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成思危:用创新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5日 12:19  新浪财经
成思危:用创新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到来
  由《IT经理世界》主办的“十年技术领袖、十年创新企业、十年新经济风云人物”评选颁奖盛典暨2010经理世界年会于2010年11月5日隆重举行。图为颁奖活动现场,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主题演讲。(胡秀岩/摄 新浪财经)

  由《IT经理世界》主办的“十年技术领袖、十年创新企业、十年新经济风云人物”评选颁奖盛典暨2010经理世界年会于2010年11月5日于北京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活动。

  图为颁奖活动现场,前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主题演讲。

  以下为实录:

  成思危: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上午有一场德意志银行的会,所以来晚了,预定我是11:05分开讲,应该说差不多。前面几位演讲人演讲我都没听,所以我讲的如果和他们有雷同、重复的话纯属巧合。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2005年的时候就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样一个目标,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目标?就是因为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在争取占领知识的高地,因为谁占领了技术的高地,谁就处在主动的地位。

  我曾经讲过在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即将到来的时候将会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就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一类是躯干国家,就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我们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不能只有躯干没有头脑吧,我们既要有躯干也要有头脑,我们要通过创新产生知识,产生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专利、自己的标准,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现在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竞争,它的背后是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实力竞争的核心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人才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最重要就是两条,一条就是提高全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提高我们整个人才实力。如果我们13亿中国人教育水平都能达到像日本、欧洲、美国这样的水平,那我们的人力资源将是无可比拟的。大家看日本是我们人口1/10,他也没什么资源,他主要靠就是教育。教育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才能够建设创新型国家,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教育制度确实是需要改进。

  我给大家讲一个事实的故事,我们一个名牌大学金融系的毕业生和一个美国一般学校的金融系毕业生同样到一家外资金融企业工作。这个老板交给他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做一个计算,你们到时候帮我算出来。到了第二天我们这位中国学生就问老板,老板这个东西应该怎么算才最好?老板说如果我告诉你怎么算,我还让你来干什么。美国学生就问,老板我打算怎么算你看有问题吗?老板说你这个打算设计是有问题的,但是你个精神是可嘉的,因为你是自己想过了以后提出问题。就说明什么?我们中国学生习惯于听老师讲,习惯有问题问老师,不习惯用自己创新的思维,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确实是应该改进的。我想用这点来引起我的话题。

  大家知道我们IT行业在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时候,IT行业是承担着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我说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要有三个外转内,一个就是从更多的依靠外需转向更多依靠内需,从外延性发展转向内涵性发展,从外生发展转向内生发展。更多依靠内需到更多依靠内需的话我们怎么办,我们说得容易,真正做第一要提高人民群众购买力,让人民群众能消费。他没有收入提高,他怎么消费呢。我曾经提出三个制度性安排,第一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这一点去年我们大体上可以做,去年我们经济增长9.1,城市居民收入增长9.8,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5。当然还有人有质疑说这个数据准确不准据,我们只能相信统计局的数据。

  第二点就是要把工资和CPI挂钩,这一点我们国内现在已经有28个省市的最低工资和CPI挂钩的。因为如果通货膨胀物价涨、工资不涨购买力是下降的。第三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要提高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这是正常的,因为如果劳动生产力提高了,职工工资和福利不提高,降低了出资分配比重,同时也会造成人员的跳槽。我在工会法执法检查的时候发现,有的企业十年来员工的工资不动,他的家乡发展了,他就回去了。所以我们首先要三个制度性的。

  第二就是要让老百姓敢消费,就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大家不会为子女读书要教几万块钱费用,不会让他们看病难看病贵消费,第三让大家愿意消费,本身中国老百姓有偏重储蓄的习惯,他没有消费的热点,他也不会消费。朱镕基当副总理的时候在人大会上做报告,这次给你们涨工资了,你们不能存银行了,要消费,消费是爱国。这个道理也是这样的,发了工资、涨了工资都存银行了,怎么拉动经济呢?要让大家愿意消费,去年我们消费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拉动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主要靠两个,一个是靠汽车消费增长了46.2,一个是靠商品方、住房消费增加了42.1,不可能老这么增长,所以IT行业要尽快推出新产品让老百姓消费。这点上我们应该向苹果学习,你看苹果先推出iPad,又推出iPhone,最近又推出了iPhone4,每次推出一个产品它都打开一个市场。我们IT行业要尽可能的通过创新提供新的消费产品让老百姓愿意消费。

  第二从外延性增长转为内涵式增长最重要就是要依靠管理、科技和职工的培训来加强我们企业的内功。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很多行业现在来看它的信息化的水平还是处在比较低的阶段。大家知道信息化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第二可以提高企业附加价值,第三可以增加交易的透明度,第四可以提高交易的速度和效率。所以对我们要有信息化引领工业化这是中央提出来的,但是真正要看我们现在企业的现状,说实话还是不够理想。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企业的信息化还是停留在比较初级阶段。如果看企业信息化可以看到两条很明显的途径,一条就是从生产管理发展上去,从最初的M2P,到M2P2(音译),到ERP这条路发展上取得。另一条路是从管理发展上取得,首先是电子数据处理EDP,每个处,每个部门用电脑来代替人力建立自己的数据库然后到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数据库,整体的数据库,同步更新。然后再到检测支持系统,不但是提供信息,还可以提供决策和支持。这两条路最后合在一起才能够实现企业的真正的信息化。我们能够提供所谓整体解决方案的信息化的产品,像ERP我们的用友、金蝶做得不错,东软我知道在系统上方面做得不错。但是从整个企业来说信息化持平是行业很重要的。

  第三从外生行动力转向内生行动力,外生行动力政府给优惠政策,银行贷款,出口退税这些政策。但是这些外面的条件只能是给你一些一时的机会,最重要还是要依靠你内部的动力,依靠内部的创新。内部创新就是要依靠我们自己的职工要依靠职工的集体智慧,创新不是个别聪明人灵机一动,而是整个企业的职工通过学习,通过公司相互交流来发现如何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个才是真正的创新。所以这样做,可以提高公司的职工的素质。

  有一外国公司总经理说人事部要加强员工培训,人事部问经理说培训好了他都跳槽走了怎么办?这个总经理反问他,如果你不培训他都赖着不走怎么办,想想这个道理,不提高员工整体素质,这个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再一点就是鼓励大家投资,创新我认为大家最理解就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三方面。就拿技术创新来说,最简单找出企业的薄弱环节,消除企业薄弱环节这是最低的,进一步扩大产品的应用、产品的性能,手机不但搞通讯、多媒体、可以做钱包、钥匙、遥控等等,扩大它的用途。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占领了高地。

  我们看手机的发展,第一代的手机标准,第二代的GSM手机,CDMA手机,所以我多年来一直呼吁3G手机我们一定要用我们的TD-SCDMA,尽管他和CDMA2000和WCDMA比较起来有不完全之处,但是中国市场相当大,自己标准不能在中国市场上立足还谈什么走向世界呢。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首先要做这个,标准化我们要抢占制高点。

  然后是在专利上,现在有一个提法叫完全知识产权。人发明过东西,你再去发明白费劲也拿不到专利。所以说现在讲专利互换,我这个东西有一个专利池,有你的专利和我的专利,我们可以交换。另外有的核心专利是别人的,但是外围专利可以打出来。韩国的CDMA手机是从美国引进来的,他开发很多外围专利,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强调所有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我觉得没有必要。核心专利是我们的,或者是我们掌握的一部分的专利可以跟别人交换就可以了。

  在这些问题上我们都要瞄准一个目标来促使鼓励我们的员工创新。那么鼓励员工创新在管理上要下工夫,很多企业管理层次太多,那问题就会造成信息的失真,也会造成部门之间的分离,部门之间互相不沟通,看到自己那么点事,不可能关心全局,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所以从管理上首先我们要提倡扁平制度,减少层次,另外我们也提倡职工之间多相互交流,不仅是本部门的职工交流,不同部门职工相互交流。国外有一个高科技公司设立一个咖啡交流,让职工在休息时间喝咖啡交流,不同部门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另外我们讲所谓的业务流程再造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让每一个职工都有一定的管理者的意识,就是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操作的机器人,而是带有一定的管理的意识,这样才可以关心全局,才有利于创新。

  所以今天我想给我的时间就20分钟,我归纳起来就是这样几个意思,就是创新是我们应对知识经济即将到来,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必要性。另外IT行业创新来说,不管是我们从外需转向内需,从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性增长,从外生性动力转向内生性动力这三个方面涉及到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希望我们IT行业的朋友们能够更进一步关注创新,不仅关注技术创新,还要关注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重大根本的意义,今天时间关系我没法多讲了,如果你们百度我或者是谷歌我可以看到我的观点,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