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城市发展新动力分论坛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7日 15:31  新浪财经
城市发展新动力分论坛实录
  由《福布斯》中文版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布斯-中国县级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于2010年9月17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上图为城市发展新动力分论坛全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金霞 摄)

  新浪财经讯 由《福布斯》中文版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布斯-中国县级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于2010年9月17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上图为城市发展新动力分论坛全景。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欢迎大家回到我们的论坛当中。

  周健工:我仔细观察了我们舞台上的四位嘉宾,我把他们四个人分了类,我把我们的陆博士和钟博士,陆博士我把他看成县域经济的观察者,我们的钟博士是在县域经济的机会寻求者。我不知道这样定义对不对?我们的吴董事长是县域经济的实践者和管理者。我们就站在这样三个角度来探讨两个话题。第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动力究竟在哪里,然后带来什么样的机会。第二,我们会聚焦金融方面,做比较深入的探讨。

  第一个问题想问一下陆博士,你作为国际上著名的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我想问一个最直白的问题,你为什么要关注中国的县域经济?

  陆挺:我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刚才在你们的演讲当中我已经学到了很多。县域经济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将来新的增长,过去是增长点,将来更是一个增长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我生活在美国,大家有很多感觉经济驱动力在某个大城市。但是到了美国之后我发现

  周健工:我觉得起点就不俗,把常熟、江阴、吴江苏南和浙江城市比作孕育伟大公司的县级城。

  钟晓林:我更喜欢把自己看作是发现者,你看凯鹏华盈33年的历史都是跟一些伟大的公司联系在一块的。

  在新一轮创新中,刚才周总讲的节能、环保变成了我们新的领域,其中就看到了在未来低碳经济中新一轮的浪潮,我们也希望能站在前面。我在过去几年中,像周总讲的从过去互联网、通讯也逐渐转向到新能源、环保领域等。我觉得我们把眼光从原来的大城市转向了县级城市,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新的技术领域中特点有点不一样,前一段时间美国英特尔安迪(音)在给我们交谈中,他形成一个观念,过去我们美国依靠初创公司,但是他现在面临一个挑战,首先初创公司不能创造就业,要把它规模化,把小公司从小的规模变成大的规模,真正创造就业。

  而这一段里边我觉得中国能够起到美国没法起到的作用。你看所有的新能源公司、技术公司,真正能形成规模的,在市场上产生巨大影响的都是在中国。所以它跟原先互联网几个人创造一个公司,马上就可以统治世界。这种模式现在已经变了,在新能源和低碳经济里边创新模式可能在规模经济、低成本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因为我们认为关键不是在重新发明一个新的技术,而是把原先很多发明的技术从别人那里拿过来应用到新能源和环保领域,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所面临最关键的瓶颈就是成本,过去这些技术都存在,但是为什么没有得到应用?就是成本太高。

  在这段里边我们中国,特别是乡镇这个领域是可以起大作用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过去中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说在保定,很远的地方有最大的叶片生产商,在江西得到了生物农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商。我先讲这里。

  周健工:刚才我们的陆博士谈到了其实美国伟大的公司都是在县城里边的,咱们中国新一轮的创新,过去那一轮在车库里边几个人搞创新型的公司,一上市股价一飞冲天,全世界都复制这个模式。

  我想请教一下吴市长,您在管理工作中您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结合吴江的实际。

  吴炜:我觉得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创新是非常关键的。作为吴江的实践来看,我觉得吴江整个经济发展中有几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和人才,未来区域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

  第二个方面,吴江有2万多家民营企业,3000多家外资企业,他们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地做强做大,不断地机制创新,开拓市场来取得可持续的发展。

  第三个方面,我们的创新靠金融创新。金融我觉得就像身体的血液一样,是人健康和生命比较至关重要的要素。

  第四个方面,作为政府层面,在生产力布局定位的基础上加大了政策的导向,加大了引导企业怎么样来科技创新,怎么样依靠人才,怎么样开拓市场。作为保姆式政府最终的目标,为我们整个

  周健工:

  吴建亚:中国的银行业分布层次有很多种。我们农村商业银行原来包含在农村信用社里边。农村信用社主要的目标,以前讲“三农”,刚才讲到金融创新助推经济发展。我个人感到现在现有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资金问题。

  前几年提到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县域金融当中包括政策当中如何经营好资金。这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常熟一年财政收入70多亿,这是很大的资金。但是如果说把这个资金只是投入解决部分工人工资和城市方面建设的,我感觉支出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考虑收入。

  我们所说的金融不只是银行,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和保险,要把这几个金融的工具综合的应用起来。我感觉有些项目,好比说金融投资,像我们这家银行如果说当初投资了,当初投100万,包括上市的话可能不是100万,1000万,1个亿,资金的翻倍就不是利息了。我们好多政府把钱放在银行里边,拿点利息。所以政府资金的运用是相当重要的。

  还有一块,我刚才讲到创意投资也好,风险投资也好,政府作为一部分投资三到五年以后就上市了。第二个我们把政府的项目可以做成一些产品,作为金融来说可以作为一种金融的产品,如果说金融产品向社会上公开发布的话,老百姓买的金融产品收益要高,政府也解决了资金问题,不一定要到银行去贷款。

  第三个,我感到也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一家之说。我们政府有好多资金,是不是可以买美国的国债,欧洲的国债,我们政府是不是有类似这方面的形式,把部分资金可以或者买部分资金,买部分债券,国债、金债,本身要增值。但是我感到也不影响资金的应用,如果说买了一个亿的国债放在那里,如果说我需要用的时候国债还没到期,我可以把国债买成债券抵押给银行,银行根据国债,没有风险,肯定贷款给你。

  这里有一个逆差,买债券可以年收益2%—3%,人家是贷款的话,我们要承担5—6个贷款利息。资金如何来应用这也是一个瓶颈,在推进城市建设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地方政府可以成立一个金融的智囊团,每年资金安排我们如何来应用。这样变成被动为主动,原来只是投入。作为金融这一条线上可以通过我们金融创新来帮助,来助推经济发展。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周健工:我觉得吴董事长讲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知道常熟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县级城市,刚刚我们听到书记和市长都谈到了人均收入在整个江苏省都是位居前列的。而且我们知道陆博士非常关注,他本身就是做金融这一块的,我感觉吴董事长谈着谈着就应该搬到陆家嘴上班了,谈这么复杂的金融产品。我觉得这说明我们县域经济真的已经发展到很高的阶段了。

  我们就请陆博士来说一下,

  陆挺:潜力真的很大。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块是高端的潜力,还有一块是相对比较低端的潜力。后来有一个经济学家写了一篇文章说,他其实完全可以搞金融创新,怎么创新?生大当时做了什么事情,用的方法我们看起来可能是打一点擦边球,那个经济学家就说其实完全可以把它变成股权投资,实际上就是类似风险投资的。

  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但是有点海市蜃楼,其实操作上来讲是不太现实的。那么怎么样的操作现实呢?我认为最后就是两个方案,这两个方案一个就是低端的方案,一个是高端的方案。当然我只是做金融产业链条来讲就应该引起中国县级城市拥有自己的银行,能够让资金留在那边,能够让当地的金融家把当地的储蓄带给当地的企业家。我认为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中国在很多中西部,中西部金融有什么问题?金融以前被大的银行垄断,当地拿了储蓄,最后钱全都跑到沿海城市来了。有一段时间是可以的,但是长久下去对当地经济肯定不好,对国家区域这个平衡也不好。所以我认为低端解决方案就是发展当地的银行。刚才吴董事长已经讲了很多了。

  我再说产业链上高端的就是风险资本投资。刚才说了几百个人要鼓动几百个村民做股权投资是不现实的。最后什么样的方案是现实的?就是他们把钱也许放在一个养老基金里边,这个养老基金最后又把钱交给专业人士,由这些专业人士去发现这样的机会。这个机会可能在中国东部也有,西部也有,当然我认为接下来重点还是在中国沿海,发达的县级城市,做高端风险投资。这个风险投资有它的特点,是由专业管理来做的,不是几百个人一块跑到这个企业里边。专业的人做了之后将来要拿到上海和深圳中小板上市,也可以到海外上市。这就是资本市场相对高端的一面。

  实际上我认为无论是从商业银行还是说风险投资PE来讲的话,这两块我认为对将来金融创新都有非常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周健工:

  一个是市场,市场一定要到市场决定。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在于金融体系,国家有很多规划,有很多计划,但是大家要明白创新是没办法规划的,只有市场才能驱动我们的创新。只有有市场这个土壤才能创新。

  怎么样把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跟市场结合起来?就是刚才陆博士说的我们这帮做风险投资的。我们并不是金融家,我们从来不把自己看成金融家,公司内部也不会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商品,我们是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创新的传播者。因为我们的商业模式只有创新才能持续创造出来,这是我们最

  所以通过我们这种风险资本,把金融和市场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我们认为我们所带来的价值对企业来讲我们的钱是最没有价值的。我们是带来很多理念,很多人才,因为我自己有投资县级城市创业企业的经验,他们最缺乏的就是人才。通过我们的嫁接,我们就可以把国际上最先进的生物科技人才引入过去,他本身在县级城市本来就没有这个机会。

  我们在这几方面带来的价值远远超过我们本身金钱的价值,给你们一个数据,在美国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0.2%,但是所创造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17%。我认为资金是资源,一定是用最少的资本造成更大的

  周健工:刚才吴市长也谈到了吴江市的金融创新是将来发展新动力,能不能在这方面像吴董事长一样讲得更细一点,就是吴江的实践。

  吴炜:政府的角度我觉得对于金融创新来说有几个方面的想法。一方面就是希望我们金融单位能够关注我们发展的重点,所以吴江每年都组织活动,能够形成双方对称的信息,把好的项目和好的企业介绍给金融单位。也让金融单位了解我们整个发展的需求。

  所以关注发展的重点,比如说企业上市,比如说像企业的技术改造,好项目、大项目的建设以及产出等等。中小企业特别需要我们政府的支撑,中小企业在规模当中所占的比重还比较小、比较少,所以也呼吁金融单位能够关注这个庞大的群体,能够出台一些政策。像吴江今年中国银行已经建立了中小企业的金融中心,我们两年为1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相关的金融支持。这方面希望金融单位通过创新来关注庞大的中小企业群,让经济得到更快的发展。

  第三方面,我们需要金融单位金融产品的创新。当然目前有一些探索,比如说专利,商标,中小企业相互之间联合的联保,包括我们的商业汇票等等也在创新。产品的创新可以给我们经济和金融支持带来更大的广阔空间。因为像身体的血液一样,我们觉得金融是我们发展最重要的要素。所以我们希望我们金融单位跟政府一起能够关注金融创新,把这个步伐或者探索的力度更加强一点。

  周健工:刚才吴董事长谈的咱们常熟的农村商业银行谈的比较多,但是在常熟的农村商业银行怎么帮助我们常熟市的。我们知道常熟这个民营企业也很多,在这方面你们是怎么做的,怎么帮助和扶持中小企业?

  吴建亚:我们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不应该讲规模的,我还是讲一下吧。我们现在存款是380亿,贷款是270亿,我最大的单位贷款不超过1个亿。刚才我们领导说的17000多家民营企业,在我们这里开户的有12000多家。12000多家当中,270亿贷款当中户均贷款250万。我现在最小的贷款是5000块钱。所以我们主要是中小企业。

  常熟的世界500强我们不起作用,本身我们的目标是支持中小企业。我们有一句话,有一个比例,五大商业银行是5星级宾馆,城商银行是四星到三星的。我们看到自己的定位了,说实话世界500强进来开户绝对不会农村商业银行,起码是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但是我们还是要的,做跟我们匹配的东西。我这一家小旅馆要做到环境相当好,卫生程度相当好,相当安静,外边有大客户,在常熟住一个晚上就住在我这个小旅馆。虽说是一个晚上,但是回味很浓,我到常熟住的小旅馆不比五星差。

  就是当这些500强,规模大的企业进来的时候不会到你这里开会,但是他肯定有兴趣在我们这边做。或者资金上有时间差,或者工资的发放等等这些方面。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要把它做好,让它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我开始就说了跟大的银行有差异化,大的企业我根本不可能的。最多我放到2.8亿,但是我们现在贷款不超过1个亿,就是扶持中小企业。我感到这个方面对我们来说也是做得很好的,5000块钱到三五万,因为下岗工人有些是农村出来的,这些人把他安排好了,他在做买卖的时候能够扶持他们,大的方面也是维持社会安定,另一方面对他本人通过这些信贷支持逐步做大,他今后也不会忘了我们。

  我感到我们这家银行在金融上有我们市场的定位,我们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刚才我讲的是政府那一头,作为政府来说如果把这些应用好,股权投资等等都可以搞。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如何来配套政府,使政府的钱用在刀口上,使政府的一块钱当两块钱来用。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积极发挥作用,这就是刚才我们提出的观点。谢谢。

  周健工:其实我们刚才说了,从为什么我们要把目光投降县级城市,还是想回头绕过陆博士最初的问题。

  陆挺:很多国家区域上面都有分工,比方说苏州是一个中心城市的地方。我们看到苏州周围的镇经济实力有些方面比苏州还厉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区域上有一个专业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专业性呢?因为实际上每个地方都会是很拥挤的,你看美国这个湾区,为什么大家不愿意住到旧金山,要跑到乡下去开大公司,因为那个地方没有交通阻塞,房价也便宜,山清水秀,大家在那边有很好的创业环境,不在大城市里边每天上下班要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客观上就有这样的优势。

  以前中国人都喜欢跑到大城市里边凑热闹,现在大家都愿意跑到城市这个郊区享受青山绿水,尤其是有了汽车以后。我认为在长三角我们有这样特别大的,像上海、苏州这样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市的边缘将来前途是不可估量的,跟这个是有关系的。

  第二,我们要说到人,人在大城市里边待久了,闯劲其实没有小地方的人出来大。我自己是江苏海门的,所以我很高兴看到我们海门也在名单上面,虽然不是位列前十名,但是我觉得将来前途也是不可估量的。

  我觉得现在人有一个特征,他从乡下上中学,考上大学,来到上海这个地方,最后成为当地的大老板。你会发现到了上海这个地方很多很优秀的人才都是外来的,这也说明了一个现象,我们过去很多的时间大城市不仅从小地方吸收了钱、资金,这是金融方面的问题,实际上还吸取了人才。我们以前说中国很多人才流动到海外,看中国国内的话很多人才都是从一个县集中在大城市里边。但是它有饱和的一天,有一天你会发现大城市里边真的太饱和了,很多人就愿意出来闯,愿意跑到县级市、地级市来穿。

  这个时候我们会看到人才,从国际上来讲,从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向中国回流的过程,因为中国高科技发展带来了很多契机,另外向大城市周边的小城市回流的过程。

  这里我有一个亲身体会,江苏最起码县级城市高考水平远远比大城市好。一方面学生的闯劲,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实际上大城市为中国县级城市,尤其是我们说长三角地区储备了大量的人才。我认为这个非常明显,我们海门中学每年毕业那么多学生,北大、清华有几个人留在海门。

  周健工:我想问一下钟博士,是不是在县级城市,尤其是经济中心城市发现一些创新的机会,你们内部有没有这样的调整?

  钟晓林:我刚才讲到了,因为我们目前从战略上来讲,原来的数字化转向新能源和环保。这里边关键的因素是成本的降低。降低的话不完全是依靠传统的生产要素,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来不会依靠很多资金、土地、劳动力,这对我们来讲意义不大。

  首先从概念上讲,我们认为从我们过去历史经验看大城市,区域的划分是行政的手段。特别是在全球化、数字化时代财富的转移是非常快的。你看看过去十多年数字化时代真正强大的国家都是资源非常贫乏的地方: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它们没什么资源,但是它们都是靠智力创新和利用一些优势把自己定位好。

  我认为在中国对区域经济,特别是县级城市这种发展中,上午哈博士也讲到是承接大城市的转移。但是我们认为要非常小心,我不认为把淘汰的产能搬到区域经济是好的方法。真正能够长久的必须保留我们原来的一些资源,一定不要滥用,不要被短期的经济利益所蒙昧。

  对我们未来,特别是县级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因为过去太多的经验了,曾经投资一个是做射频的,他老家在泉州,泉州就成了一个射频的基地,就带动了一个产业。

  他们是创新型企业,他们的人才一过来一切都好办了。我们不会认为那个地方是很小的城市我们就不去了。随着全球化,人才的流动,资金的流动,并不会说这个地方小就没有发展机会。相反你必须保持自己的特点,特别是环境,要创造吸引人才的环境,这是最关键的。

  周健工:我觉得两位博士,包括吴江、常熟还有很多获奖人描述了非常好的前景,下一轮轮到

  吴炜:

  一方面大城市有辐射的作用,另一方面确实有转移的规律。所以我们去年科技领军人才15个,来自美国、意大利的海归高层带项目过来的去年引进了15个,今年项目就引进了21个。有些项目是从上海张江那边引进过来的,

  第三,各个区域有各个区域的优势,吴江有它的产业特点、人文环境和适应发展特殊个性的特点,可以跟我们杭州这些大城市形成错位发展。

  作为吴江来讲未来“十二五”发展我们充满信心,独特的地理位置,在长三角黄金腹地县域经济肯定会有很多优势。对于今天这个话题,县级城市怎么样创新发展,作为吴江来说肯定会更加集聚我们的发展资源,仅仅依靠大城市的辐射,也利用吴江特殊的特点,能够把县域经济发展这篇文章做得更好。

  周健工:我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下我们吴董事长,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因为苏南一些县级市农村商业银行,张家港也做得非常有声有色,而且我听说张家港的农村商业银行开到了诸暨,已经展示出它的活力了。我们常熟会有这样扩张的计划吗?

  吴建亚:现在除了常熟以后,在苏州、苏北已经七家支行开业了,今年还有5家。我在湖北有两家村镇银行,我还参股了一家大银行。还有我们参股了武汉农商行,天津农商行,江苏三家农商行我都参股了。

  所以现在是我们的机遇期,现阶段如何围绕做好县域经济。我们是靠常熟起家的,作为我们来说我更应该回报常熟,回报常熟的人民。谢谢。

  周健工:常熟金融大哥潜伏了很多年。我们讨论的时间就到了,刚才谈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第一个县域经济下游发展的活力在哪里,一个是创新,为了支持创新能力不断地增长,我们县域的经济创新也很重要。

  其实我有一个感受,长三角这些非常发达的县域经济他们没有必要跟着上海,其实在创新某些方面是可以直接超越上海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给我们精彩的讨论,各位嘉宾的交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真知灼见。特别是刚才提到为县级城市解决了资金的难题,给我们开辟了很多思路。

  我现在发现嘉宾也需要补充一下自己的体力了,时间快到12点了,上午的论坛就先到这里。

  所以现在是我们的机遇期,现阶段如何围绕做好县域经济。我们是靠常熟起家的,作为我们来说我更应该回报常熟,回报常熟的人民。谢谢。

  周健工:常熟金融大哥潜伏了很多年。我们讨论的时间就到了,刚才谈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就是第一个县域经济下游发展的活力在哪里,一个是创新,为了支持创新能力不断地增长,我们县域的经济创新也很重要。

  其实我有一个感受,长三角这些非常发达的县域经济他们没有必要跟着上海,其实在创新某些方面是可以直接超越上海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各位给我们精彩的讨论,各位嘉宾的交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真知灼见。特别是刚才提到为县级城市解决了资金的难题,给我们开辟了很多思路。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