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蒋定之:模式转变离不开内部理性约束机制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 14:06  新浪财经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蒋定之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蒋定之发言(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2月11日,2010第一财经金融峰会暨2010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是中国金融2011:转型与重构商业模式。新浪财经全程图文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蒋定之发言。

  蒋定之:尊敬的李院长,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预祝本届峰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在这里发表一些个人的看法,就是十二五期间我们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行为选择。十一五时期中国银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从05年年底到今年九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从37.5万亿增长到目前的今天的90.64万亿,贷款总额从19.5万亿增长到今天的46.3万亿,都是翻了一番多。从07年到09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从4467亿元增长到6684亿元,年均增长幅度是24.8%。同时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多项风险监管指标也达到了国际先进银行的标准。可以说,银行业的发展成绩令人瞩目,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我们所有关心中国银行业未来的有识之士在感受到欣喜的同时,也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银行业资产和贷款的年均增幅均超过27%,远远高于同期的GDP增长,这种由资产的快速扩张所支撑的增长方式在十二五是否将继续?银行业转向新型发展模式的关键又在什么地方?今天利用这个平台我就这个问题与在座的各位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十二五时期,中国银行业需要告别过分的依靠规模扩张的传统增长模式,探索追求内涵式增长的稳健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在传统风险监管指标普遍已经达到甚至超越监管要求的现实环境下,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仍然离不开外部监管力量的推动,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将取决于银行内部理性约束机制建设。对于银行业来讲,任何外部监管都是有条件的,唯有银行自身的理性约束才是无条件的;只有努力地建立起有效、理性的内生约束机制,包括银行业,才能真正转变增长模式,进而实现稳健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以为商业银行这种理性约束机制建设至少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快推进和加快建设:

  首先,公司治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来说,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是第一位的,它既是风险控制的第一防线,也是健康商业银行的制度保障。一个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我以为应该至少包含这样的一些要素,制衡有效、民主决策、程序清晰、激励科学、善待客户、服务社会。这里我要强调的问题就是这些要素的构建都离不开一个充分理性、能够对银行形成有效约束的股东大会及其产生的董事会。构建理性务实的董事会是商业银行实现稳健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董事会负责制定的银行发展战略必须体现理性。理性的银行发展绝不是单纯的追求规模、速度,而更应该追求金融服务的丰富、客户满意度和服务附加值的提高,以及风险抵扣后的资本回报率。另一方面,董事履职也应理性。股权董事完全从控股股东利益出发履职,独立董事很少在董事会发表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等等,这些都值得警惕的。董事履职过程中要将银行利益置于首位。要努力完善董事选聘机制,提高董事的独立性,确保独立董事做到以个人名义履行董事职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改变和纠正独立董事履职过程中的非理性行为。

  二,资本约束。国际银行业监管新标准的核心内容是两条:一是扩大资本覆盖范围、提升资本质量、强化资本约束;二是建立杠杆率监管标准。经过2010年可转债发行、配股和上市融资,我国银行业尤其是五家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将继续处于消费结构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信贷需求依然强劲。因此,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因贷款扩张再度大幅下降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资本出现短缺,商业银行发展的可持续性将面临困难。因此,我国银行业必须增强预见性,重视资本约束机制的建设。由于真正具备风险抵御能力的核心资本只有通过股票市场筹集,而普通股增发的成功与否受到资本市场容量、投资者信心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并不能由商业银行自行决定,因而资本实际上是一种成本非常昂贵的稀缺资源。并且,资本补充只能满足银行发展的一时之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商业银行的资本短缺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商业银行要真正建立起资本的理性约束机制,避免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这样逻辑的重新演绎,要坚决走出信贷扩张与资本补充相互推动的历史怪圈;要强化资本对资产扩张的刚性制约作用,综合考虑风险、收益、资本占用的平衡关系,充分节约资本使用,细水长流。

  三、风险约束。产业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恩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由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信贷风险也将难以避免,因此对于银行业来讲,强化风险约束,尤其是信用风险约束就显得尤为的迫切。进一步加强风险约束,当前我国银行业最为迫切的是要把风险量化为成本,真正建立起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传统的考核指标体系过分注重税后净利润、资本回报和资产回报。但是这三个指标都没有很好的将风险内化为成本,因而不能反映真正的信贷成本,也不能测算完全真实的利润。通过计算信贷业务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在此基础上计提拨备,真正将风险计入成本,可以改变传统银行绩效考核中盈利目标与潜在可能损失在不同的时期反映的时间错位问题,纠正风险隐匿和风险滞后现象,真正将风险约束贯穿于信贷业务发展的全过程。风险约束的强化,将促使我国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张,帐面利润不断增加而实际经营业绩却不如人意的二律悖反现象。为使风险约束更加有效,我国商业银行应加速建设有效的信用风险评级系统,提高信贷损失(风险成本)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应尽快建立不良贷款的动态拨备制度,根据贷款的预期损失率前瞻性地充分计提拨备,使得拨备的记提更加有利于银行的风险管控和可持续发展。

  四、信贷约束。十二五时期,我国银行业要重点把握好一个关系:信贷总量与信贷结构的关系。信贷市场的平稳运行,对保持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稳定、防止通货膨胀乃至维护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价值指数长期高企,流动性过于泛滥,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就缺乏实现的基础。十二五期间过剩生产能力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和企业被淘汰和限制的力度将加大,一大批包括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技术等在内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将得到空间发展。银行贷款要主动顺应这一时期国家产业战略调整的要求和趋势,加大从过剩行业退出,加大对新兴战略产业的支持;围绕低碳技术开发领域和排放权市场加大金融创新,加强对绿色信贷和节能减排重点工程的信贷投放,为低碳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五,市场约束。随着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光大银行的首发上市,目前我国已有16家上市商业银行。银行上市,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筹集资金,而是通过上市公司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将上市银行置于境内外资本市场千千万万个中小投资者、广大存款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监管之下。借助于有效的信息披露,经营稳健的商业银行可以以更为有利的价值从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交易对手那里获取资金,而业绩较差的商业银行则必须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其他安全措施,甚至有可能被敌意接管,被迫退出市场。由此使商业银行直接面临来自外部市场的持续压力。正是由于市场约束对于金融机构风险管控的极端重要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其颁布的《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中强调有效的市场约束是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信息披露是官方监管的必要补充,并因一部将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要求、监管部门监督检查一同列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总体看,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约束的力量还比较薄弱,作用发挥的还相对有限。对于商业银行之间不的经营业绩和风险状况,资本市场上的广大中小投资者以及货币市场中的广大存款人并没有作出明显、快速的差别化反应,业绩差的商业银行也没有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这既与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也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有关。强化市场约束,是促进我国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是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补充。当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来说,一方面,要讲求质量,所披露的信息应具有综合性、相关性、及时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实质性;另一方面,在范围上要确保覆盖所有的重要事项。市场可得的信息越多,市场力量对商业银行的约束就越有效。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必须至少覆盖资本结构、公司治理,财务状况,风险管理政策、风险敞口、会计政策、社会责任等方面。

  六,激励约束机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徭役是实现激励相容,即实现公司高管薪酬与其承担风险的一致性。对于我们商业银行来讲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按照金融理事会这样一个金融机构稳定性原则,当中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监管执行的要求,通过在薪酬体系当中引入分析调整,引入延期支付等制度。我以为其中有两点要特别引起我们重视,一点就是在风险调整的时候商业银行应考虑所有的重要的风险,不仅仅包括我们的常见的金融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还应该将生育风险,法律风险等一系列的。第二个就是薪酬支付体现应该与相应业务的持续时间保持一致,直到员工所创造的风险被银行亲自设定。

  利用这个机会我就发表一些看法,还有很多问题有待发展,我们应该说不但应对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而且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的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二五时期只要我国商业银行把理性能力建设放在一个重要位置,注重基础,苦练内功,内外兼修,有一定能继续提高有利的金融支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