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有光:快乐和幸福会被收入误导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4日 15:08  新浪财经
由21世纪传媒举办的“21世纪GNH国民幸福论坛”12月4日在北京召开。图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黄有光。(来源:新浪财经 刘万里摄)   由21世纪传媒举办的“21世纪GNH国民幸福论坛”12月4日在北京召开。图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黄有光。(来源:新浪财经 刘万里摄)

  由21世纪传媒举办的“21世纪GNH国民幸福论坛”12月4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教授黄有光。

  黄有光:我要谢谢21世纪经济报道组织这个非常重要的会议和邀请我来发言。我来自澳大利亚的莫纳什大学,中文是蒙纳士,意思是承蒙接纳贤士,国内翻译是莫纳士,是不要接纳贤士。还有莫纳什,是什么都不要接纳。还有莫那什,莫非是那是什么,所以还是用我们原来的翻译比较好。

  我论述的四点,GDP已经越来越不是好的国家成功的指标,而我们人生追求目的应该是快乐,快乐的衡量可以增加它的可靠性和可比性。还有我提出一个国家成功的指标指数,环保负责的快乐国家指数。前几天《南方都市报》有一个报道说,平顶山用幸福指数来考核干部,我觉得这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而且这个报道也指出,江苏江阳市几年前已经采用这样的主题。这次会议的主题也是采用国民幸福指数,我对这方面的发展对中国抱有很大的期望。

  第一点GDP至少在小康之后,刚才崔教授也指出,3000至5000美元,不是每个月,是每年。之后已经不重要,而且有误导性。我们看生活品质的指标,随着GDP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指标有一些增加,有一些下降,有很明显的相关性。反而是知识和科技的进步才能够提升人们的快乐。

  这个是美国的数据,它的人均收入这几年增加很快,一直想上的,但是快乐指标只有稍微波动,没有长期的增加。刚才发言人都有指出,说中国生产增加的很多,但是上面那条线是对生活满意的程度,这几十年来有一些下降,对生活不满意的程度百分比的人略微上升,所以这里也是跟GDP相反的。这个是德国的,也是收入增加快乐没有增加。这是比较旧的资料。对各国的快乐指数,或者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指标,最高的是丹麦,非常低的包括日本,而当几十年前,当时日本人均收入差不多是最高的,日本在快乐指标上是最低的。但是日本这几十年来,人们都知道说,日本经济的大问题,日本停滞。但是我认为在快乐上日本是大大提升的,刚才我们看20、30年前日本是最低的,但是十多年前的日本已经接近平均,然后几年前的日本已经超过平均水平,这是快乐的指数。

  而我们看它的这20年的停滞时间,日本经济GDP没有多少正增长的时期,他们平均工作时间每年累计减少将近1%,十多年减少超过10%。所以也就是说,以前日本人为什么快乐降低,那时候他们还没有知道,以为赚钱最好,认为赚钱越多就越快乐,后来他们明白了,不是赚钱越多就快乐的。

  这个图我们不是用GDP,而是用刚才崔教授说的人类发展指数,跟联合国建立的。跟快乐的正相关性比GDP要好一些,但是相关性也很低,所以我认为,我同意崔教授说中国水平能够向GDP过渡到人类发展指数,是一个进步。但是我认为最终以快乐为标准,然而另外一些指标跟快乐有相当强的正相关,例如一个国家自由的程度跟这个国家的人民平均快乐的程度是有很大的正相关的。

  刚才最近的一个研究,消费里面用在休闲上的消费和快乐正相关比较大,而用在其他物质上的消费跟快乐的正相关比较小。还有另外也是今年的研究,那些进入城市收入比留在农村的高很多倍的农民,进入城市过后,他们反而比留在农村的更不快乐,所以你看收入是有误导性的。

  但是影响快乐的有一些比收入和消费更重要的因素,消费、收入只能解释快乐差异的2%,所以相关性很低,而且这是个人来看,从整个国家来看它的相关性。而且2%的相关性,只是一个相关性,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不一定你多赚钱就能够使你多快乐,这个2%可能是你比较快乐的人可以赚比较多钱,可能说为什么说比较快乐,为什么赚不了很多钱。你想想看一个雇主请雇员的时候,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你是要请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还是要请一个像我这样整天笑口常开的呢?所以我的收入可能是因为我比较快乐而收入比较高。

  其他比收入或者消费更加影响快乐的,包括刚才发言人有讲过信仰、健康、就业,愿意帮助其他的人比较快乐,还有婚姻,结婚的人比较快乐。

  这个是几天前才出来的,香港岭南大学何乐生的研究报告,就业和快乐的,最低的是那些没有工作的,失业的人。比学生、退休和家庭主妇以及有工作的都低很多。每星期工作指时数跟快乐指数,你有工作很重要,但是你有工作的工作越多的越不快乐,所以要有工作不过不要工作太长才更快乐,这个有相关性。按婚姻状况来看,快乐指数也是最高的是已婚的,比未婚的快乐明显高。但是婚姻和快乐的关系,对于我们很重要,尤其是没有结婚的,不要等太久,不要随便找一个就结婚了,因为你找错对象跟你闹离婚更不快乐,最低的是离婚的。

  宗教信仰与快乐,有信宗教的比较快乐,尤其是越虔诚的教徒越快乐,但是在不同的宗教里面,佛教反而是最高的。

  这个是比较婚姻和没有婚姻的,就业和没有就业的,婚姻和就业的重要性,相当于平均年收入的2倍,如果你认为这个数据好像很高,有另外一个数据,一个单身的人需要13.8倍,将近14倍的收入才能够达到一个已婚人的平均快乐。所以看婚姻多么重要,你可以说这只是一个相关性,因果关系,到底是结婚使你快乐,还是快乐使你结婚,理论上都有可能。我们用普通的观察就可以知道,那些如果他想结婚的人,并不会说因为他不快乐就找不到对象。因此,应该结婚使你快乐的因素比较强,而且我是一个已经结了40多年婚的人,虽然只有一次的经验,但是40多年的经验,我可以诚恳的告诉你,使结婚使我快乐,而不是快乐使我结婚。

  中彩票的人并不会比没有中彩票的人快乐,他中奖过后非常快乐,但是两个星期过后就打回原形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原因?因为曾经沧海难为水,你曾经高消费让你低消费就不会快乐。我用4F讲是Faith信仰,Form健康,Family家庭,Friends朋友。为什么讲4F,动物行为学里面有一个4F的讲法,动物每天就是在Feeding、Fighting、Fleening,还有Mating,一会儿交流的都可以问我,但是也一个问题不要问我,你讲四个F,最后一个为什么是M不是F,这个问题不可以问。第二点终极目的是快乐,由于时间关系我有一篇文章在去年的经济学家有查到。

  第三点我们可以增加快乐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多数经济学者不相信快乐的衡量是可靠的,因为经济学者不相信人们的口,他们只相信人们的钱包,你愿意花钱去买的经济学者就相信了,这个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对经济学者对快乐衡量的完全不信任,有一个杀手锏,我的杀手锏是教他们,你们看看自己的后院,我们经济学最重要的变量是什么,是GDP,那我们用了很多很多年,20年前左右来了个PPP纠正,用购买力评价来纠正GDP,这一纠正使中国的GDP增加4倍,使印度的GDP增加6倍,快乐的指数可能不是很可靠,但是作为一个整个国家的平均快乐指数,我想永远不需要做4倍的纠正。而且给一个对的模式,近似性模糊的答案超过精确的答案。不同快乐衡量之间相关性很大。心跳、大笑跟快乐都有一致性。

  增加快乐衡量的可靠性和可比性的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问人们,对自己的快乐评价,从15个,快乐、相当快乐、不快乐等等项目部如修改成总快乐大大大于不快乐,或者大于或者相等,或者小于。为什么?因为这个能够使中性的,快乐量和痛苦量大约相等,净快乐大于等于零中性的点。一个社会如果有70%的人是有正快乐,另外一个社会50%,这个是可比的,快乐衡量的可比性,险业的快乐测算是很不可比,你可能认为你的快乐量只有6,我说我的有9,但是你的6可能更大,我的9可能更小,所以这是很难比较的。因此我们应该用比较可比的快乐量来比。我在25年前的演讲用一些更加基本的公民,把这个当做一个结果。在一个假设之下证明社会里面所有的个人福祉所有函数总和。我在十多年前的文章,根据1975年的文章,1975年的是理论的,而1996是应用型的,用最小的可感知的快乐为单位,得出人际可比的基础快乐衡量法提高人际可比性。这个可以看我2008年在澳洲的文章,下个月我要到美国开一个快乐指标的会议。

  国家成功指标,环保负责的快乐指数,我们不能只看GDP要看人民的快乐,所以提出幸福指数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我提出这个是两年前一篇文章里面提出来的,作为补充甚至替代GDP的国家成功的指标,这个一般是根据原有快乐研究者提出的叫做平均快乐生命年数,刚才讲生命预期是重要的,这是对的,你不但要获得快乐,而且要获得久,平均快乐乘以平均寿命,但是我对这个提出一个修正,他的快乐是10里面的7,但是通常一个人如果给自己的快乐打分是打5分的话,快乐跟不快乐是抵消掉的,5分差不多是净快乐,因此我认为如果是7的话应该减掉5,只那这两个净快乐来乘以生命的年数。如果作为个人的可能这个就够了,但是作为国家指标,作为长期来看,我们现在虽然可能可以提高快乐,但是如果我们对环境破坏的很厉害,会危害到整个世界的长期生存,因此作为一个国家的成功指标,我认为除了要看快乐的年数,还要看对环保的破坏。因此我提出环保负责的快乐国家指数是人均净快乐量减去人均环保的危害,这两个必须计算到可比。我计算的是初步,或者只是一个估计,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全世界最高的是瑞士、丹麦、瑞典、澳大利亚,东亚最高的是纽西兰、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蒙古,我希望中国能够进入这个NRHNI指标的十强。谢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