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0-2011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0-2011”于2010年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上图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
李德水:同志们、同学们,我想用点评的方式发一个言。
我上午听了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我认为这个报告还是非常全面的,也很有深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不仅对宏观决策,也对企业家们市场主体的决策都有参考价值。我听了以后,我想说几点意见,一是这个报告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年我国经济继续表现出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前三个季度GDP的增长率分别是11.9%、10.3%、9.6%,1-9月是10.6%,表现出逐季平稳缓慢的回落,这说明什么呢?一是去年的影响,前低后高,必然反映到今年的增长率上。更有意义的是,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明显提高的。明年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可以继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报告给了我们明确的、清晰的信息。
二,对7月份以来,特别是9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上涨较快的原因,报告里面的分析,我建议不仅要看到流动性较大的因素,还应该看到国际的影响和传导机制做一些更全面的分析。10月份CPI上涨4.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价格比较大,国际的影响是什么呢?有两个方面,一是小麦产品,由于今年俄罗斯、乌克兰干旱致使粮食产量都减少了,他们下了禁止出口令,原来到年底还要延长,对国际市场上影响很大的。俄罗斯每年出口小麦600万吨左右,这个信号一出来,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或者说粮食价格也就起来了。今年主要产糖国都受灾,巴基斯坦爆发了罕见的洪灾,巴西今年是旱涝交替发生,印度连续三个榨季减产,使国际的糖价上升到30年来最高的水平,韩国的白菜减产,大量从中国进口,也是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从生产和供给方面。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和美联储政策推出有关系的,引起了国际上的恐慌。在8月底、9月初他们放出这个风声,到11月3号才真正出台,9月、10月国际上出现了美元大幅贬值,其他货币大幅升值紧张的局面,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涨,到10月中旬黄金、橡胶、棉花创造了期货价格的历史最高水平,玉米、大豆等商品期货价格也创造了阶段性的新高,这个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大豆大部分是进口的,必然价格很高,影响食品的价格,我建议要做全面的分析。
中国是国际游资首选的目标,热钱以各种合法和非法的方式、渠道流入中国,这些也会推高货币供应量、流动的货币量,另外国内的因素也要看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升高,农资价格也在上涨,新疆棉花采摘以前一天20、30块钱,现在100块钱都找不到人,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在收获的时候或者播种的时候,农民也都要雇一些短工,成本都是升高的,必然反映到产品的价格上,运输成本也在上升,市场行为不规范,投机炒作,外资企业到中国市场上抢购粮食、大米,出得价格比我们国家收购价要高,这些因素都要看到。我建议我们这个报告,不要把近几个月CPI较快上涨,简单和流动性过多挂钩,因为这样的判断,把这个和逐季高涨的价格水平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导下去每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怎么样取向,这里面就提出来了政府将高举防通胀的大气,流动性回收将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这个有一个对明年宏观经济如何选择和判断的问题,我认为这个恐怕还不够全面,明年是12规划的开局之年,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无疑应该以“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为主线制定明年最准确的宏观经济政策。
我赞成报告里面对今年全年CPI上涨3.2%大体的判断,但是这不是绝对,最后到底是多少,很难说,3.2、3.3或者3.1%,都要看最后的结果。但是这个判断给了我们一个基本的概念,即便是这样,全年下来CPI的上涨幅度不会和年初确定的3%左右偏离得太远,中国是第七年粮食丰收,经济运行是平稳的,没有出现过热的现象,从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来看,除了最近柴油供应有一些紧张,各种商品或者工业品都是供给能力大于需求的,这样不具备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基本条件,加上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对当前通胀上涨过快上升高度重视,特别是1月17号国务院部署了稳定消费价格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政策措施,从四个方面做了很全面的安排和部署。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当前出现的CPI上涨过快的局面,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其中主要的食品,13亿人张开嘴就要吃饭,和人民切身生活利益相关,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当前不可能出现严重通胀的局面,这个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可以说一切都在我们掌控之中。
第三,关于对房地产调控的提法,短期以调控控制资金为主,中期以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为核心的提法,我这里面有两点建议。第一,短期要控制资金是对的,但是也要把握好力度,不可用力过猛,如果用力过猛,把房地产业资金链条突然崩断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在宏观调控政策运用上我们有过不少这样的教训,一说要调控,什么手段都用上,全力以赴压下去,最后过了头又再回来,造成一些不应该有的损失,要掌握好尺度,水平的高低就在分寸之间,不是简单化的。第二,中期目标,以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为核心,这个体发也要考虑,值得商榷。增加供给和制度建设,不仅是中期目标,也是当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当务之急,应该同时并举,比方房地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我是主张两条腿走路,不应当全部推向市场化,中低收入的群体全部买商品房是不可能的,包括在座大学生,毕业以后马上买房子,哪有那么多钱,要两条腿走路,两个渠道,政府要承担一些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但是又不能回到过去福利分房的老路上,开倒车,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租房是很有讲究的,如何操作实施,制度如何建设,迫于眉睫,不然的话会给不法分子私心重的人钻了空子,该享受的人没有享受到。所以从当前来看,公租房和其他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加快进度,看了各个省报来的数字,开工率90%,今年的计划国务院的安排,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是580万套,加上农村危房改造120万套,一共是700万套,规模相当大,开工率虽然是高了,但是真正投资下来有多少呢?经济适用房是下降的,我想公租房也不会高到哪里,准确的数字到现在还没有出来。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以解决中低收入群体和社会夹心层住房需求重大的民生问题。第二,增加了供给,可以有效地遏制商品房的价格。第三,大规模建设可以把中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而且牵扯到的行业有55个,对全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第四,明年突出的问题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很大,可能等不到明年,实际上现在已经开始了。美国已经在发力了,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19号在法兰克福发表了书面演讲,这个稿子里面就说到,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阻止本地随着经济增长而升值,正在给他们自身和整个世界造成问题,言下之意,印钞票不是他的错,是中国惹的祸,矛头直指中国。在这次G20峰会上,美国原打算发动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币集中施压,结果在11月3号发表的QE2引起各国的声讨,没有想到美国竟然在这件事情找不到一个盟友,成了G19+1的尴尬的局面,反而使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被淡化了,大家集中注意力攻QE2,这是他所料不及的,但是他们绝对不会甘心,他们还会发起新的攻击。明年我们对这件事情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建议人家大学经济所也对这个问题可以展开一些深入的研究,发表一些有分量有真知灼见有理论功底好文章。
QE2的出台,也是无奈,第一轮出台是09年2月到今年的6月,一共买了1.7万亿美元,按照高盛发布的报告,应该出台4万亿,才能够使经济走上比较好的理想的状态,9月份市场上预期,舆论上传导是1万亿,最后出台的是6千亿,说明美联储在这个问题上也是顾及很多的,但是又不得不出台。出台QE2的根本目的,思维方式是要制造通胀预期,因为美国CPI9月份环比只有0.1%,同比只有1.1%,如果经济陷入通俗,又增长低迷,失业率又这么高,很危险的。人民币升值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目标,人民币币值不碍它什么事,与美国出口倍增计划没什么相干,对美国的复苏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他们为什么这么执着和这么苦苦苦相逼呢?我它是战略性的思考,实现美元的贬值,高额的负债减缓压力,转嫁风险,更重大的目的遏制中国的发展,当年对付日本的老手段故伎重演,我们也看透他们这一点的本质,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具体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在11月3号在网上挂了一篇文章《关于当前汇率风波来龙去脉及对策研究》,我就对着美联储11月3号要公布,我们比它早发表,讲一讲道理,国内各大主体网站都全文转载了,同学们可以看一看,当天华尔街日报网站和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也做了报道,我想基本上还是讲清楚了,我就说这些,供人大的同学们参考。谢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