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蕴岭:中国周边环境并未发生大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14:11  新浪财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张蕴岭。

  张蕴岭: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主要是“中国周边关系环境”,我们在探讨后危机时代发展问题,中国周边环境处于很重要地位。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按照大会的要求首先就我们国际研究学部说几句,我们有8个研究所,一个综合性研究所是涉及经济和政治,其他7个是地区和国内研究所,应该说国际研究学部的研究涵盖了世界所有地区,几乎所有重要问题。当前因为研究所比较多,捡当前我们研究的重大问题。首先就是给我们这个主题有关系,就是世界经济他的发展与调整,尤其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们重点研究国际治理的问题,以及我国参与和我们国家对策,以及我们国家的作用与我们国家发展环境的研究。第三个重要问题,我们研究我们国家和平发展新的环境,我们要创造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的环境,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的国策。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还会深入的发展,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第四个问题就是中国与各大国其中也包括我们周边地区的关系,与大国的关系,和我们周边国家的关系在我们对外的关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那么,再一个问题上午发言也提到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心越来越像亚洲转移,我们对亚洲地区的经济,亚洲地区的市场,以及我们在构建新的亚洲经济转型发展中的作用,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当然每个所他们还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研究,这些问题第一是世界发展最重要的趋势,第二就是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下面我就我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来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当前我们看到国际舆论好象有一个很集中的说法,就是中国变化,中国韬光用晦变得更加具有进去性,侵略性,更加强硬,一个更加强硬的中国,中国的政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二个舆论那就是中国周边变了,由原来好些友好的周边国家变成一个充满抵抗,敌对的周边国家关系。这样的舆论我觉得如何来认识,首先看在我做出是还是不是的回答之前,首先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周边关系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做出了哪一些努力。

  应该说我们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一面镜子,一般的来说回顾长期的历史发展那就是中国强大的时候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比较好,是比较和谐的。中国衰弱的时候,那么中国周边国家的关系就不好,就变得非常的复杂,而且周边关系反过来对我们产生很大不利影响。现在应该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到我们的国力提升了,我们逆转了近百年来中国衰落的趋势,那么中国变强了,是不是还在遵循历史的规律,把中国周边国家关系会变好,为什么国际的舆论都会变坏了呢。所以,我们首先看一下我们30多年来,我们在周边关系上做的一些努力,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我想概括的说,我们做了三个努力。第一个努力那就是我们把周边的关系放在一个很突出的地位。到十六大正式明确确定我们在对外关系中周边关系是首要的,为这样一个关系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念,都是围绕我们的周边关系提出的。比如说我们提出了友邻,安邻,顾邻等政策,提出了和谐地区等等,同时在周边关系也在努力地建立与过去同盟关系,敌对关系不同的一种伙伴关系。应该说,我们非常重视构造我们一个周边安全和发展的带动。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学者说中国如果不能搞好周边,他就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就不能从你这个圈里跳出去。应该说我们这样一个罗列,是为了围绕构建一个安全发展带来做出努力的。第二个努力那就是我们务实的解决争端问题,在世界上没有像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有这么复杂的周边关系,而且有这么多没有解决与邻国问题的国家。但是我们应该说在过去30年,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说我们和俄罗斯、越南划分了边界,与东盟就南海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同时在与边界有争议的印度也就稳定双边有争议的地区稳定达成了协议,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不能解决进行联合开发这样一些理念。

  那么,这些努力也减少了我们的一些冲突点,使得一些热点应该说降温。第三个努力那就是积极的参与和推动了我们周边地区的区域合作,我们构建了与10+1东盟自贸区,我们构建了上海合作组织,同时也推动了10+3东亚峰会,在亚太地区也积极参与了APEC,以及向亚太协定等等,还有在南亚联盟也参与了,通过这样一些努力应该说使得我们周边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周边成为一个稳定地区,一个发展合作的地区。应该说百年以来,第一次我们周边没有敌对国家,这样一个关系的转变应该说为我们构建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这样一个关系的特点有几个呢?我想第一个就是通过这样一种区域合作把中国与周边国家置入一种制度构建,超越了历史模式。我们历史的模式,我们一讲中国强大的时候超越了冷战结果那就是同盟关系,这是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就是中国的实力上升向周边国家提供更大的市场,提供更高的利益,发展起了连接网。我们现在和周边的基础设施网,空中网,海上网等等都在进一步构建,这样一个特征就使我们之间的共同利益,共同的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接近进一步增强,而且是一种比较平等相互依赖,相互参与的关系特点。

  那么,描述了这么一个情况之后,为什么国际舆论都说环境变了呢?我们看看是不是发生逆转。首先应该承认发生了一些事情,我叫他天有不测风云,发生了一些突发事件。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们看看天安舰事件极大的损害了中美关系,日本抓住中国渔船事件使得中日关系陷入空前紧张,破坏我们过去多年以来进行的努力。在南海地区,由于美国的介入也对中国东盟关系产生了影响,这样一些事件,突发事件使得一些逆向因素上升,造成了对我们和周边关系产生了一些损害。

  这么一些事情,我们刚才讲了这么一些构造,这么一些改变,为什么这么脆弱,这么敏感呢?一旦小事情发生就可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想他是一种特殊背景。第一个就是他是老问题,有些是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老问题赋予了一些新意,往往我们邻国就把中国上升和未来趋向,和这些问题紧密的联系起来,他们在联想一个与更加强硬的中国打交道,过去是一个低姿态,在他们看来有求于他们。

  第二是中国经济发展,这次2008年以后发生的危机,使得很多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中国经济继续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就产生一种震动。特别是今年宣称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外界对中国的看法取向就发生一些逆转,他们在想如何与一个超级大国来打交道,如何对应一个更加强硬的中国,危险的中国,不信任的中国。所以,这个气侯都在变化。

  现在我们就要回答中国是不是变了?刚才我说两个变,一个中国变了,一个周边国家变了。我想第一个我们应该承认中国是变了,不能否认的。为什么变了呢?我想中国随着实力上升,他的影响增大,利益诉求也就增多了。比如说我们这些反应也就跟过去是有很大差别,比如说我们对美韩黄海策略就明确表示出自己的意见,在希拉里在东盟论坛上讲话我们立即做出比较针锋相对的反应,对于美国向台售武器我们也进行了强烈措施,对日本抓捕渔船也做出强烈反应,对日本外界他们说的最多一件事情就是半夜叫他们驻华大使来谈话,当然这个里面有一些故事,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故意叫他的,是我们原来叫过他不起,没有答应,我们没有办法最后拖到那个地方,这是题外的故事。

  但是不管怎么说,但是对外界来看是这么看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有时候我们身在其中,我们感觉不到。但是,他本身我想这是一个趋势,就是对自己的利益诉求会变得更强,他的声音也会变得更大,这个我想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另一方面在中国国内我们对于中国的利益,对中国的定位,对中国的政策也出现了多种声音。因为中国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时期,应该说强硬派有着更大的公众号召力,这些公众号召力也对决策者产生更大压力。我们看到市场上卖的最好的书是什么?都是哪些叫的很好,中华民族处于为王时代要说不,等等这样一些书籍,刻意引起观众的注意。

  这样一些舆论导向,舆论压力就造成不同的氛围。所以,在外界来看中国是发生了变化。但中国我想这种变化我们应该感觉到,有的国外像东盟的朋友告诉我,说中国外交官说话也跟过去不一样了,变得非常有主见,变得不太愿意听外国的不同意见。我想有的时候可能感觉不到,因为自信心强了,更多提出自己的意见等等这也是可能的。有时候可能也是意识不到,这样一些变化加上中国的实力上升,中国继续发展的势头就和外部的一个环境,过去如何看中国和现在今后如何看中国就发生很大不同。

  那么,中国是不是真的政策变了呢?我觉得中国的国策,人家说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不会变的,中国现代化进程还是非常长的,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和平发展环节。有时候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外国同志就问需要多长呢?你们一旦说和平发展环境不要了强大了是不是就改变了,这也是我们一个难题。我想但至少,还有一条保证,那就是我们要走刚才宣传片上说,要和传统大国崛起不同的道路,我们有自己的理念,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国策,我们要与过去传统不同,这个当然只能用事实来证明。

  我想我觉得这个恐怕不会变的,从现在尽管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我们看到领导人的决策,我们对外的政策,我们看最近一系列领导人出访就可以看的很清楚,中国的国策并没有变化,我们还是继续努力的构造这样一种和平发展环境来显示我们是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另一个问题需要回答,我们周边环境是不是真的变了呢?变的敌对了呢?我想我自己认为,尽管发生这么多事,尽管发生了一些舆论导向的逆转,我觉得周边的关系大的格局和环境并没有发生逆转。我们以前经过3个独立所构建出来基本关系,和基本的框架没有变化,还在起作用。比如说正是在中日抓捕渔船事件闹的最凶的时候,中日还在协商,中日韩的会还在开,东亚一系列的会议都在开,而且中国领导人提出来一系列的建设性提议来如何推动这个地区的发展。我想这些框架,没有一个到现在为止拒绝去开会的,而且到了会上基本上是没有去吵架的,而且还是寻求这样一种合作的态势。

  所以,我想周边这样一个环境恐怕没有发生大的转变。比如说,中国跟东盟的关系,东盟长期以来通过东盟自身的努力他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通过区域合作框架把10个国家放在一个合作的框架上,实现了东南亚的和平。第二个就是通过构建不同层次对外关系框架,稳定了其他国家的关系。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包括与中国的关系,既有经济合作又有战略伙伴的构建,还有南中海地区的稳定,这是符合东盟利益,境外矛盾在,中国和东盟发展这么一个关系大的趋势是不会改变,东盟会转向侵美反华的可能性是不存在。

  同时,我们现在非常关注美国重返亚洲,我自己判断美国更多参与亚洲事务,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也很难形成一个反华包围圈。应该说美国更多参与亚洲事务,如果我们处理好可能是一个有利因素。前不久一位新加坡朋友告诉我,其实把美国拉进来对中国构建一个更长的和平发展环境,避免中国、美国发生对抗是有好处的,你们可以在这,我们可以同时和中国美国打交道,中国美国还可以同时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处理工作,我想也不见得没有道理。

  从现在来看尽管美国有遏制中国的上升,怕他侵犯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利益和地位,我想他还不是一种对抗性,还是一种防御性,特别是周边国家也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去反对中国。所以,我想最后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把握。我看到一篇文章写的就是,韬光用晦为什么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因,他认为韬光用晦是中国一种传统价值观和文化,韬光用晦不是像外文翻译的那样,隐藏自己等待未来,而是一种低姿态和谐,实际上是我们构建和谐世界,和谐地区是一脉相承。构建和谐世界我们知道是一个理想,但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方法是一个现实,好的谢谢大家,我就演讲到这。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