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程炼:宏观金融监管方面缺乏经验和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8日 15:28  新浪财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共同举办“东亚金融监管:特征、模式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共同举办“东亚金融监管:特征、模式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共同举办“东亚金融监管:特征、模式与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金融评论》编辑部主任、中国社科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程炼。

  程炼:从宏观审慎以后仅仅注重微观是不够的,所以要关注宏观审慎的监管。宏观审慎监管是什么含义?究竟怎么加以实施?这个是我们讨论宏观审慎监管以及相应金融监管改革的时候要进行的课题。

  这个表是谈到宏观审慎监管都会引用的表,我们在讨论宏观审慎监管的时候很难定一个定义,我们会对它加以对比,宏观审慎监管考虑的是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整体的风险,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避免经济产出,防止GDP大幅度跌落,在性质方面,微观审慎监管更注重外渗性,自己不能控制监管,而对宏观审慎监管是在经济系统内产生的风险,宏观审慎监管必须把所有的机构串在一起,然后考虑他们之间风险的传览性。宏观审慎监管是自上而下关注系统性风险的,我注意到前面嘉宾提到在金融发展有东方和西方观念的区别,微观是西方标准分析的框架,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个体上,然后考虑我们如何控制他们的行为,这样主体的风险也被控制住了,宏观审慎行为觉得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我们这里可以给两个例子,第一是最为专业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微观审慎性监管,如果处于困境的时候最好紧缩,不能你有足够的资本,不要向外放贷,进行风险性投资,这个时候市场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如果根据微观审慎原则,每个人都不要把钱放出去,先保护自己的安全,市场上没有任何流动性,于是大家都跨了!每个人都从椅子上站起来不代表每个人都能看得更远,现在我们有一个例子,交通堵塞,很多时候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遵守交通规则的时候这个交通就畅通无阻。这是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区别,宏观审慎监管内涵是什么?这个宏观的含义是什么?在前面我们可以分成两种:这个地方时间有限我不分析了,直接说结论,这里考虑的是微观金融监管对金融体系有效益,假如你在市场处于流动性危机时刻,流动主体具有总体效应的,你对流动性的管理会导致经济体系无法继续转动,这就属于审慎监管宏观经济效应,在以往的微观审慎监管里不管你这个。

  第二,经常被大家忽略,宏观调控工具,或者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工具,我们通常把外界的因素界定,我们没有控制它,如果你走在街上没有办法控制交通规则情况下,你最后遵守交通规则管好你自己,作为监管主体你握有更多工具,假如很多市场他们利率相关的产品,你这个经济政策会对微观主体行为产生影响,而且意味着交通管制措施,是你交通部门可以用的,你如果不去使用它,你可以进行交通管制情况下不采取,你只强调每个时期遵守你的交通规则,你某种程度上你是不负责任的。宏观审慎监管的两种含义,宏观在目标和工具上,第一种使用宏观工具着眼宏观效应,这不是主流观点。第二,使用宏观工具着眼微观效应,如果我们有宏观经济可用的情况下应该使用。第三,使用微观工具着眼宏观效应,英格兰银行非常倾向宏观管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包括英格兰银行和欧盟推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结合,他们标准做法,不仅仅考虑单个主体经济状况,还要考虑宏观政策是什么样的,如果经济走向低谷我们会降低拨备要求,放大放贷权限,使用的监管工具仍然是微观的,传统的工具,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时候不仅仅着眼自己的经济状况,而是着眼于整个经济的经济状况。有点类似新瓶装旧酒,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宏观审慎监管被大家看到很多,实际你并没有发现它给你很多新的东西。我们现在先把这个跳出来考虑一下,如果我们从刚才的视角出现考虑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最传统的目标,和微观审慎监管对比表看到是宏观金融体系的安全,至少大部分人愿意更进一步,我们不仅仅考虑金融体系的安全,我们说安全的时候,我们会说整个金融体系的崩溃,我们不希望它发生崩溃和发生太大波动,因为会给金融体系造成很大的成本,尤其是信贷供给的稳定性,这也是被大家接受的目标,我们地方也给了第三个目标是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为什么需要宏观审慎监管?我们已经说过了用了两个例子,如果说的学术化一些,第一存在微观监管效应不可加性。不能保证在每个主体稳定的情况下,保证微观监管效应的不可加性。我们要采用一些更加宏观一些的目标来讨论这个问题,这个有点抽象,我们愿意再重新拉出来做一个类比,宏观审慎监管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类比,为什么宏观经济学会产生?在凯恩斯之前大家更多是微观经济理论,而且大家觉得已经够用了,后来大家发现不是这样的,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不能解释整体市场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凯恩斯做的重要一步是跳出来,直接从宏观层面上抽象一些规律,不能直接基于对方具体行为,但是肯定有用,只要有用就够了,为什么宏观审慎监管到目前没有走的太远,我们做的第一步,微观审慎监管不够,就类似微观经济学不够用,凯恩斯提出微观经济学是找到了宏观变量可以加以操作,是可以有一些运行规律,比如我们刚才说的典型微观审慎运行规律,宏观审慎监管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取得太大成功。为什么宏观审慎监管如此重要?实体经济相互的关系相对复杂,我们有了衍生产品,和交易联系,这样使我们很难模拟。

  下面我们从这上面跳到中国金融体系的问题,对中国来说宏观审慎监管意味着什么?中国体系具有什么特征和风险?金融体系是增长和转轨过程中的组合,你在增长过程中完成转轨,而且是完全统一的计划经济,是大一统的中央银行的模式,我们采用增量改革的路径,有一些新的金融成分不断加入原有体系中,不断发展,形成新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我们在处理金融体系问题的时候,我们通过增长来稀释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在90年代,我们经常提起这些事情我们当成笑谈,四大国有银行那时候坏账率如果按照现在会计准则计算,债务早早超过你的资产,你已经破产了,为什么在这么快时间内,前面已经不用介绍中国银行体系在世界银行的地位,我们的难题是怎么破解的?就是增长。我们对中国高增长的预期,注入大量资金,使原来所谓的坏账跟我们资金规模相比微不足道,现在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但是背后隐藏重大一个风险,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所有产生问题的机制,我们通过商业化改革慢慢去解决,但是我们仅仅是掩盖过去了,你产生一点坏账不算什么,但是你没有新钱投进去,你就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大家认为中国金融业很强大,一方面是我们已有的体系,另面是中国现有体系的预期。我们和西方不同,相对来说前面讨论的系统性风险,由于复杂的金融交易渠道,对中国来说相对不那么严重,因为我们市场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刚才提到地方政府融资,金融体系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我们在宏观管理和金融监管方面仍然缺乏经验和有效的工具。这是宏观的含义。源于宏观经济波动的金融风险。在这当中要注意宏观经济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我们还要注意金融监管宏观经济效益,在所有宏观经济政策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很强的风险概念我们宏观经济概念和宏观审慎监管牵扯到的理念状况。我们讨论是东亚金融监管合作,所以我说这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中国、韩国、日本他们在经济体上面有同质性,他们的同质性和时间联系,通过贸易和资本间交流有很多渠道,投资者会把整个亚洲作为一个板块,韩国或者日本出大问题,不会认为是韩国、日本、中国的问题,他们会认为是整个亚洲出了问题,在心理上看不是非常实体性,但是带来的结果是有灾难性的,你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东亚甚至亚洲。宏观审慎监管在其中蕴含了必要性,如果你们仅仅被绑在一起,而且有宏观的同质性,大家要联合在一起,总体考虑风险处置问题,它的可行性,为什么除了这个,我们为什么要把宏观审慎作为东亚合作桥梁?第一点,宏观审慎监管作为金融合作形式上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灵活性,我们知道微观审慎监管合作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经常做参照系的是欧盟的例子,他们尽管已经实现了货币统一,英镑除外,他们在监管体系统一上仍然面临巨大问题,委员审慎监管牵扯到各个当局行政能力,牵扯到财政资源,这是难以克服的鸿沟,新的体制框架依然停留在单个国家,没有到达欧盟层面,这样非常难以达成妥协,其他国家比起欧盟他们有更大分歧,所以很难从微观上起步,从监管规则和手段起步,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一点,这是一个策略,我们要往前走一步,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东西,使你不停留在这里,始终往前走,这里宏观审慎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它告诉你合作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具有非常灵活的方式,你可以利用很多方式进行合作,另外具有极为良好的拓展性,跟宏观政策相关和很多体制都相关,这样你就能迅速拓展到其他领域上去。

  我们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可能的内容,最基本的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经济和金融形式的判断,它实际上也是宏观经济体正常应该做的协调,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放到重大执法的告知和协调。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目前政治形势灵活在其中选择我们合作的内容,这种逐步的推进对我们长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地方我给了一个简单的实施框架,它没有更多的中规中矩东西,对东亚的金融监管合作,在欧盟的时候他们谈欧元诞生的时候,他们说欧元是政治上的决定,欧元给发达国家像德国带来很多成本,大家认为应该有统一欧洲。同样,现在对亚洲合作也是这样,仅仅着眼于眼前经济收益,很多收益都变成成本太大,不能有收益,你要首先把合作作为目标,这一点宏观审慎监管始终提供了合作动力,当你面对风险的时候你会变得更加愿意团队合作,这对您面临风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