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晓鹏:深化改革应对挑战 把握机遇推动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4日 15:26  新浪财经
李晓鹏:深化改革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推动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1月4日-7日,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图为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

  李晓鹏:

  谢谢主持人的夸奖。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应邀参加今天下午的论坛。就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跟大家交换一些意见。因为我们来自商业银行,所以今天发言的主题想谈谈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商业银行怎么走。

  大家都知道经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银行业以优异的表现屹立在中国、世界金融之林。包括工商银行在内的其他几家商业银行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取得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年来坚持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决定产生的效果,也是北京市政府对金融总部所在地给予的各方面的服务产生的重要作用。这场金融危机过后大家都在思考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如何发展。从工商银行的体会,我们认为,当前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很好的重视和解决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一定在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的突破。最近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计划的指导方案中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是通过结构调整促进生产方式、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商业银行未来五年的发展肯定要遵循和顺应这样的发展规律。从实际情况看,经历这场经济危机后,中国的商业银行也正在总结,我们的结构目前有什么问题。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赚钱主要还是以信贷业务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

  调整结构首先要解决贷款结构的问题,现在中国银行业的贷款结构中,我个人认为有一高三低的问题。经过长期积累,商业银行长期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在不断提高,有很多的数字可以验证这样的观点。一年期以上的贷款、五年期以上的贷款在有些商业银行高达70%。经过金融危机以后,我们配合国家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要求增加了不少基础设施贷款,但是过长的贷款占比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别是对流动性管理者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未来一个时期,这是需要调整的。三低是指,我们发现商业银行对生产、流动和服务业的贷款占比还不能完全适应生产流动服务行业对GDP的贡献。上述三个行业对GDP的贡献占了60%多,但商业银行的贷款比例一般在40%-45%,最多是50%。经过这次金融危机,大家都知道要认真研究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适当限制一些虚拟经济泡沫和水分。因此商业银行支持生产、流动行业的发展,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低,目前我种型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因为对大型企业的支持没有政府的号召,银行的积极性很大。对小型企业的支持,最近各地政府都很重视,这两头工作还要做。而对种型企业目前有点之后,而种型企业的总资产,对GDP的贡献以及就业的作用应该充分考虑。第三低是中国电力消费中,依靠电子化消费在整个金融信贷支持的比例比较低。大体上中国的商业银行用信用卡进行融资的比例,可能不到1%。一般发达国家借助于信用卡融资而提供的金融服务占整个信贷融资的比例一般在15%。而我们的比例不到1%。因此如何配合启动内需,加强国内的消费,服务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提供金融服务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的商业银行要在结构调整上,特别是信贷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实现新的突破。第二要进一步加快综合经营的步伐,在综合经营方面要有新的突破。这次金融危机后,有一个很鲜明的观点,认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是由于金融业混业造成的,我认为这个观点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发生金融危机的机构恰恰是没有实现综合化经营的,比如这几家投行,高盛、美林都是纯粹的投资银行。有一些综合经营的商业银行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反倒是通过多元化的经营来消化、延缓了经营衍生产生带来的损失。我们也注意到在解决金融危机过程中,不少国家特别是美国运用综合化的政策,来解决金融危机的问题,比如最著名的就是美洲银行兼并了美林投行。比如高盛投行获得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牌照,由纯粹的投行变成综合商业银行。他们用这种手段解决金融危机过程中一些问题。同时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危机过后,银行综合化经营程度的指标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在金融危机过后,我们不能延缓金融危机的综合经营步伐。特别在中国,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目前综合化刚刚起步,应该抓住机会扩大成果。另外要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步伐。

  通过这次金融危机,中国商业银行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机遇期,有理由相信,经过结构的调整,经过综合推进和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一定可以把中国的金融特别是银行业办好。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