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Landau:需探索可靠的国际价值储存工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09:34  新浪财经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法兰西银行副行长Jean-Pierre Landau。(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法兰西银行副行长Jean-Pierre Landau。(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于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法兰西银行副行长Jean-Pierre Landau。

  Jean-Pierre Landau:我非常地荣幸可以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会,我要感谢李扬副院长邀请我参加这次年会,我们一直以来在我们银行和科学院之间都有着长期的友谊和合作,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胡行长后面做这个发言。我也听到胡行长所介绍的货币政策,现在我们看到世界的重心正在向亚洲和新兴世界转移,而且这一点已经在最近20国部长级召开会议上,进行货币组织改革已经体现这一点,中国已经是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股东,印度也上升第五位,巴西和加拿大席位一样。

  而现在欧洲代表席位从9名削减到7名,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巨大挑战。现在在新兴市场的产出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但是这样一个生产力的转移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对应需求。总体来说,除了热钱流入带来的动荡之外,净资本也从新兴市场流向发达市场,最穷的国家把钱借给最富裕的国家使得他们进一步消费。因此这样一些情况造成金融上的泡沫,就是由于低通胀和流动性充足环境下造成金融泡沫。我要说的这样一些情况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是一个初次分配在全球转移,还有金融市场在各国的发展不平衡,这两个因素作用之下就造成新兴经济体过渡储蓄,第二还造成很多资本流入到美国,第三就造成在不断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当中经常出现金融泡沫和资产价格泡沫。

  我们看一下收入方面,在中国GDP当中工资占比已经从92年55%下降到08年48%,而在美国实际工资中位数在过去15年中一直都没有怎么上升。尽管说在同一时期美国真正的GDP每年增长率达到3%,而这些变化都是由于技术和人口的变化带来的。而我们看一下在消费方面,中国的消费占比占GDP在过去10年当中下降10%,在美国消费在不断上升,不管是绝对数还是在GDP占比上面,这也推动美国国内对进口的大量需求增长。

  而美国家庭消费越多储蓄越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富裕,为什么?是因为他们资产价格和地产价格都在快速上升。而这种全球供需平衡是基于美国持续增长的泡沫之上。而说到金融的发展,我们看到另外一种不平衡,全球储蓄在不断增长,尤其是在新兴市场国家。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的需求并没有相应增长,而这种资产的短缺就是造成了在很多国家出现泡沫原因。不管是在地产还是金融市场方面都是如此,导致了很多资本流入美国经济体,因为只有美国的经济才能够用大量方式提供流动性好,又安全的资产。

  而美国的资本市场很像一个磁石一样吸引全球储蓄流入,尤其很多把美元作为国际储蓄货币。除此之外这种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工具,使得美国这些金融机构可以出售大量复杂产品,看起来安全,但是实际上已经证明他们是非常不堪一击的。而我们知道因为内部监管不平衡,和大量缺失导致现在这种危机的发生。

  我们看一下这些变化情况之下,我们要看到危机背后的深层结构性因素,现在全球这种收入的转移已经导致了过度储蓄,与此对应来自资产价格上升之后带来的财富效应。而这些是一种不平衡,不对称的改变出现在全球。与此同时还有出现了一些不平衡,加重了不平衡,加大了资本的流动。而明显对于一些内部因素来说,尤其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放大这种不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判断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在危机前存在很多特点现在还是会存在,尤其是像新兴经济体将会在收入当中,他们的收入当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继续储蓄下来。我们看到像中国也出现了一些工资收入上的变化,而且很多分析家认为中国会出现一个路易斯拐点,因为人口压力得到一个需求的上升,需求需要更多优质的劳动力带来一种对冲。不管是怎么样,这些进程都会是比较持续,逐渐的。

  那么,在市场规则来说他还是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给予公共财政很强大上的整合。但是,这一个转移可能还会继续进行,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在欧洲,我们必须要能够顺应这种改变,他们必须要提升自己的灵活性,最重要是需要人力资本,这是最重要的资本,并且提升他们研发能力。而新兴市场他们也要面临双重任务,一个是人口老龄化,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市场经济,我们的经济需要走出这个危机,而且应该把全球的储蓄更好的分配起来。我们现在需要注重的是很好处理需求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些一致性的措施,比如在08、09年来恢复大家的信心一致性措施。那么,对于未来来说我要提供一些我的建议,当然都是处于个人观点。

  比如说我们要重新达到平衡不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在全球水平上来说,如果说要对应1%的美国消费上升,需要5%的中国储蓄。而在西方国家消费被看作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福利的一个最终手段。那么在一年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说过在东亚国家也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就是要节俭,要自律。那么在老年人口当中,尤其是注重这个储蓄这一点。

  还有在公共政策财政,还有财政政策当中我们也需要重新来制定,并且提升就业率。我们需要在不同的国家进行一个协调,适应各国不同的发展水平。我们这种改变是不可能一样的,我们需要重新的平衡,现在必须要开始,我们必须要对于相对价格进行调整才能够实现调整。那么在不同的国家做技术和生产能力决策的时候,可以注意到面临一个正确的价值环境,不同的国家他应该有权力,有自由来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汇率机制,以及政策,那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球有序从再平衡战略,这样一个战略在今年7月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就讲到了是互相加强,互相协调的。不同的国家都有通过资本进行协调,这个协调比货物市场协调更加强大,这是在我们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多样性,因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偏好。现在很多国家都在面临老年化问题,也让他们以后能够通过货物或者是安全的投机来获得收入。

  我们现在面临全球资本市场是有一些不对称因素,全球的金融发展的不对称因素让我们无法得到共同的储蓄努力方面的益处。这些不对称因素,是有原因的,在新兴国家,在1997-98年危机还是让我们感到非常心悸。不同国家的金融系统,不同国家金融货币政策是非常不一样,而不是相同的。那么完全让不同的国家金融方面得到统一,现在并不可能实现的,并不现实的。现在重要一点就是让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和政策进行相互的协调,首先我们需要使不同国家的金融调控措施更好的融合,不管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及巴西这样的国家现在已经成为了金融委员会的全资格成员,可以促进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效率效益。

  第二我们需要考虑新的方法来解决应对全球资本流动不稳定性,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资本的控制可以暂时减少对于其资本帐户影响,甚至会永久性限制汇率不稳定性。对于全球整个金融系统来说,这只会给别的国家造成一些压力,使他们降低全面的不稳定性。

  第三非常重要的是不同的国家需要做出决定来开放他们的资本市场,而且对其进行保护。新兴国家在不断的采取措施来扩大其外汇储备,那么从1990年占GDP的比重是4%,现在占GDP的比例达到了20%。这是为内部和外部金融稳定的一种工具,如果我们有正确的机制来提供流动性和多边的这种合作,那么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已经在G20讨论中占到了优先的位置。一方面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国际流动性,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控制道德风险。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找到未来可靠的国际价值储蓄,价值储存的工具。这场危机就加强了我们资产短缺情况,这是因为有一些工具到现在,以前我们都以为是没有风险的,但是最近才发现是非常有风险的,改变了全球的金融状况。

  在2009年周小川行长就重新开始进行讨论,在以后是不是可以建立一个超国家主权的货币,这个货币将会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作用。那么,在提供稳定的价值储蓄方面讨论,我们需要建立国际的工具,这个工具是一个货币篮子,或者特别提款权还是一个新提出的货币呢?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储备货币能够帮助我们防范汇率方面的风险。

  那么25年以前,非常清楚的是当时,必须是一种货币篮子的一部分,会帮助我们平衡这一调整,建立新的货币储蓄是我们新的课题,这也需要时间,我们中国同行也在不断提醒我们这一点。同时在新兴国家金融发展也在不断的扩大,也正在不断扩大安全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资本市场和本地的货币在过去的10年中已经有巨大的发展,似乎现在在地区金融和货币安排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在未来可以发展。

  那么在亚洲已经有很多的储蓄存储,所以这些储蓄可以在本地调动,而不是通过发达经济体得到调用。区域性金融市场可以得到货币安排的补充和加强,现在亚洲国家正在通过清迈倡议进行努力,我们在欧洲不断地跟进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发展。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历史,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经济货币,还有金融的融合,在欧洲我们现在学到很多,最近也取得很多通过不同危机和困难学到很多事情,但是欧元在15年以前可能就没有存在,而现在却成为了全球两大货币之一。

  我们并不认为我们的经验会成为一个模范,但是有一点我非常确认,我们的合作精神允许我们来克服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并且实现繁荣和稳定。在这个充满机遇的世界中,但是也非常复杂的世界中,这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经验,非常感谢。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