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严隽琪:文化“走出去”的三个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09:47  新浪财经[ 微博 ]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

  严隽琪:尊敬的周校长、叶院长,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我很荣幸能够参加由北京大学主办的2011年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并有机会在这里发言。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创办至今,成为政府和学界沟通交流为宗旨的高层次国际学术论坛。本届论坛以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为主题,重审中国文化产业建设的历程与现状,展望下一个十年发展。

  论坛大学主办方北京大学及其文化产业研究院在这个方面做的努力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始终将文化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我想我今天的发言,主要的还是从我另外一个身份,就是中国民主促进会来做发言。有很多文化界的专家与学者,与文化的渊源很深,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是体现我们党派的特色。

  近年来陆续就民俗民间文化、文化特质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社区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开展社会服务。比如2006年我们赴浙江就促进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考察,2007年我们在云南就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专题考察。因此,很愿意将我在这些工作中所获得的一些认识在这里跟大家交流。

  大力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近10年来,成绩明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要求,是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一点取得了共识。走出去,首先是在经济领域提出的战略,最早是在200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经济领域走出去,无疑将扩大文化领域,中国文化走出去,如同中国经济走出去一样,都是中国国家的现实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更加要走出过门,将一个发展的中国,开放的中国,文明中国的新形象展示给世界。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新贡献,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国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存。对此,党和国家领导有着明晰的思路。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大力发展涉外文化产业,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2009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选择通过了《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做出的规划,它的发布表明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出口和出台企业的重点指导意见,文化产业成为我国新经济增长点。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使文化生产力得到进一步释放,通过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出版发行体制改革,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加快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培育了具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体制环境。这一切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和整体实力,使经营性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增大,国际竞争力逐步增强,为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这与十年前的情况相比,今天的中国文化走出去,正在逐渐承担起全球性背景下大国文化活力的先锋使命。这一使命要求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十二五期间有跨越式发展和超越性突破。结合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中国文化走出去,从跨入国际舞台,呈现亮点,到形成规模,有所影响,现在应该进入打造品牌,讲求效益,进行长远规划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重点加快推进文化企业走出去,借鉴和利用国际通行的商业模式和渠道,加强对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统筹协调,政府推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统筹协调,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的统筹协调,要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出口和文化服务出口的资金补助,出口奖励、税收减免等等政策。鼓励中国文化企业,在境外兴办实体,推动海外文化阵地的本土化。做到这一点,要实现国际化,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如何培育这样一个好环境?怎么才能使国家层面的一系列的政策落到实处,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研究的。

  在这里想就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交流感受,分别是走出去做什么、什么应该走出去以及怎么走出去。首先是走出去做什么,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命题,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我们对世界和国情有相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性深度调整和转型变革期,金融危机、能源资源等各类全球性重大调整和威胁凸显,这些关于人类命运和世界发展的问题上,各种价值观交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国际话语权的竞争日益走到综合国力竞争的第一线,并蔓延成战略主导的角色。另外一方面,中国的世界形象和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更高层次,也更为核心的是以文化理论、制度模式以及相关文化法律体系为表现形式的文化话语权的竞争。

  回望10年中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历程,在至今扭转文化贸易逆差之外,对不止一代中国人文化价值观的巨大影响之外,更值得关注与思考的是我们对具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突破创新和超越的努力,到目前是很困难的。面对国际文化秩序和国际文化创新机遇的诸多挑战,中国文化战略走出去的深入实施,必须完成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到为中国文化价值观在全球舞台争夺不败之地,并争取主动地位的质的跨越,全方位建构中国文化话语权,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文化竞争舞台上,介绍中国经验、中国观念以及中国标准,这就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做什么的定位。

  第二个问题,什么应该走出去。这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把握的战略重点。一直以来,关于传统文化走出去,还是当代文化走出去,文化价值走出去还是文化产品走出去,精神文化走出去还是制度文化、企业文化走出去,先进文化走出去还是有市场文化走出去的争论,始终伴随着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回答这些问题,深刻关系到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文化产业今后各个层次的产品和服务都可以走出去,都应该服务于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但是有必要对各个文化层次的产品和文化服务,对国家战略的贡献做出正确的估量,否则容易根据文化产业的总产值和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而错误的判断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的形式、战略实施效果和相关政策有效性。从以往文化走出去的实践来看,在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对中国特色有吸引力为标签的传统文化的偏见,对当代中国精神,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精神,独特价值的反映与呈现则相对较少,中国威胁论、文化赤字现象存在,折射出当代中国文化价值在走出去战略中的短板问题已经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今天面对一个文化多元、产品多样、流通渠道日益全球化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产品,与国际社会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这就需要未来文化走出去,完成从文化产品走出去到文化价值,尤其是当代中国文化价值走出去的跨越。对未来走出去内容的合理性、全面性、针对性做战略规划,并围绕这一战略的实施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这就涉及到中国文化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即怎么走出去。这是一个系统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的动态课题,结合这几年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简单的类几个建议。

  第一,正确处理文化走出去战略与国内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十二五规划中,明显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安排,在充分考虑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和国内文化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战略重点。进而集中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实现重点突破。此外还可尝试制定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以充实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第二,加强国家与地方的联动。国家层面掌握着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渠道和广阔平台。而地方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品,加强地方和国家两个层面的联动,实现上下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第三,进一步完善配套文化出口、扶持政策。建议认真落实现有各项发展文化产业、支持文化走出去政策的基础上,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文件,尽快形成有利于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的配套性政策体系。

  第四,加大对文化出口企业的服务力度。建议建立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商务、外宣等部门组成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各方资源,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

  第五,加快文化走出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仍将处于探索与培育的阶段,一方面我们要看到推进文化走出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另外一面,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走向世界的光明未来,新一轮发展周期,为对内要有凝聚力和崇高的价值取向,对外要有感召力和伟岸的精神魅力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希望中国所倡导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得到世界的理解与认同。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关系更加紧密,在国际文化事务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今天的论坛,为我们2011年的工作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愿意和在座诸位一起努力,总结经验,研究困难、不足及产生的原因,探索思路和方法,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发展尽绵薄之力。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