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尹中卿:“十二五”时期面临形势的认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 12:29  新浪财经[ 微博 ]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发言(新浪财经资料图)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发言(新浪财经资料图)

  2010年12月5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1世纪经济报道》十周年经济年会在北京举行,图为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发言。

  尹中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主办方希望我能够给大家介绍“十二五”时期面临形势的认识,我今天汇报一下这个题目。

  我们知道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学习这个建议的精神。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草案,明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纲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以为深刻认识并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认真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过去5年来的重大变化,客观评估2年来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方面的措施及其效果,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全面的把握今后五年的机遇和挑战。

  我想给大家介绍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大进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78年到2009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为9.8%,远远高于同期3.3%左右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不仅在短期内解决了温饱问题,还使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实现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第二步目标,实现了温饱到小康历史性跨越,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成为人类消除贫困的一个大的奇迹。

  我们知道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将告别“十一五”时期,过去五年对中国极不寻常,在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玉树强烈地震,舟区特大泥石流,旱灾、水灾自然灾害发生情况下,我国经济既有高增长低通胀的理想格局,也有高增长,高物价的过热场面。更因百年一语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遭遇了经济增速,连续七个季度急速下滑,通胀和通缩轮番登场的考验。

  经过5年的奋起战斗,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经过30年,特别是“十一五”时期的高速发展,我国发展阶段出现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22项量化指标,现在看来,其中有20项指标已经提前完成,只有R&D不是约束性的指标,是预期性的指标,是肯定完不成的。“十一五”制订的当时提出2%,但是我们现在只有1.7%,还有就是节能减排指标。本来预期有可能完成,但是在今年第一季度有很多有很大的回弹,所以今年4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电话会议,强化了对节能减排指标的要求,现在这个指标还能不能完成,现在还要打个问号。

  一、具体来说,我们过去五年来,我们的成就第一就体现在我们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一是我们的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06年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比“十五”时期平均增速加快了1.6个百分点。比世界通期水平快8.2个百分点,2010年前三季度,GDP又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说明我们30年平均增速9.8%,但是“十一五”时期我们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

  二是我国的经济位次逐步前移,2006年到2009年,我国GDP居世界的位次由第四位上升到目前可能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由2006年的4.9%提高到2009年的8.5%,上升了3.6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比重地位进一步提高。2009年钢铁、煤炭、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第三季度按现行规矩计算,我国GDP已经超过日本。

  三是经济分量不断加重。2009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2亿美元,是2005年的1.5倍,世界排位从2005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的出口额从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也就是说我们目前是世界的出口产品世界第一,中国制造业逐渐成为了世界工厂。

  四是国家财力显著增强,1994年到2009年,全国的财政收入从5218亿元,增加到68477亿元,15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18.7%,全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比重从12.3%提高到14%,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占国民财政比重从22%提高到52.4%。中央财政收入占我们国民财政收入的一半还要高。

  二、经济结构取得重大进展。

  一是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加快。2006年到2009年第一产业平均增长4.6%,比2005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国粮食首次实现了连续六年增产,总产量跃上了一万亿这个台阶。第二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平均增速达到了12%。比“十五”时期提高了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增速也是12.4%,比“十五”时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服务业加快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

  二是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14.8%,2009年增长了16.9%。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投资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了92.3%和52.5%,有效的弥补了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负拉动44.8%的缺口。这对保持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了发展,经济承接特色优势转移,经济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中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27.3%,比2009年提高了5.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22.1%,比2005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也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活力不断提升。所以过去五年来我们国家的区域发展呈现出布局改善,结构优化,协调性提高的良好态势。

  三、社会事业显著进步。

  一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成绩。加快实施了国家的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2009年研究与事业发展经费支出达到5433亿元,是2005年的2.3倍,目前正在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863”“973”等国家科技计划和技术创新工程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是节能降耗减排取得了积极成效。2006年到2009年我们国家的单位GDP能耗下降了14.38%,化学吸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下降了9.66%和13.14%。四年中央预算内投资48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805亿元,支持全国的重点节能工程,重点由于水污染治理,节能环保建设,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包括燃煤电厂脱硫机组,并且还关停了6000多万前的小型电机组,淘汰了落后的炼铁产能,8172万吨,炼钢能力6038万吨,水泥产能2.1亿吨。

  四、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是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到2009年,我们的城镇总人口的比重,城镇达到了46.6%,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所以城镇化比200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城镇就业规模也急剧扩大。从2005年的7.6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7.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11760元,增加到11175元,年均增长10.2%。2009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27万元,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2万元,分别增长了12%和6.6%。

  二是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在“十一五”开局的2006年,我们国家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结束了持续2600年的种田交税的历史。近五年来国家财政不断增加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使农民收入较大增长。四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3587元增长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从1978年,134元增加了近40倍,也就是30年农村的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40倍。农村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现在的3500万人,贫困发生率也下降了,从30.7%将近三分之一下降到现在的3.8%,

  三是居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2005年到2009年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由36.7%下降到36.5%,农村居民家庭由45.5%下降到41%,2006年到2009年四年时间,私人汽车的拥有量从2330万辆增加到4570万辆,四年增加了2000多万辆,移动电话用户从4.6亿户,增加到7.4亿户,也增加了3亿户。2010年上半年我们国家的移动电话用户已经突破了8亿户,这是我要介绍的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部分要客观评估两年多来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我们知道在“十一五”时期有近三年时间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们主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主要是八个方面。过去我在其他论坛上做了介绍,我觉得两年来我们最突出的政策,一个我们就是大规模的增加了政府的公共投资;第二就是我们大范围的实行了结构性减税;第三是大幅度提高了城乡居民的补贴;第四是我们大容量的扩张了信贷的投放规模;第五我们就是大力气的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六就是大手笔的推进了科技创新;第七就是大踏步的深化配套改革;第八就是大强度的发展民生事业。我觉得这“八大”。

  这“八大”有什么效果呢,我们觉得用不到四个季度的时间迅速扭转了自2007年第三季度之后国民经济增速持续下滑的劲头。我们可以看一看,2007连第三季度是11.5%,最后的核实数据是13.4%,那么经过七个季度的下滑,到了2009年第一季度是6.1%最低,我们四个季度2009年第二季度达到7.9%,第三季度达到8.9%,第四季度达到了10.7%。2010年的第一季度就达到了11.9%,这个11.9%和下降之前基本上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微笑曲线。也就是说我们七个季度连续下滑,我们用了四个季度就把它扭转回来,这是我觉得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间,这个成绩是必须得到肯定的。

  当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我们不能乞求“一揽子”计划,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适度政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是有优点没有缺点,我觉得我们“一揽子”计划两年多来也有一些不足,我记得我曾经总结过,在分析的时候,尤其中央刚刚决定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把原来三年来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改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我觉得我们对两年多来应对危机的这些措施极其效果也应该一分为二的分析,早在2009年8月,我当时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当时尽管刚刚我们实行近半年时间,我觉得从数字来分析,我们就要科学的认识这种“一揽子”刺激计划在宏观调控上有得有失。在信贷大量是有数的,海量是有编的。2009年到2010年我们新增贷款将近20万亿,那么它既有是也有非,现在的通货膨胀就是它的非已经出现了。我们的财政赤字从2008年的1800亿增加到2009年的9500亿,2010年的1050亿,要知道2008年时候我们财政赤字只有1800亿,可是我们2009年到2010年两年时间我们财政赤字达到2万亿。所以财政赤字也很大,应该说欧洲出现这样危机的爆发,对我们还在实行适度财政提出了警醒。昨天下午在深圳发表了一个演讲,就是要对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再认识。刚才讲到2万亿是中央财政赤字,并不包括在这两年时间里,我们新建了7000多个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新增将近10万亿地方债务。

  所以第四就是公共投资的功与过;第五是结构调整的进与退;第六是民间投资的大与小;第七是股市、楼市的喜与忧。我当时2009年8月就提出股市、楼市是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扭转经济下滑速度有好处,但是资产泡沫将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最后就是外汇储备的利与弊。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应该客观的评价。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全面把握今后五年的机遇和挑战。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国家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我们国家的经济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挑战。从机遇的角度讲,我们国家的经济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国仍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经济发展的向外环境还相对稳定。第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主要是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复杂曲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压力也在明显增大。所以这是我感觉我们在今后五年,我们虽然还有可能在30年基础上保持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我在很久就提出,我们国家面临经济增速大起大落的风险,面临着性的债务风险,面临着系统性的兼容风险,我们还在应对着结构性通货膨胀的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打断我们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进程。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