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鸿祎:小公司可以靠微创新成功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5日 10:14  新浪财经
周鸿祎:小公司可以靠微创新成功
  由创业中国精英会主办的“2010MEGA峰会:创业与企业革新”于2010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创业中国精英会主办的“2010MEGA峰会:创业与企业革新”于2010年10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周鸿祎。

  周鸿祎: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这对我确实是一个挑战。第一,英文不太好,只好讲中文。第二,没有PPT。刚才主持人介绍我的时候,我应该是中国互联网曾经最大的失败者,本来有机会在中国做成最大的搜索引擎,但是犯了错误,很不幸把它卖给了雅虎,失去了一次改变中国互联网的机会,但是现在我做360安全卫士,从用户量来说它已经是最大的互联网安全服务提供商,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互联网把安全变成互联网的基础服务,使每个网民在上网的时候可以感到放心。

  今天主办方让我讲讲,因为我有很多失败,所以可能有一些教训或者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只有30分钟,所以我就讲一个点,讲一下创业公司在中国如何创新。实际上有这么多投资人和天使到中国来,我觉得这是个毋庸置疑的好消息,中国有太多的机会,在下一个十年由于中国整个人口基数有6到8亿人会上网,包括无线的游戏和在线游戏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人都有会机会。但是坏消息是中国的互联网环境会越来越恶劣了,我觉得中国政府对于互联网的管制跟其他行业相比,我认为互联网是最宽松的,而且中国政府还帮助了很多本土的互联网公司。我觉得最要命的是两个,一个是当我们谈起创业,实际上我觉得首先的关健词应该是创新,我理解创新一定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而不是去追逐一些热点或者是模仿其他人。而且真正的创新一定是颠覆性的创新,在一个行业里不再遵守它原来的游戏规则,创造新的游戏规则。小公司通过创造新的游戏规则来颠覆已经形成优势的大公司,我觉得这是美国硅谷和整个行业不断进步的动力。但是真正在中国做颠覆性的事情,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来讲,大家对于颠覆,对于造反,对于破坏都是贬义词汇,所以我们整个媒体环境对于大公司总是委曲求全,大公司只要上市有了钱做什么事都是对的。对于小公司求全责备,只要你没有成功,做什么事都是值得怀疑的。我觉得今天来的媒体还需要中国花一些时间来改善文化环境。

  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中国互联网领先的大公司,他们从市值和收入来说已经能够在全球排的很靠前,但是他们并没有像Google和苹果探索未知的领域,他们更多的是抄袭。在美国当你投资一些公司,被大公司看上后,也许很多大公司愿意把你的公司买走,这样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但是在中国这些大公司往往不太愿意买小公司,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投入一个小团队花点钱,把你的人员挖过来,完全复制你做一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即使没有任何的创新,只要借助大公司的用户群和市场力量,他可以很轻松的杀掉很多小公司。实际上中国现在有了特别著名的腾讯公司,当然可以帮助很多买股票的投资人挣很多钱,当然也会让觉得很多互联网人觉得,当自己投一个公司的时候,如果腾讯也抄袭这个业务,那这个肯定是失败的。

  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并没有完全悲观,实际上对中国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该怎么做,我觉得方法很多,有一种方法是我躲开他们,我做一些他们不善于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全业务,你很难躲开。刚才有朋友建议我谈一谈执行力,谈一谈战斗精神,谈一些其他的技术。我想谈我最近这两年,我在做360也就是说经过巨大的失败以后,我二次创业我做360用了四年的时间颠覆了传统的安全行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

  我想谈一个观点小公司同样可以做创新,这个创新可以叫做微创新,当我们提起创新总感觉像微软那样你要雇佣多少科学家,在全世界有多少研发中心或者有多少研究院,要有几千个人关起门来三年磨一剑,最后弄出来一个别人高不可攀的专利或者弄出一个巨大的算盘。我觉得这种创新实际上已经不能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里有效的运作了,而且这种创新也不是我们很多公司所能去做的。我觉得互联网这两年的发展给了我一个非常强烈的讯号,整个互联网已经变成用户体验为主,如果再谈创新产业的高度,从宏观的战略高度规划所谓的创新战略,而是真正的去想一个点,这个点如何去打动用户,让用户觉得还有很好的体验。

  我举两个例子,一个就是苹果的例子,我想在座的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喜欢苹果这家公司,也喜欢用苹果的产品。当你今天再用其他产品的时候,你当然会很感慨说iPhone颠覆了手机市场,如果你仅仅看到他今天取得的成果,你会觉得苹果公司非常伟大和高不可攀,这种创新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你把时间往前追溯七八年左右,当苹果公司第一次推出iPod的时候,当时的诺基亚想不到这个,当时的微软也觉得非常好笑,实际上苹果在做iPod的时候,他只是做了两个创新,一个是在MP3播放器里面放了一个硬盘,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你可以放几万首歌。从真正的技术和专利角度来讲,大家觉得iPod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和特别不可逾越的东西吗,没有。因为中国有很多盗版的MP3,在美国没有这样一个问题,所以给大家提供一个软件,这个也是非常简单的软件,无非是帮助大家怎么把歌买到,然后再把歌传到iPod里面。

  当iPod卖了1亿部以后,你发现变化出来了,你发现通过用户体验的革命和创新的时候,你获得了很大的市场,用户不在于你的技术和专利,用户只在于说我拿到这个东西以后对我有什么好处,我可以干什么。卖了1亿部以后,换了谁做苹果的CEO,我们为什么不加一个电话的功能,然后就有了iPhone。实际上你会发现,一个很简单的软件,这种思想经过用户不断的反馈和打磨,当iPhone做了几年有了几千万的用户时候,这个创新你会发现,你只要把它的屏幕做大一点就可以成为iPad。

  所以我讲的是即使像苹果这么伟大的公司,它改变了很多工业,你发现它的起点只是从一个点开始的。我觉得在今天苹果公司的市值超过了微软的市值,这个也传递了一个讯号,以技术为导向的公司可能逐渐不是那么热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公司,它会变的可能是越来越强大。所以当今天很多投资人和创业者坐在一起,他们总会问一个事,我觉得这是一个伪问题,它是没有答案的,我们有经验的投资人或者是创业者,我们总希望看未来得趋势,我们总是从宏观的角度看3G如何如何,下一代的技术革命在哪里,其实我觉得从这种角度制定的战略和创新往往很难执行,因为里找不到一个点。还有很多公司一出来就跟别人说,我梦想是这样一个平台,你看苹果如何,你看Google如何,特别是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我觉得你要理解抄袭和做平台是大公司的专利,作为小公司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你今天面向一头大象,你用双手推可能大象都没有感觉。如果你能把微创新凝聚成一个点,把它变成一个针尖,你用针尖可以扎到大象的皮肤里面。

  因为我很不喜欢雅虎这家公司,他们没有任何创新的意义,所以我离开他们了,离开他们以后我成立了一家公司,而且我的几个朋友他们也给我投资了,所以我们有团队,也有钱,我们也很有经验,然后我们开始畅想未来是什么,在05年的时候答案是社区,社区大的方向看肯定是对的,我们最擅长干什么呢?我们最擅长干搜索,所以我们把两个最热的感觉混合在一起,我们从产业宏观的角度论证了很多未来社区和搜索的发展,今天很多团队可能都会有类似的想法,所以我不仅忽悠了自己,我也忽悠了很多投资人,大家都肯定了我的想法。我们第一年浪费了投资人差不多两千万美金,我们什么也没有做成。

  我总结这个经验和教训很简单,因为我们所想的都很远,都很对。但是我们就没有找到一个打动用户的点,我觉得每个用户心里都有一个点,其实你不需要把你的产品做的很多,你也不需要把你的产品做的很宽。你只要打动用户就可以了,苹果的产品就有很多缺点,比如说不能换电池,太重等等,这些东西都不重要。我们不需要完美的产品,我们只需要在一个点上深深的打动用户,实际上很多团队老感慨说,如果我有钱我就能成功,我告诉你,我们有钱也没有成功。我们不能找到一个在用户端打动用户的点,但是当我们做360的时候,情况恰恰相反,我很庆幸我不是安全专家,我之前在安全行业没有任何经验。如果我是安全专家,今天我可能要分享很多教训了。在当时中国没有人来解决这个事情,所以我成为了全中国、全世界最好的免费的工具。我们用到的技术跟传统的安全厂商技术完全不可以相提并论,我们做了这样一个事情,我们替用户解决了问题,让用户的电脑变的更加干净。所以通过这一件事情,我们很专注做了两年,然后我们得到了四千万用户。当你有了四千万用户以后,我觉得很多模式你就有了一个基础,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没有最关键的第一步,像我说的用针尖打开这个市场,你无论想象出什么模式,你不能在这个基础上做是不能做成功的。在四千万的基础上做,我们很自然的进入到了这个规模。我们的浏览器除了IE应该是最大的,每天有6千万的活跃用户,大概占据了中国浏览器市场的1/3。这是发生在我本人身上的两个事情,但是我们不同的做事方法和不同制定策略的方法导致了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创业公司来讲,所谓的战略不应该是站的特别高,看的特别宏观的战略,它应该变成你的用户战略和产品战略,你怎么通过你的产品去打动人。

  我再补充几个关于微创新的要点,我觉得如果要做微创新,你不需要去追逐热门的概念,因为在中国一旦有一个特热门的概念会有无数的公司上来,大家做过度的竞争。包括中国所有领先的大公司都会复制这个模式,所以我觉得做微创新不能追逐热点,而是从你的身边,从用户端观察。用户现在有什么样的痛,你怎么去发明一种新的产品和服务,去解决用户的问题。所以微创新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企业从CEO的角度,他要做一个创新,然后一层一层往下。实际上微创新是自下而上,应该是从用户和企业里面第一线的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发起的。所以每一个CEO在自己创建公司以后,你要把自己变成体验用户。

  再一个就是一定要简单,特别是互联网经过十年的发展,当现在每个人都在网上生活之后,我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最近几个很成功的公司,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也就是说它们非常简单,降低门槛让普通人和普通消费者,那么平常不怎么上网和用电脑的人,也可以简单的用,所以大道至简,我觉得这是最近微创新的方向。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座的各位想想,你们自己有多长时间不写你们的博客了,因为写博客太难了。每个星期都写,每个月都写,我也坚持不下来。但是只要你发手机短信,你就可以写微博(http://t.sina.com.cn),所以它把这个东西变的非常简单以后,变成很多人都愿意用,多很多人愿意用的时候,它可以不断的产生持续的变化,所以我觉得这是它当初都没有想到的。

  我觉得一个企业做微创新动作一定要快,其实在十年前当我们谈起互联网,我们提到一个词叫做快鱼吃慢鱼。实际上做微创新,你不需要构造一个完美解决方案,因为你也不知道完美方案是什么,只有用户知道。所以你要快速的,你以星期、月、季度为阶段,你要拿出产品看看能不能快速的推到市场取,看看能不能打动用户,如果能打动你趁机做更多的投入,如果不能打动你还来得及做调整。这里面最著名的反面的例子,微软做VISTA的时候,微软这么强有力的公司,这么有钱,这么有力量,他们做VISTA为什么失败呢?他们以为他们了解了用户,所以他们弄了几千个人干了三年,等你做出来发现市场已经变化了,你所有的想法都是从微软公司出发的,从工程师出发的,而不是从市场和用户的反馈出发。

  举一个相反的例子,Gmail每周都在出版本,所以这种快速的行动我觉得已经变成今天新的方法论。我们有很多小公司最终你的目标要颠覆大公司,但是你不能总想一招致敌,苹果不是一天就做出iPhone,他用了八年的时间。所以我觉得微创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点子,而是要形成公司的文化和DNA,需要整个公司持续不断的想怎么样打动用户,你每次打动用户你都能得到更多用户的口碑。

  我觉得在中国跟美国有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这是我一直困惑的。我觉得在美国有少数高端人士,大部分人可能是中产,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还有一些低端用户,所以在美国你做出一个好的概念和好的产品,你拿到钱开始做,所有的媒体都开始报道,你从高到下开始延展,你觉得在美国投资一个创意公司真的很容易。但是在中国有少数精英人士没有中产或者很少,大量都是低端用户,所以中间有一个非常深的沟,如果你做一个产品,你会发现你做的概念再好,它永远就是在高端用户小圈子里精英们的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它无法到达真正的中国的消费者,到达真正的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网民。所以我觉得微创新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就是你从用户的角度,它可以很容易在用户端形成一个真正的口碑,大家注意一定是在低端用户,就是普通用户他们会形成一种口碑。

  我举一个例子,假设在中国的网吧里面有两个人在一起,他们会说当年百度是怎么打败Google的,他们会说百度有很多免费的歌可以下。他们不理解什么是搜索引擎,他们只是觉得在百度有免费的MP3,有免费的歌就可以了,它就可以形成口碑,它就可以在中低端用户里面迅速的传播。

  最后,我总结一下做微创新还是要耐得住寂寞,在你做微创新的时候,这个点可能不被很多人看好,甚至不被投资人看好。因为如果今天大家都看好的概念肯定也轮不到你来做了。你只要坚信一点,你做的事情可以真正的改变用户和给用户创造价值,即使在刚开始的时候看不到商业模式或者是看不到商业价值,我认为非常正常。我本人有一个观点,这个公司一开始就能看出挣钱的公司有可能是挣小钱的公司,我觉得所有的商业价值至少在中国都是建立在用户价值之上,你没有用户价值就不可能有商业价值。只要你有足够多的用户,用户很喜爱你,觉得你很酷,觉得离不开,那么你就成功了,谢谢大家!

  提问:

  我是俄罗斯的驻华记者,你所说的微创新概念,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常常在网络上看到另外一个概念是山寨,你觉得你所说的微创新概念和山寨概念有什么区别,是相同的东西吗?最近我采访了很多中国的厂家,他们都说做这样的东西,他们用了别的词汇,他们说我们是用了创新的复制,这个和你微创新的概念差不多。但是做创新复制的时候,你觉得起码创新的部分该占的百分比是多少,可以把它算作是微创新。

  周鸿祎:

  你问的问题真的很好,也很难回答。因为山寨从来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我自己理解如果是完全的抄袭和模仿,我觉得可能是一种比较不好的山寨的概念。但是反过来,我觉得在用户体验上做一些改进,从用户的角度,我觉得如果你非把微创新称为山寨,我觉得那是赋予山寨比较好的概念。

  举个例子来说,曾经有一款山寨手机每天晚上在电视上叫卖,但是确实有的山寨手机试图从用户的角度做很多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未必成功。所以我个人觉得山寨这个词可能是一种比较笼统的概念,而我谈的微创新,我再强调一点,千万不能把我这个概念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面向消费者的市场,也是面向消费公司的。

  你的第二个问题我觉得更难回答了,你说非要一个百分比,我觉得创新有时候就是直觉和感觉,你从用户的角度做一下改进。有的时候并不是非常大的东西,但是用户非常欢迎。有时候你花了钱也做了很多努力,你觉得百分之百是原创的,但是用户并不一定认可。所以我觉得是从什么角度出发。360刚出来的时候,别人认为我们很山寨,认为我们是对杀毒厂商的山寨,因为做的及其简陋和简单,包括用户界面做的非常难看,用户真正要的是效果。你只要有了用户以后就可以逐渐改善,大家去看一下苹果的资料,我们看看苹果第一版和第二版的iPod不是很成功,所以它的产品刚开始也很山寨,但是最后你做成功了,大家就不会认为你很山寨了。

  提问:

  我觉得在中国做真正的创新是非常难的事情,我本人在中国有20多项专利,包括去年告日本东芝侵权和今年的三星手机侵权。但是没有办法,你是一个小公司,你跟他们谈,他们说你一个小公司,我们大公司有几千个研发团队,我们为什么看你的东西,反过来说抄袭我的东西。刚才这位先生讲山寨,我想真正去做产品的时候,你会发现太难。中国现在的发明跟做产品对接口一直很不顺畅,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周鸿祎:

  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你一定是很了不起的技术天才,有那么多的专利。但是我一直觉得在中国你做消费者的业务专利不是特别重要,还是那句话,就是我们可以为了申请专利而申请专利,我们往往觉得技术很了不起。你应该想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技术对用户创造什么价值,一个技术再牛,它不能被用户所认可,我觉得这个技术是没有价值的。所以像你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还是应该找合作伙伴,因为在一个创业公司里既需要有技术天才,更需要有对用户了解,对消费者了解的产品专家和行销专家,大家一起去想办法把你的技术能够很好的用在市场上。

  我们自己也犯过这个错误,我刚才讲了我的例子,最常见的错误是创业公司,比如说很多人从美国回来拿着技术找市场,因为技术有非常大的可变性,这个非常可怕。我觉得还是认认真真的观察市场和用户,找到他们的问题,我认为找到问题之后,现在世界是平的,你再满世界找解决问题的技术我觉得这个可以很好。我觉得美国的商业环境很好,有很多纯技术公司被别人收购,中国要做创业公司,你就得预备着自己要跟这些公司竞争,无论你怎么抱怨他们山寨,这就是现实情况,你要在中国创业,你们首先一定要了解消费者。

  提问:

  刚才你讲的微创新让我印象很深刻,我也是创业者,但是做的比较辛苦。我想问你一个很具体的问题,目前家电和中国的互联网如何能够有效的结合呢,希望你从创业之道这方面给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周鸿祎:

  这个问题太具体,千万不要不要把我当成点子大师,我对很多行业都不太懂。但是我可以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家电行业将会有一场革命,我几年前投资了一家希望把家电和互联网结合起来的公司,到目前为止在没有互联网之前,所有的家电企业和造电脑的企业,他们并不真正的重视用户体验,他们更迷信所谓的行销和4C理论,他们觉得只要把概念打立足,把广告打足,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就可以了。我刚才讲了用户体验至上,用户拿到你的产品才是开始,决定用户买你的产品不再是广告,是口碑之间的传播。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怎么把用户体验变成指导他们做产品的理念,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在这方面懂互联网,你又了解家电,如果你在结合的跨界领域能做一些工作,我想你绝对是有机会的。

  提问:

  我想提一个问题,我一直在做资本,也在做创业,我刚才听你的分析以后,我觉得问题不一定是在你有多少切合市场的点子。因为那些山寨手机,他们其实也是符合市场的,但是他们没有资本。

  周鸿祎:

  我没有否定资本的力量,这个只是说没有钱肯定不行,但是有了钱也不见得行,微软比他们更有钱,微软做手机都没有做过苹果。所以你别误解,我自己也有很多VC帮助过我,像360做免费杀毒,除了微创新,没有VC的支持我们不可能长期坚持免费安全。但是我想证明的是,光是有钱、光是有实力也未必能做成功,欢迎大家给我写邮件,网上有我的邮件,也欢迎大家关注我在新浪的微博(周鸿祎微博),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