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柳卸林:如何利用北京的科技优势建设世界城市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9日 11:39  新浪财经
柳卸林:如何利用北京的科技优势建设世界城市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卸林(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9月18日1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北京首届世界城市全球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图为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卸林。

  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柳卸林:各位来宾很高兴到这个会议上讲一下关于北京建世界城市这个话题。我总觉得搞世界城市这个话题特别大,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空间、产业、科技都可以谈。所以我也是来学习了,听了很多专家的演讲,我主要谈一点就是从创新中心这个角度来看北京建世界城市的话题。

  因为我觉得在北京建世界级城市的时候有一个话题就是北京这么庞大的一个科技的一种优势,如何在建设世界级城市中发挥一种什么作用的话题。我今天谈四个话题,第一,关于创新全球化的问题。第二,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地区像北京的地区创新能力靠什么能够提升。第三,就是全球创新中心已经转移到中国来了吗?因为我们现在说北京世界级城市,要向世界科技创新中心,意味着好象创新的中心已经从美国或者是从别的地方转移到中国来了,是不是已经过来了。最后一个话题就是北京建这样一个全球创新中心有什么样的一种挑战以及相应的一种对策。

  首先一条就是大家都知道最近20、30年来全球化的速度、深度、广度都在迅速发展,使得全球创新体系或者是全球创新中的力量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一个就是说我想每个国家创新的模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改变,一个就是科技要素越来越可以在全球范围进行快速的流动。第二可能要求我们现在所谓的创新必须有全球的影响力,不能从一个国家的市场出发的。第三个话题我感觉最近这几年在这样一个创新全球化过程之中,知识产权原来保护创新一个重要的手段的话,实际上现在越来越受到挑战。第四就是产业生命周期不断的缩短,我们原来一个产业可能有20年、30年的生命周期,现在压缩为10年甚至5年这个产业生命周期缩短了。我以前看过一些文献,现在人类这种创新的速度周期使得原来更长的周期压缩了。包括我们现在看电视,原来是LED,刚刚时髦不久,现在又要搞3D电视了,人们要得到感觉上的享受我们要花很多的能源、科技去开发3D电视。开发出来有市场吗?也许有市场,但它耗的能量和精力很多的。这是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这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泉。

  第五个话题就是说我们现在一些创新的模式真的可以很快的在全球得到模仿和扩散。现在我想全球化之后使得创新模式变化了,传统的金三角,美国、日本、欧盟这样地位就受到了动摇。我想可能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金砖四国,尤其是我们中国、印度这样的成长,这里面经济的一种成长进入全球化浪潮中以后,我想我们中国和印度有些独特的自己一套创新模式,这种模式也使得其他发达国家不得不认真看待中国的崛起,印度的崛起。这个话题最后我想说一下,全球化之后中国能否成为下一个全球创新中心?因为大家都希望原来从欧洲现在到美国、又到日本,是不是要到我们中国大陆来了?或者欧洲一些学者心很宽,中国成为全球的创新中心也没什么奇怪,中国获得了几百年之前中国在世界本应该有的位置,西方国家的学者大都比较心宽的。

  有一个历史经验就是二战之后科学已经从欧洲转移美国,美国成了全球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创新中心,三个中心合为一体的。20世纪80、90年代科学中心、创新中心在美国,日本逐渐显示出技术中心大国的地位。美国和日本在全球创新面上有分工的,美国是在高端开创一些新的产业,把这个产业做到不断有竞争力日本做了很大的贡献,汽车、家电、半导体,看到日本人是美国创新路子上不断使他可以消费的产品进行转变。可以看到液晶的例子,液晶原本是美国发明,美国科学家,美国公司发明,美国并没有把这个产品技术做成产业化,日本人把它做成产业化了,日本人保持了在家电液晶方面技术上垄断的地位。

  可以看到在欧盟,欧盟这几年保持了科学前沿的地位,但创新的速度在缓慢,欧洲很多学者得出欧洲悖论的观点,这个悖论就是说有科学但没有创新,科学的中心和创新中心可以是分离的。或者说一个国家尽管科学很强,但没有一个把科学知识转化为产品的一种能力,你的创新也是很低的。我们反思北京,科学能力很强,但北京能不能成为一个很强大的创新中心。

  我现在经常跟欧洲学者进行交流,我感觉到欧洲人已经形成自己一套发展模式,全球发展中也在不断的调整自己,在新技术领域很难成为全球领先者,在计算机、半导体、消费类电子欧洲几乎不行了。欧洲在全球汽车、化工、纺织、服装、创意产业,欧洲仍然有优势的。欧盟出现了一种我这么大的整体,科学这么强,新技术反映上比中国还慢,他也在恐慌之中。欧盟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目前为止是超过美国的。

  全球化情况之下我一直在思考,我们在全球之后国家的创新能力有什么最重要的几大因素呢?第一目前来看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反映出市场需求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是一个国家创新力的重要源泉。美国能够赶超英国,赶超德国就是因为他一个很强大的市场继承他汽车产业发展。日本也有很大的市场,当然还有能不能获得全球市场的能力。市场需求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创新一种拉力的问题。

  第二是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体系是否能够培养有创新的人才,最近我看李开复觉得中国一百年之内就出不了像Google的公司,觉得我们教育体系太僵化,扼杀我们的创造力了。一个国家创新体系能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是很关键的。第三个话题就是对科技的重视,像中国在科学技术的投资越来越多,美国、日本这些投资一直是很强大。第四个话题包括我们现在讨论了很多,中国是否需要一个竞争市场结构引导创新。国企所谓国进民退话题,中央政府越来越强调对产业控制力,这个会不会扼杀竞争,对我们国家创新能力有影响,我也在思考。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目前来看竞争市场结构仍然是创新重要的手段,没有竞争不可能有创新。美国一直是强调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平衡,使得这个体系里面小企业不断涌现,大企业老有危机感,这个企业最稳定、最有创新力的。最后一个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创新文化与企业家文化。我们北京可能是有特色,北京离政治中心太近了,我们缺乏一种特别鼓励企业家不断涌现的创业文化,我们应该说中关村是不错的,有创意文化,总的来讲不如深圳对企业家的鼓励。

  关于市场需求大小,为什么中国将来能够成为全球创新中重要的一个力量呢。中国随着人均GDP上升,中国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很多需求已经超越发达国家的需求。我们将来对能源,中国这么大人口,能源危机可能比哪个国家最有紧迫感。北京的交通一塌糊涂,我们就对交通的改进有特别的危机感,这是拉动我们中国人创新重要的力量。没有需求,哪有创新动力呢?我们要改善北京的交通,有一些学者已经想出一些方法来,我们怎么改,我们为什么要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就是因为城市之间的交通压力太大了,我们就有这种需求。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未来能成为全球创新中心重要的驱动力。我们现在的高铁,中国高铁里程是全球第一了,日本2000-2005年没有增长,法国没有增长,德国还在减少,只有中国在增加。

  宽容失败,其实一个鼓励冒险创新文化与企业家文化非常重要,看韩国是没有什么技术的真正开创能力,但韩国企业在商业经营上,韩国人有国外技术怎么样尽快商业化,面向市场设计,年轻人时尚的塑造上比我们中国人强。我刚从南非回来,满大街都是韩国广告,没有中国广告,南非的市场上我们中国人比不过韩国的企业,LG、三星、现代等等。没有科学可以很强大的创新能力,韩国就是典型。

  关于竞争市场结构,第三个话题我们说一下什么东西可以使得全球创新中心有转移,一条是创新体系的变化,尽管竞争是基础,但是创新有市场失灵的地方,也有政府失灵的地方。政府和市场关系互补,怎么样能够互补好就能形成一个更加有利于促进创新的一个重要的环境,一种体系。有的时候看我们中国一方面中央加大对国有企业加大、扶强,另一方面中国还有一些重要的力量在南方广东、浙江、江西那边国有企业力量很微弱,靠的广大民营企业,这就是一种平衡。我们抓了国有企业,但是中国很大,不是说国有企业都能够垄断所有产业的,我们看到南方很多企业家不断涌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中国国家非常有意义的一些现象。政府干预和管制与民营企业家的竞争力,我想不断涌现,这形成了一种非常好的平衡,我想我们中国人有一些创新体系的变化。

  第二创新模式的变化,美国已经告别了以大企业、大研究开发机构的时代了,非常强调大学、科研院所的作用。另外非常强调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包括我们几个专家说了苹果,原来我们说的微软的创新都是引导一个新产业,都是有诺贝尔奖的发明。你看苹果的技术基本都是现成的,面向市场开发,把所有客户需要的要素组合到一个产品上去。苹果模式告别美国人原来靠大企业联合开发机构,靠真正开创性技术获得成功的模式。这个苹果为主的美国化的模式持续下去,韩国有希望,中国也有希望,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有中国人的能力的。如果美国大企业的创新模式学不会,苹果模式我们一定能够学会。

  第三个话题就是创新要素的变化,创新要素的变化可能会有新产业的崛起。刚才说的电动汽车、新能源开发,光伏产业等等,刚才讲的未来交通、通信、能源,这些新产业就是我们可以和国外在一个同样起跑点上,我们不是像汽车,中国汽车怎么赶不过美国、日本、欧洲、德国,汽车是工艺问题,工艺是大量技术的积累,很多工程师头脑里的知识。我们中国人要去学,有一些必须要经历的失败才会知道为什么才能有把技术做得那么好,我们中国人去赶有难度,我们通过购并学到一些知识,但是难的。我们在非常新的领域,我们的IT比汽车产业快得多。IT的华为、中兴通讯进入全球5强了,通信设备领域进入5强了,中国的将来追赶在新的产业领域更有机会。

  回头看美国创新体系、创新模式是不是有问题,我觉得美国模式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受到了全球化的冲击。美国可能长时间也是靠IT产业获得他一种繁荣,但是现在IT产业逐渐处在低潮期了,美国危机是全球化如何应对。奥巴马也说要向中国学习,要建高铁,通过政府投资带动产业的需求等等。

  我们现在中国有一些新的创新模式,包括现在刚才讲的联发科的手机芯片,导致大量的山寨手机出现,这是我到美国交流的时候,美国包括欧盟学者困惑了,这玩意儿是不是我们全部商业模式受到挑战,尽管有知识产权问题,但中国可以很快把一个产业链围绕这一个产业需求快速的对接,快速的实现一个场景,这种能力中国人将来非常厉害。我刚才为什么说苹果的模式中国人要学还是比较快的。

  最后我们说一条北京,北京能不能成为一个全球创新中心?我觉得首先几条,北京我觉得我们中国不光是北京的话题,北京有的是一流大学和研究所,但是我们都是一些基础研究为主,基础研究是不是可以产生为很多创新呢,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可能这个基础研究需要和中国产业需求形成有效的互动,我们的基础研究才会成为产业创新的基础。我们在高速铁路方面,我们现在大量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我们再往前走之后,我们这种产业技术的发展似乎感觉到找不到方向了,为什么,我们对相当多的高铁基础的原理不了解,我们缺乏基础研究的基础。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几乎都没有做,我们的基础研究是需要发论文,和产业需求脱节,很难成为创新型国家。北京要成为一个全球或者是全国创新中心,我们研究所要形成一种新的考核体系,必须看我们产业界做什么,需要什么,你才能更有效实现带动新产业的能力。否则我们所谓产业和大学两个高墙没有被打破,我们创新能力很难迅速提高,我们的技术受制于人,可能改变不了。

  第二个大话题,从整个国家来讲,所谓大家说的浮躁,很强调是短期业绩,很强调对一些短期之内掌握所谓的技术。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知识越来越强调是对一些场景开发的支持,比如说大飞机。不是三五年之后,都是最近出来的对场景支持,对基础研究支持比例是下降的。中国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跟着市场走,不能够引领下一代技术,这是我们做的液晶也是一样的,液晶产业现在你看成为主流的技术,液晶在美国的技术是1968年开始搞,到今天20年之后才有收获,我们现在老想着没有做种子、培育一个新技术产业,我们不可能成为创新的大国。

  第三个我觉得北京可能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要是成为创新型中心,需要有一批全球视野大企业家,不能光看中国市场是不够的,因为是全球化了。现在华为、中兴通讯为什么可以比其他企业更强的后发优势。原来老早说到海尔都是我们的榜样,到现在海尔的能力后发乏力了,华为、中兴通讯为什么越来越有力,他们更加全球化了,70%的市场来自海外。因为培育一个技术光靠中国市场不够的,很多创新型技术需要海外市场起来的。北京的企业也要多出像华为、中兴通讯的企业,有全球视野。我们看我们的TD-SCDMA能不能走出国门,决定TD的成败,你要走不出国门,光靠中国我觉得TD很难成功。06、07年预测TD今年应该达到1亿的市场用户,可到现在1000万都不到,这些东西必须要有全球视野,我们很多技术才可以真正走到,这是对北京的挑战。北京的科技很强,企业创新能力比较偏低。

  第四我觉得需要发达的创新融资体系,你要是这么庞大的科研力量都集中在北京,我最近看一个趋势中国的科学能力还是越来越分散化,外地上海其他地方也在崛起,北京作为科学中心也在很多地方加强科技了。科技很强了,美国人科学技术很强,他马上跟着是非常发达的天使资金,创业资本、风险资金,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科学和金融结合起来才会有创新。我最近研究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我把江苏排到北京之前了,就是因为江苏在科学和金融要素结合做得最好的。北京仅仅是科学技术中心,没有金融中心的支持,而是给更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没有这种能力永远创新不了。

  第五,北京要成为世界级城市,要吸收全球人才的投资、商业和生活环境。包括对北京的交通、卫生、商业布局、服务形象需要大大改进。我感觉走了很多城市,北京人文文化、学术文化非常浓厚,我喜欢北京,我就不喜欢北京的卫生、交通问题,这些方面和上海和一些国内城市比都有很大的差距。我觉得商业投资的环境,要把北京建设成一个很干净的城市,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北京才会吸引更多人才来北京来。什么是全球创新中心?在北京有1/5是外国人给中国人打工,那就是全球创新中心,谢谢大家。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