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金-财富的诺亚方舟维度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1日 16:57  新浪财经

  黄金的货币情缘

  货币作为人类经济制度安排的核心,经历了由实物货币到有锚的信用货币,再到无锚信用货币的历史演变。在人类数千年的货币史中,黄金占据了半壁江山:在实物货币时期与白银平分天下,在有锚信用货币时期一直独秀(准金本位)。黄金在大多数时间里承担了货币的角色,是交易媒介,是价值储藏手段,是财富的象征与保护神,更是约束人类(尤其是统治阶层、政府)行为的自然法则。

  刚刚过去的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美元的货币危机,期间黄金价格脱离美元与所有其他一切实物商品的大幅飙升再次唤醒了人们对黄金的认识与讨论。回顾人类货币制度的演进历程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全球盛行的货币管理—通胀目标制—大环境下,历史上兼具商品与货币属性的黄金未来地位与其价格趋势。

  金本位“天然货币”杜绝货币危机

  世界各国的古代实行的就是真金或银本位制(每一张纸币背后都有足额的黄金或白银来支持),在此漫长历史中,真金本位制长期发挥着良好的作用,除非政府为了应付战争或财政危机偷偷地乱发货币,没有出现过严重的通胀或通缩。

  一般认为,真金本位制在现代被陆续地放弃,原因是古代的经济增长速度比较慢,黄金产量的增长也同样很慢,二者大致可以相适应。但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加快,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却是受制于矿藏量、开采速度等客观因素,于是渐渐的明显落后于前者,造成通缩的风险。上述观点虽不无道理,却有严重夸大的嫌疑。

  首先,黄金的供给弹性往往被人忽视、看低。一次大战前长达一个世纪的工业革命时代,物价普遍下跌,原因在于工业革命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当时黄金数量的增长速度,通缩出现。但由于物价的持续下跌使得黄金的相对价格提高,刺激了黄金的生产大幅飙升。因而在1896年之后,黄金供给的增加使得美国等国家的国内物价水平又有所上升。由此可见,黄金的生产固然受到储量勘察与开采技术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是价格作为调配资源的有效工具,无疑会对上述技术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结果是长期来看,黄金产量富有不小的弹性,进而平抑其本身波动。

  其次,通缩的危害往往被夸大。同样以上述工业革命前期为例,当时价格水平的大幅下降,不但没有发生严重的大萧条,甚至工业革命还照样高歌猛进。中国90年代的严重通缩也没有阻止我国追赶世界的步伐。人类经济史中通缩时期经济快速增长的实例可谓举不胜举。这是有趣的现象,有悖于当下流行的观点,值得深入的研究。通缩是好是坏,虽尚无确定的结论,但最起码通缩不应成为人类抛弃真黄金本位的理由。

  但人类更容易控制并管理货币的动机最终使人们在并无真理支撑的情况下抛弃了真黄金本位,转而进入准金本位时代。

  准金本位制:自由的一半是风险

  准金本位制是指,官方指定货币与黄金的兑换比率,但货币不是根据黄金储备量来发行,而只需要部分储备。好处是,人类可以摆脱黄金存量的束缚,有限度的调控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也就是拥有了货币政策空间。此后,政府才没有了预算的限制,可以随意通过发行货币为自己融资,才真正意义上拥有了财政政策。之所以说是有限度的调控货币,而不是随意,是因为虽然已经是部分储备制度,但是央行还是承诺纸币可以按固定比例兑换成等额黄金(后期只限于国际贸易清算),借此约束自身的行为,这背后的机理是:

  一国纸币的发行实际上与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无关,一旦黄金的纸币价格固定,实际上就是一种物价管制。事实上,美国自罗斯福时代起,就不允许民间有黄金市场存在。人们要想获得黄金,必须向央行按指定比价兑换。如果货币数量与黄金储备量之间的比率严重偏离固定比价,就意味着黄金价格被人为压低,如果大家都以被固定的、已经偏低的比价去跟央行兑换黄金,央行最终会没有足够的黄金兑付所有美元,被迫要或者上调比价,或者索性完全放弃履行兑换的义务,也就是诱发货币危机。上述机制一方面约束了央行的行为,另一方面也使得该制度安排具有内生不稳定性,并为该制度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准金本位给予了人类管理经济的权利,但问题是,人类能够很好的管理货币吗?历史事实给我们的答案是,不能! 30年代大萧条就是铁证! 

  布雷顿森林体系作为人类迄今最后一个准金本位制,其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耐人寻味。首先,简要说明一下该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在二战之后,战时暂时脱离金本位制的各国开始重返金本位。由于战争的缘故,黄金大量集中在美国,其他国家黄金储备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其它国家无法实行传统意义上的金本位制,强行恢复战前黄金兑换平价会产生严重的通缩与货币危机。在此关键点上,一战后的英国给世人提供了绝佳的反面教材:强行恢复战前平价,导致严重通缩,美国为了协助英国维持英镑汇率,大幅降息,由此触发的资产价格泡沫最终为大萧条埋下了伏笔。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出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这种折衷的准金本位制。因为美国有很多黄金,它可以根据黄金来发美元,然后把美元给各国,各国根据这些美元储备来发自己的货币,于是出现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度。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其实就是美国几乎是无偿地把美元送给各国,以便它们可以有美元储备来发自己的货币。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美元成功取代了黄金的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有能力与动机从其他国家赚取丰厚的铸币税。

  事实上,美国正是这么做的。美国开始对自己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加约束。先是朝鲜战争,接着是14年的越南战争,约翰逊总统大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连年扩大,被迫开始大量发行美元来弥补赤字。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条款,其他国家手头的美元可以按照固定的价格(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兑换成黄金。若美国发行美元太多,其他国家就可能失去对美元的信用,将美元拿到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最终滥发美元的恶果开始显现:到1968年,美国官方的黄金储备已经大幅减少,由1945年的7亿盎司(21770吨)下降到2.96亿盎司(约合9200吨)。到1970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到仅占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15.5%。

  美国黄金流失只是表面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准金本位制下,央行黄金只是部分储备,美元的滥发早已使得美元与黄金的数量之比严重偏离了官定的比价,人们不再相信美元的价值,于是纷纷要求以官价兑换黄金以求保值,美元印得太多的恶果终于浮现,官定的兑换比率终于无法维持。

  此时,美国就只有两个选项:被迫上调比价,或者索性完全放弃履行兑换的义务。理论上,第一种选项短期可行,上调黄金价格至均衡水平。但该方案并不完美,它并不能确保美国会不进行新一轮的货币扩张。而且从当时的政治角度看来不可行,因为当时欧美的最大对手前苏联是黄金的主要生产国之一,另一个最大黄金生产国南非则是基于种族与文化的歧视,主动抬高黄金价格让这些国家受益,万难接受!所以,他们选择了后者: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宣布不再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公开单方面践踏国际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但现实告诉我们,政治家往往自欺欺人:既然黄金价格被人为管制已久,远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人类抛弃黄金这一天然货币之锚,任其变为普通商品,自由交易之后,其价格必然会大幅上升,该受益的国家同样会获得应有的收益!这同主动抬高黄金价格有何本质区别?

  无锚信用货币将精英的贪婪放出魔瓶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是美国财政、货币的无限扩张所致,而并非以黄金为锚的货币制度出了问题。但此时的美元,已经成为了全球储备与结算货币,黄金也已被美国主导的国际机构(国际清算银行—央行的央行)明文废除掉了国际结算的地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开启了不受约束的美元本位制度,美元的发行再也不受任何约束。鉴于美元实际上承担了之前黄金承担的角色,成为了全球货币的锚,所以美元的扩张也就意味着全球货币的扩张:从1971年美国宣布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到今天,全球基础货币量是数百倍的增加,1971年只有381亿美元,而今天已经超过了6.2万亿美元。

  美国货币政策在1971年之后并不是没有规则可循,相反,抛弃黄金本位的目的就是要有更多工具与空间管理经济的运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经济学天才费雪根据对大萧条的研究后指出的“债务—通货收缩机制”,他指出该机制是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之根本渠道,并极力劝说罗斯福尽快抛弃金本位制以扩张货币供应量。之后,费雪的“债务—通货收缩原理”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美国决策者的思维。

  而与费雪同时代的现代经济学开山鼻祖凯恩斯基本政策主张也是在危机期间扩张货币,他指出货币扩张能够降低投资成本、减少储蓄收益,从而扩大投资,增加产出和就业。之后的伯南克、克鲁格曼等经济学者曾经激烈批评日本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过于保守,致使日本长期无力摆脱“通货收缩和经济衰退”。伯南克甚至夸张地建议日本央行开着直升机向日本国民狂撒钞票,由此获得“直升机本”的著名绰号。

  在本轮危机中奥巴马多次警告称,“美国正面临堕入通货紧缩恶性循环的巨大风险,我们背负的巨大债务负担有可能变得更加沉重。”2009年2月8日,美国全国经济委员会主席、奥巴马的主要经济谋士萨默斯呼吁国会尽快通过经济刺激计划以迅速遏制可能出现的通货收缩恶性循环。之后,就如我们看到的,美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财政与货币扩张。

  历史事实是,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到1971年,全球没有出现过什么金融危机,只有几次小规模的汇率危机,欧洲、美国、日本的真实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然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全球范围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平均每三年就要爆发一次。自1971年至今,全球出现过110次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相应地,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真实经济增长却远远低于1944-1971年。

  极具讽刺意义的是,在货币与财政管理工具多如牛毛的当下,似乎解决金融危机—通货紧缩的方案却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加速货币扩张,企图制造更大的泡沫弥补已经破灭掉的!

  国际货币大师蒙代尔提醒我们,美元之所以可以取代黄金作为国际储备与结算媒介,是世界格局改变的结果,“在1945年,美国已经成为超级大国。美国的工业产出占了世界的80%,拥有世界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赢得了世界大战,还制造了原子弹。那个时候,美国势力独一无二。美元成为世界记账单位、关键货币、合约货币单位、价值储藏手段、交易媒介、干预外汇市场的主导货币、贸易结算货币、延期支付的货币单位以及国际储备货币。”直接代表美国参与管理战后国际货币事物的罗伯特。所罗门说得更加直接:“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各国纸币挂钩美元,美元挂钩黄金,正是美国主宰地位的完全反映,是美国政治、产业、金融主宰地位的直接结果。”

  但是,在21世纪之初,全球经济格局又再次发生改变: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迅速崛起。即使在欧美阵营内部,欧元区的产生已经对美元霸权提出了挑战。世界由单极迅速转变为多极,美元继续得以维持国际货币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开始动摇。重点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一个超级大国取代美国的地位,世界经济、政治势力将趋于平衡。在此环境下,没有一个单一信用货币可以承担起国际结算与储藏媒介的职能,在出现世界统一货币之前,就只有两种选项:各国以其他一篮子货币来构建外汇储备;天然中立的黄金重新承担国际货币的角色。

  虽然,理论上单一商品(黄金)作为国际货币是最优的制度安排。但人类永远无法精确的推测历史的演变路径,我们也不想冒此大不惟,预测黄金的未来货币地位。但是,黄金可以作为货币的天然特性仍然存在,其贵金属的商品属性基于中东与印度的崛起而更加显著,在当下无锚货币扩张主义大行其道的乱世,特别是当下通货再膨胀救市政策推动下,其价值(货币价格)与其他贵金属一道进入上涨期,将十有八九。综合以上因素,在各国外汇储备多元化进程中黄金即使不是各国央行的布局重点,也会是布局的关键。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