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周新生:非公与公有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6日 15:49  新浪财经
周新生:非公与公有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
民建陕西省委副主任、长安银行监事长周新生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9月26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0中国(陕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于2010年9月26日-27日在陕西西安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成长与发展方式转变”。新浪财经全程直播,图为民建陕西省委副主任、长安银行监事长周新生演讲。

  周先生: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昨天一下飞机先看到我们长安银行的招牌,一些广告,包括领到资料带,袋子上面我们长安银行的LOGO。到今天有很多朋友问我长安银行是怎么回事,我这里用一两分钟简单介绍一下长安银行。

  长安银行是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陕西省委省政府以新设合并的方式,在合并充足,原来宝鸡商行、现行商行以及汉中渭南、榆林的基础上引进 11家战略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有国有、非国有、金融类、非金融类、省内、省外,现在注册资本是30亿。其中非公有资本占20%,目前在省内有68家机构,资产规模截止到六月底是1300亿,他的市场定位是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后面我们有跨界的打算,再过三五年我们有申请上市的打算。所以我在这里表示长安银行期待着为在座的企业家提供金融服务,来陕投资、合作,我们提供金融服务。

  谢谢大家!

  我发言的题目是“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良性互动和合作共赢”,我为什么讲这么题目?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非公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一部分领域非公经济资本相对的独立存在,第二种是在一部分领域公有资本的领域相对存在。第三种情况在相当的领域非公经济和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者资本不相吻合,与产业链维持在一起,形成供给需求共同,这种形式的存在非公和公有的有竞争,有合作。第二两方资本共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有合作无竞争的共同利益。30改革开放非公经济不断壮大,两种资本存在的范围和形式,我认为有这样三种。这样三种存在的形式它的体量会随着我国发展的深化,随着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旧36条和新36条的贯彻落实发生变化。可以判断,第二种形式的存在会越来越少,第三形式的存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且第三种形式中的第二种情况尤其要变大,这意味着非公经济资本与公有经济资本的局面会向更大的方向迈进,两者是此涨彼消、此消彼涨的变化当中,互动与共处是一个大趋势,这种互动和共处能够良性?及两者各自以及整体健康发展事关重要。

  两者的关系从单一的对立的,水火不相容的,各自在各自领域活动的关系将演变为竞争的关系、进退的关系、关联的关系、依存依赖的关系、共存的关系,这是关系的多样性。合作共处这个关系成为趋势,这个趋势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所决定的。和谐、良性关系的必要性,能否良性、和谐共处是检验社长经济理论成功与否的标志,关系共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壮大的条件,各自壮大发展不是各自的独立事情,而是在此消彼涨,彼消此涨中实现,需要以相互提携,相互共存中得以实现。就是在相当领域,两种资本是一损具损,一荣具荣的关系。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市场经济成功与否,成熟与否的标志就在于这两种格局要和谐的存在,良性的互动,和谐的共处,两者之间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在互补后可以带来任何各方都不可比拟的优势。另外,现在公司的形式,就是公司的力量可以纳入一个组织体中,对和谐存在、良性互动、和谐关系在理论上、实践上存在。和谐良性关系是需要条件的,有三个条件:条件一:是平等。平等是最重要的条件。非公经济和公有经济在社会地位、发展机会、利用资源应该是平等的。条件二:互相认同,尤其是现阶段,公有经济带来的优越感的情况下,公有经济对非公有经济的认同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三:利益的协调性。

  第三个观点,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存在、和平共处。现实中两者之间往往冲突多于和谐,猜忌多于信任。公有经济一方对非公经济是充满傲慢,非公经济对公有经济一方充满不信任。在现实情况下,两者的合作往往不欢而散。原因是什么?计划经济的一些思维,过去体制的惯性仍然存在。再一个就是市场经济的关系,还有非公发展的规模、体量上不尽如人意。还有公有经济与非公经济两者在心态、心理上调试不到位,还有政府好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怎么样才能实行两者良性互动、和谐共存、和平共处呢?我这里有三点建议:

  一,处在强势的一方,公有经济应该深化认识。良性的关系对公有经济、非公经济以及国家利益的整体有益的,所以公有经济应该收起傲慢与偏见,放下身段。非公经济有良好的经营,学会与非公经济竞争,学会共处。应该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非公经济更适合市场主体角色,公有经济的特权性是我国过渡时期的暂时现象,还要学会无论公有经济控股还是不控股,在同一个公司的股东要和平共处。第二点非公经济一方面要调试心态,不卑不亢,健康发展,做大做强。要争优争先,也要向公有经济一方学习规范、遵纪守法,负起社会的义务和责任。第三点,政府应该支持非公经济担当重任,与公有经济和平相处。一些专家、领导演讲的数据显示非公经济从总体而言仍处在弱势地位,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爱护、尊重非公经济的社会氛围。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非公经济与公有经济良性互动、和谐存在、和平共处的局面,我相信这个局面一定会实现。

  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