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守常:中国文化的特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0日 20:10  新浪财经[ 微博 ]
第十一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于2010年12月30日/31日-2011年1月3日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举办。 上图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国学院院长王守常。(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十一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于2010年12月30日/31日-2011年1月3日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举办。 上图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国学院院长王守常。(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十一届学习型中国-世纪成功论坛于2010年12月30日/31日-2011年1月3日在北京九华山庄隆重举办。 上图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三智道商国学院院长王守常。

  王守常:谢谢主持人的介绍,我是今天五点来到会场,看了一下上午演讲和下午演讲,不是政府官员就是优秀的企业家。我是一个教书匠,在这种场合下我第一次这儿讲课,不过这个课是我自己写的,不是秘书写的,我要讲的东西只有40分钟,题目叫中国文化特质,我改一个题目叫中国的智慧。

  由于这个是学习型中国的一个世纪成功论坛,我就从中国两个字讲起,各位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这两个字,但是这两个字在中国2500年历史当中,孕育丰富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在座人不一定全部知道,所以我就从中国两个字讲起,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代,跟中国两个字相近还有两个字大家知道华夏,还有天下。华夏是什么概念呢,华夏华是指的服装,有服装之美为之华,夏是指礼仪。

  这个礼仪不是我们现在讲的一种形式,这个礼仪是制度涉及,天下我放在第三个解释,接着要讲中国,中国两个字在商周出现和另外两个字对着讲就是仪礼,叫中国在内仪礼在外,这个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首先还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不过今天我画一个图,商周时代地形图没有一个地理概念,我就用现在中国行政图画。这是大概一个我们现在中国的行政图,黄河然后长江,在商代政治中心就是我们现在河南的安阳地区,从西部来的一支族群周王,建立西周从陕西的陕北开始,杞县,周王朝在灭商网以后建立起来,南部有上海,这个是武汉就是楚国中心,四川成都这个蜀国,往下走包括现在东南亚半岛这个地方当时称为南蛮,这个是朝鲜,这是日本,包括现在菲律宾,斐济等,这边叫东夷,那个时候还没有长城,不过长城这条线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分界线,包括现在苏联贝加尔湖地区,这个地区叫贝利,甘肃天水往西,古代叫葱岭,现在叫巴希尔高原。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从商周开始,说中国是什么,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集,这个地方居住聪明睿智人群,不仅有丰富物产同时创造大量的财富,礼仪之所思推广礼仪文化,师书教育之所用,这个地区推广一种奇特,新的技术,下面说了一个话,说四仪易行也,中国和周边关系是什么关系,希望四仪向中国学习,告诉中国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北宋有一个学者,写了一个文章叫中国论,文章不是很长。

  当四仪住洞穴中国已经有了建筑,四仪没有军臣概念中国已经有的礼仪建设,没有学习的时候中国已经创造了文字,你穿你的衣服我穿我的衣服,各不相扰,各自为安,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章,因为北宋受到辽金进攻,北宋就到我们现在的杭州建立南宋,草原文化族群说应该来中国学习,如果不学习就不要扰乱我们,清代末期谭嗣同讲了这么一句话说国能礼仪中国治,中国不能礼仪的话,仪礼之。这句话让我们从2500年历史文化延续过程当中知道,中国不是地理概念,不是宗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文明代言词,我姓王我复姓官彦一个少数民族,我们再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时候,我希望在座各位能够把2500年历史背景当中理解中国,因为2500年中国所代表跟周边族群是一个什么关系是一个和平睦邻的关系,18世纪中叶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永远是最和谐的关系,我们现在有两个概念,天下概念在春秋开始有这个概念,到了汉代这个概念确立起来,天下是什么概念,以中国为文化中心的和外化之民,从周代开始,这个周国和周王朝是一个礼仪之邦建立在一定经济制度,这个经济制度是朝贡制度,舶来后而,希望这些诸侯国进攻礼品少一点,中央还给回报要大一点,这些外话之民在价值理念认同中国,有我们现在的概念叫文化中国概念,这样一个体系叫天下。2500年中国走下来是天下的概念,这是我们现在重新认识从历史当中了解中国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以这就是我们偶尔想到当我们总理到世界联合国一般辩论会表态说我们中国强大了也不会称霸,我不反对这种表态,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完全被他人所了解,为什么?因为国与国之间是一个利益冲突概念,这种表态是表达自己价值理念,反过来说我用2500年历史告诉世界中国对其他民族国家没有任何的地域概念,没有侵略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在历史当中具备重要一点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概念我们讲一下中国的智慧里面非常重要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中庸,所谓中庸就是折中,调和,无原则,和稀泥,历史当中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最早我们知道这个出现在论语当中,论语首先中庸是一个德。说中庸是最高德,孔子对那个时候很感触,中庸作为一个制在春秋战国百姓已经很少了解,不仅是一个德而且是一个思考方法,我们叫一分而三,不是我们了解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很容易导向两元对立思考,很容易引起对和错的判断,60年来我们都是讲的两元对立价值正确和错误判断,我们说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就不好,我们宁可要社会主义草都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凡是敌人反对我们就拥护,敌人拥护我们必然反对,这样逻辑推下来很可笑,这个逻辑推论,我们提出我们思维方法可以不可以调整,从自己3000年文化中寻找资源,我不太喜欢与时俱进的话,作为一个个人鼓励立志没有问题,作为文化选择,作为国家文化选择这个不合适,时代所表达的东西没有经过历史的沉淀,我们很难给它定性,我们想起1935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者,这个历史学家说一个民族大胆向外国民族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本民族传统,我归纳为叫反本开新,我们今天从这个角度,从中庸角度讲一下中国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是一分为二,什么叫中庸,不仅是一个道德,同时是一个思考问题方法,第一点请各位记住,中国智慧是讲了一句话,凡是大德必有大智慧,我相信陈光标先生就是一个大德所以陈光标最有智慧,我不相信黄光裕是大德,07年我说他会遇到大麻烦,第二要中庸是一个德同时是一个思考问题方法,在论语中怎么表达。指认识事物形式要认识事物内容,认识事物发生原因,认识事物发展结果,研究两端的同时要持中,把握中,当然这个中,各位要理解,不是50%,中央的中,中就是三,研究事物两端要持中,要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中国古代三就是多的意思,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从多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持中无权,权是什么意思,权是变的意思,从第三个角度,多个思考问题不要忘记变的概念,认为我们说任何一件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举一个例子,现在少见一点,5、6年前,在最繁华交通路口都会有两句话标语,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个标语对复杂空间概括很清楚,路口交通特别繁忙杂乱,不然会出现危险。你能不能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搬到你的生产车间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任何一个事物存在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之内,没有一个事物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永恒的真理,因此我们在把握第三个角度看问题,要有变的概念,如果从第三角度看问题,没有变的概念,就落在一边走向极端。这段文献给各位用很简单的话解释完,我们说几个例子,第一例子是讲古代有个舜王,这个舜王历史文献中给他一个大称号就是大孝子,这个孝子做了一个事情叫娶而不告,娶一个老婆不告诉父母。各位不是历史事实考证是一个逻辑辩论,舜王为什么娶而不告,因为他告而不娶,因为如果把结婚事情告诉父母,父母就不让他娶,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是在不娶还是早娶两点思考问题,他换了一个角度想,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第三个角度想问题的时候叫娶而不告,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这个就是我们中国孝文化里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大孝,尊亲,在文献里面解释很多,很简单父母之意不可逆。各位这个年龄父母70、80岁也有,年龄大有一点会很,有一种很固执,怎么劝也不听,论语说要己谏就是轻微劝,但是还是不听,所以叫建智不从,做子女就劳而无怨,喜是因为他们年岁大在世,另外因为年岁大,生老病死不是你能掌握的,在儒家文献有父要不辞子可以不孝,君是臣石边一个土界,君可以视臣为贼。第二是讲佛,父母在世我们做子女不能触犯法律,如果触犯法律受到法律惩罚会给父母带来了屈辱,由此让父母折寿,所以中国孝文化第二句讲到这个意思。

  第三膝下讲能养,各位做到,做子女有一些钱给父母买一些营养品,钱多一点换一个有阳光的房子,晚年舒服一点,所有这些都是能养的概念,中国文化里面把这样能降变成三顺,变成不孝有三最低的层次。我讲课经常说到一句话就是常回家看看,歌充分把中国不孝有三表达最清楚,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首先表示对父母的尊敬,为什么要回家看看父母高兴,因为你没有被双规呢,没有违法犯罪,所以做到第二佛,第三能养,这个在中国文化里面不孝有三样,但是比这个还大是无后,没有后代是古代宗法社会决定的,跟今天社会有很大差距,才有这样一个概念,他之所以舜王娶而不告,他考虑问题是无后的问题,告不能娶就娶而不告是不是一个历史事实描述是一个逻辑判断,看问题不在娶上也不能在不娶上看问题是跳出来看问题。

  第二个例子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概念,男女授受不亲,授受是交手,男女不能交手,就是不亲是重大礼仪原则,男女之大房,既然男女不能交手是一个最大原则,有人问你嫂子掉到井里面怎么办,按照这句话也不能救因为她是女人,就死人了,孟子怎么回答,说嫂溺要援之以手这个就是一个结论,如果把男女授受不亲当成原则,援之以手就是灵活处理,是不是落在原则上还是在灵活上,即不能在原则上也不要在灵活上,因为要看到是一个特殊场合,还有另外一条原则就是中国文化以儒家为首的给各位安置四种心,生来有是非之心,羞耻之心,慈让之心就是礼让,生来有恻隐之心,恻隐是同情,四种心叫天觉对立面就是人觉,我不是生出来就可以当教授,院长,这是我大概努力一生,别人给了我一个荣誉,天觉就是生来就有,从中学讲的辩证唯物主义开始批判了,这个批评都是错的,这个不能用先进,落后,对与错讨论这个问题,这是某一个理论跟自己设置一个前提,在座有四种心,为什么今年有不好的人,因为你们把四心丢掉了,儒家说求放心,这不是一个对错,也不是唯物主义,维心主义的问题,像佛教说在座各位都是从无名发生的,无名就是浑浑沌沌,基督教说亚当夏娃不听上帝吃了苹果各位带着原罪来到世界,各位要天天向上帝祈祷,因此我有四心有同情心,在特殊场合下要灵活处理,思考问题方式不是落在两点,而是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

  再说一个例子,论语讲到一个不易之财于我之浮云对钱没有概念,另外讲有富可求,有小富可以拿到我拿一个鞭子替别人看门这个事情我们也要做,跟现在关系最大的概念,论语中有一段话,这个概念叫直,有一个孔子老朋友对孔子说他们那个地方很直,其父壤羊,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告诉乐观官,孔子说你那地方是这样,我这个地方是这样,子为父隐—,字面意思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为父亲隐瞒起来,父子互相包庇,我们常常误解孔子藐视法律,不是,孔子说怎么引导国家要导之以政,用政令,政策引导社会,其之以行,在这个地方不是讨论藐视法律的问题,这个地方讨论是什么概念,这个讨论回到直用今天汉语叫直正,还包括人情的问题,最近看看我们法律问题讨论,最近出了一条,父子问题,亲情问题,可以在法律上量刑减弱,其实在中国古代就讨论了,西方法也保留,我父亲偷了羊我可以请求回避,因为再一个合理社会,即要有情的同时也要法,只有法的社会不是一个人道的社会,在这个地方孔子是讲的情与法的问题,不是只讲法的问题,也不是只讲情的问题,这个是一个例子。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概念,在孙子兵法里面讨论的,说士兵跟你没有建立情感关系的时候,惩之则不服,用制度时管理士兵不会从心理里面认同你,不服则埋怨,前面这一段是讲情感管理,后一段士兵已跟你建立亲情关系,结果不用制度管理。这个法为制度,不用制度管理则不可用,不用制度管理不可用,这个地方讨论的情与法,这个地方是制度,情与制度也不能落在一边,不能落在情上,也不能落在制度上,这个概念在另外文献就出现了。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失之以宽,这个是中国早期战国策文献,政是什么概念是政策政令,政令制定比较宽泛,当你看到这种散漫情况,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纠正,所以慢则纠之以猛,用猛纠正散漫状态,猛就是严厉的管理,包括建立一套非常复杂的操作的手册,用这个办法管理。所以政宽变成散漫,散漫要用严厉纠正,另外情况出现了,猛则民产残,这种结果让下属失去积极性和原创性,不需要原创性不需要积极态度工作,要看到你给他制定管理条例,你的管理条例比先前要复杂多,有四六条大原则,还有七八条可以执行细则,每个员工只要看管理条例就可以了,积极性会丧失,因此原创性也不会发挥,这种情况一出现又要调整,残则失之以宽,把条件设置宽泛一点,这个过程不是严就是宽,不是宽就是严,只在宽和严上想问题,古人说以宽济往,要以猛济宽,济是帮助的意思,就是说宽猛相济。不能落在宽上,也不能落在猛,所以最后说以宽济猛,以猛济宽正式议和,主导用和来主导,举了这么多例子想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用两点考虑问题,而是从第三点考虑问题,第三点考虑问题关键是和字我们把这个概念做一个解释,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这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核心的概念。

  我想这么几年我们提最好口号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最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但是这个和谐社会不是我们理解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不是这个概念,先秦有一个讨论叫和同之变,谁主张和儒家主张和,制度根本作用是要推崇和,谁主张同是墨子有一篇文章叫尚同,同就是统一思想。

  下属跟领导要形成这样一个不同的意见,而不同意见其实就是多,因为中国古代最早和字出现在音乐里面,中国古代音乐知道,7个音节,根据不同的序列和节奏组成一个音乐就是一个和谐的音乐,是7而不是1。是7个不同的音节组成的音乐,和谐一定是多元化,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相信用斗争办法解决统一问题,今天中国社会已经成了不同的阶层,而不同阶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内,能够和谐共存每一个不同阶层人有他发言机会,他申诉权利制度设计这个才是构建和谐社会,儒家说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每个人要发言,我们在座有2千多人,每个人要上台讲课不现实,儒家说和是好,所以叫知和而和,我知道和是非常重要,和是允许多元化存在,不用理截止它,不可行也,和是很重要,但是不用理截止,所以你看看儒家说法不可以落在一边。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话,民族法制,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完全符合了中国传统,这个就是和谐社会,这就说今天任何人思维方式,回到自己古典都会找到他的资源,今天在学习型中国这样一个论坛上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回到经典时代阅读自己的经典时间到了谢谢各位。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