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彭非发布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8日 15:52  新浪财经[ 微博 ]
中国发展指数(2010)学术研讨暨发布会于2010年12月28日下午3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13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彭非发布报告。(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中国发展指数(2010)学术研讨暨发布会于2010年12月28日下午3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13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彭非发布报告。(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指数(2010)学术研讨暨发布会于2010年12月28日下午3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13层第一会议室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彭非发布报告。

  彭非: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课题组的委托,向大家汇报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编制结果。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中国发展指数2010编织的理念和结构、中国发展指数2010年的主要特点、我们的若干思考。

  首先,我向大家报告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理念和结构。

  现阶段的中国正在发展着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极速的、极巨的激进的变化,这种变化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沉重代价,比如说环境污染严重、生态质量下降、资源予人口问题严重、经济与社会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异扩大、地区经济水平愈加不均衡等等。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常紧迫,很多地方片面的用GDP的增长来表示地方的政绩,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理念来统领我们的工作,科学的评价我们目前的发展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中国发展指数的定位是这样的,我们希望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指数,度量和评价中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状态和态势,特别是社会环境与经济的综合协调发展的水平和态势,这是我们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一个目的。我们希望弥补GDP指标的片面性,不仅仅用经济增长来评价代替地区的发展水平,应该引导个别地区、引导社会更加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大学的任务是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编制中国发展指数就是服务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体系,我们希望能够引领全社会科学的认识发展,来促进、引导整个社会健康、协调的发展。 这是我们中国发展指数的定位。

  我们的指标体系是这样的,中国发展指数是由4个分指数,就是中国健康发展指数、中国教育发展指数、中国生活水平发展指数和社会环境发展指数四个分指数总计15个统计指标组成。分指数来自于15个指标压缩合成计算,总指数由4个分指数合成计算而成,15个指标在4个分指数当中每一个分指数的统计指标是等权的,在总指数计算中4个分指数是等权的,这个体现了我们的理念,就是健康、教育、经济发展、社会环境是综合、均衡重要的。

  我们的体系数据主要是采用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是利用了我们庞大的政府统计制度的工作结果,也就是历年的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是我们编制中国发展指数的基础。

  最后,我们中国发展指数的体系分指数参照了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就是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指数(HDI),今年恰恰是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20周年,人类发展指数是从1990年开始编制的,每年公布一次,今年11月2010年人类发展指数的结果刚刚公布,人类发展指数排名2010年第一的是挪威,我们借鉴了人类发展指数的经验,并对它进行了改进。

  (PPT)大家现在从屏幕上看到的,就是我们15个指标4个分指数的体系,白颜色的完全取决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HID,黄颜色的是根据HDI改造的,粉颜色的是我们指标体系新加的内容,大家可以看到3个分指数,HDI被称为三足鼎立,我们增加了一个分指数社会环境指数,在社会环境指数我们一共有6个统计指标,后边的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省会城市API、单位增加值污水耗氧量,这些指标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都是有紧密联系的。这个指数的建立,早期课题组进行了论证,纪宝成校长、冯校长都曾经为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其中指标体系近年一直在做微调,去年形成了目前的指标体系,去年是人均受教育年限过去是成人文盲率,因为我们的翟振武教授认为承认文盲率会受到人口老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所以这个指标更加科学。这个统计指标到今年开始相对稳定了,这是我们的统计指标体系。

  我们指数的编制理念和结构节报告到这里,我下面向大家汇报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主要特点。

  中国发展指数2010的结果向我们显示出,在2009年我国内地31个省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分四类地区的板块格局没有发生改变,这种板块格局实际支持了我们国家目前发展区域经济的方针大计,这个板块格局还显示出我国相邻区域发展水平相似的特点非常明显,这四类地区的板块在2009年只有福建从第三类进入到第二类地区,新疆从第三类跌落到第四类地区,安徽从第四类升到了第三类地区。

  (PPT)大家现在在屏幕上看到的是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的得分结果,红颜色的是第一类地区,粉颜色的排名第3位—第10位的是第二类地区,浅绿颜色的是第三类地区,第24位以后的是第四类地区。

  这个总指数的得分北京是101.73分,表示的是我们根据2005年31个省级行政区15个指标的最低值定分是60分,最高值是100分,我们都以2005年的基准作为比较的基准,可以在时间上纵向的进行比较。北京得分超过了100分,意味着北京2009年15个指标的平均取值已经超过了2005年全国15个指标的最高值。当然我们知道,北京15个指标有一个省会城市API(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等于二级的天数),2005年北京排名全国倒数第一,现在它的得分超过了100分,别不意味着API北京指标就晋升到全国第一,但是表现了15个指标综合的结果,也体现了北京空气质量好于二级多余二级天数指标进步的结果。根据这个大家可以依次的来看,比如像贵州得分是70.88分,可以有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它要比2005年15个指标最低取值的60分平均的程度还是高的。

  这是2008年的四类地区的板块图,相邻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似,2009年只有一个省,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从第三类跌落到第四类,而到了2010年有三个省区发生了变化,新疆从第三类进入到第四类,福建从第三类进入到第二类,安徽从第四类进入到第三类。2010年的板块格局更加明显,对比2009年在地区上显示更加明显。

  和2008年相比,31个省区在指数体系中的中国发展总指数、健康、教育和生活水平指数,31个省区排序的变化都不是非常大,但是社会环境指数的序位变化比较大,有23个省区排序发生了变化,只有8个省区排序没变,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安徽。

  (PPT)红箭头的表示总指数排序序位上升的,比如四川总指数排序的序位上升了2位,从26位到了24位,内蒙古上升了1位,新疆下降了3位,从23位排序到了26位,就是说12个省区发生了变化,是7上5下。总指数序位变化的原因是分指数排序变化的结果,红箭头表示分指数上升的2009年—2010年,绿箭头表示下降的,没有标注箭头的表示保持不动的。很显然,四川有3个红箭头,教育指数、生活指数、社会环境指数都有变化,陕西也有2个绿箭头下降,也有1个红箭头上升。安徽排序变了11位,内蒙古变了5位,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把社会环境指数的6个原始指标年度的变化列在这里,可以看到,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变化不大,变化剧烈的是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有关的,特别是单位产值污水耗氧量,有的变化超过了20%,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省会城市API都有一些进步,上升都表示进步,很显然和国家大力发展体量环境保护、绿色经济、推行节能减排是有紧密关系的。

  静态的看,在我们国家31个省区中4个分指数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最大,或者说生活环境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大,社会环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最小。这张图可以看到,根据31个省区社会环境分指数得分计算的K线图,这个差距是最小的,表示地区差距最小,生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这是最大的,表示出我们国家区域差异的一个特征。

  动态的看,2009年我国31个省区的发展指数总指数年增长率全部都呈现正增长的态势,增长最快的8个省里边有5个省区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31个省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或者是根据15个指标计算的4个分指数最后得到的总指数都是正增长,只是从2008年和2009年两年我们观测到31个省区全部是这样的。

  (PPT)这是31个省区总指数的年增长率,红颜色的前8名都超过了2%,最后的8名是最后的1/4,中间的50%,绿颜色的是排在后边,排名前8名有中西部的,广西、宁夏、内蒙、安徽、四川。

  但是在省区中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些地区可能经济生活水平得分高一些,有些地区社会环境的得分高一些,不够均衡,4个分指数得分高低的悬殊差异比较大,这个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

  我们的发展指数体系监测显示出,从2008年以来,31个省区中国发展指数是保持正增长的。从2005年来看,增长最快篮球是2007年,有26个省区增长率超过了2%,我们知道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年,这一年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其次是2005年,2005年有16个省区增长率超过了2%。再次是2006、2008、2009,增长率超过2%的分别有4个省区、2个省区、8个省区。

  在2005年和2007年之间,有极个别的省区也出现了微小的负增长或者说借鉴于零增长,分别是2005年的上海、浙江、福建,2006年的山西、广东、重庆、甘肃、新疆,2007年的上海,可以关注到总指数得分排位很高的上海增长速度是在指数体系当中有两次出现的是接近于零增长的负增长,可能跟它的社会经济总量、社会环境的基数庞大有关,它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可能会比较困难。

  从全国来看,2004年以来连续6年总指数全国平均是保持增长的,增幅非常明显,接近于一种线性的增长态势,说明我们国家总体上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从全国来看,是稳定上升的。从2005年来看,中国发展指数北京连续5年保持第一,上海保持第二,天津、浙江、江苏连续6年序位保持不遍,分别位于3、4、5位,我们认为这个结果是客观的,值得重视的是浙江和江苏,这是两个省区排在前三的京津沪都是我们国家的重大直辖市,真正和其他省区具备可比性的是浙江、江苏有着比较多的农村人口的省级行政区,它们的序位连续6年保持在第4、5位,是稳定不遍的,这一点是比较具有启发性和启示性的。从2004年以来,排在最后两位的是西藏和贵州,它的序位偶有变化,但是都是处在最后两位。可以看一下数据的结果,2006年中国发展指数到2010北京都是连续两年保持第一的,可以看到3、4、5连续6年保持不遍。贵州和西藏是连续位列全国最后两位。这种特点实际和联合国的人类人类发展指数(HDI)有一定的相似处,HDI的特点就是排序的序位结果是比较稳定的,我们从5年的阶段来看,我们这个序位排名还是比较稳定的,和联合国HDI这一点有相似的地方。

  中国发展指数2010年的特点就向大家报告到这里,最后我们根据这个数据的特征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首先,我们课题组的专家认为,中国发展指数比GDP测量区域发展水平更加有效,这和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科学发展的精神也是相复合的,我们知道刚刚召开过的十届五中全会为我们规划了十二五规划的美好蓝图,特别指数了我们国家在过去以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十二届五中全会也是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大家可以从这个表上看到,首先这是人均GDP增长率排序的第一名,05年是内蒙,06、07,内蒙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但是生活水平发展指数的增长率(分指数)我们看不到内蒙第一名的影子,生活水平发展指数排名第一的是西藏、北京、四川。我们生活水平发展指数也叫经济指数,仅仅在经济指数中人均GDP都不能支持经济分指数的排序。GDP总量的增长率也是这样,只有北京05年总量增长是排在第一,中国发展指数总指数增长率也排在第一,剩下的GDP总量增长率第一的,在总指数的排序排在第20名,内蒙古总指数排在第14名,我们认为中国发展指数要比GDP来衡量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更有效。

  根据发展指数的编制结果和它的特征,我们认为应该深入的贯彻十一届五中全会的精神,就是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推动民生与环境建设,物价的飞涨会让民众对GDP的增长失望,飞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有生活成本的提高。也就是说,在发展当中我们应该落实十一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推动民生环境建设。

  我们认为从中国发展指数的编制结果和特征来看,中国发展中含有这样一些隐忧和问题。

  首先,GDP的连年上升,但是收入水平呈一种相对下降的趋势,这种问题的体现在财富光环下隐藏的收入分配问题尤其值得关注,课题组的专家讨论中说,大部分人收入还是比较低的,还有部分人生活极为贫困,相对应的是极少数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巨大差距。

  刚才纪校长发言中谈到了,节能减排指标到一些地区拉闸限电,某些地区柴油与柴油发电机脱销,这些现象似乎何不负责任的政府行为有着一定的联系,这是政绩量化考核驱动的结果,完全没有考虑未来。量化的考核往往会由于0.1个百分点丧失巨大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透支未来的发展效益,带来了地方行政长官做一种透支的发展行为。

  我们还认为,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一种不平衡发展的特点,个别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对我国城市和我国整体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对交通拥堵、环保、都市贫困这些城市病高发期保持警惕。

  课题组的建议是这样的,我们认为现阶段的中国应当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宝贵经验,借鉴这些经验解决我们正在或即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比如说经济迅猛增长中的房价增长过快问题,这个问题在我们过去的东亚四小龙也出现过,在日本这些国家也出现过,解决房价过快的问题可以借鉴过去的一些相邻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经验。另外,40年前1970年意大利的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推出了《增长的极限》这部报告,今年正好是这个报告的40周年,当时罗马俱乐部的学者们提出了“人口增长零增长,经济增长零增长,环境污染排放零增长”的著名“三零理论”,这个背景当时经济发展的阶段学者提出这个观点这种经验和教训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发展中国家,像墨西哥、巴西等一些拉美国家的特大都市中的都市病、都市贫困问题、大都市中的贫民窟问题我们也应当引以为戒,在我们国家当前的发展阶段尤其需要警惕这些问题的出现。

  课题组的专家讨论感觉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社会平等与社会公平、公正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果对此没有警觉,可能会造成不应有的社会冲突,那将比环境保护问题更难以解决。比较突出的我们是觉得,在不同的阶层,特别是服务阶层和被服务阶层之间,人们更容易借鉴于市场经济的法则,在这两个阶层之间的互相尊重、对话、理解不够,我们觉得这种理念还是应该大力的推广和宣传的。

  我们呼吁,不同社会阶层在当前应阶层相互理解与沟通,各级政府,尤其等当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我的报告到此完毕,谢谢大家,也感谢国家统计局为我们研究提供的数据与支持。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