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 正文
主论坛:面向2020——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
未来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十年。中国文化产业历经过去十余年发展,由萌芽渐至成熟。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和八大重点工作,标志着国家层面正式将文化产业提升至“战略性产业”层面加以培育。由这一历史起点到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发挥国民经济支柱作用,中国文化产业尚有重任在身。
未来十年,是中国文化产业依托“十二五”规划蓝图实现自身发展的十年。2011年,是全面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重点年,同时也是研究制定“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关键年。未来十年中国文化产业的布局谋篇须依托国家“十二五”大发展,继续积极进行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挑战新一轮的飞跃。
未来十年,是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而奋斗的重要十年。作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点新要求之一,文化建设肩负着庄严的历史使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当下及未来十年需要深入研究、持续推进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本届新年论坛将重审中国文化产业建设至今的历程与现状,展望中国文化产业下一个十年的发展蓝图,共同探索未来十年中国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之道。
拟邀嘉宾:严隽琪、郑万通、欧阳坚、聂辰席、周其凤、卢正刚、叶朗、陈少峰
文化遗址论坛:融合创新——遗址保护与持续发展
文化遗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不可复制的有形遗存,正在经历一个最紧迫和最关键的历史时期:一方面,日益汹涌的城市化浪潮带来的遗址资源建设性破坏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激烈;另一方面,当前遗址保护与开发领域理论研究成果的严重不足已经导致遗址的保护开发与国家建设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在文化遗址应不应该重建,应该怎样重建的话题纷扰之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正在演变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复杂系统。如何正确地认识并充分发挥文化遗址的历史价值,如何成功地对文化遗址进行产业化开发,实现文化遗址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和共赢,是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焦点议题:
1、 城市化浪潮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
2、 从“文化旅游”看文化遗址资源产业开发
3、 数字时代视角下的文化遗址保护与开发
4、 徘徊在“保留”与“重建”中的中国文化遗址产业前景
拟邀嘉宾:单霁翔、朱晓东、陈名杰、周冰、肖永亮、佘日新、王齐国
文化贸易论坛:中国之梦——民族传承与国际视野
21世纪伊始,“软实力”建设提上国家日程,中国文化产业蹒跚学步,扛起了“走出去”的大旗。十年回望中国文化出海征程,一方面,政府积极建构国家文化形象,以国家之名为对外文化交流架桥铺路,声势浩大;另一方面,与“中国制造”全球崛起极不相称,“中国文化制造”依然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继续着“赤字”生存。审视当下,检视自身,在民族传承与世界范式两界之间徘徊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仍在寻求解决与突破之道,仍有诸多未解的难题。
面对一个文化多元、产品多样、流通渠道日益全球化的新时代,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传承中华文化,生产富有竞争力和市场魅力的文化产品?如何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改善并扭转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失衡状况?如何有效提升我国在全球文化体系中的影响力?中国文化走出去,任重且道远。
焦点议题:
1、“内功”之本:亟待承继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2、传播之“魂”:在传播文化与文化的传播之间
3、“赤字”之难:国家“软实力”建设中的“硬”问题
4、后发之“机”:全球化与区域性PK下的中国文化产业
5、品牌之“道”:舶来与本源的融会贯通
拟邀嘉宾:邓丽丽、张福海、朱浩文、张勇、贾磊磊、赵怡、释永信 、刘航
出版论坛:蓝海之光——资本时代与数字变革
进入“后转企改制时期”的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洗礼”,肩负转变发展方式和完成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使命,行业内部兼并重组迅速加剧,伴随着几家出版集团成功上市融资,一些翘楚民营出版企业也得到了出版集团的投资或者股权基金的青睐。金融资本的加盟为传统出版带来了哪些改变,它能否成为出版业转变企业经营方式的救命稻草,成为企业跳跃发展的助推器?企业能否在资本市场的回报“天职”与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与此同时,在资本的光环之下,关于数字出版的欢呼和争议仍未分出胜负。一方面,数字出版发展迅猛,为出版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另一方面,数字出版盈利空间何在,前路仍然横亘问题重重。究竟是数字出版要在传统出版的大背景中拼出自己的一片天下,还是传统出版要在数字出版的繁茂丛林中挣扎着重新壮大,抑或二者可以消弭对立,结伴发展前行?
焦点议题:
1、资本时代的内涵增长与外延扩张
2、资本市场的回报“天职”与文化建设的社会责任
3、出版行业的兼并重组的趋势和前景
4、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如何联姻
5、数字出版的发展空间和策略
拟邀嘉宾:肖东发、张平、郝振省、侯小强、周蔚华、简秀枝、徐志勇、童之磊、彭云飞、孙卫、陈黎明、史翔
学科论坛:创意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在文化工作实践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日益成为共识,文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文化事业的兴衰和成败。当前,我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人才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层次文化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够合理,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消除,用人机制有待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匮乏等。2010年,国家文化部出台《全国文化系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为“人才兴文”战略的深入实施吹响新号角。
焦点议题:
1、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教育体系建设
2、文化产业指标体系、统计机制与成果分享
3、在国际视野中探讨文化产业的“产学研”一体化
4、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与互动
5、二三线城市文化产业“人才荒”的突破路径
拟邀嘉宾:尹鸿、傅才武、李凤亮、皇甫晓涛、柏定国、陈建宏、姚伟钧、王亚南、王国华、夏瑛、张泽洵
金融论坛:资本之翼——金融政策与产业振兴
金融支撑是文化产业的基础,是文化产业前进的能源。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环境,有助于测量中国文化产业的生产力。2010年以来,随着《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出口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持续实施,给处于大发展时期的中国文化产业资金困局破解带来了更多期待。资本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包括信贷、股权投资、债券在内的多种融资模式逐渐成熟,文化产业投融资日趋活跃,长期以来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困局在此后的发展中如何求得破解,值得期待。
焦点议题:
1、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企业投融资现代化
2、资本逻辑与文化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
3、“文化+金融”试验田=“钱”景无限
4、资本之翼:中国文化产业的 “瓶颈”与路径
5、中国文化产业金融年鉴
拟邀嘉宾:李小磊、魏鹏举、喻文益、梅松、许宁跃
园区论坛:问计创意——园区建设与产业动力
伴随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各地掀起城市建造和改造创意产业园区的热潮,个中不乏成功之作。然而在规模扩大与速度提升的喜报背后,我国的园区建设与发展不无隐忧,被寄予文化产业创新引擎与“孵化器”之厚望的园区能否肩负起重任尚有待时日的考验。在各地政府政策助力推动下“开张”的园区并未能在后续发展中及时建构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饱受仓促上马、管理无序、业态失衡、动力不足、缺乏产出效益等问题困扰的部分园区正在遭遇发展停滞甚至衰退的尴尬。难以激起社会资本和创意人才角逐热情的园区热潮,仍停留在文化地产的城市化物质经济阶段,急需规范经营和创意注入来追求新一轮生命周期。
焦点议题:
1、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与管控
2、名难符实的“孵化器”,尴尬的自生能力
3、十年建设,看中国文化园区的前世今生
4、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与中国实践
5、文化产业园区新十年的科学发展与展望
拟邀嘉宾:花建、刘玉珠、李永求、林炎旦、邱代伦、林佑钦、姚立军
案例论坛:案例研究——品牌之源与经营之道
发展文化产业,重要的一环就是文化品牌的树立,并保持其长久的品牌生命力。而一个文化品牌的打造和保持,又是与其打造者的策划与经营息息相关。本主题论坛将选取大陆与台湾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个案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邀请该案例的研究专家与文化品牌的经营者现场对话。在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研讨与探究中逐步求索文化产业品牌之源与文化企业的经营之道。
案例解析:
1、几米品牌与墨色国际:品牌塑造、管理与深耕
2、蒙恬的設計創新
3、明华园成功之路
4、百雅轩的消费需求辨识与价格制定策略
5、杜拉拉升“值”记:出版产业链的延伸与开发
6、喜羊羊与灰太狼案例分析
拟邀嘉宾:向勇、佘日新、陈胜福、陈建诚、李雨珊、施信佑、尹立、叶明亮、骆世民、吴淑玲、黄隽青、李大钧、周庆山、王筱芸、邓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