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主题论坛二:追寻卓越之路全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6日 11:02  新浪财经
主题论坛二:追寻卓越之路全景(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主题论坛二:追寻卓越之路全景(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1月25日-26日,由《财富》(中文版)联合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0财富CEO峰会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隆重举行,包括《财富》全球500强部分企业CEO在内的300多位商界精英将齐聚一堂,多角度探讨“寻求增长新模式”。以下为主题论坛二:追寻卓越之路实录。

  比尔·鲍威尔:女士们、先生们很抱歉,我的中文不够好,所以我将用英文发言,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尊敬各位演讲嘉宾,包括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林左鸣先生,显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是属于整个航空业一个巨头集团,下面请林左鸣先生到台上来。下面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著名经济学家胡祖六,他曾经是高盛是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现在是著名经济学家我们请胡祖六先生。下面我们请刘积仁先生,他是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在商业软件应用方面的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下面我们就请Mr.Trevor Gruzin,他是埃森哲管理咨询公司亚太区董事总经理,他在新加坡工作。最后非常重要的演讲嘉宾是刘允,他是来自谷歌全球副总裁,大家一定听说过这个公司了,谷歌。

  林总,我想第一个问题先问您,我们现在对于我们这一节的演讲嘉宾的主题就是追寻卓越之路。对于中国的这些公司而言,在追寻卓越之路如何做才能够使得自己真正的做到卓越。在我们开始本次的讨论之前,我们最好应该是要把自己的一些基本的词汇进行定义。林总在您的概念当中什么叫做卓越的公司?什么叫做伟大的卓越的公司?您能给我们做一下定义吗?

  林左鸣:谢谢主持人,我认为做一个企业他是一个主要的目标是创造价值来适应市场。我觉得一个卓越的企业应该是能够不断的适应自己市场空间的企业。如果是一个伟大的卓越企业,应该是不断能够改变和创造一个新的市场空间这样一个企业。而现实当中这样的企业应该是不少的,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下面我们就请刘总,其中一种使公司卓越方式就是金融创新,您现在所在的行业是属于创新是您的生命一个血液。我想在过去几年当中对于这些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做到真正的创新?在你的这个行业当中你是不是已经看到了在高科技行业还有软件行业、商业应用行业创新是什么样的?

  刘积仁:东软是在软件的领域,这个领域企业的成长首先整个竞争的环境就是一个全球的环境,因为中国这个行业起步也比较晚。中国的市场事实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全球的市场,大多数中国在信息和软件行业的企业他刚起步第一天开始,他就面对全球同类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所以在这个方面他唯一可以生存和发展之路就是要来自于他的创新。

  应该说过去20年间中国信息服务的产业通过他自己特有方式的创新走到了他一个自己独特的生存之路。比如说如果看到在中国的Internet这个方面整个的企业应该说发展的相当相当不错,尽管经历了十分困难的简单,但是在英特网产生的经济已经看出了十分好的模式。

  像在信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中国的企业在中国的电信、电力、社会基本的保障领域还有医疗领域都有他自己的特色,拥有一个很好的份额。东软作为软件企业,我们在医疗设备领域我们通过软件和制造业的结合来找到我们卖软件产品的一条路线。

  所以我觉得今天如果还能够活下来的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应该说多多少少都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新的模式,拥有了一个十分特有的技术,他才可能在这样一个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够生存起来。

  未来也一定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在这个方面中国的企业未来的生存靠的绝对不应该是他的低成本的劳动力。尽管我们会拥有许许多多的更有低成本价格的大学生或者说研发人员,但是未来我们还是要通过创新才能够得到一个持续性发展的路。因为现在在中国创新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长的速度应该说是远远超过我们GDP增长的速度。谢谢。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胡祖六先生,问你非常简单一个问题,现在在中国是不是已经有了卓越的中国的公司了呢?中国改革开放也就是30年的时间,所以目前为止可能还不可能出现像波音、谷歌这样的卓越公司,我们问这个问题是否问得过于早了呢?

  胡祖六: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因为中国经济的成长,各行各业中国开始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其中包括很多是传统的国企,本来是非常低效率的甚至是亏损的,但是经过改制重组他们焕发了活力变得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变得越来越伟大、越来越卓越。我们看了很多,也就无外乎刚才刘积仁先生讲到,中国进入财富500 强可能绝大部分是传统的国企,但他们不是传统的国企,是经过改制重组后的企业,当然政府是参股控股。这些在很多方面已经越来越跟我们所公认所谓伟大的企业或者是卓越企业越来越接近,这个差距越来越小。

  除了非国有企业之外,我们有很多创新型的企业也包括像我们刘总这样的软件企业,无论是在IT、消费品、服务有一大批非常有活力的民营企业或者是私有企业,他们一开始就是非常有冲劲,有创新的激情和能量。经过20年、30年大浪淘沙,竞争淘汰,其中幸存者已经变得非常优秀的企业,其中有一些可能从规模、资产、销售、利润还达不到有一些公司的规模,但是他们是非常了不起、非常优秀的企业。

  所以对你的回答是我非常的乐观,乐观原因两点,第一中国的宏观经济在过去30余年的快速成长的基础上,未来我觉得至少还有20、30年继续高速成长的空间。这个优势是无疑伦比的,看现在如果在日本或者说在阿富汗是很难期待有伟大的企业出来,就是因为宏观经济的前景不是很明朗。中国的市场所谓水涨船高,是 10%、8%的GDP的成长,一定会培育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可能其中就变成伟大的企业。

  第二我觉得中国人固有的创新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在传统的计划经济的制度下被埋没、禁锢了,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看到这种精神释放出来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这种创业精神随着我们市场经济改革进一步的深化,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健全,经济自由、商业自由越来越明显,我想还有金融市场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效率,我想中国的这种创业创新精神是培育中国伟大企业的最根本元素,谢谢。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我想问一下Mr.Trevor Gruzin,埃森哲公司的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那么在中国公司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一些全球化企业的一些成功的标准?或者是什么样的全球化的公司可以称为成功的全球性的企业。现在很多中国公司走出去,这个角度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和它的竞争对手学习哪些东西呢?

  Mr.Trevor Gruzin:什么叫伟大、什么叫卓越,我们埃森哲有这个研究的,我们埃森哲公司一直帮助我们的客户成为卓越或者是伟大的公司,提高他们的业绩。从93年以来我们一直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我们进行分类,我们也进行一些实际研究和总结看它怎么变成一个伟大而卓越的企业。你持续要有研发投入,要持续保持一个创新的投入等等。

  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当中他们也做过一系列的研究,全球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对于很多中国的企业来说全球化也是很大的机遇。同时也是中国企业问的最多的问题,也是我们被问的最多的问题。全球化是变成卓越的前提,你要想成为一个世界伟大的企业,总是要走出去的。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另外这个全球化给中国的企业提供很多的机会,但是也提出的非常多的挑战。我们也看到过很多企业的教训,他们在全球化走出去的过程中他们有时候没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战略,有些企业就有非常清楚的战略,为什么要走出去,走出去是服务他们什么样的目标。你在走出去全球化的战略当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要了解他的客户群,或者是在某个行业要作为一个领袖等等。所以在走出去的全球化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经验和教训,埃森哲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你的文化、领导力、系统、流程等等需要做哪些调整,是集中管理好还是权利下放好,我们都做了非常多的实证研究。怎么样在全球范围内下放权利,同时又能够实现本地化,因地制宜这种全球化,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很多企业去研究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那些超级的全球企业或者是超级本地化的企业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他们成功的模式的。那些以前曾经走过弯路这些企业或者是以前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如果你能够事先了解到的话,你在自己进行全球化和走出去的过程中你就不用再去走以前走过的弯路或者犯过的错误。所以很多跨国企业都是从国内企业慢慢发展成跨国企业,这些企业有非常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供我们学习。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谷歌是每个人都知道的,谷歌可以说增长最快,创新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他们在新兴企业当中可以说是占据一个非常主导的地位。那么谷歌目前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你认为谷歌之所以能这么伟大,他有哪些主要的特征?比如说企业文化或者说是你能不能给我举出两到三个谷歌的特点,使得你们实现这么快的增长和这么快变成一个伟大的公司?

  刘允:你刚才提到的企业文化是很重要的一个词,我想跟在座各位分享,每一个公司都有自己的文化,但是你要一个公司让每一个员工都真正的心服口服来相信这种文化,认同这种文化,相信公司未来发展的愿景和理想是很难。可以说这是我们一个基因,是我们的DNA,一个创新型的企业或者是一个高科技企业,创新应该是我们的DNA。

  谷歌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和大部分的伟大公司相比我们非常年轻,11、12年的历史,非常的年轻。而且我们谷歌仍然是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在公司内部仍然有非常多的讨论很多很多员工主动和其他员工分享信息、分享他们的想法。所以我们过了11、12年之后我们仍然像一个刚刚成立的创新型企业,创办不久企业那样,我们很多内部开诚布公的讨论,怎么样给客户更好的服务等等,这些过程当中我认为这些是我们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我想问一下在林左鸣先生,在您的行业当中波音和空客是最主要的两家企业,航空工业当中可以说是两个寡头统治这样一个行业。他们对于您的企业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我们说未来十年我们将会世界上出现航空业三巨头,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对这个评论的看法?

  林左鸣:刚才一开始我说了一下企业卓越我认为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首先要适应自己生存的市场空间,当然一个更伟大的层面就是能够改变和创造或者是创新自己生存的空间。我们注意到了波音和空客正在致力于做这么一个伟大的层面的事情,就是在推出新的波音787,空客387、350新一代的飞机。在一个巨大的创新行动显然对全世界的航空企业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我们中国航空工业提出一个口号和战略,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实际上我们现在为波音空客几乎所有型号的飞机都生产了大量的零部件。应该说现在在世界上飞的每一型飞机基本上都有我们公司生产的零部件,不管是飞机还是发动机,我们为此感到非常的自豪。这是我们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我们想中国航空工业会在世界航空市场的增长这么一个形势下会逐步成长起来,也许正如你说的会三足鼎立,但是这种三足鼎立会在更加和谐、互助、合作这么一种形势下来取得我们之间的共赢,谢谢。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刚才林先生提到了适应能力,市场做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市场环境也在快速的发展,那么在您所在的行业当中您怎么样适应环境?适应环境快速的发展?怎么样去对外界环境快速的变化能够公司内部作出及时快速灵活的调整?

  刘积仁:我认为也是在一些新兴国家,中国这样的国家的本土企业,能够快速发展,能够变得卓越巨大的机会,它的机会就是快速、敏锐感受到市场变化,并没有快速的组织资源抓住这个机会。比如在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几个时期,像东软的这样的企业都给了我们一个特别好的发展的机会,第一轮的时候是中国移动网络的建设,我们那时候抓住了在网络建设后面的移动通信支撑平台的建设,像信息服务、移动增值服务等等为我们的成长带来一个动力。

  第二次机会是中国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抓住这个机会使东软拥有了50%以上市场份额,在养老、退休、整个健康保障等等方面给我们机会。中国电力市场信息化的建设,特别是分成南电、北电之后也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中国医院整体的建设,另外一个中国的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生产汽车、生产手机、生产这些IT产品,里面的软件正在成为一个部件。那么给东软带来了很大的机会,这个机会使得东软在汽车电子和手机软件的开发领域里面,成为世界比较优秀的在全球方面一个有规模的提供服务者。

  今后我们看到中国发展在绿色能源,特别是在医疗改革的领域,最近我们在关注慢病的防治,中国经济发展中GDP全球第二,慢性病全球第一,高血脂病、心血管病、亚健康的人群也是全世界第一。我们在关注这个领域的同时,我们发现一个很大的机遇,用物联网的技术,用互联网的技术来做慢病的监控和管理。因为在这个方面反而是这些小的新兴的企业,移动的速度比跨国公司移动的更快,他的冒险精神也更加强。在这个方面是形成了这些小的企业、新兴的企业能够快速成长的一个很好的市场环境。谢谢。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想问一下胡祖六先生一个问题,国有企业在中国非常注重规模,比如说财富500强清单上头比较注重规模,这个是以收入为主要衡量指标的,但是对于一个药厂可能他关心的可能不是收入,而是利益,做出一个新药他赚了多少钱。您是否认为我们过度强调了规模,特别是国有企业是否过多的强调规模,是否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胡祖六: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确实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很多产业、很多企业可能过分的追求规模,可能跟我们的计划经济有关系,计划经济就是产值,产量这么一个目标,他是不讲效益、不讲利润或者是股权的回报,可能这个也会有影响。但是也跟中国人这种想做帝国的建立者,我一定要做得越大越好,一定要影响力才能会被尊重,这可能是文化的取向。市场经济环境下,规模也是很重要的,因为规模经济,在很多产业,你有了规模才能降低成本,才能有资源去研发,扩大你的市场份额,确实规模经济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你的核心竞争能力,你的专业分工,并不是规模代表一切,这个要处理好。有意思是不止在国企,在民营企业里面,民营企业现在也是非常盲目追求规模,特别是多元化。很多人搞地产现在搞金融、制造业,搞制造业现在搞地产、金融,都想成为一个帝国,这我个觉得是非常危险的。

  但是我想给你举个例子,也是比较乐观的,ICBC毫无疑问是中国第一大银行,现在也是全球第一大银行。我回想起十年前我跟张行长,他是最年轻的行长之一,还有对ICBC有什么样的一种愿景。我们讲的卓越企业一个要素,一个伟大的企业应该有一个伟大的愿景,2000年的时候我跟张行长谈话,那时候ICBC是纯粹的国有商业银行,有很多历史包袱,不良贷款率20%以上,资本金非常的不足。内控风险管理非常的薄弱,当时有70多万员工,当时员工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是不适应现代金融服务业的。当时的压力重重,我发现张先生有一种威信,他说前十年要重组、改制,甩掉历史抱负,不良贷款降低,资本金要重组,员工要晶界,70万员工变成30万员工。那时候希望资产规模达到花旗银行的水平,过十年。那过十五年,ICBC上市,资本的市值能够达到花旗银行的水平。他很清楚光有资产规模、市值达到花旗银行不够,还要利润率达到花旗银行,希望2020年左右,所以他的愿景非常的清晰。但是我们看到所有这一切发生不到十年,无论是资产规模、资本市场市值还有净利润率都远远超过花旗,当然有一定的运气,金融危机使得花旗银行一蹶不振,快倒闭了。

  这时候我认为应该是作为卓越企业很多适用性注重规模和效率两者可统一起来的,这是伟大企业必须处理好的命题,谢谢。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在中国客户当中您觉得最大的障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不管说是国企还是民企,您觉得在追求一个作为一个伟大企业、卓越企业的时候,他们觉得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

  Mr.Trevor Gruzin:这个问题是很全局性好的问题,刚才胡祖六先生也讲了,甩掉历史包袱,这也是文化一部分,可以看到中国的企业家精神非常好。另外有一些自然的竞争求上的精神,传统来讲可能大家还是比较追求于做大,也要做强,也要做得最好。

  从外界来看的话很多人对中国企业是非常的敬仰,甚至嫉妒,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企业发展如此之快,实际上中国还是发展历程的初期,在领导力方面、文化方面很多在中国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国是创业最好的地方。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大家肯定都觉得谷歌已经是一个卓越的企业了,那他能不能做到自己想达到的卓越和水平?因为他现在处于一个微妙的地位,在中国来讲可能是网民用户最多的一个国家,那么谷歌在又处于这样一个微妙的地位,他是否可以很好的适应中国的情况呢?

  刘允:这样来说可能更直接一些,中国的用户也是谷歌全球用户一部分,中国的企业应该是谷歌去服务全球客户一部分,这点上从来没有改变。因为在谷歌的信念里面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永远是他的一个座右铭,为他的企业评估最好的数字和互联网的营销平台也是他一直在追求的。所以从这点上是从来都没有改变,一直在做的。你的问题很关联是谈到了在中个市场可能跟其他的市场不太一样,那么在中国的市场里面去追求这样一些自己的愿景和自己想要去达到目标的时候,可能也是一个需要逐渐去学习和适应。像这样一个优秀的企业它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和宽松的市场环境。比如说在美国市场先壮大,扩大到相对他熟悉和发展市场。中国互联网移动用户是全球聚首的市场里面,我也相信这个公司也在通过学习、了解到底什么是一个最优最好的方式在这个市场生存下来,也是他要进一步完善卓越之路上面几个要去攻克的难点之一。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我下面想有请我们台下的观众提问。

  提问:我想请教林总一个问题,中国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公路、铁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不管是从里程还是从网络方面目前都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程度。这些年我们的高铁也在快速的发展,有的已经通了,刚才谈到像京沪也会很快的通车。这个我觉得势必会对航空业形成冲击和挑战,我觉得作为咱们航空不管是做飞行还是做制造的领军企业和人物,我觉得在这方面怎么样有一些新的思路或者是变革来去应对这个方面的东西,能够走出更卓越的路子来,谢谢。

  林左鸣:我觉得中国这个国家非常特殊,可能将来能够跟中国比得只有印度,那么它整个交通体系构建可能将来最后的格局是全世界现在有的发达国家的格局都不一样的。刚才正像这位提问的女士说的,中国最近高铁发展非常快,而且是令人非常吃惊的速度在发展,可以说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样一种发展势必对中国的航空以及其他的交通运输的形式的业务带来一些冲击和挑战。

  但是我觉得中国航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空运管理没有根本的改革,我一直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解放了土地,使得中国大地上凭空长出了巨大的财富。如果一旦哪一天中国的天空解放了,也会凭空生出更加巨大的财富。如果说中国空运管理改革推进了,空运开放了,中国空运飞机将会得到蓬勃发展,也会带来中国航空工业巨大发展。这种发展恰恰和现在的高铁这样新的交通运输这种形式我认为会产生很多的互补,毕竟中国有很多的人口比较密集的中小城镇,由于城镇化政策的推进正在崛起,而不是说所有的中小城镇都可以用高铁把它连通起来的。在高铁主要的流通干线上面还需要搭建很多这样的一种高通网络,这个网络完全可以有支线航空来构成。

  所以我感到尽管会有新的形势摆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面前,但是我觉得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把握得好,应该是可以使中国航空工业很好的发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最近大力推进通货航空发展,我们大力呼吁全国都来关心关注推进中国通货航空发展,我想只要中国通货航空发展,中国航空事业一定会走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谢谢。

  提问:非常感谢,我想提一个问题,其实今天大家谈的很多都是比较战略性的问题,但是我非常珍惜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向各位企业家来提问一个很具体的但又是一个以小见大的问题。我们是央视第二大广告公司,应该说长期以来做的是传统广告业务,这几年的增长率也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现在的营业额全年已经达到了 30亿左右,但是现在我们也在面临一个新的这样一个困惑,就是因为现在的媒体的选择是多样化的,企业发展也跟传统的一个营销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过去很多企业是靠广告的拉动或者是大众媒体的拉动,但是现在很多企业根据

  刘允:我可以给你沟通这样一个概念,广告行业面临从传统到新的数字媒体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一个趋势,大家都可以看到。因为消费者,用户花在网上时间和传统媒体的时间上可以看到这个转移是不可避免,而且会越来越明显。原来做的非常优秀的广告行业应该首先关注到这个变化,第二步积极融入到这个里面去。

  我想有一点跟你沟通就是现在的广告主越来越追求一个回报率,以前企业市场营销就是把这个钱花出去,只要达到一定的曝光率就可以了,无论电视、户外还是平面媒体,现在可能更多的企业领导人要求要有回报率。我花了这么多广告有多少是我实质回报,是我新增用户增加还是销售额增加,这是很多媒体经过互联网或者是其他媒体可以做到,为企业的CMO提供这样的数据,更精准,更有数据来支撑,更多基于决策的工具让企业做广告做得更透明。以前广告界有一种说法50%的钱不知道浪费到什么地方,现在还会有一些地方不知道,但是比例大大缩小了。

  这个角度来讲建议您更多是从追求企业要求回报率,企业要求更精准做广告投放这点上可能是一个值得去思考一个方向。谢谢你。

  提问:您好,我想问一个创新的问题,创业板到现在有一年了,这次我们分析了100个公司每个公司融了1亿左右的人民币。回顾一下历史,美国三个公司,英特尔、微软、思科,加起来融资1亿美元左右,现在变成全球最好的公司。这个问题想问两位刘总,东软刘总公司,在创业板100家公司五年之后有没有像英特尔、微软、思科这样的公司,全球第一,世界一流,谢谢。

  刘积仁:我的感觉是很多成功故事并不完全在你的眼前,大家盯住这些公司,你每天关注也有可能不是将来可能看得见最成功的。这个意义来讲我也很难说这100 家里面一定哪一家会成为现在的英特尔、微软,但是如果从中国过去在几个方面的发展的历史,比如说我们的电讯,像花儿这样的公司,如果看到中国互联网也出来一大批像搜索引擎,像百度,像QQ、电子商务阿里巴巴,无论从他们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市值来看都是相当优秀的公司,这样一个故事可能刚刚开始。

  我们看到的我觉得是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新兴市场形成的时候所形成新的机会,正在改变我们传统的许多企业可能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比如刚才讲的广告,肯定是最受冲击的。现在很难想象到未来还有多少像我们现在在马路边上卖飞机票的售票处,未来有多少还会有卖火车票的点未来还会存在。还有零售店的销售量是店面人和人之间直接购买。这种变化的背后都会产生一个巨大的商机,无论今天的创业板这些企业是否成功,有一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就是中国在一个拥有巨大的互联网用户和一个巨大的购买力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一定会出来一批在未来世界500强里面有创新能力的新兴企业一定会走向这个舞台。

  主持人比尔·鲍威尔:我们时间也到了,请大家一起来感谢我们台上的讨论嘉宾,谢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