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公司的力量》总导演 公司如何改变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 12:24  北国网-辽宁日报

  核心提示

  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公司改写了人与人相处的秩序、国与国竞争的规则。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已近20年,作为市场运行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公司也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

  怎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公司,理解公司?公司是如何诞生的,又是怎样发展演进的?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对于正在走向全球的中国公司,如何把握历史变革的机遇,在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指引下,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公司?作为国家最大的传媒机构,中央电视台在今年8月播出的10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该片由曾取得重大社会反响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的总导演任学安率原班人马,历时两年、跨越八国、实地拍摄数十家公司、采访百余位中外学者,精心创作完成。它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探讨公司制度的电视纪录片,它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的演进,探寻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长的中国公司的发展道路。

  就拍摄此片的初衷、过程和感受,本报记者采访了本片总导演任学安。

  对话《公司的力量》总导演总撰稿任学安———

  公司如何改变了世界

  记者/周仲全

  近代以来,世界的繁荣或是萧条、合作或是对抗、进步或是危机,公司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辽宁日报:公司是现实生活中很平常的一个词汇,我们不经意间就会经常看到或提到。公司更是一个组织,您曾经说过,它让您着迷。那么您认为,公司具有哪些文化特征?其文化本位折射出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任学安:它与国家权力和世界争霸有关,它与财富增长和经济泡沫有关。工业革命离不开它,世界大战也少不了它。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无数项发明的背后都是它。近代以来,世界的繁荣或是萧条、合作或是对抗、进步或是危机,公司都在其中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

  这个几乎出现在每一次重要历史时刻的组织,让我着迷。更让我着迷的,是现实。公司就在身边,它是衣食住行的提供者,也是创业冲动和人生梦想的承载者,从物质到精神,我们都需要它。

  辽宁日报:正因为您着迷,所以才引起您的关注和研究。您又是怎么想到要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来阐释《公司的力量》的?

  任学安:5年前,在拍摄《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中国故事》时,公司一词就不断地进入我的视线。

  拍这部片子的第二个原因来自对现实的观察。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家把目光对准了公司,公司似乎成为万恶之源。公司面临严峻挑战,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公司到底是什么?它会将世界引向何方?中国公司离一个伟大的公司还有多远,中国离一个真正的大国还有多远?这一切,让我们无法不去认真探究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

  辽宁日报:读史可以明志,通过对公司的历史价值批判和文化继承来揭示真理,这是您的初衷。正如您所说,我们通过对公司的现实观察和历史管窥可以更加清晰地去认识它。

  任学安:嗯,温斯顿·丘吉尔说,“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公司的力量》希望以史为鉴,在历史隧道中找到一丝光线,指引中国公司前行之路。

  《公司的力量》是以公司为载体,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辽宁日报:正因为公司过于普通,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很少有人真正地研究、关注它,对于公司的思考和梳理似乎一直是缺位的。对于您和您的团队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创作。

  任学安:毫不夸张,《公司的力量》是全球范围内第一部电视形态的公司史。

  这一次的考验超过《大国崛起》———那是在无边浩瀚的历史中提炼。关于公司,我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涉及经济、管理、社会、历史等领域,完全没有现成的著述可供参考。

  辽宁日报:《公司的力量》播出后,很受欢迎,网上跟帖很多,我也关注了。以我的理解,这部纪录片并不是一部公司的发展历史,而是对公司核心价值的文化探讨。

  任学安:从创作伊始,我们的目标就十分明确:《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回顾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也不是一部介绍公司管理方法和营销策略的专题片。它是什么?它是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其根本宗旨在于,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辽宁日报:这正是吸引我们关注的地方。既然是一种文化现象的研究,就需要梳理和跨越,这么大的跨度不好把握。您选择了哪些有代表的公司?

  任学安:我们对公司发展历程和生存样态作了一次大跨度巡礼。根据对公司制度、对国家发展以及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公司的力量》一片共拍摄、记录了50多家各具特色的公司。从近代历史上的荷兰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南海公司、密西西比公司、圣戈班公司,到活跃于现代市场的联合利华、菲亚特、欧莱雅、西门子、拜耳、阿迪达斯、宝马、杜邦、可口可乐、福特、通用汽车、IBM、英特尔、微软、苹果、松下、京瓷、丰田、本田、趋势科技、联想、阿里巴巴、吉利、比亚迪、深圳迈瑞等等。我们还从很多公司档案馆中获取到大量从未公开面世的内部影像资料。如西门子公司在二战后重建的历史影像;曾将通用汽车公司打造为世界最大工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艾尔弗雷德·斯隆的演讲资料;联合利华公司保存的19世纪历史影像;松下公司创业时期的影像资料;杜邦公司早期研发实验的影像资料;IBM公司创始人沃森父子的影像资料;IBM公司内部留存的高层会议和重要活动的影像资料等。同时,为表现公司与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紧密关系,摄制组针对各国的公司注册机构、相关政府机构、城市商业活动等的拍摄,进行了特别的设计。

  辽宁日报:嗯,这些资料相当难得,也是反映主题的好材料。

  任学安:《公司的力量》也对公司命运和前途做了多层面、多角度剖析。我们遍访全球数十所高等学府、商学院和研究机构,包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哥伦比亚、芝加哥、耶鲁、宾夕法尼亚等大学、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柏林洪堡大学、德国企业史研究会、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东京大学、一桥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在片中,5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9位知名商学院院长,百余位来自经济、历史、政治、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不同领域的各国资深学者,围绕公司对现代世界、现代文明的影响等主题,提出了各自的不同理解和思考,他们的精彩阐述,交汇成一次全球顶级学者的智慧碰撞。

  辽宁日报:是啊,真的不简单,本片凝聚了你们的大量心血。

  《公司的力量》以电视形态昭示:公司是推动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的重要力量

  辽宁日报:这部片子已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现在您重新审视该片,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任学安:还是那句话:公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推动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的重要力量。

  辽宁日报:这种力量有哪些外在表现?

  任学安:作为至今为止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的出现被称作是“人类的成就”,尤其是股份公司惊人的崛起和当前无可争辩的统治性地位,被公认是现代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公司的力量有多强大?2009年时,公司为全球81%的人口提供工作机会,构成了全球经济力量的90%,制造了全球生产总值的94%。全球100个大经济体中,51个是公司,49个是国家。

  世界上有161个国家的财政收入比不上沃尔玛公司。全球最大的10个公司的销售总额,超过了世界上最小的100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出来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名出自公司,在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首脑、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辽宁日报:嗯,经济数字只是外在表现的一个方面,其文化创造力也许才是真正的力量,这也是您的创作初衷。

  任学安:公司还是人类创新的先锋。1882年,爱迪生启动了美国第一座发电厂,人类从此摆脱了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但是,并非每一项伟大的发明都能变成造福社会的产品。光明源自技术与资本合作创办的电力公司。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可拉斯·巴特勒直截了当地宣称:“有限责任公司是近代最伟大的发明。少了它,就是蒸汽机和电力的重要性也会降低。”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说,很多的革新,比如汽车市场、计算机市场,再如我们遇到的新挑战———绿色科技、纳米科技、通讯科技等等,所有的这些挑战都恐由公司最后攻克解决。

  公司可以天翻地覆地改变世界,却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困扰

  辽宁日报: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院长大卫·施密特雷恩这样评价:公司有点像一棵树的一部分,可以用来建造房屋或拿来打人。他说的意思就是,公司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负面效应。您是怎么理解公司的负面效应的?

  任学安:自公司诞生之日起,关于它的种种指责就从未消失过。公司可以天翻地覆地改变世界,却难以摆脱与生俱来的困扰。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公司曾经洗劫了美洲、非洲、亚洲,它将几百万人变成“商品”。从1637年到2008年,无数次的股市泡沫都没能阻止下一次的铤而走险。首相下野,总统入狱,高官落马。他们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金钱与权力的交易,如同一处无法根治的顽疾。当人被物化成机器时,公司却似乎比机器更冰冷,它苦恼的是自己“只需要一双手,但却不得不雇用一个人”。2008年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这次巨大的震荡就是发端于某些公司的不良运作。

  辽宁日报:那么您认为,这些负面效应是如何产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任学安:出于对财富无限的追逐,公司拥有持续不断的创新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根植于人性深处的贪婪,并非公司之罪,却因公司而被无限地放大了。自利的本能,道德的底线,公司从未摆脱过其间的矛盾纠结。对贪婪的讨伐、对市场的质疑,公司深陷功与罪的争辩。

  当然,越是强大的力量,越是需要约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告诉我们: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需要公司,而在于公司应该受到何种法律框架的约束。

  辽宁日报:如此,公司的归宿在哪里?

  任学安:公司不该是权力的工具,而应是普通人展示智慧、汇聚能量的舞台;公司不该是金钱的奴隶,而应是带动社会创新和进步的动能;公司不该是冰冷的机器,而应是以人为本的倡导者和受益者。

  公司之所以具有生命力,根本之处在于它是一个“活的有机组织”,在外部压力和环境变化中,它可以不断进化和完善。当然,我们只是梳理历史、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创造历史的任务,会由大大小小的中国公司去完成。

  辽宁日报:嗯,这又回到了丘吉尔先生的那句话: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共同祝愿那些公司越办越好,同时,也期待您能创作出更加精彩的作品。谢谢您。

  任学安:谢谢。

  ■专家档案

  任学安,男,1968年12月生于宁夏。1986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新闻专业。1990年毕业后留校,1993年调入中央电视台经济部。现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副总监。主要作品有纪录片《大国崛起》、《复兴之路》、《20年20人》和1998“3·15”大型直播,《城市中国》、《品牌中国》等电视活动。节目多次获得中国电视政府奖。荣获CCTV“十优青年”;“2005—2006真实中国”纪录片“年度杰出导演奖”;“2006中国电视节目榜———十大创新电视人奖”。

  ■延伸

  专家点评《公司的力量》

  ■约翰·奈斯比特(未来学家《大趋势》作者)

  在中国,随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自由程度的提升,企业家开始拥有了创造新事物的自由。邓小平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一个抓住这个机会并且有所作为的正是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头30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这30年也才走了中国自我建设之路的30%,他们穿越布满荆棘的道路,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点让人振奋。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可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人口这么多的国家,这么一个大国,在这么短短的时间里面,就从一个“东亚病夫”变成一个推动世界经济前进的非常重要的力量。这中间,我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市场经济的建立。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公司对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影响,就是我们日益感觉到的全球化,公司在全球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先锋的作用。一个公司可能起源于美国,但后来走向全世界,不仅是销售他们的产品,而且生产他们的产品,他们把资本、技术、理念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对全球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一点对社会来讲,也有很大的改变。

  ■孔栋(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

  《公司的力量》是一个非常好的片子,我觉得《公司的力量》能够展示中国公司在全球、在全世界的影响。这个片子会激励我,带着我的团队承担更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为我们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的贡献。

  ■胡智峰(长江学者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公司的力量》这部作品的特点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达:大,高,新,奇。这部片子很大气,有大气魄,面对的是一个大议题,有一种大思路,表达的是一个大话题。它是站在人类文明的演进史上,沿着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乃至精神文明变迁的轨迹,以公司作为切入点作全景式阐述的纪录片。从这个角度看,《公司的力量》是继《大国崛起》、《复兴之路》之后,中国电视界又一个标志性的大制作,代表着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水准。

  《公司的力量》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片子本身,更在于给纪录片的创作一个警醒。纪录片有很多种功能和价值,其中有一种是永远不能放弃的———纪录片一定要回应重大的时代命题。《公司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对当今中国、当今世界,提供了思考的素材和依据,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是它的价值所在。

  ■何苏六(纪录片研究所所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

  《公司的力量》表达了一种商业精神,公司所蕴含的一些灵魂性的东西,恰恰是咱们这个民族现阶段最缺乏、也是最需要进行普及的。《公司的力量》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不光是企业家,应该说包括对中国“80后”、“90后”的新一代,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题材。

  ■刘效礼(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委员会会长)

  《公司的力量》思路开阔,有一种大台气魄,立意在于吸收全人类的研究成果。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和书籍中,能够完成这样一部作品,非常有难度。这个团队看了很多书,做了很多研究,令我非常感叹。纪录片代表了一个电视台的综合实力,是主流媒体中重要的电视节目形态,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而这部片子体现了这种责任的担当。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