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正庆: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04日 14:19  新浪财经
周正庆: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正庆(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11月4日-7日,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隆重举行。图为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周正庆。

  周正庆:同志们,下午好!

  非常高性能参加这次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对北京市举办这样的展览和论坛我非常高兴。因为我在北京市工作多年。1951年一参加工作就在北京市人民银行,一直工作到1986年调到总行。所以对北京市的事情还是很有感情的。今天想借此机会对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应当吸取什么教训,怎么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发展,讲一点不成熟的意见。如何保持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最近20年来经常困扰我们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究竟有没有可能保持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了我们许多新的启示,很值得我们深思。下面我想讲三方面的认识。

  第一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和启示。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让我们大开眼界,对西方发达国家世界的庐山真面目,尤其是对其消极、阴暗的一面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过去长期以来,我们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东西,但是这次金融危机对它阴暗消极的一面暴露得比较充分,使我们看到了很多过去看不到的东西。严酷的事实纠正了我们不少偏见和误区,这次金融危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性。一是脆弱性。通过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金融中心的脆弱性,昔日世人瞩目、高高在上的华尔街暴露出外强中干的本质。世界知名的五大投行竟然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这在事前我们很难预料到。几天时间,三个倒闭,两个岌岌可危,被迫转型为传统的商业银行,一百多家商业银行纷纷倒闭。第二是贪婪性,过去世人一向以为美国的金融法律比较健全、信用可靠,有示范的作用。现在我们看到被视为金融市场看门人的三大评级机构,为追逐利润收取高额评级费,竟然违背职业操守,公然弄虚作假,把有毒的债券贴上优质的标记,欺骗了全世界。为捞取金钱不惜把良心出卖给魔鬼。正如马克思所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他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他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百三百的利润,他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死的危险。三是欺骗性。美国为了转嫁自己的金融风险、次贷危机,居然通过所谓金融春心开发了名目繁多的衍生品,把经济损失传给全世界,使世界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金融资产遭受严重的冲击,使众多的投资者遭受了重大的损失,从而导致了世界性的经济衰退。

  为什么要归纳为三性呢?据我多年从事金融工作的实践体会,在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和竞争当中,不断加深对三性的认识,这对防范金融风险特别是在诸多国际突发事件中提高预见性、减少盲目性、保持主动性,能够激动灵活果断处置突发事件,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保护我国金融的安全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以及在金融危机之前,有些金融机构就是面对这三性方面的问题认识不足、准备不够,曾经受过这样、那样的损失。现在回过头来,很好的认识、研究这个问题很重要。造成这场史无前例的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近30年来,美国主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和金融自由化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面对这场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理应对某些西方经济理论提出置疑。不可能对它盲目崇拜甚至照抄照搬。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向我们宣扬的中国应该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市场的问题要由市场自行解决,政府只能充当裁判员,不能进行干预,更不能救市等论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正确的理念。这次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那种不顾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一切以追逐利益为目的的贪婪项目,那种脱离监管和控制的市场自由化,那种片面强调市场的自发功能,排斥政府推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论调,绝不利于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应该承认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曾经受过某些错误理念的干扰和误导。比如我们应该用什么标准衡量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得好不好、正常不正常。我们经常听到的往往是用美国标准来衡量,往往是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评判。大家都还记得什么赌场论、推倒重来论的措施,以及审计上市公司一定要经过美国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我任务我国的资本市场既不能脱离国际市场搞封闭运行,又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的模式,一定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论和标准走自己的路,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

  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首先我们应当搞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资本市场,衡量我国资本市场好坏的标准是什么?大家都还记得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证券、股票这些东西好不好,有没有风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试。他还指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资本市场正是在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坚持改革开放,本着中国特色的要求发展壮大起来的。与西方国家的资本市场虽然都具有筹集资金的共性,但其性质与目的有所不同?西方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其目的是为个人攫取最大的利益。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为了追逐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顾社会利益的种种弊端。而我国资本市场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目的是三个有利于。它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横行我国资本市场好坏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绝不是西方国家提出的什么其他标准。

  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20年来的事件看,只要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组织运用得当对推进经济改革可以发挥的作用至少有六方面。第一有利于持续稳定筹集长期的资金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的目标。20年来我国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总额累计达到3万多亿。第二有利于推动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社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投向优势企业,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的发展。第四有利于推动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提高保险资金运用的盈利,使其走上良好的循环。第五有利于扩大财富,第六有利于扩大我国参与国际市场,扩大国际交流。

  第三个问题发展中国特色资本市场要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对我国实现本世纪头20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各级政府、以及市场的监管者、领导者、参与者要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上述要求,大家齐心合力大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大力发展。20年来的实践反复证明,凡是市场持续稳定向上发展的时期,资本市场的功能就发挥得比较好,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比较明显,对三个方面都有利。反之,凡是资本市场出现持续低迷,其功能就难以发挥好,结果对三方面都不利。我国资本市场从2001年开始出现了持续四年低迷可以明显看到其消极作用,A股的筹资功能逐渐萎缩。2005年全年新发股票才达到57亿元,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筹资功能无法实现,其他功能无从谈起。防范市场风险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发展过快、出现过热,形成泡沫,二是持续低迷、发展过冷,两者都要防止。尤其要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持续低迷。因此我建议要抓紧建立资本市场安全评估和防范风险的机制,要组织力量对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研究确立衡量资本市场发展是否健康正常的判断标准。比如说研究股指指数、市盈率等指标,在不同时期应当注意什么样的水平范围内,得出定性和定量的指标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以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二是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宏观调控是以政府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正确运用价格、财税、信贷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总体调节和干预,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前几年社会舆论上曾经有一场争论,有人甚至认为政府不能救市,不该救市,也救不了市。有的把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和支持资本市场称为政策市,予以排斥。这些都反映了对于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的认识不足。刚刚我讲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是国务院专门发文件(国九条)讲的。把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两者之间对立起来,割裂开来。我国的资本市场是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建立初期改革制度不配套,资本市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结构矛盾,制约了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支持,各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政策,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阐明了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凡是在正确的政策和舆论的引导下,市场就会持续稳定发展。反之凡是受到错误的政策和舆论影响,市场就会出现大起大落或者持续低迷。要推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必须改善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三个市场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发展创新与市场监管的关系,我国当前至少需要从五个方面研究强化监管的政策措施。第一强化综合监管、堵塞在实施综合混业经营中存在的各种漏洞。第二对各类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要加强监管。第三对我国私募基金的现状要抓紧进行周密调查,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监管的条例。第四对做空机制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第五对媒体播放的股市评论节目要加强管理。我国资本市场20年的实践证明,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关系,对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