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鸿宇:清远经济增速高于广东平均水平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8日 12:06  新浪财经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演讲(新浪财经 刘万里 摄) 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演讲(新浪财经 刘万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2月18日,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和清远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启“十二五”新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图为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陈鸿宇演讲。

  陈鸿宇:各位领导和嘉宾,感谢主持人,来自北京的专家都是高屋建瓴,谈一些宏观上的问题。我谈两点对论坛的体会。

  第一,我们叫做回顾“十一五”,开创“十二五”新局,“十一五”中清远已经立在新的发展的转折点上,从刚才陈书记的介绍中和材料中也看到了,清远在广东省的各个地级市排名位置,由“寒季”走到了全省排名的20位进到12位,企业平均增长28%点多,比全省平均速度高17个百分点。这样的排名和数据我就不多说了,清远的发展,整个内生的机制在于县域经济和草根经济的蓬勃发展,从这个角度我想说说另外一种排名。根据我们的研究,全省的县域经济前十五位,清远各个县排名前十五位占了三个,在2009年的排名中,已经有四个县进到全省67个县的前十五名。再说说山区,山区35个县,35个县中清远在前十位中的排名,2008年的前十位中清远占了四个,连州进第四,阳山首次进入前十。我想说的是,如果说清远有什么模式,清远不是广东省的自然环境条件最好的,区委优势不是最佳的,它是比较好的,比起东西两翼,它不是最好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仅有纵向比较还有横向比较,我们在研究清远中,我们在体验清远的转变方式中要探索全国的转变方式,它具有什么特点,经济发展方式能导致区域间的协调、城乡间的协调、能顾及环保与资源间的协调,清远做到了,其他地方没做到。

  第二,“十二五”的新局这块,我们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清远跃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个台阶跟以前清远所提的“三个化,一个园”,园是指“后花园”,后来提 “四化”,即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和管理人性化,这“四化”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正确的就必须坚持,不能轻易动摇。因为我们说只有坚持了 “四化”,本身就是坚持了十多年来清远的发展路径,坚持了我们走一条不同于珠江三角洲的协调发展的路径。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从要多一些创新,要做一些新的权势,也有一些新的内容。个人对清远所处的内外环境背景分析,我看是有这么几个东西与:第一,工业方面,清远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区,珠三角的核心地带的整个各种资源环境的约束,发展已经不如清远,所以它们正需要自主创新,正需要调整结构,而清远本身为工业化上升期的核心区,就相当于四五十年前的香港,相当于二三十年前的珠三角核心地带,今天轮到清远,要敢于有这种担待,核心才能吸取资源,才能促进极化效应。今天的清远是核心区,不是边缘区,珠三角核心地带,服务业为主的浪潮还没有真正熄灭,真正的高潮刚刚起步,正是由于本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延缓了广东省的步伐,在低谷期是没有办法进行转移的,而在上升期,高潮正在来临,所以清远“十二五”期间,要在“十一五”的肩膀上更进一步,要迎接行业转移高潮的来临。这是清远特有的外部环境。而清远的发展水平,“三圈四带”的提法是非常重要的,北部的“圈”生态开发、中部的“圈”是重点发展区,南部“圈”的发展余地正是要逐渐优化,可能要开展内部的土地整理和内部的“腾笼换鸟”。重点发展区还是在东部和中部,包括清溪的一部分,包括佛冈和英德,这一块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我想提几点建议。第一,工业园区化要认真思考未来的着眼点在哪里,搞什么产业和如何建设园区。工业园区化本身要进一步坚持,因为只有建园区,南部的圈才能优化,中部的圈才能集土地的指标。只有在园区里面才能保证我们具有金山银山,但更要绿水青山。要把华南的生态新城指标落实,只有进园区才能真正解决以不平衡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只有进园区才能持续地解决我们整个清远市本身各条经济带、经济圈之间的生态补偿和战略补偿的问题,才能真正落实管理的损耗,才能使改善民生的目标得以实现,如果不进园区永远做不到,用少数的土地来承担起目标地这是应该走的道路,在工业园区化赋予它更负责的内涵。

  第二,清远的产业,我很赞成刚才所说的清远还是工业大省,建立清远的农业,不要太快掉下来,保留了10%左右的农业,作为清远城镇化水平不高的地方,清远的就业问题,特别是还有240多万的农民,他们的就业显然不能光靠工业来解决,这时候保持一定数量的农业,在这个过程中,所以不是淘汰农业,而是淘汰低效的农业。这是第二条生态的主线,农业是交换能量的非常重要的产业,它是有生命的,养殖业和种植业都是有生命的,所以要保证农业的发展,我们不用花太多的精力去人为修绿道。所以保留农业本身和发展农业本身是建设华南新城和名城的必要之路,又可以保证我们的城乡能源结构得以协调发展,

  第三,城镇特色化,人口跟产业必须双重地集聚,双重地扩散,不能说人集聚了产业不来或者是产业集聚了没人。依托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城镇,你是什么特色产业,农业为主要走农业为主,工业为主要以什么工业为主,特色是要讲配套的,光有特色没有产业,人怎么生存?城市的规模要按照十二届五中全会说的,大城镇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化的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该大就大,该小就小,不管大还是小,都必须在规模服从网络,城市是一个生态网络,大中小构成了人口的集聚和产业之间的密切分工的集群网络。第二,必须就近就业,所以要重点在特色城市发展城市特色,说白了要尽量不发展草根经济,重点不在工业,而重点在农业和服务业的专业村和专业镇,像清溪已经有这样的苗头,实际上像这样一条珠三角是满天的明月,但是星斗也要。我们的城镇结构是大中小一起的,产业的规模也要大中小。

  第四,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清远发展的出发点和突破点,它在首位,以这个为统领,考虑工业的特色化,考虑以这样的基础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同步推进现代农村和农民的建设。第二是正式建立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清远如果率先在全省带一个头,能够有市一级来统筹建设类似增城模式的市一级或者是县一级的生态补偿机制,有一些功能区,比如你这个镇就不要搞工业了,专门做农业,到里面专门搞农业、服务业,不够的这一块,把它统筹起来,我们可以说以非均衡发展的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镇特色化和管理人性化的发展。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