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颖一: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相当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0日 14:25  新浪财经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颁奖典礼”于2010年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上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颁奖典礼”于2010年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上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颁奖典礼”于2010年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上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

  钱颖一: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参加这样一个论坛,因为是经济学家论坛,想和大家一起探讨有关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问题,今天的主题给定的是转型发展,非常大的题目,我只想涉及其中窄一点的题目,一是关于增长,二是关于转轨,我也是想利用这个机会,提出一些问题,跟大家一起探讨。

  主要还是通过一些数据,我们怎么样理解我们看到的数据,经济理论有哪些解释?哪些困惑的地方?那些是可以澄清的方面,还是从经济学角度思考转型和发展中基本的问题。

  首先是关于经济增长,这是我们几乎每天要谈到的问题,我想看一下经济增长的数据,一个比较特殊的视角就是,根据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三个不同阶段,一是低收入阶段,二是中等收入阶段,三是高收入阶段。这三个阶段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三个阶段之中每一个阶段,增长特性是不一样的,要跨国比较的话,也要非常地小心,因为低收入阶段和中等收入阶段是不可比的,和高收入阶段也不可比。同一个国家也是这样的,在不同的阶段,也非常不可比,用这个看一下数据可能还会对理解中国快速增长有新的体会。一个可比的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这三个之所以可以比,因为起点都是比较低的,而且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四个国家,第一是中国,13亿,第二是印度,11亿,第三是美国现在是3亿,第四是印度尼西亚,2.4亿,前四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当然美国是发达国家,我们把它抛除在外,前面三个国家就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前的一年,中国人均收入落后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所以过去30年,大家可以从图上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确非常令人瞩目,似乎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是遥遥领先,因为中国的起点是低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按照人均来讲,但是经过30年以后,不仅超过了印度,也超过了印度尼西亚,超过印度尼西亚是在金融危机之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超过了印度尼西亚。所以,在一个可比的情况,在起点比较低的情况下经过30年,这3个国家相比的话,显然中国是遥遥领先的,这是第一个比较的概念。

  第二个比较的概念,中国和东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画了几个国家和地区,一是日本,从50年开始,第一个非西方的国家,取得了工业化,第二个是中国台湾,从58年开始,第三个是韩国,从62年开始,中国很自然是从1978年开始,后面还有印度,从1991年开始,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到,中国现在经历高速的发展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确实同在周边的地区高速发展态势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在我们的前面有日本、中国台湾、韩国,我们的后面也有很多其他的国家像印度尼西亚没有标出来,像印度最近的态势也是相当好的。至少从这样的比较中我们得出一个总结论,中国的增长实际上是在一个整体的亚洲较快速的增长的环境中发生的。这个图实际上如果做同样的数据,如果我们再做一些调整的话,比如说我们看到差别,如果把时间份量去掉的话,中国台湾和韩国对日本相对来讲有一个滞后,大概十几年的滞后,中国经济又相对于中国台湾和韩国又有一个滞后,如果把滞后因素去掉之后,我们再来看同样的数据,我们就得到这样的图,无非是横轴上做了一个变化,我们取起飞年作为100,将其对齐,到7868按照购买力平价2007年中国人均收入,实际上相当吻合,就说明在增长性质上来讲,态势上来讲,是一种非常吻合,出奇的吻合,有共同的规律需要我们一起探索。这张图也是说明了,经济增长是很少见的,或者说是奇迹也好,但是要是放在这样的数据比较中,我们看到有一些共同规律可循的。再往前看的话,是不是增长就到了极限呢?每个国家的情况不一样,要与别的国家和地区做参考的话,其实还有很多的潜力。有一张拟合不是特别好的是日本,日本比较早增长速度就比较低了,这里做了一点思考,有一点人为的因素,人为把1950年把日本作为起飞年,这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也有一定的道理,就是因为日本战后50年开始经济起飞,但是和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在50年的时候,日本在二次大战之前已经相当工业化了,程度高于其他的国家和地区。如果把这一点考虑进去的话,我们应该把1950年日本当时发展水平往后移,其实相当于中国台湾和韩国十年之后。这可能从经济发展阶段来讲,可能是更有道理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是一模一样的数据,日本增长就比刚才那张图显示得更为确切一点,如果从发展阶段来讲。实际上在我画出竖线上面,中国经济改革30年之后,中国2007年大致相当于日本的60年代,中国台湾的80年代末或者是韩国的90年代初。

  从这个情况来看,中国和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态势就更为吻合了,实际上并不是完全不符合规律的,而且恰恰是在这个中间。最终经济学家靠数据说话,第一要靠数据,第二对数据的解释,非常取决于怎么样看这个数据,一种看法是从某一个固定年开始看,1978年,再一种从改革那一年开始看,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是同相同的类似发展阶段来看就按照人均收入起点,这三种不同的看法会给我们也带来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如果我们仔细看数据,仔细分析的话,还是会为我们带来一些新的认识。一方面我们会觉得过去30年的增长的确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极其伟大的,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看到,也许和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有相同的规律。第三,今后的增长潜力仍然还是相当大。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根据数据讲这么一些新的想法。

  第二,转型是非常大的题目,既有经济转型,也有社会转型等,比较窄一点的题目是关于转轨,转轨是比较狭义一点,咱们只看经济,特别是只看经济体制。转轨的问题实际上是两大类问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有两大类问题,一类问题是重新界定政府与世场的关系,在计划经济下政府全都管了,这个已经被证明是不好的。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是转轨经济学中重要的课题。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多和少,简单的份额关系,在十年前的时候,经济学家也提出,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市场经济应该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应该说度量一个计划向市场转轨两大类问题,在过去一二十年中,中国经济在建设市场经济上有了相当大的进展,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样分析这些问题?

  第一个数据,国外的经济学家,要讲到政府和市场经济第一个会拿出的数字政府财政占GDP的比重,这是宏观的,而且统计年鉴就有,而且比较简单。最低点是1995年11%,以后一路上升,在过去的十年增长得非常快,1999年是1.14万亿,去年是6.85万亿,6倍,是6倍,增长了5倍,十年间。从这一个指标来看,政府范围至少从财政的角度,现在基本上比例回到1985年,今年比例与去年的比例1985年财政的比例比较雷同。问题是怎么样理解它也是比较复杂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比的话,也会有问题,因为发达国家中超过30%,但是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社会保障,养老金等,不太可比,相同类似的阶段国家来比,这是一个宏观的指标。特别是研究创新、创业喜欢用另一个指标,注册企业所需的天数,一个国家要有活力,必须要有新企业,政府在和企业的关系上第一个关系就是企业进入市场可行性,在这里面明显地看到,北京和上海需要30多天,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注册一家企业,新加坡、纽约,即使韩国首尔的时间都少很多,这是一个度量的指标。

  另外一个网上的信息,我最近也很关心,人民日报登的内容。牵扯到大学生就业的偏好,这是人民网上今年的数据,这不是科学的样本,只是大致的估计,这是在今年夏天做得。大学生最想去的工作单位是什么,政府机关遥遥领先,63%,国企是11%,剩下的都是不超过10%的,从这里来讲,选择职业表达出来的意愿。也可能大家说,是不是希望政府机关和国企有一些超出经济考虑的抱负或者理想,不完全是,同一个优先考虑因素中,仍然是经济因素,薪酬待遇、福利保障、职业稳定、空间发展等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投票。作为一个数据的反映,让我们对学生倾向在政府、国企和民企之间的考虑。

  最后是关于法制建设的指标,这方面我找到一个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 dicators关于合同的履行、法律有效性,前面是三个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下面三个就是发展中国家比较类似的,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我们也看到一些信息,印尼的情况98年以后金融危机,在最近几年确实是处在上升和改善的清,印度的情况因为历史和我们很不一样,中国的情况,过去十年大致是持平的,在过去十年特别提倡建立法制社会,把市场经济建立在法制基础上,但是整体来讲有升有降,整体来讲十年间的变化并不大,尽管我们的经济增加了很多倍,这是一方面的数据衡量法制建设方面。今天主要是通过一些数据提供一些问题,提出来供大家思考,关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关于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