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圆桌对话: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8日 17:33  新浪财经[ 微博 ]
圆桌对话: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全景(新浪财经 刘万里 摄) 圆桌对话: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全景(新浪财经 刘万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和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十二五”新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图为圆桌对话: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实录。

  张世贤:谢谢!我是第二场论坛的主持人,今天的嘉宾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张立群先生;

  中国再生资源协会副会长刘向群先生;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先生;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晓芸女士;

  国家发改委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刘琳女士;

  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张孝德先生;

  清远市委常委、副市长温镜潮先生;

  本节的论题是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怎么走,是这次论坛的很重要的主题,主要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是首当其冲的,到底走出什么样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才是有特色的,确实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清远是这样,全国都是这样,尤其是在资源环境约束愈发严峻的条件下到底怎么走,这不是制度问题,而是战略选择的问题过去我们可能在这方面取得了成绩,有失误,也有辉煌,没关系,我想这一节我们还是务实一点,先请温市长先把清远市的情况介绍一下,我们再来走向全国,大家来讨论一下。

  温镜潮:要回答好这个问题,应该先从清远市“十一五”工业发展的情况谈谈,大家把这个情况了解了、都清楚了再来说怎么走好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第二,欢迎大家提出建议。

  “十一五”期间,清远工业的发展,真真正正地走过了一段非常辉煌的道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我们从2005年的300多亿的产值到“十一五”的今年,我们的产值大概达到2500多亿,比“十一五”开启的第一年增长了7倍,总量增加了7倍。我们2007年列为广东的十大工业城市,去年我们的总量排了全省的第八位,由于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对清远的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拉动是非常大的,到现在我们清远三大产业大概是这样的情况。第一产业占 12%,第二产业占56%,一产业占在“十一五”期间,清远的工业GDP占全市经济社会总量达到了17个百分点,可见“十一五”期间清远工业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我们概括起来是高速发展。为什么取得那么好的结果?

  我认为首先是有一个很好的发展定位,我们原来的发展定位是300亿元,前几年我们刚才不同的发展阶段,调整为“四个化”,工业园区化还在推行,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是靠工业为龙头去拉动其他服务,有一个很好的、很科学的、很契合清远实际的发展战略。第二,越来越重视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的推进力度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第三,各个部门对工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政府投入了大笔资金和政策,营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清远的吸引力,为清远工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十一五”过去了,很快就到“十二五”,“十二五”工业怎么走,觉得这个论坛非常重要,那么多专家、那么多学者、领导一起来集思广益,提出了很好、非常宝贵、实用的意见和建议,为我们清远制定好今后五年的发展计划和措施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清远怎么走,作为分管工业的领导,我应该先去扛起责任。我认为总的还是要按照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在清远召开的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给我们清远的发展规划就是大建设、大广州卫星城市,高端产业的成长,定好定快发展的市。高端产业的成长,应该是我们今后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点。

  第二,我认为要大力地贯彻落实好市委提出的“四化”发展战略,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管理人性化的发展战略。按照这个战略去谋好新的五年计划和措施。

  第三,要大力地调整工业的发展结合,以转变工业的发展方式,提高工业的发展质量,增强工业发展的竞争力,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这几年,我们虽然发展得很快,但是还不是很理想。我们分散的、小规模的、资源型的、大耗能的工业还占大多数,这样没有竞争力,不调整,不去改造,要把传统的产业通过技术改造变成现代的产业,大力地调整工业发展的结构来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创造一条可行性发展的工业发展道路。

  第四,作为政府,我认为还要营造好两个环境,一个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环境,我认为工业发展不同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措施,过去我们发展工业采取了很多措施,很有效,但是现在工业已经发展到中期阶段,要调整、要发展,要体现它的水平,就一定要通过方方面面的调整,尤其是政府方面的支持,我们还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大力度,这样来提升我们工业的建立。二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力度,创造更好的环境来提高清远地区工业发展的吸引力,来加快清远工业的发展。由于时间的问题,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张世贤:刚才温市长讲了清远的发展得益于“四个化”,上午陈市长也已经做了很详细的解读,清远的发展为清远市民的幸福指数的提升也带来了好的景象。发展还是为了人民,以人为本。我刚刚看到大微博中,有一位北京的女士说,说广州的房价会不会降,我知道清远的房价已经涨了,从房地产发展对于工业的发展提升的力度是很大的,如果没有房地产的工业发展,建材工业方面不会有这么快地发展。

  刘琳:我是搞房地产研究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十二五”新局,我主要谈一点我个人在“十二五”期间的房地产状况和趋势自己的感受。“十二五”期间从房地产的发展来看,住宅是占主要的,我主要讲一下“十二五”期间城镇住宅的两个发展趋势,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看。

  从需求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住房需求的层次有多层次的特征。第一最重要的是人口结构,我们国家曾经经历了三次婴儿潮,这对我们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很好大的影响。第一波是50年代的,第二次是60年代和70年代的婴儿潮,第三次是80后,80后有1.3亿,90后大概有1.6亿。这几类人口决定了我们,包括过去和未来“十二五”期间的住房需求具有层次性,一个是养老住宅,还有住房的改善性需求和住房的刚性需求,同时存在在市场上。

  第二个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增长和收入的增加,我们曾经用购买力评价的方法对未来十年的人均GDP进行了预测,如果按照这个指标来看,我们国家将经历欧洲主要国家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里,这些主要国家住房的发展目标都由户均一套房实现人均一间房的发展目标。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初,由户均一套房提升到人均一间房。日本由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户均一套房到人均一间房。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人均一间房的比例只有52%,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十二五”期间住房改善的需求存量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影响因素是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一个是讲城镇人口总量的增加,未来“十二五”期间,大概车城镇化率每年增长0.8个点左右,城镇人口每年增加超过 1000万,这是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第二是城镇化建设的模式,由城市群发展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大中小城市的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将推动大中小城市的整体的房地产发展。我认为在住房领域,住房需求的增加和住房需求的多样性有它的客观性。

  第二个方面讲一下供给,因为作为一个行业来讲,它主要发展的目标是满足,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包括人民对住房的需求。所以我们曾经按照这样的指标去测算,我们测算的结果是未来10年住房投资名义的增长是17%左右,比前十年低一点,但是仍然是处于住房增量快速发展的时期。这是从数量上来看。从结构上来讲,“十二五”期间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的供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保障性住房的比例会上升,市场化住房的比例会下降。第三是节能绿色环保住宅的发展,将会为满足租房的多层次性的需求供给。我主要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张世贤:这一期的主题是特色的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每个专家讲30分钟都可能少了,但是我只给3分钟。大家随时可以提问进行互动。

  张立群:我个人的观点是中国的工业化确实到了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第一是中国的工业规模,我们“十一五”期间GDP的总量大概是18万多亿到40万亿,这中间工业占的比重由2005年的44%提到现在58%。在这样的基础上,第一是市场需求的约束;第二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市场需求我们刚才说了,先是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在2003年到2008年之间,年均增长达到28%以上,未来可能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另外,我们今年的出口有一个恢复性的增长,但是明年考虑世界经济的发展基数比较大的情况,明年的出口可能很难达到这个数字,这可能是一个中长期的状态。中长期,现在也还没有到位,政府的力量在逐步退出,但是市场的力量,来自企业投资的力量,包括房地产的投资和各类企业的投资并没有减少。因此从国内的投资和消费,消费就包括买房活动和购买汽车的活动,现在大概占到全部消费增长的接近50%左右,包括室内用品的购买、装修、汽车的购买、燃油的购买等等,这些方面的需求现在都还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基于这种情况,未来的市场总量对于支持工业继续保持过去的速度,应该是有问题的。

  第二是工业的竞争力,实际上也是决定有效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尽管内需扩大了,但是我们的产业没有相应的计划,这个市场未必拿得到,包括国际市场。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拓宽有效的市场空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些方面都需要工业去提升。

  环境方面,包括全球的气侯问题,对整个工业发展战略的约束,同时越来越突出。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不是做大的问题,而是做强的问题。现在必须是要解决过度的时候,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主要还是落实在怎么样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方面来。当然这还需要各个地方、各个部门的实践。我先说这么多,谢谢!

  张世贤:现在问题是这样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怎么走,已经没有必要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了,关键是选路,往哪走才走得通,怎么样才有特色,怎样才能提升区域的工业竞争力,区域到底有什么特色才能突围。清远实际上就有自己很有特色的东西,昨天刘会长跟我讲的时候我很震惊。请刘会长谈一下。

  刘向群:我首先跟大家讲一件事,我们前年去日本,日本的朋友讲了你们可以不看我们的富士山,但是一定要看我们的生态园,结果得出的结论是60年前日本是一个资源小国,但是它制定了再生产,实行了垃圾革命,60年过去了,它对矿产资源的以来只有百分之十几了,整个结构产品废气再生变成了一个循环。它现在提出了五年之内要彻底靠循环经济,大量地运用矿产经济是违法的,你这个产业如果只消费不回收就是违法的,产品有一半是原生资源才可以,超过一半就违法。正是这种垃圾革命,使日本成为了一个对矿产资源减少依赖的国家。

  我们国家60年前是一个地大物博的资源大国,60年过去了我们在建设经济,造成了大量进口矿产资源,成为了资源小国。现在的资源达到了什么状况?能源部门统计,每年有1.4万亿平方米的土地,两年半时间损失一个台湾岛,这样的经济发展方式能持续吗?而且近50年来全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韩国、珠三角、长三角这些资源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以前的苏联,超过了东北、西北地区,清远的功劳是非常大的,清远没有一堆矿石。整个支持了长三角的电子产业,和江西等地比,能耗污染、人员上网、环境代价是我们的100多倍。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两种发展,一种是大量利用再生资源的循环型产业链,一种是传统的、落后的线性产业链,我们转变生产方式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往循环经济走。而且全球经济发展到今天,和300年前有很大的变化,在此消彼涨的情况下还是要用矿产资源,大量利用再生资源是必然的。很多民营企业觉得以设备、技术规模为标准就足够了,这个标准我个人认为是错误的,应该以人为本。你想想,技术、设备、规模,中小民营企业都很好,河北有一个汽车一条街,国家给它彻底取缔了,马上就有很多人失业了。生活在清远,得到地方领导的支持,是有眼光、有战略的。

  所以我觉得咱们清远的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大量利用再生资源。第二是经济效益;第三是环境效益,它的污染能耗是矿产资源的十几分之一,所以清远在这些方面,在全国是走在前面的。这几年经济发展到这时候,资源环境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在我们社会上,小生产和全球化的矛盾,线性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在今后30年,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发展循环经济。世界上有多少新社会,就有多少旧社会,你如果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这条路就是可持续的。

  现在每年国内的再生资源基本上得到了回收,可是我们出口的4亿吨矿产资源有去无回。如果我们能把它收回来就能实现资源循环,如果收不回来,污染能耗有多少?我们汽车工厂之间如果不拉闸就会造成很大的污染,我们下一步改造的一个很追求的环节就是发展循环,走清远的道路,走温州人的道路。

  张世贤:我理解您的意思,即走清远模式是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替天行道,这么好的产业,究竟怎么发展,国家应该出台一些什么措施和政策推动产业的发展?鼓励它、促进它、保护它、规范它的发展,你觉得再生资源产业从哪几个方面采取措施能更加有序地规范?再生资源产业是一个支柱产业,是一个绿色产业,可能也是欠发达地区的未来工业化道路要走的,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要有一些什么政策?

  张孝德:关于采取什么政策问题,我实事求是地讲我们如何鼓励和支持循环经济和再生产业的发展,我觉得这个政策不需要研究,刚才已经讲了在国外有成熟的东西,至少我觉得可以拿来根据现阶段的菜单一样,对号入座就可以了,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的问题,目前我觉得这个问题与对它的定位和认识问题有关,因为我们今天的命题非常好,新兴工业化是十七大提出了。“十二五”又提出了,跟十七大提出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国际环境的变化,就是因为2008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这个危机之后有两个方向需要我们关注,一个是低碳经济,一个叫新能源经济,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讲,我是低碳经济和新能源革命,它的背后不要简单地看成是一个产业的投资、产业的革命。我个人的定位是人类或者是工业文明以来又一次重大规模的新经济革命,为什么是新经济革命?因为在这背后,酝酿着生态经济,我觉得低碳经济提法也对,但是如果从模式来讲应该是生态经济。这种生态经济严格来讲是继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又一新的经济形态。如果从这个背景来考察,我们今天谈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到底怎么定位,我觉得首先从高度来讲,中国在“十二五”期间的新兴工业化道路,首先要考虑现有的工业如何生态化,或者叫低碳化。但是我个人的主张是搞生态,因为生态的概念远远比低碳要好,这是一个高度,也是一个方向。

  传统来讲新兴工业化可能是结构的问题,但是我们今天讲新兴工业化道路是一个方向性问题,到底中国作为一个制造大国,我们走到今天规模的工业化道路方向,不仅仅是解决信息化的问题,大的方向是如何实现生态生产。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大范围的问题,如果今天对它不敏感,我个人感觉现在来讲整个国内对这个问题不是很敏感,为什么不敏感?因为今天我们满足于原有的、既得的东西,我通过一圈考察发现,包括美国、他们对低碳经济、新能源概念,基本上不迟于80年代对于知识经济革命的认识。清远是珠三角的后发展地区,怎么样发展,我觉得也有一个方向定位。现在大家讲中部地区、后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大家在讲产业转移、产业群体的概念,这个概念我不否认,我们的发展需要群体,但是我觉得一定要有一个概念,是在模式再造的基础上的承接,这就是一个道路的忙向。如果不是简单重复的承接,是一个模式再造的承接和转移,我觉得这个高度首先就是生态化发展、生态经济、生态规模。

  因为我们对生态经济的理解,不仅仅是一个生产上节能减排的问题,生态文明、生态经济我个人把它分为三个层次的问题,我们必须要解决三个层次的生态化。

  第一个层次是传统工业的生态化,传统工业应该从原料,工业流程等方面来进行,工业流程是不是循环的,原材料是不新能源的,产品的产生是不是生态化的。所以我觉得传统工业的生态化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我觉得新兴产业的核心应该是生态产业,什么叫生态产业?为生态经济提供资源、能源、产品、技术、配套流程的一系列的“新兴”,产业新兴不新兴?有一个标准是和生态挂不挂钩,如果挂钩,肯定是新兴的,因为这是战略趋势。第三个标准是这个产业和生态消费水平挂钩,有一个大的变化,中国说要刺激国内消费,未来的最大的需求是生态性消费需求,现在大量的数据表明,在消费节能减排空间上,比如说住宅,住宅的能耗在发达国家占到全部的40-45%,但是新能源住宅、新能源建筑是一个很大的层面。新能源、低碳经济的出现告诉我们要以生态为主,环境保护为主,环境保护是我们的新财富保护效应。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清远的模式应该说已经有了一个很高的定位,比如说循环应该,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我目前看到的资料来讲更多的是速度清远,我希望从现在开始,省里面可以给我们定在高端产业上的清远,结构优化的清远,生态的清远。中国人的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昨天的清远确实是发展很好的,但是反思后发优势的地区,它的发展一定是站在它的肩膀上往前走,你的发展一定是高于它的优势,因此后发达地区一定要有这个自信。

  张世贤: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发展的唯一路径,但是在这个路径本身怎么样进一步优化选择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听一听孙院长的意见。

  刘向群:我插一句,刚才各位专家提到发展方向的问题,我有一点不同意的是动不动就发展高科技,高科技不是一步到位的,我们国家在高科技面前,美国一个哈佛大学就有十几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是在劳动力方面它是纸老虎,再好的科技都需要人来进行。你打你的高科技,我打我的劳动力,发展什么科技,不要专家说了算,要市场说了算。

  张世贤:清远的经济不是上来就是高科技,清远的再生资源,没有多少高科技的东西,但是非常符合产业发展的方向。

  刘向群:我指的不是清远。

  张世贤:我知道,我是借你的话说,说到这里我又想提一个问题,我们过去发展再生资源等于说是粗放型的,等于是半道起家,别人不让干,我们就干了。但是今天看起来我们是替天行道,我们不再污染环境了,不污染环境就好好地抓住再生资源。对于清远来说,我昨天考察就发现,清远的工业园应该是往上报的。

  陈鸿宇:国家批的是怎么样的?

  张世贤:国家级园区,国家会有很多资源、政策资源和资金资源、市场资源向你倾斜。

  陈鸿宇:这个体制是不是有毛病?我来唱一下反调,什么是新兴工业化?如果就工业本身来谈工业的循环,工业化定一个名称,工业化的关键是整个生产力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表示全社会的整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跟社会的生产方式融为一体,工业化不是工厂化,不只是工业,工业是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中若干链条中的一个,前端还有为工业做研发的,为工业提供原料的农业等,还有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法律、教育等等。而我们进场把工业化指的是赶快上工业,提高工业的比重,这种思想认识本身就是有偏差的。正是因为有偏差,我们就工业本身来谈新兴化道路本身就不能理解,十七大所说的是什么道路新兴化的道路,当然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协调发展,后面还有五个标准。我现在只记得四条,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原材料或者是资源消耗低,劳动力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果这五条标准讲下来工业本身是很难的,因为它一个整体的概念是什么?其实有人已经说过什么是工业化?工业化是全社会的函数上升,不管是什么产业,劳动、资本、信息、管理等要素都上升到工业社会国际化的大生产的水平上来,包括农业、物业,工业化不是工厂化,要不然我们就很难理解,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挤羊奶和剪羊毛的国家为什么也是工业化的国家?因为它生产的东西都为全世界所用。

  我们说,新型工业化道路,说白了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叫工业化,我们弄明白了肯定得说,就工业本身来谈论新兴工业化是不足的,有欠缺的。也就是说生态型的工业和循环工业都很好,但是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需要所有的产业链条都上升到工业社会所要求的水平上来,你才能真正考虑说所有的产业需要利益是高的,污染是低的,消费是少的,劳动力优势是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应该这样来理解,如果理解清楚了我们就可以回答你的问题了。

  刚才我很赞成刚才所说的循环经济问题,循环应该在清远来说是大循环,要跨出工业的循环,而是工业、农业、商业的大循环,要不然这边要循环,那边要低碳,这边要节约,把负担加在农业上,把负担加在工业上,为了工业化,把工业化代价转在三农问题上,转嫁在山区欠发达的落后地区上,这样是不行的。所以中央的提法是非常准确的,既要效益好,又要污染少,又要消耗低,又要使劳动力充分就业,所有这些就不是单纯的产业能解决的,新兴的工业化道路有特色,就是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本地的需求,市场有什么需求,本地能供给吗?能做好吗?三个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创新结构,这三个方面有的就是特色,有特色之后怎么样安排清远本身的特色新兴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同步推进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建设,工城农三位一体,这就是清远应该走的一条有自身特色的、新兴的工业化道路,其中也包含着有新兴的城镇化道路和新兴的解决三农问题的通道。谢谢!

  张世贤:讲得非常好,工业化不是工厂化,我觉得没有工厂就一定实现不了工业化,因为“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模式不可能是新兴工业,只能是传统的工业。因为工业化本身是一个过程,其次才是程度,最新研究表明,广州已经到工业化的后期了,可是清远到了什么程度?我考察的结果是还远没有到后期,还在上升期。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也谈谈我的观点。对于特色新兴工业化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样的,根据我对工业经济的研究,这些年来在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各地都有探索,所谓特色新兴工业化一定是区域经济的概念,就是说各个地区都在找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有它的共性,我觉得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四大要点。

  第一,明确产业定位,才能定向招商,我们现在不再是招商引资,而是招商选资,前提是一定要明确产业定位。

  第二,发展产业集群,更能整合资源。这不仅是广东,浙江、福建都在往这方面走,产业集群发展起来了,集聚化不等于集群华,发展产业集群更能整合资源。

  第三,做好战略规划更要培育市场,目前各地都在做“十二五”开局的战略规划,这也是政府的一个功能。其实在做战略规划的同时,必须培育市场,否则规划做得再好,市场不能实现还是问题。因为现在的约束,市场约束是最重要的。

  第四,突出战略产业,更要创建品牌。在所有的战略规划当中,如果你的战略产业不突出肯定不行,你要突出它就必须做品牌。OEM是珠三角的成功之路,这几年清远的这种跨越式发展、超高速发展,也是有效承接了珠三角的产业转移,而且比如双汇都到我们这里来加工。如果没有品牌是做不了的,所以我的观点是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是品牌化的,品牌怎么做?不是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我虽然是研究品牌的,这只能做另外的专题再讨论。

  这是我的主要观点。

  张立群:怎么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我简单谈谈我的观点。从区域来看,我们应该抓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机遇,更深入地加入国际上,抢占位置。这是工业升级的一个很重要的契机,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改变原来从中部的发展道路提起的方式。国家在税收方面,在技术推广方面,给企业更大的支持。刚才起点就要走得高一些,这样就使得我们整个工业化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付出更小的代价而做得更好。我想第一个还是要把整个工业结构的调整要紧紧地面向市场需求展开。第二是政府的战略引导,长远发展的战略引导也很重要,这一方面要抓紧做工作,面向未来、面向长期,我们国家整个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怎么样做调整才比较好,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面。还有从整个国家层面来看,新型工业化的问题,还包括两型社会建设当中很多的措施,包括技术进步,包括技术的推广,包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支持节能减排,包括体制的改革,包括资源和要素价格的改革,包括竞争性的企业制度改革等等。也包括了政策和政府社会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通过这些方面的措施,我们来推动新兴工业化道路能够越走越好。

  张孝德:刚才提到,我觉得行业集群在新型工业化上,我们清远在搞产业集群应该有新产业集群的改革,珠三角应该是同类产业集群的改革,我觉得按照循环应该来讲,未来的产业集群应该是按照资源再生化的模式形成的新产业集群,我们在产业集群上应该有一个新的创新和结构和内涵上的拓展。

  刘向群:刚刚讲特色我有一个看法,一会崛起,一会振兴,一会大发展,这要按市场来算,应该全球化,首先要经济全国化。哪能搞工业,哪能搞农业,要由环境说了算。咱们的地方为什么搞得好?一定是有市场条件,所以我觉得搞特色就是要尊重市场。

  张世贤:有道理!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分钟,可看哪位媒体记者有没有问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听了你们的发言,我觉得你们谈的信息规划,你们是两种看法,一个是广东省委党校的陈鸿宇校长讲的工业化是社会的转型,谈的其实都是怎么样发展工业,我觉得还是要从基本的理论出发,其实这个题目能不能换为清远怎么样发展工业,而不是发展工业化。因为工业化是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现状化过程,是社会转型的,所以陈鸿宇讲的是非常对的。我只是想评论一下。谢谢!

  张世贤:陈校长更了解广东,这是一家之言。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我认为利益的层次不同,而你们谈得更为具体、更为微观,所以我觉得提清远的工业化发展应该更准确。

  张世贤:谢谢,我对本节做一个总结,关于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怎么走,我开始说了这是一个选择题,不是判断题。关于工业化道路,它是一个历史进程,同时是判断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只是说在工业化过程当中,经济欠发达地区,它的工业怎么发展还是一个选择的问题。所以有的讲的是道,有的讲的是术,有的层次高,有的层次低,有的是形式的东西,有的是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上的东西在中国太多了,但是不实用。谢谢各位!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