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国刚:金融机构应利用国际化进行机制改革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7日 11:36  新浪财经[ 微博 ]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资料图片) 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资料图片)

  新浪财经讯 由金融时报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联办的“2009-2010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评选”获奖名单于2010年12月20日在京揭晓。上图为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

  王国刚:一、金融业的功能发挥

  中国金融业发展又到了一个关键的时期。今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今天讲中国金融业发展,应该说可讲的话题很多,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目标,提出“十二五”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这个转变将导致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应该怎么办?

  说到金融业,人们头脑通常想起银行、证券、保险等。理论上讲,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发挥着一种功能。在国民经济中,金融业是以识别、评价、分散(或组合)和管理风险为基本定位,这决定了在金融业发展中化解和分散风险成为各项业务运作的基本点。这二者之间究竟关系何在?这种关系实际上牵扯到金融业功能。在发挥金融业功能的过程中,有三个条件是特别重要的:第一,是金融业的发展需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而展开。我想,这句话已经不需要多说,因为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很大程度就是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金融业自己跟自己玩了,由此导致在金融创新过渡背景下形成一堆金融泡沫。但这句话在中国必须讲,就是金融业的发展要紧随实体经济发展的步伐。为什么?因为有人说我们金融业在某些体制和机制方面落后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讨。因为如果你落后了,实际上你就制约而不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这些方面需要做的探讨还很多。

  金融业要有能力有效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散和管理风险。这需要一套机制,各种金融机制有效运用。这样一个有效运用,才能有效的解决各种的实体经济转移过来的风险,以及在金融运行中形成的风险。但是,我们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由于体制的问题,导致我们本来可以统一运用的各种机制被分割开来,而这些分割开来使得我们很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和处理。我们现在在创造新的金融产品过程中,有多少的体制机制障碍?任何金融产品在目前条件下的创造,都是多种金融机制组合的结果,如果这些机制不能有效组合,可以说我们很多金融产品是创造不出来的。

  金融业化解和分散各方面的风险需要由各种金融机制相互协同而展开,单一金融机制常常不能化解和分散对应的风险,甚至可能引致由实体经济部门转移过来的风险在金融部门中累积、放大和加重。人们通常讲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于这样一个层面。那么,如果这样一种风险继续延续下去,也许等到某一天,我们的金融风波就可能发生。金融运作和金融创新中应特别重视风险的防范和按时结清,建立必要的阻止损失机制,避免实体经济部门转移的风险在金融创新中放大乃至引致金融危机。

  大家都知道,各种金融产品从它创造一开始就有了它的一种主旨选择机制的存在,比如一年期债券在时间概念就是一年期要结清,这个过程利率包含风险等等,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把各种金融机制组合在一起去创造新的金融产品,那么人们就会在这里面套利。此轮美国金融危机从成因上说,主要是由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止损机制丧失引致的。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这一轮金融危机在它本源上是由于这样一种金融产品在它转换过程中被套利了,主旨选择机制丧失了。如果今后再不重视这个问题,恐怕此类现象某个时候会在中国发生。如何有效防止金融危机发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恐怕需要逐步调整监管的对象。要有效发挥金融业的功能,必须调整以机构监管为主的体制机制,向以功能(或业务)监管为主方向转变。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有效的运用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的机制来设计现代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以金融产品为基础和载体,现代金融产品的创新常常是综合运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项金融机制的产物。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不是混业经营,而是专业经营;专业经营并不是分业经营,而是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机制的产物,是金融整体功能有效发挥条件下专业化分工的产物。金融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发展,从这一点上来讲,我们现在金融机构在专业化方面还做得不够。如果把我们的金融机构与国际上相比,可以说我们相当多的金融机构做得很不专业。所以,把专业化做好,还要注意一件事,就是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差别甚大,需要有差别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需要发展多层次的中国金融市场。

  二、金融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在“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主线。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含义是什么?按照我们的理解,就是从原来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转变为以城镇化为主要带动力。 “十二五”乃至未来20-30年内,中国经济将从工业化推动为主转变为城镇化带动为主,金融服务的直接对象将从机构转向居民,服务方式将逐步从贷款为主转向财富管理为主,为此,客观上要求金融业的发展方式转变。

  这里需要我们大家探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增长空间来自于什么地方?对一种产品来讲,我们认为它的供求短缺是最基本的增长空间。如果一种产品需求是100,供给只有30,那么可增长空间有70;如果需求为100,供给达到130,这种产品在供求上已经没有多少空间了,而多出来30%将成为过剩产能。这种过剩产能如果是由企业投资者用资本金垫付,事情好办,如果有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等资金,那么随着产能过剩不良资产就会大量发生。对金融业来说,寻求这种短缺状况,积极应对,提供相应的服务,既是有效拓展业务、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产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20年发展战略,实现了温饱型小康,直接解释就是吃穿不愁,也就是吃穿用方面产品除了部分农产品以外,绝大部分工业制成品已经明显供大于求。在这个背景下,金融发展方式转变如何和实体相结合?就中国消费总体而言,真正困难、真正消费短缺是在“住、行、学”,“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只靠实体层面不够,需要金融各业配合,这就是金融发展方式转变和金融发展的巨大空间。要满足城乡居民在“住、行、学”方面的金融需求,推进“住、行、学”方面的供给增加,需要展开一系列金融创新,同时,也需要调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体制机制。

  三、金融业的国际化

  对中国金融未来发展来讲,第三个问题是金融业的国际化。首先讲中国金融业的“走出去”。中国实体经济早就提出走出去战略,但是这个走出去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困难,就是实体经济这艘航母驶向国际海洋缺乏金融驱逐舰、战略舰的保护。与之相对应,中国金融业必须走出去, “走出去”是融入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金融提高自己在国际金融领域话语权和地位的基本条件,还是中国金融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必然过程。

  在“走出去”中,重要的不仅是投资建立分支机构,更重要的是,需要有能够熟悉国际规则、业务运作和市场走势的团队,为此,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同时,要有“付学费”的充分准备。

  第二讲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随着资本账户中金融交易项目的对外开放,中国资本市场、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的国际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境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强化,关键问题在于定价权、交易量所占市场比重和计价乃至计算的货币。

  一个需要清醒认识的问题是,此轮金融危机中,中国金融机构损失较小的成因,不是我们比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而是我们基本没有加入他们的竞争之中,但随着金融交易项目的开放,也许就没有如此幸运了。因此,国际化不仅是走出去,人家也要走进来。在这样的整体过程中我们应该看到我们发展中的缺陷,进而进行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弥补这些缺陷,完善我们的功能,从而使中国金融业真正不仅做大而且做强,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金融业。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