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叶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四个战略性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8日 09:29  新浪财经[ 微博 ]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8日-9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

  叶朗:尊敬的严隽琪副委员长、尊敬的郑万通副主席、尊敬的周校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十分感谢,热烈欢迎诸位来参加2011年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我借这个机会做一个简短的讲演。我的题目是如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们刚过了元旦,进入了2011年。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21世纪已经过去了10年,我们已经跨入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都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几乎天天在讲跨世纪,想不到我们跨入新世纪转眼已过了10年。在这个时刻,我们要看一看,我们这个时代是不是出现了新的特点?我想至少有两点:第一,经过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我们国家经济确实有大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确实大大增强。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广大群众物质生活的逐步富裕,推动了广大群众在文化方面和精神方面的需求。现在城市社区的老年大学发展很快,老年大学普遍开设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的课程。以文化、哲学、艺术为内容的总裁进修班大量涌现,大学生、公务员和白领阶层对古琴、昆曲等高雅艺术的兴趣愈加浓厚。对这一点,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消费必然快速的增长。现在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700美元,有的省市已经超过了5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消费正进入一个空前旺盛的时期。我们对人民群众这种精神文化需求迅速的增长,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要使我们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改革的步伐及时赶上人民群众的这种需求。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就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需求。

  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关注。我个人体会,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并不怎么关注,但是一旦进入了21世纪,情况就大大改变了。有人说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数在不断地增加,这是事实。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的朋友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对中国文化的表面的了解。比如中国的饮食、中国的功夫、中国的明星,像成龙,还有吃饺子、划龙船等等,他们迫切想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他们迫切希望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真实面貌。国际社会这种需求需要我们去应对,这种需求同样是时代的需求、历史的需求。

  以上两点,粗看是我们这个时代在文化层面的特点,其实这种文化层面的特点也正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在国家的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比重正在日益加大。从某种意义上,也许可以说我们的时代正在走向一个文化的时代。面对这样一个时代的特点,从文化战略高度,我想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供大家讨论和研究。

  第一,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当代文化的面貌进行描述和概括?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对我们国家当代文化的面貌进行描述和概括?大家知道德国科学家雅思-贝尔斯提出一个文明的概念,当时出现了伊斯兰教、印度教文明和中国哲学,这个时候提出的哲学富有原创性。又例如欧洲历史上有一个文艺复兴的概念,概括了欧洲14世纪到16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特征。我国的学者也曾提出一些概念,来概括我国历史上的时代面貌,例如有的学者提出盛唐概念,来概括大唐盛世的概念。我们今天能不能提出一个概念来概括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中国文化的面貌?如果能够提出一个概念准确的概括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面貌和文化特征,意义将会十分重大。因为这说明我们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有深度的把握,这成为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整个文化战略的灵魂。

  第二,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内容生产,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容和人文导向,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和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的建设。要高度重视文化的内容生产,要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刚才说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空前旺盛,我们不仅要从量的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这种需求,而且也要从质的方面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文化产品从生产来说,不仅有一个技术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内容运用,比如说我们的电影、电视,有了高清晰的技术、3D技术,但是如果没有内容,那还是空的。现阶段我国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出口都非常地薄弱。面对当代,面对国际的原创力不足,还不能和美国、日本这些文化产业强国竞争。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应当确立一个内容战略,把文化产业的内容建设提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文化产品从社会功能来说,不仅有一个娱乐、消遣的功能,更重要的它还有一个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发展完满人性的功能。党的十七大报告谈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时候提出,要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把精神追求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标志,我认为这有极为深刻、极为深远的意义。一个国家物质生产上去了,物质生活富裕了,如果没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那么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最终会受到限制。这个国家就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天长日久就会出现人心的危机,那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文化产品应该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都不能脱离文化精神。文化精神又被称为文化理念或者文化理想,它应该贯穿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中。即使是商业片也不能只追求票房,不讲求人文内涵,因为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不同,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不能不考虑文化精神。我们过去强调文化产品的政治导向,政治向很重要,但还有一个人文导向。人文导向和政治导向有联系,有的作品政治导向没有问题,但人文导向有问题。因此,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我们还应该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的人文内涵和人文导向。以现在垄断的电影院线大片来说,他们对广大青少年的影响极大,渗透在这些大片中的趣味、格调、价值观,以至于它的政治倾向,对广大青少年影响很大,也许可以说已经超过了校内课堂教学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值得我们研究。

  校内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设,也是一个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而且这方面的问题也非常多,非常突出,我们大中小学都要尽可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大学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我们要创造条件,使大学生更多的接触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引导青少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高、更深、更远的东西。这两年我经常举一个例子,俄罗斯电影大师曾经说过,他从小他的母亲就让他看《战争与和平》,并且经常告诉他那些段子好,他说从此《战争与和平》对他就成为了艺术品位和艺术深度的标准。在这以后,他就再也不能忍受那些垃圾了。青少年读的书、看的电影、听的歌都构成一种文化权利,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如果青少年经常接触的是垃圾,那么天长日久,他们以后就再也不能接受经典了。这对于我们民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第三,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应该成为我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个普遍的指导原则。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应该成为我们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个普遍的指导原则。钱学森先生去世后,大家写文章纪念他,很多文章讨论一个问题,叫钱学森之问,就是钱先生提出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能出一流人才的问题。实际上钱先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至少从一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时有记者采访他,他说我现在岁数大了,小问题我不考虑,我就考虑大问题。什么叫大问题?就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问题,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这个就是他考虑的大问题。怎么培养杰出人才?怎么办世界一流大学?他提出一条,根据历史经验,也根据他本人的经验,他说我们的大学教育要实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钱先生这个思想,我认为非常重要,其实不光钱老,季羡林季老晚年也一再强调这个。我这两年考虑钱先生、季先生提出的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结合,不仅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人才培养的指导原则,而且也应该成为我们一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指导原则。

  文化产业的本质特点是运用高科技手段,但是只有高科技是不够的,它必须与艺术和人文相结合。比如说动漫产业,我参观了许多动漫产业基地,看到我们的动漫产业在科技方面进展很快,但是缺乏艺术想象。这个成了一个制约我们动漫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想科学技术与艺术、人文的结合,应该成为我们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一个普遍的指导原则。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第四,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该特别重视向国际社会介绍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前面提到国际社会的朋友迫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在的东西。特别希望了解中国当代文化的真实的面貌。一些国际社会的朋友说,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多少知道一点,但对中国当代的文化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也就是说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中国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不清晰、不突出、不强烈。西方国家还有少数人士出高价收购和渲染某些丑化中国形象的所谓作品,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形象的误解,他们的目的是损伤中国文化的吸引力,也就是损伤中国的软实力。这是一个大问题。

  我们在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要特别关注介绍和传播我国当代的文化经典和艺术经典。我们是否可以提出一个中国当代文化或中国当代艺术的概念?这种中国当代文化和中国当代艺术,它是体现我们的文化精神、文化理想,是反映整个时代的。我们要运用国家的力量,同时通过学术界和文化市场向国内广大学者和国际社会推荐介绍一批又一批这种当代的文化经典、艺术经典,以及当代的文化大家、艺术大家,这涉及我们向国际社会展示我们当代的国家文化形象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十二五、十三五文化发展、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21世纪前30年或者前50年的文化战略,当然不限于以上这四个方面的问题,但是我觉得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确实是战略性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度关注,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谢谢各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