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1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议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30日 16:08  新浪财经

  2011年2月19日(周六)

  8:30—9:00    来宾签到

  9:00—9:05    致欢迎辞

  9:05—9:20    开幕主题发言

  如何评判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表现?

  货币量化管理思路与方法

  9:20—9:50    ☆“远见杯”——2010年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优胜奖颁奖仪式

  (月度预测优胜奖、季度预测优胜奖、年度预测优胜奖)

  ☆“远见杯”十年特殊贡献奖

  9:50—12:00  论坛一:2011年全球经济前瞻

  2010年,“后危机”中的美国经济连续几个季度超预期增长。有人判定,这是刺激后的虚热、下跌途中的反弹,没有发力空间的财政政策和一味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不能把美国经济拉出泥潭;而有人认为,美国经济“王者归来”,2011年还会渐进复苏,更上层楼。如果提及欧洲,多数专家会持悲观态度,2011年的中期,也许还会听到几个欧盟国家拉响债务危机的红色警报。

  对于中国来说,度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2009年,又走过“最为复杂”的2010年, 2011年将如何定义?宏观经济学家们的共识与分歧是什么?上述问题将在第十届“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论坛一中得以辩明。

  议题一:通胀与GDP共舞?

  高企的通胀已经成为公众和决策者关注的第一经济指标。回顾中国过往30年,2010年10.3%的GDP增长配以3.3%的通货膨胀率,也许是经济增长的最好时光。然而,一季度5%左右的通胀预期却引发人们的忧虑:CPI增幅会降下来吗?如果降不下来,高通胀配以高增长,是否可定义为“经济过热”?如果抑制措施过猛,会不会打压经济、对经济转型造成阻碍?“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什么是首要问题?

  分议题:

  1.   2011年CPI走势预测

  2.   货币供应量增速应如何与CPI走势相匹配?

  3.   货币政策调控思路与方法

  4.   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基调与解析

  演讲嘉宾:

  宋国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季度第一名

  点评嘉宾: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季度第二名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季度第三名

  特邀主持嘉宾: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议题二:贸易顺差,2011年GDP增长之帆

  从三驾马车对GDP的贡献来看,2010年由于物价的上涨,实际消费反而略有下滑。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增速实际回落10.5%。什么支撑了去年10.3%的经济增长呢? 原因在于实际净出口出现超预期增长,对GDP的贡献将近2%(2009年为-3.9%)。在外需并不算强劲的2010年,在人民币升值了近3%的情况下,中国实际净出口如此强劲,出人意料。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中国外贸出口企业到底是否有如我们原来想象的那样脆弱、面对人民币升值而不堪一击?2011年在消费和投资增速不增加的情况下,出口是否还将托起10%以上的GDP增长率?强劲的出口是否会引发欧美等国对中国更激烈的贸易施压?

  分议题:

  1.   中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有多强?

  2.   人民币缓慢升值VS。小步快跑

  3.   2011年中国进出口形势前瞻

  4.   中美贸易的战争与和平

  演讲嘉宾:

  王建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月度第一名

  点评嘉宾: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度第三名

  特邀主持嘉宾: 高善文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10:50—11:00  现场问答

  11:00—11:10  茶歇

  议题三:地方政府“大干快上”的投资冲动

  如果2011年不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不正值决策层新老交替之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继续回落,投资结构亦会继续得到改善。但是,特殊的2011年使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GDP增速与投资结构转型也许将超出预期。如果地方财政和央企具有强烈的投资实力和愿望,那么2011年民间投资又将何去何从?

  分议题:

  1.   2010年“两高一资”的投资限制对GDP影响

  2.   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

  3.   2011年投资增速与结构展望

  演讲嘉宾:汪同三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度第一名

  点评嘉宾:张曙光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度第二名

  主持人:

  议题四:欧美债务之殇

  2011年四月起,又到了葡萄牙等欧盟成员国的还债高峰期。欧债危机的阴影至今笼罩在人们心头,葡萄牙、西班牙甚至意大利都有再度卷入债务危机的风险。而拿什么拯救欧元区,现在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定案。

  尽管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超出预期,然而是否可以定义为“复苏”却有待商榷。失业率居高不下,进而导致消费乏力,由于政府与企业债务负担严重,尽管二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启动,并不能达成如期的信贷支出乘数效应。美国经济的“复苏”将昙花一现,还是继续走强?

  分议题:

  1.  新一轮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概率有多高?

  2.  欧元,崩溃还是救赎?

  3.  量化宽松利弊之辨

  4.  主权债务危机的防范与对策

  演讲嘉宾:    龚方雄    摩根大通亚太董事总经理

  MichaelTaylor  蓝橡资本(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点评嘉宾: 

  任若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邱晓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

  特邀主持嘉宾: 曹远征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12:10—12:20  现场问答

  12:20—13:30  工作午餐

  13:30—16:30  圆桌论坛二:中国经济增长“陷阱”

  经济30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改革步入“深水区”。为什么“两难”问题如此之多?原因在于在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变得更加尖锐和突兀。通货膨胀高企,是劳动力价格升高,刘易斯拐点来临、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还是4万亿经济刺激的后遗症?中国是否进入了“拉美陷阱”的高风险时期?尽管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等都安然度过了这一时期,并与中国在地域上有接近的文化特质,但中国业已形成的产业结构、地域特性以及体制因素等,都决定我们要对中国发展模式进行再思考。

  议题一、劳动生产率提高VS。劳动成本上升

  议题二、贫富分化、国进民退,消费何时超越投资?

  议题三、房地产“后泡沫”危机

  议题四、地方融资平台巨额债务出路

  议题五、财富与收入如何公平分配

  议题六、制度改革与中国民主化之路

  议题七、中国模式再思考

  演讲嘉宾:    

  程漫江  中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

  董先安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  刚  中国农业银行金融市场研究负责人

  李慧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雪松  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连  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潘向东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副所长

  石  磊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

  宋  宇   高盛亚洲中国宏观经济学家

  仝  冰   《证券市场周刊》研究员

  魏凤春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研究发展部 高级副总裁

  王  庆   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

  汪  涛   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吴志峰   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

  袁跃东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国际金融》杂志副主编

  张健华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以上嘉宾按拼音顺序排列)

  特邀主持嘉宾: 

  徐  刚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

  李迅雷  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总经济师、首席经济学家

  大会闭幕

  16:45-18:45   成功投资的艺术——最佳资产管理人沙龙

  (封闭式,凭邀请函入场)

  19:00交流晚宴

  成功投资的艺术——最佳资产管理人沙龙

  2011年,中国经济仍然会保持高速增长,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却大为增加。例如,年新增货款的减少对资本市场流动性的影响、高通胀下,政策的相机抉择对资本市场的影响、通胀本身对大宗商品价格、股票及货币价格的影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对各种投资品价格走势的影响等。与此同时,“十二五”实施的元年也必然带来新的投资机遇。

  “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春季年会于2007年起增加了“最佳资产管理人沙龙”。本届沙龙将邀请2010年优秀的公募、私幕资产管理人进行封闭式研讨,厘清宏观经济问题,确定下一年度的基本立场和不同期限的投资策略,共寻资产收益最大化的投资之道。

  会议安排

  16:45-18:15 主题发言

  议题

  1.    政策的收缩进程以及对估值带来的影响

  2.    如何看待大盘股、创业板与中小盘股以及资产配置策略

  3.    “十二五”带来的行业投资机遇

  4.    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18:15-18:45  讨论

  18:45  结束

  (注:如有变动,会议议程以当天安排为准)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