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碚:产业技术创新路线的突破前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30日 11:18  新浪财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1月30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2010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论坛”在北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产业·新经济·新机遇”。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

  金碚: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想讲一个问题,就是产业技术创新的路线,它的突破性的前景是什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且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没有很清醒的认识,不仅中国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我们现在正在处于金融危机的后期,有的人说现在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不管怎么样,大家都非常疑惑,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如此难以度过?金融危机实际上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常态,而经济总是有波动,总是有周期,有景气的时候,有衰退的时候。但是这次的金融危机从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到08年冲击全球的经济,到现在已经是2010年了,但是现在大家还不敢轻言说这个危机已经度过了,这是为什么?而且这次金融危机全世界的政府采取了统一的行动,在历史上很少有全世界的政府统一一致的对经济进行刺激,经过这个刺激以后,经济的增长、下滑的势头好像已经被遏制了,好像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了。

  但是在这个时候,美国为什么还要搞量化宽松政策?这到底是一次什么危机?所以我们说这次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在金融领域中间发生,实质上它的根源是在实体经济的层面。也就是我们可以问很多的为什么,现在大家觉得都看不清了。究竟什么东西看不清?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要回答究竟什么产业值得发展,特别是长期投资,这个问题实际上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那个时候发生石油危机,石油危机之后世界经济的增长还有动力吗?还有经济值得发展吗?经济研究说有,我们现在不太讲这个词了,叫“新经济”,所谓新经济就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这个产业是可以支撑世界经济长期的增长。大家知道,确实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有很多的研究,90年代经济增长也比较强劲。但是到了21世纪初大家突然对新经济失去了信心,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崩盘,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好东西值得长期投资吗?谁都认为这个新经济是有前景,问题是到技术产业这种新经济要值得商业资金长期的进入投资,大家觉得没有信心,或者就是说90年代信息很足导致泡沫,到21世纪突然经济崩溃,原因就在于这个产业将来能够支撑庞大的这么一个金融虚拟的经济体吗?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大家都很赞赏的所谓的投资之神巴菲特,巴菲特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这个问题,到底这个产业为什么值得长期投资?所以他从来也不投资这个产业,跟比尔·盖茨的关系这么好,但是他从来买微软的指标。由于这个问题是21世纪2002-2006年的时候,大家都知道,全世界产业找不到北的时候,美国就说还有一个最传统的产业就是房地产,所以就大量的把金融资金引入房地产,不断的降低利率,注入流动性,把虚拟经济托上去了,大家都知道这个过程,这个过程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发生通货膨胀,否则这个故事还可以演下去,不断的放松流动性,不断的把价格炒上去,支持庞大的金融衍生产品,只要没有通货膨胀还可以。但是问题是到了2006年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了通货膨胀的苗头,美联储也是觉得通货膨胀太可怕了,就开始紧缩银根,16、17次的提升利率,结果导致流动性减少以后,房地产价格掉了一下,一掉下来这场戏没法收场了,所以产生了危机。

  但是危机来了以后这个问题能够回答吗?如果房地产不行了,那么还有什么产业能行?所以这个问题又回到了金融危机以前面临的这个问题,全世界都要回答究竟用什么产业来支撑整个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来看看中国,中国现在30年来产业竞争力的源泉究竟是什么?首先当然就是市场化,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大规模的引进外资,引进外资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利用低价格的土地、资源和低标准的环境保护,我们要参与这个过程,我们也是从70年代这么走过来。把过去我们极度僵化的劳动制度转变为高度灵活和弹性的劳动制度,70年代以来我们改革开放也是,过去我们劳动用工是全世界最僵化的,现在我们的劳动用工制度可能是在全世界来比我们也是灵活性和弹性比较高的劳动用工制度。

  我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样一个过程,导致中国30年来经济产业竞争力的显现,获得了我们30年成长的辉煌成就,金融危机之后,全世界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传统产业遇到了瓶颈,传统产业的瓶颈是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显现出来了,因为传统产业就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这个体系在上世纪70年代,现在这个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这样一种工业化从全世界来讲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时期,但是还没有过。全世界的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以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没有过,但是它的问题已经暴露出来了。大家都看到了高技术产业的前景,但是投资人仍然对它的信息不足。所以金融危机之后,我们都知道全世界的经济都受到了冲击,但是相对来说中国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受到了冲击。但是全世界的问题对于中国的产业发展来讲,我们好像好一点,因为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中国还在工业化的中期,所以我们的脚还是踩在化石能源这个基础上,尽管有问题,要节能、要减排,还有资源枯竭的问题,但是谁也说不准煤和油什么时候能用完。

  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又把那些话题提高到了国际的讲坛上,发达国家他们要寻找金融危机这个庞大的虚拟经济实体的根源,因为救助经济的时候主要面对金融是救急,本来金融危机就是当年自动性的时候虚拟体过度的膨胀而导致的风险累积。但是危机来了以后,我们没有其他办法,还继续的宽松,这是什么原因?不宽松的话不知道基础做什么,所以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金融危机以后,他们提出要重振制造业,要再工业化。为什么要重振制造业再工业化呢?就是要寻找这个庞大经济体的基础,什么基础呢?就是创新基础。因为制造业和工业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技术创新主要的载体,美国人就想到如果再这么萎缩下去,美国人就会失去技术创新领导者的地位,创造一点就业已经是解决一点贸易问题,你如果看不到在实体经济层面有什么投资的方向,技术创新的路线看不准,不是一般的技术创新,就是核心技术,这个路往哪里走,什么产业值得发展?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美国就担心自己会成为二流国家,所以美国这次中期选举的时候,奥巴马的演讲就讲到这个事情,他说现在建机场建高铁都是中国人在建,我们不能够容忍光伏产业,不能够容忍风能产业,制造业是中国和德国,我们美国要成为二流国家,他很紧张。紧张的原因就在于好像这个经济体就像一棵大树,那个树冠就是虚拟经济部分,当然也有用,需要阳光,光合作用,它长得很大,但是它的根跟上面不对,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很突出。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后,特别是美国,在节能减排、绿色经济这个方面,它的变化很大,对气候问题的变化也很大,在这个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问题只是说说而已,没有下很大的功夫。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调的来说要节能减排,高调的说要应对气候变暖,高调的说要减少碳排放。要我们分析其实问题是两个方面,确实这个问题在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确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想以此来提高他们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是改变一下规则。过去的规则比如说像打乒乓球一样,看中国人打的乒乓球这么厉害,是不是这个球做小了?我们规则上做得大一点,这个一定程度上含义也是一样。过去中国生产的东西都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现在我们把标准提高,所以现在需要节能,需要减少碳排放,需要有各种高技术,要给我们各种各样的制裁和限制,从而抬高了技术的门槛。由此他们希望能够奠定他们在这个制造业中间的创新领导者地位。所以我们会看到,它必然会导致产业竞争的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的重大变化,而且产业竞争规则和以前不一样了,加上了节能、减排、低碳,再加上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责任,员工福利责任,这种规则在过去传统的自由贸易政策里面是没有的。但是现在要有,当然有积极的一面,确实是面临着这个问题,但是也有竞争的一面,就是告诉你们说,按照中国原来那种方式,你们这种竞争方式不能接受,乒乓球的球变大了,你再这么快也快不了了,就是这个意思。国际贸易规则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过去我们讲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就是谁便宜,谁卖的好,消费者能接受就能卖,现在贸易加上很多非传统的因素。

  金融危机之后,政府、社会、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个东西来了以后就发现,由于它的根源是在实体经济层面,导致了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减弱,竞争力的减弱在发达国家里面表现为三个最重要的现象:一是创新机制,我们讲美国是一个创新大国,但是它的创新机制现在所面临的创新技术路线和以前不一样,现在的创新技术路线,节能减排、新能源、新材料它的创新收益是高度外化的,就是说创新的人自己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和成本,冒很大的风险,如果创新成功了,真正受益的是社会。在这种情况下,用什么样的创新机制让商业的资金能够进入到这个创新过程中间?那就要政府来干预和补贴,但是政府干预和政府补贴在发达国家到底表现为什么样这是一个问题,是不是会影响公平竞争?会不会影响自由贸易?再有就是劳动关系、分配关系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总而言之,就是这个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产生一些重大的变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实体经济层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必须来寻找产业竞争力新的源泉。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跟世界近似,有三大问题,一是资源,二是环境,三是劳动关系。我就不详细展开了,这三个方面导致的结果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原先那种方式来发展我们的产业,我们竞争力的源泉就要不行了,就要枯竭了,资源成本要上升,又有很多节能环保的要求,环境的标准也提高了,我刚才讲了,劳动者劳动关系的调整也是金融危机以后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劳动成本也会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必须要产业转型了,这种转型结构要变迁,要创新导向,制造业要更加的精致化。

  我们就要建立一个高效、节约、清洁、共立的现代产业体系,有那样一个产业体系,我们30年走过的产业体系现在已经不适应了,或者是必须要调整了。所以在这个时候,就遇到了和发达国家有些类似,但是也有中国特点的问题,就是要发展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我们也要和发达国家一样,它比我们更迫切。因为我们传统的工业化过程还处于中期,我们还有很多传统的投资领域和发展领域。比如说我们的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等,这些东西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我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表示我们中国经济还能够在8%以上的增长率,来保持一定的时间,战略机遇期还没有过。但是寻找产业核心技术创新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这个问题也提到了中国产业界的面前。这个问题现在国务院确定了7个方向,比较宽,但是大家看看那7个方向,基本上也是在沿着金融危机之后大家已经讨论过的一些产业,比如说信息产业,因为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找那些企业家们来座谈,奥巴马就说有什么好产业,IBM说“智慧地球”,还是按照IT产业原来的技术路线在发展。

  前一段时间我们召开竞争力年会,很多人问柳传志,说这次苹果出了这么多的新的产品,iPad、iPhone这种产品,会不会对中国的信息技术、路线产品重大的影响?柳传志说这个问题我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是要有准备,全世界都在寻找,或者是要明确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根本路线往哪里走,回答什么产业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值得投资,现在的问题是在于,我刚才讲的全世界从产业发展的大势来讲,处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巅峰阶段时期,煤和石油还没有用完,所以经济效率仍然是最高的,但是又破坏环境,又加上了一个碳排放的问题。但是我们要用新的东西来替代它怎么替代?这个社会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政府要多大的补贴来替代?这个替代的路径是什么?我们还没有做的时候,美国人就说要对我们进行制造,说我们发展光伏产业政府补贴,不公平竞争。所以我刚才讲的竞争规则也会发生很多的变化。

  总而言之,中国必须要积极的寻找产业竞争力的源泉,积极的寻求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路线,它的前景究竟是什么?我想如果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讲,无非是三大问题:一是因为还处于化石能源工业化的阶段,所以对这些传统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还是要发展的,但是这些产业必须节能减排。二是拓展新的产业空间,国务院的文件里面也有,包括生物、电子,还是过去那个路线,但是要更高一层。三是开发新能源、新材料。

  到目前为止大家能够看到的大概还是这样,所以我想我们要回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核心的技术路线,它的突破前景,大概就是以上我描述的,基本上是我目前能够看到的这三个方向,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