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中国县级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由《福布斯》中文版与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布斯-中国县级城市投资与发展论坛”于2010年9月17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上图为著名经济学家哈继铭。
哈继铭:为什么中国将来出现这种增长模式的转变?这种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作为县级城市如果抓住这种增长模式的转变带来的契机。我今天的演讲想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虽然我的材料是非常庞大的,但是我想不需要用这么多的篇幅。
最本质的一点,我想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看到西方经济增长速度将和过去十年相比明显的放缓。
我们现在看到美国经济以及其它的一些西方经济经过了这一轮的金融危机之后,应该说元气大伤。这种元气大伤对于未来经济增长还会有更大的抑制作为,首先一个特点就表现在政府的债台高筑,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政府的债务占到GDP超过百分之百。
债务今天如此之高,意味着未来的税收负担轻不了,也意味着未来财政支持力度大不大。
另外人民币的汇率我相信也会趋势性的上升。
相信未来人民币的趋势还是会升值,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也会抑制我们一些,尤其是低附加值出口的增长。所以出口将来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但是我们看到中国这么快的出口,过去十年前、二十年前只占我们总出口的20%,现在发展到50%。
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相信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也会不断地上升,现在在许多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趋势已经相当明显了。
在出口市场上总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当年的日本制造业一段时间也是非常兴旺发达的,它可能是追赶了日本和德国。之后韩国、新加坡追赶了日本,今天中国可能追赶了韩国和新加坡,甚至于一定程度上还挑战其它更发达的国家。
但是我相信将来也会有其它,像印度、越南这些较低收入的国家追赶我们。所以我们的出口将来的结构如果不转型的话依然依靠原来低附加值产品看来是没有太大前途的。
刚才讲的是出口总量和出口的结构变化。另外,我想谈一下我国经济增长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相信过去30年增长平均速度达到了10%,主要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政策因素,就是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贡献。但除了政策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是内在的,是自然力量驱动的。一个经济现象是不是能够得以成功的发展我觉得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政策力量,还有一个自然力量,有时候政策因素和自然力量是相一致的,这个时候某一些经济现象会充分的表现出来。
比如说中国的城镇化,为什么城市化,城市化大家一谈就是大城市,城镇化包括县级城市的城市化,它既有经济内力的推动,又有政策的引导。
短期来看一旦有些政策推出的时候可能在资本市场上对房价或者对房地产上市公司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经济内力我相信最终还是会起到最主要的作用。
为什么我这样说?其实我从2006年开始非常关注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我觉得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主导中国未来资产价格的变化,经济的增长,储蓄率的变化,乃至于城镇化。
因为中国是一个人口反差很大的国家,西方国家过去也有过这种情况,比如说日本,日本战后出生率很高,主要是四五十年代的时候。那时候日本经济是很贫穷的,因为家庭负担很重,家庭孩子很多,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余下来的钱买房子和股票,储蓄率也高不了。
但是等到这个国家人口老化之后,这个社会家庭负担又重起来了,因为这个社会老人多了,能够出钱干活的人又少了,老人可能还需要把房子卖掉住到敬老院去。这个时候社会上房地产的供应可能就会供大于求,房地产价格可能会下降。日本当初到了90年代房地产价格就下降了,根本不可能完全把上一代的房子完全接下来,你不减价没人买。
看到日本变化的规律,再回想一下中国自主人口结构是怎么样的,我们在50年代解放之后出生率也是很高的,一直高到70年代中期。我们看到在70年代中期中国是很贫穷的,家庭负担都很重,五六个孩子能吃上一口稀饭就不错了,当然那个时候也没有改革开放。人口因素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它到了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原来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变成青少年,都可以出来打工了,所以社会就变得轻了,整个社会储蓄率就会上升。这个时候你也看到中国劳动力很廉价,资金也廉价,生产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便宜,生产什么东西别的国家就很难我们竞争,我们出口就突飞猛进的增长,推高我们资产价格。
这可能就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二十年以及今天看到的现象,就是人说穿了不怎么值钱,钱更不值钱,所以干什么都很挣钱。但是再往前发展的话,我相信我们中国也有一天会老,这个时候经济增长的动力靠什么呢?还想靠廉价的劳动力吗,还想靠廉价的资金吗?那是不可能的。未来只能靠我们城镇化的发展,靠我们广阔的国土地域。这一点我们和日本是不同的,中国除了上海、深圳、北京这些大城市之外我们还有很多中型、小型的城市,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我国现在城市化率毕竟还比较低,也就是在40%多。我相信至少在未来十年或者十五年城市化率能够达到60%的水平。
所以未来经济增长一方面外需不行要靠内需,内需无非就是投资和消费,而里边的重中之重可能就是消费。消费具体在哪些领域有发展空间呢?所谓消费无非就是衣食住行,我们中国传统的人认为消费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衣食住行。
我们研究发现中国汽车发展还是方兴未艾的,这个比例关系就是家庭收入是车价1/4的时候,也就是4年的收入买一辆车的时候汽车业开始腾飞,日本80年代是如此,韩国90年代还是如此,中国2007年的沿海城市家庭收入就已经达到了,但是我国内陆地区要在2011年和2012年方能达到,但是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但是我这里想说的除了满足基本上的需求,人们还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种需求集中表现在文化娱乐上,满足精神消费的一种需求。同时还体现在对于健康,对于环保,对于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即使在衣食方面也会出现这种变化。我就说最穷的人是吃不起肉的,
我们在食品方面应该考虑到食品的升级带来的机遇,
也就是说在中国内陆地区蕴藏着很有劳动生产力,而且成本相对比较低廉的劳动力。所以我们有些沿海地区的企业如果能够成功地转型,向科技型转型,向品牌转型,当然可以留在沿海地区,转移也是需要的。所以沿海地区的企业将面临两个选择,转型或者转移,我相信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转型,因为这是解决我国未来长期发展最根本的要点。
这种区域的发展我觉得会使得全国经济发展更加平衡,这种平衡和刚才我谈到的增长动力从投资转到内需,尤其是消费结合起来,我相信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尽管速度比过去慢一些,但是结构会更加的合理。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