这种考核的地位。我们政府同时还应该满足市场主体,我们现在面临着一种比较重要的反盗版的诉求和公平竞争,这样来解决机制和制度建设的需求。我们现在有一些部委,他下面的行业协会,它主要的目的不是来反盗版,而是向下面的企业来收费,收费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反盗版的积极性不够。问题是收费不是主要的形式,反盗版才是帮助著作权人一个最有效的形式。我想服务要实现一个转型,要发挥这么一个好的作用。

  第二个转型,从物质资源和依赖历史文化遗存,我们现在各地的文化产业,要么搞制造业,要么就讲祭祖,向历史文化靠拢。它应该向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的方向转型,包括人才储备、提升和政府投入的转型。我个人提议,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过程中,要把钱扶持在企业和产品上,要把三分之一的钱拿出来用于人力资源培养。

  第三个转型,从制造业思维向高端服务业转型。我们知道制造业思维是以规模化生产为主要形态的资源高度利用的形态产业,我们现在要向高端服务业转型,什么是高端服务业?我个人给它定义叫人力资源创造了高附加价值的形态服务业。这种服务业能够带动制造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换句话真正高端的服务业,第一,它必须有高的附加价值,第二,它必须带动制造业和相关其他产业发展。我们过去30年搞制造业,我们最后就变成实体,变成硬件了,我们缺乏这种软件,缺乏活跃的思维、思想和创意,如果不转型的话,各地搞文化产业,首先想的事情就是搞一个大楼,搞一个广场,这个已经成了各地的常态。

  第四个转型,我希望能够支持中央和地方政府,能够支持龙头企业,从行业分割向跨行业经营,通过企业并购实现规模化、效率化发展的快速转型。原来中央也很重视跨行业经营,但是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可能要在政策上出台一些行业入门的门槛,或者至少国有企业能够进行经营,我们担心有一些民营企业它做媒体,会带来一些困惑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国企至少能够实现全媒体、跨行业的经营,我们要实现龙头企业配套它相应的政策的转型。

  我想这四个转型是在一种格局下能够支撑我们这种服务到企业主体的这样一个过程。

  最后,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要做的五项主要任务。第一项任务,我们现在要提升这个产业集聚园的产业集聚度,减少土地使用规模,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当然我们重点是放在前面,我们现在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全国已有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做一个提升,我们可以不需要提很多集聚园,但是我们的集聚园已经很多了,各地包括北京市,然后上海、广州等等都有非常多的文化产业集聚园,但是产业的集聚度还是比较低的。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也是这个地方发展文化产业最核心的任务。因为你的资源放在产业集聚园的平台上,如果产业集聚度不够,那么其他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源就很少了,所以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要成立文化产业管理学科。我们现在没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那么高校不会投入资源到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培养上。我们现在一定要把文化产业变成一个管理类的独立学科,这个学科应该能够系统地培养人才,提升人才,包括培养师资,我们现在各地搞文化产业的,我们的师资需要提升,我们需要有机会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能够得到很好的文化产业的管理教育,得到文化素养的提升。

  第三个问题,我希望能够解决不同资源形态的城市,它能够寻找到自己合理发展文化产业的模式。这个模式还要能够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广东,我们希望在设计和创意上面,有一个很大的发展,能够有一种很高的附加价值的品牌。我们现在知道,我们现在资源形态不同,成都现在发展音乐产业,长沙发展娱乐业,北京做内容制作产业,包括深圳做互联网业等等,我们这样不同的城市和区域,它形成不同的资源形态和发展模式,不仅它形成了自己文化产业模式,同时它还能够带动其他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第四个问题,加快并促进企业上市融资。有一件事不太好,我们的新闻出版业里面的很多企业上市的速度太慢了,我们知道现在新闻出版业,传统的出版受到了数字媒体产业的挑战,接下来的产业,包括丛书和报刊收入开始走向下行了,这个时候企业就不能上市了。所以我个人建议,新闻出版企业要加快上市,然后利用平台资金实现向新媒体和全媒体产业快速发展。我们现在促进企业上市,中央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在经境内外上市。今年估计有50家文化企业在境内外陆陆续续上市,这个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产业基础和跟金融的对接。上市融资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鼓励企业在境内外开展并购,这样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为国际上所有大的文化企业集团,基本上都是通过并购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也不能例外。这是发展的一个任务。

  另外一个任务,打造中国文化出口,以举国之力打造十个一工程。每年在一个行业里面干一件事,每年在全世界推动一个汉字,每年做一个电影,在全世界大家看中国人的电影,一部电影、一首歌,一台舞台剧,一本图书等等,每年用举国之力打造十个一工程。中央除了给文化企业有税收优惠之外,另外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让全世界了解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文化出口奠定基础。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内容要让全世界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而不是说我们传媒覆盖,传媒覆盖没有用,如果没有内容的话,我们覆盖的话,最后的收视率很低,影响力也很小。我们对文化出口的支持,就用它来支持我们文化出口的十个一工程,这样能够为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传播,包括国家的文化形象塑造做实实在在的每年都有进步,都会用数据来统计的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事情。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