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美碳金融合作势在必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1日 15:19  新浪财经[ 微博 ]

  新浪财经讯 在见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坎昆会议决议达成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代表团马不停蹄地来到纽约参加第二届中美低碳经济会议。在纽约期间,代表团与合作伙伴NYSE Blue进行了闭门会议,也拜访了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就全球碳市场的前景进行交流学习。新浪财经对他们在纽约的行程进行了跟踪报道。

  12月中旬的纽约,本该漫天飞雪,寒风林立,银装素裹。大家应该都在为白色圣诞和新年而准备。而今年,当中美低碳经济会议在12月13日召开的时候,曼哈顿还未见过一片雪。看来,全球变暖的这种看似跟老百姓很遥远的科学问题,已经让人们的生活逐渐的发生了改变。这似乎给这次会议的主题来了个现实呼应。

  即便没有大雪纷飞,冬天的纽约让人异常的心寒。美国的碳市场似乎也在等待,要嘛一场大雪,要嘛春暖花开。摩根大通环境事务主管James Fuschetti说“任何与环境打交道事情,都需要耐心。”华尔街的忍耐程度一向不同反响。他们既没有坐以待毙,也没有“嗷嗷待哺”,相反,他们往往全副武装等待时机,同时又不忘另辟新道,自立门户。NYSE Blue总裁兼CEO布瑞·斯托姆斯(Brain Storms)表示,“坎昆会议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意味着靠联合国是靠不住的。在更有悲观者对《京都协议书》能否存活都提出质疑的情况下,所有的谈判都注定是异常缓慢的。从政治层面看,尤其是在美国中期选举之后,“政治家们缺乏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地诚意。”这意味着靠联邦政府“醒悟”也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斯托姆斯认为“现在是企业有魄力地带领市场,做出资金承诺,从而发展碳市场的时候了。”

  摩根大通环境市场主管Ordin Knudsen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坎昆会议给全球碳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并不能改变碳市场的不确定性。”《京都协议书》第二承诺期的问题,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简称CDM)改革问题和明年南非班德的气候大会期望值问题都悬而未决。如果感觉这些问题太过抽象,看看在占据全球碳交易85%以上的欧盟碳交易市场一天一个样的碳价也可以说明不少问题。

  对美国而言,塔夫茨大学能源环境系教授Kelly Callagher指出,工会,部分商业团体,政党的利益之争,以及美国民众对全球变暖认识的缺乏导致了现阶段美国在联邦层面就气候立法问题出现政策瘫痪。《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又称“气候法案”)“难产”命运已经注定。但是,地区间已经有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美国在区域和州层面都已经和正在建立多个交易体系,比如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市场,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计划(RGGI)和西部气候倡议(WCI)等。最引入注目的还要属最近加州成功反对了Proposition 23(第23号公投)这一新闻。反对Proppsition 23使旨在规定加州的碳排放要在2020年以前回到1990年的排放标准的《全球暖化解决法案》(Global WarmingSolution Act,简称AB32)得以延续。中央财经大学副研究员王遥认为,美国对低碳的转变肯定是自下而上的。这种区域化的发展正好类似于中国的试点机制, 如在今年,中国确定的首批“五省八市”低碳试点。而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在低碳经济方面的发展,尤其在政策上肯定是自上而下的。

  就像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所说,“中美两国在低碳经济方面有太多的互补性,借鉴性。”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些“先天”因素注定把中美两个又一次绑在了一起。

  中国碳市场的潜力毋庸置疑,美国的“先行者”早已在经济一蹶不振的本土拿着望远镜寻找新兴经济。不仅中国搞环境交易,低碳经济的开拓者注意到,就连美国环保协会主席弗雷德·克拉普(Fred Krupp)都能倒背如流地讲出中国近期出台的有利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去年11月,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今年十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提到,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在明年,国家发改委将可能推出《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暂行)》。克拉普表示,做为一个从事环境保护的专业认识,他不仅看到中国在走低碳经济方面的态度,同事也注意到了中国实际行动。被称为“第一个低碳世博”的上海世博会就是一个最好的展示平台。他也观察到,2008年8月之前,中国没有一个环境交易所,而两年后的今天,各地区的环境交易所如雨后春笋的成立,打开市场,承担交易。华尔街又怎么能把中国的低碳发展傻傻地划分为环保协会关心的话题,或眼睁睁地看着欧盟利用如CDM项目与中国打得火热呢?就以摩根大通为例,在内,2007年成为GreenNext(绿色交易所)股东之一(但由于前面提到的政治因素,现在摩根大通更把GreenNext看作一匹有潜力的赛马,暂时养精蓄锐,并没有“赛事”可以一比高下),在外,自2006年起,从先后收购,并购了多家能源企业,在能源商品交易市场早已磨拳搽掌了!

  对于中国,除了借鉴和学习做为低碳经济发起地的欧美市场经济操作模式以外,更看重了其他跟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令人头疼的技术转移问题。梅德文认为,中国发展碳交易其中要过的重要一关就是技术关。他认为,技术不仅仅是指科技,新能源技术,还包括产业,政策制定技术。王遥认为,技术转让是非常不确定的,也很困难。要实现减排,就必须得考虑技术引进的成本和对技术更新速度的要求。从欧盟,美国这样拥有技术主动权的一方转让技术,带来的隐患则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转让来了的技术有可能是别人已经淘汰或相对落后的技术。如现在人们津津乐道地“中国风电装机量全球第一”。“这是产量的第一,其背后意味着它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第一,因为生产方式是高排放,高污染的”,所以技术问题也是迫在眉睫。

  在纽约进行了两天的学习交流后,北京环境交易所代表团感触最深地是全球对中国碳市场的前景都是给予重望,认为谈金融潜力无限。接下来,代表团会赶赴美国首都,政治中心华盛顿继续“碳”路之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