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05中国成长企业100强排行榜分析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8日 15:32  新浪财经

  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基本特征

  1.1 综述

  在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国家法改委中小企业司的指导支持下,由当代经理人杂志社和中华留学人员创业协会共同组织的针对非国有控股和非上市公司的中国成长企业100强调研排序活动,在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本活动一直受到政府、学界、投资者、企业界和传媒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这次排名通过简单透明度高的营业额比较方式列出中国100强的成长企业,本活动以非国有控股和非上市公司自愿提供的资料作为评审基准,我们的排名和统计数字为国内外投资机构提供了中国高增长企业的宝贵数据。在过去的数年间,国内外的投资机构一直关注中国的成长企业和不断寻找投资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的企业通过本活动获得国内外投资商的青睐,让我们印象深刻的包括第一届排名第一的蒙牛乳业,获奖后即获得多家著名金融机构的投资,并在去年年中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现在蒙牛乳业的市值已经超过88亿港元,成立在1999年的蒙牛乳业高速发展和其在资本市场的成功让人津津乐道,可见本排名榜的代表性。其它在融资方面取得成功的例子包括第二届和第三届中河北中旺集团,上榜不久即取得了康师傅集团3亿人民币的投资,小肥羊餐饮连锁集团、内蒙古小尾羊餐饮连锁集团、宅急送公司、宁夏香山酒业、西安海天天线和神威药业等等企业在资本市场操作的工作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通过资本市场建立一个永续的融资平台,将为高增长企业带来更大的突破。

  目前国内企业面对的是一个是“宽货币,窄信贷” 的市场,市场货币充足,但信贷市场却在收缩。2006年11月中国银行业必须全面向国际市场开放,国内银行业必须严格执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大部分银行必须压缩信贷,增加持有资产,用以改善资产的结构,对于过度依赖银行融资的民型企业(特别是高增长企业)来说将构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外来非银行资金的投资叁与对高增长企业的持续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企业要吸引国际资本,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投资心态。在这几年里,我们看到国内的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受到追捧,但是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就是国内庞大的13亿人囗的本土市场及具国际竞争性的生产力。本排名榜让境内及境外投资机构了解到更多具潜质的企业。针对境外方面,引入国际性投资机构更可缔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国际性投资机构了解国外的资本市场,也带来品牌和被投资企业之价值认可,一个国际熟悉的名牌,给予未来企业往资本市场融资将带来额外的信心。

  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民营企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和转型。在整体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传统体制的束缚尚未得到彻底清除,在多方面未能达到价值最大化。民营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在融资(信贷和国内的股本融资)、人才、科技创新和整体管理水平(包括透明度、企业法人治理架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民营企业家也需要凭着自身的力量在各方面打拼,争市场、协调政府机关和取得资源(资金和能源)。

  企业要取得成功就应该按照市场化的原则,突出主业,对资产进行必要的重组,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建立经营管理机构。与国际资本接轨意味着企业所有的表现、公司治理结构、财务业绩、未来的整个盈利都要跟国际的标准比较,这将带来压力,压力变化为动力,动力更可转化成今后亮丽的前景。对未来战略亦需要建立规划,企业价值是建基于未来盈利。市场接轨就是要寻找一个可以让资本市场接受企业的价值。标准定得更高,整个公司在更高的水平上完成了它的改制,在新机制的基础上能提高盈利效益及盈利业绩的话,企业的价值也自然被提升。

  中国的民营企业一直被誉为是中国整体经济在二十一世纪增长的火车头,而100强的成长企业在整个中国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投融资方面,特别是针对牵涉境外投资机构对境内企业的投资,今年年初受到中国外汇管理局11号文的影响,在国内投资策略方面裹足不前,一直等到10月底外管局75号文的出台,一下子境内外投资机构对国内民营企业的投融资活动也马上热炽起来了。这一次的排名活动可以替境外投资再度进入国内市场揭开序幕,所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中国市场已经为国际基金一再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因此,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型国际基金瞄准了中国公司。上半年,不少于15只规模达10亿美元并针对亚太地区的基金成立。这些大型私募基金公司都表达了对亚太区尤其是中国市场的看好。2004年中国已成为国际私募基金除日本之外在亚洲地区的首选,共有不少于13亿美元流入中国市场。投资到中国的收购资本正以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

  在上届上榜的企业中,有23家再次上榜,77家的企业是新的面孔,去年在10大的高增长企业在今年的选举中全部没有进入100大,这说明当企业达到一定的发展规模后,要保持凌厉的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连续两年也进入100大,更需要宏观和微观环境及天时地利人和的配合。

  今年,当我们再次推出成长企业百强排名时,马上受到全国企业界的高度关注。我们把企业的参评标准设定为“年销售收入在1亿人民币以上的非国有控股和非上市公司”。部份百强企业属2004年下半年新近上市公司的附属公司,但考虑到其2004年全年业绩并未重大得益于其母公司的新上市身份,我们仍将其列入。经过评委会和调研组一年的努力,把分布在23个省/直辖市、超过13个主要行业类别的企业资料汇集到手中。

  我们的关注集中在民营企业的成长速度,以此作为排名的科学根据。选定营业收入总额成长率指标(报告期营业收入总额/基期营业收入总额)来计算成长速度。并要求所报上的数据须经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营业额和管业税须经当地税务机关出具证明,以确保调研及评选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在计算有提供资料作统计用的企业资料,营业额达到1亿人民币以上的规模,兼成长率较快的前100名企业在2004年的营收入总额,资产总额,缴税总额,净资产, 税后净利润分别为1,585亿人民币、972亿人民币、52亿人民币、425亿人民币和70亿人民币。其中百强成长企业2004年营收规模占了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6%(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人民币)。

  列排行榜第一的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2003至2004年度营收成长速度为316.73%、2002至2004年度营收成长速度为4,623.94%。排名第86位的正泰集团2004年营收总额为119亿人民币,位列营收总额第一。

  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中,中国经济保持了令世人瞩目的高增长。带动这高增长的主要动力,由最初的国有、集体企业混合引擎逐步转变到现在的国有、民营和外资三大引擎。在近十年中,民营企业和经济规模以高速成长,在国民经济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相关的统计数据,2004年,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吸纳就业人口超过1亿;民营工业企业完成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以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一半以上;各类民营企业已经实现了中国70%以上的对外出口;在全社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各类民营企业的投资比重也超过了40%。整个环球的资本市场和跨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民营经济还是趋之若谷,希望可以在成长中分享到一杯羹。

  1.2 中国企业成长性的基本特征

  一个企业的成长速度可以用不同的指标去计算,这些指标包括营业额,净利润,净资产利润率等。

  在国外几份具权威性的杂志 (包括 <<财富>>(Fortune)和<<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杂志等)每年也有对上市公司作出价值评价的排名。<财富>>杂志主要根据年销售总额的大小对上市公司进行排名,而<<商业周刊>>的排名则根据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营收增长率、营收,作出加权排序。

  一如以往,纵观现有市场情况,量度企业业务增长最直接的标准莫过于计算及比较营业额的增长。基于不同行业的营业实质额没法相互比较,我们采用了营收成长速度作评估指标。

  2002-2004行业营收成长速度 = 2004行业平均营收总额(万元) / 2002行业平均营收总额(万元)

  2003-2004行业营收成长速度 = 2004行业平均营收总额(万元) / 2003行业平均营收总额(万元)

  (1)销售额的数额与成长速度是表明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在这类企业里,销售是企业的基本推动力,是现金流的来源,销售活动也成为最高决策内容的组成部分。企业的目标就是通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以提高获利能力。销售额的持续减少是企业衰落的最直接表现。

  (2)销售额的成长速度越快,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大。在销售额较多且成长较快的时期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比较容易控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也可以缩小到最低限度。因此,对风险回避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未来销售状况的预测。

  (3)销售额的成长速度与企业采取的财务策略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通常,在销售额成长速度较快时期(这也往往是经济繁荣或所谓经济腾飞时期),由于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受到销售成长的抵消,企业往往乐意采用一些风险较大但收益水平却很高的财务活动方案。但在销售疲软时期,企业所做的财务决策往往是很保守的。

  (4)销售额的大小及成长速度决定着企业的资金流动性。销售额大且成长较快,反映在资金上便是周转速度较快,现金投入与现金回收的间隔时间就比较短,企业的流动性自然会增强。销售额对流动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企业的资金结构达到的。销售状况好,总是表现为易变现资产比重的提高,这将有助于增强流动性。

  (5)销售额的大小对企业的成本水平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销售额越多,单位产品承担的固定成本就会下降,成本水平随之降低;销售额越小,单位产品承担的固定成本就会上升,成本水平也随之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越高,这种相互影响越明显。

  (6) 销售额是绝对数指标,只能在销售规模大体相同的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否则,将失去对比分析的意义,成为一种不切实际的“攀比”。销售额的差异表明的是两个企业间整体实力的差距,而绝不是销售活动本身的差距。而成长速度是相对数指标,可以在任何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因而,营业收入总额成长率(又称成长速度)必然是衡量一个企业成长速度的核心指标。

  1.3 第四届百强与第三届百强对比

  上届中国成长企业百强排行榜评估时间为2001至2003,而本届的时间为2002至2004年,经过一年的成长期,上届百强企业只有23家在本届能再次上榜。

  上届百强中,有15家在本届排行榜位置往上升,有8家在本届排行榜位置往下滑。在15家在本届排行榜位置往上升的企业当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浙江省,浙江省的企业在去年也是领先于其它省份的企业。从地区分析上,23家企业中,10家来浙江省,证明与上届情况一样,近几年企业成长的中心还是维持在长江三角洲一带,但今年江苏省的企业就没有出现在这23家企业里面。

  在今年重新上榜的企业中,我们看到它们的地区分布比较分散,除了浙江(占10家)和广东(占3家)以外,内陆省份(非沿海及沿江)企业的表现也不错,占了23家中的6家,这也代表了内陆地区的崛起。

  另外,本届十强中有9家企业是新面孔,去年排名第29位的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今年攀升到第四位,在2002年到2004年的两年中营收取得八倍半的增长。由于企业比较的基点不一样,成长企业能保持几年倍数的增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4 各类排名

  100强成长企业,按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排名,以下是各项的排名名次。

  100强成长企业各项榜单第一

  成长速度第一

  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

  营业总额第一

  正泰集团

  资产总额排名第一*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缴税总额排名第一*

  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净资产排名第一*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税后净利润排名第一*

  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总额排名第一*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口总额排名第一*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员工总数排名第一*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注  只限有提供资料的企业

  1.5 人力

  100强成长企业当中,2002年至2004年平均员工总数成长速度为27.75%。但同期的营收成长速度为430%(注:如果我们不包含餐饮业在2002年至2004年的平均营收成长速度2,355%,同期的营收成长速度为281.93%)。这和上一届的情况一样,企业营收的增长已经远远高于同期的员工数目增长,生产、管理和营运的效率已经大大提供,并不光是劳工密集型的产业。故此,2002年至2004年平均营收成长速度增幅均大幅高于2002至2004平均员工总数成长速度,首三位的产业是批发和零售、电机/电子/电器和房地产/建筑。我们在表中也可以看到建筑行业、木材业和制造业者三个产业在2002年到2004年的平均营收成长速度明显是较其它的企业较慢的,这也说明劳工密集型行业的增长率和员工数目多数是直接挂钩的。

  1.6 CEO学历

  100强成长企业当中,今年有高达59%的企业是没有提供CEO学历的统计数据,在其余提供资料的企业中,全部也有专科或以上的学历,在有提供数据的企业中,70.7%是拥有大学本科的学历。在前10强里面,7家企业提供CEO学历的资料,6家企业的CEO拥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1.7 CEO年龄

  100强成长企业当中,只有40家提供相关的资料,在提供资料的企业中略多于一半CEO的年龄在41到50岁之间,31到40岁的人数比50岁以上的多。国内企业界CEO年轻化的趋势和国际政治和商业界的情况是一致的。年富力强、具有创造力和实干的管理经验就是CEO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1.8 学率 

  1.9 成立时间

  100强成长企业当中,今年只有41家提供资料,其中有28家百强企业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该段时间可以说是改革开放和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萌芽最旺盛的时期,这也完全配合中国的整体经济增长的时期。

  2. 2004中国成长企业100强的基本分析

  2.1 行业分析

  2.1.1 100强行业分布

  百强成长企业的行业和往年一样分布非常分散,涵盖酒业、矿业/资源、餐饮、电机/电子/电器、房地产/建筑、纺织/服装、工业、食品农林牧相关、木材、批发和零售、制造业、医药、商贸/实业等13个主要行业。其中制造业占最多,占19%,其次为工业,占11%,食品农林牧相关也占11%。

  2.1.2 各行业成长速度分折

  以2002-2004行业营收成长速度作指针,餐饮业的表现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增长高达2355%,比第二高增长的产业纺织/服装业的705%高出将近三倍。其它产业的增长全部在1.5倍到4倍之间。民以食为先,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的收入提供,餐饮业可以算是马上受惠的产业,国人的收入上升,出外用膳的机会也随着增加,过去几年我们不断看到一些成功餐饮服务集团如小肥羊和小尾羊成功发展的故事。不过,由于本届只有两间餐饮服务业公司上榜,餐饮业增长数字仅可供参考用。

  2.1.3 行业财务指标的分析

  2.1.3.1 各行业企业的财务分析

  2.1.3.2 各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纳税分析

  对盈利能力分析要通过几个指标进行。

  首先分析销售净利率,13类行业中,2004年销售净利率在10% 以上的行业只有2个:酒业(为最高,12.91%)、矿业/资源(12.59%),而2004年销售净利率最低的就是商贸/实业,只在1.9%的水平。

  其次分析平均总资产净利率,13类行业中,除了餐饮业不能够提供数字外,2004年平均总资产净利率在10% 以上的行业有6个:房地产/建筑(为最高,21.26%)、矿业/资源(14.81%)、木材业(14.76%)、制造业`(10.8%)和 纺织/服装(10.11%),而2004年总资产净利率最低的就是批发和零售,只有2.69%。

  分析净资产净利率这个核心指标,最高者(制造业)达到37.57%,第二高的是矿业/资源行业(25.9%),第三的是房地产/建筑(25.33%),而最低净资产净利率的行业(批发和零售业)只有到7.12%。在这个指标的比较中,今年和往年有非常大的区别,在百强企业中,传统产业的回报反而高过一些高新技术产业。

  以2002年到2004年平均税后净利润成长速度去看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名的矿业/资源行业有高达986.3%的增长,而第二名的批发和零售业有857.75%的增长。随着中国对资源及原材料的强劲内需促进了矿业和资源行业的大幅增长,很明显的看得出,批发和零售业的增长则与国民经济的急速增长是直接挂钩的。

  2.1.3.3 各行业的营运能力分析

  从营运能力来看,资产周转速度快,资产利用效率好,营运能力因此亦较强,这样就会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其中,除了木材业的3.42次和商贸/实业的2.42次之外,其它产业的2004年平均总资产周转率都在2次以下。最低周转率的就是酒业,只有0.66次。

  从平均净资产周转率来看营运能力,食品/农、林、牧相关产业的净资产周转率最高,达16.23次,而最低的也是酒业,只有0.83次。

  从2004年平均人均营收额来看,以批发和零售行业的575.73万人民币为最高,其次为商贸/实业(152.92万人民币)、其它产业的人均营收额全低于100万人民币。最低的是餐饮业,反映出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服务性产业。

  2.2 地区分析

  2.2.1 百强地区分布

  从百强的地区分布,在沿海沿江的企业依然占了大部份,占64%,内陆的企业仅占36%。这说明中国成长企业仍然非常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沿海沿江地区是中国先富起来的地区,它们将带动内陆省份的增长。

  从百强的省份地区分布,浙江最多,占25%、山东其次,占11%、内蒙古及江苏均分别占9%和8%,广东占7%。这说明了百强成长企业,非常集中在沿海一带及工业根基较深厚和经济较发达的省份。

  从百强的地理位置分析,东部和北部最多各占35%、依次是西部占11%、南部占10%、中部占9%。

  中国沿海东部省份拥有较发达的经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民营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当地民营企业发展的速度、市场占有率、企业的规模、盈利和出口创汇的能力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省份在对外交流方面也比较频密,在整体经营效率和成长率也相对比较高。同时,民营企业也需要面对不少的挑战,克服在资源和能源供应方面的紧张和不断升高的价格,营运成本提高。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出现两极化情况,较弱的企业将被淘汰或被兼并。中西部地区的企业由于起点不一样,整体而言需要更多的时间才可以追得上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而当地政府也积极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东部地区的民营企业应该凭着地理优势,通过出口增长带动下一波的增长,进一步发展成外向型经济,同时也需要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目前也应该利用目前的一个空间,借鉴沿海地区的发展,利用成本优势,提高经营效率,打品牌和抢市场。

  2.2.2 各地区成长速度分布

  从整体上看,2002至2004年平均成长速度为285.34%。而且在100强企业所在23个省份中,其中表现最好的是江苏省(823.83% - 注;百强第一的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的增长率为4,623.94%,这数字大大提高了来自江苏省百强的8家企业的平均增长)。

  我们注意到部分百强企业在2003年的营收总额比起2002年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导致2003年至2004年的增长数据出现了扭曲的情况,数字被大幅拉高,因此我们只是把2003年到2004年的增长数据列在表中列出给大家参考,并不作分析。组委会也会特别留意这情况,将部分2003年出现倒退的企业在明年的排名中加以特别处理。

  3. 成长企业前10强的成长速度分析(基本特征分析)

  3.1 前10强整体状况分析

  整体而言,前10强民营无疑是我国民营非上市企业的最优秀增长企业的代表,在2002年至2004年期间之成长速度为1405.55%,相等于每年复式增长374.9%,与去年100强年成长速度889.21%,增加约58.1%。

  我们再仔细分析前十强,除了内蒙古佳宇轩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公司是从事餐饮服务和酒业外,其它十强企业大部份都是生产性和能源/资源类企业,属于传统产业。中国正在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传统产业目前还是带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3.2 前10强整体成长速度分析

  3.2.1 前十强成长速度差异分析

  可以看出,前10强的成长速度存在较大差异,看2002年至2004年的营收,例如第一名的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的成长速度为4,623.94%,若与第十名的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长速率415%相比,相差11.1倍;亦与前10强的平均成长速度1,405.55%相比,相差3.29倍。第二名内蒙古佳宇轩餐饮服务有限公司的增长率也有4,500%,这是非常惊人的增长率,微观企业管理的内部因素在宏观环境的支持下是增长的重要原因。

  3.2.2 其它成长指标分析

  净利润增长速度,反映了企业在成长同时,利润率是否能够保持一并提升,前10强企业内净利率成长速度较营业额成长速度快的有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公司。净利率成长速度较营收成长速度快,说明在营业额增长同时,企业能成功利用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这有赖于企业管理层对营运成本增长的有效控制及管理质素的提升。

  在统计净利润方面,在前10强中有三家企业没有提供关于净利润的数据,另外,在提供的数据中,排名第五的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在2002年至2004年在营收方面有645%的增长,但因2002年处于净亏损状态,有关净利润增长数字并不适用。

  3.3 前10强企业财务分析

  3.3.1 盈利能力分析

  从投资者的角度,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总资产回报率,不过更加贴切的是计算净资产回报率,另外从业务回报的角度来说,销售净利率应是一个可叁考的数字。

  销售净利率 = 税后净利润 / 营收总额

  净资产净利率 = 税后净利润 / 净资产(股东所有权益)

  总资产净利率 = 税后净利润 / 总资产

  在前10强的企业中有两家企业没有提供足够数据,在提供数据的企业中,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净利率高达41.42%,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公司有23.75%的增长,这远比其它的十强企业高得多,在前10强中的生产性企业的销售净利率全在10%以下。

  总资产净利率方面,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和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有超过20%的回报率,前10强中也有其它两家有超过10%的回报率。净资产净利率方面,前10强企业全部都有超过10%的回报率。

  3.3.2 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及净资产周转率反映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利用纯自有现金的经营手法,虽然较为稳健,但也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事实上,民营企业亦应善用金融机构及银行的支持,让企业可以利用财务工具,取得充足的资金应付营运开支。

  总资产周转率 = 营收总额 / 总资产

  净资产周转率 = 营收总额 / 净资产

  人均营收额 = 营收总额 / 企业总人数

  前10强企业在2004年中总资产周转率在两倍以上的有三家,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2.90) 、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2.62)和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2.24),三家企业的净资产周转率分别为6.75、4.73和7.90。

  人均营收额方面在2004年,前10强企业出现非常参差不齐的情况,最高的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人均营收额有219.6万人民币,而内蒙古佳宇轩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只有7万5千人民币。由于它们在不一样的产业,这不代表直接比较企业的人均效率。

  总结

  2005年是对民营经济发展具有挑战性的一年,可以在百强名单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可以说是经过千锤百炼,经过去年宏观调控的考验,获奖企业不单没有受到信贷紧缩的影响,并且取得骄人的成绩。本次的选举提供了一个舞台让民营非上市企业和企业家们分享他们成功和喜悦。本报告旨在让读者对百强高增长企业有一个参考。

  本次选举是在外管局75号文出台后的一个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海内外投资机构接触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一个重要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将会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力量。直接面向13亿庞大消费人口就是企业发展的最佳优势。但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提升企业运作的透明度和鼓励企业适当地探索海外境外市场的可行性。

  今年年初,受到外管局新规定的影响,所有外资创投、直接投资及私募基金投资中国非上市中小企的活动都大幅减少,他们在国内的投资活动什至是停滞不前。10月底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大日子,外管局宣布新政策以取代年初的旧例,境外融资之门再次明确地重新开启、外资重临,这对一直面对银行压缩信贷资金紧缩的中小企来说,可以称为喜事一件。

  追求增长回报是一个汰弱留强的过程、有资金支持的企业做大做强,内部体制不断市场化及改善,再进入资本市场,其它的则被淘汰或被兼并,这是一个产业的循环。市场寻找的是高增长新兴产业,投资商有自已的评价系统,对投资目标作出价值评估,分析市场定位、内部财务状况、管理班子的水平,业务增长性、市占率、竞争状况等。

  若企业能消化及明白上述几点,基本上便能宏观地掌握到如何吸引国际投资者的注意力。要做大做强成为大企业并不是靠运气的,企业应该尽量做好本身的工作,必须站在投资商的角度去设想,要自问本人作为投资商的话会否作出投资,这些都是进行融资工作前必须要留意的事情,要让企业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体验企业在资本市场中真正的价值。

  中国过去的成就,归功于市场的开放、改革政策及善用资本市场,令许多企业可以拔地而起,更让一些如企业转化成为跨国企业。本人相信,若政策能成功延续的话,在未来的十数年间,中国将培养出更多竞争力更强更大的企业。

  中国进入世贸组织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了,各产业按照入世时签订的时间安排开放市场,在开放的过程,民营企业要同时面对跨国企业的直接竞争,这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之外,企业管理层还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生产设备、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和先进的思想去突破原有的空间。企业需要吸纳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员和筛选吸收国外的产业运作模式,洋为中用。本次活动就是促进各方面交流的一个平台。

  在此,我们感谢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和全国工商联经济部对本次调研活动的大力支持。

  同时,我们要向所有为本次活动付出过劳动的人们,包括各地工商联、企业协会、投资机构、各地的媒体同仁、企业界朋友,以及大量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是你们的支持、关怀和劳动,保证了我们此次调研的成功举办。

  本报告是由本次评选专家评审成员的软库(软银)金汇投资银行总裁暨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温天纳先生主笔,香港证券学院教育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荣誉讲座教授暨麦格理集团中国区创办人温天络先生担任顾问,及专家分析组共同完成,在此对他们辛勤而细致的工作表示特别感谢。

  最后,我们祝愿本次当选的成长百强在未来的一年中有更好的发展。

  附:第四届百强榜排名

  常州市顶呱呱彩棉服饰有限公司

  内蒙古佳宇轩餐饮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云网公司

  内蒙古西蒙科工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牛妈妈乳业有限公司

  山西沁新煤焦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酒业集团公司

  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老板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奥康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仁泰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曼迪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阳市保泰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宁波太平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常平集团有限公司

  临清市第二色织厂

  陕西东岭集团

  黑龙江北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仪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华瑞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联谊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富煌轻型建材集团

  江苏五星电器有限公司

  惠州雷土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天洋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步阳集团有限公司

  科瑞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万马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青岛华天车辆有限公司

  新疆亚中集团(有限)公司

  淄博金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沙市久隆汽车转向器有限公司

  江苏兴云集团

  青岛康大外贸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有限公司

  侨兴集团有限公司

  江阴市天华纱业有限公司

  桓仁矿业有限公司

  青岛远东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喜盈门集团公司

  内蒙古小牧羊餐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新杰克缝纫机有限公司

  青岛九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亿阳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云南三鑫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御香苑畜牧有限公司

  吉林神华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省圣农实业有限公司

  福建吉马集团有限公司

  茂名众和化塑有限公司

  青岛万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通辽岳泰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华夏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赐富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多佳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精益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

  内蒙古骆驼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长城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中房集团银川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云南云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华运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盈彬大自然木业有限公司

  广东凌丰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福中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双菱集团有限公司

  宝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光宇电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东霞实业有限公司

  丹东克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百事达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华业控股集团

  浙江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

  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正泰集团

  青岛良木集团有限公司

  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天龙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小角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高逸工程有限公司

  神威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斯尔丽服饰有限公司

  美特斯邦威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工源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振兴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