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辜胜阻:让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成增长持久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13日 16:27  新华网

  新华网天津9月13日电(记者 朱继东 赵艳 康宁)作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年会13日在天津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推动可持续增长”受到各界人士高度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指出,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让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成为增长的持久动力。后危机时期,扩大居民消费,让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战略选择。

  辜胜阻认为,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政府公共投资对于保增长起到了力挽狂澜的作用,在后危机时代要靠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政府公共投资调整经济运行的外部时滞短,见效快,指向性强,乘数效应大,调控效果明显。然而政府公共投资犹如一剂“强心针”,作用力强,但难以持久。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效率高、潜力大、可持续性强、有利于创业创新、就业效应强的特点,是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与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需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投资方式,激活民间投资。同时,还要建立公共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防止政府投资的过度扩张和对民间投资的挤出,使公共投资与民兴利而不与民争利。

  中国经济调结构任重道远。辜胜阻认为,当前,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必须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五大结构失衡问题:一是储蓄率过高,需要构建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的机制。2008年,中国储蓄率为51.4%,而世界平均储蓄率仅为23.9%。储蓄率过高而消费不足,不利于扩大内需,也不利于增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后危机时代,要积极构建储蓄转化为消费和投资的机制,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二是在投资、消费、出口三架马车中,投资过强而消费不足造成产能过剩,需要构建协调的动力机制。2009年保增长过程中,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92.3%,2010年上半年投资贡献率也达59.1%。投资过强而消费不足产生的产能过剩,一方面造成了企业销售困难,另一方面又产生对外需的进一步依赖。投资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最终需求,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我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必须从投资依赖转向消费支撑,构建消费支撑型发展模式。三是在投资结构上,公共投资过多,民间资本空间小与民企融资难并存,迫切需要拓展民间投资的空间。激活民间投资是解决经济结构失衡与增长动力不足问题的结合点。四是在经济结构上,“虚”火太旺而导致实体经济“贫血”,迫切需要把大量游资引导到实体经济和实业中来。我国市场结构存在两极分化,一些垄断行业利润大好,而在一些竞争性行业中大量民营企业过度竞争,利润微薄。当前大量游资涌入房市、股市等虚拟经济,不仅增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风险,而且占用了实体经济的资金。后危机时代,要进一步推动垄断行业开放,并积极拓宽投资渠道,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转向实业。五是在产业结构上,要改变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过高依赖,改变“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足”的局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植新的增长点。房地产业是各行各业开发的先导,综合性强,关联效应大。但增长过度依赖房地产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房价过快上涨带来了多重负效应。在后危机时代,要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抢占未来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我国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辜胜阻指出,调整结构失衡也给我国民间资本带来了多重发展机遇。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民营企业要高度重视六大发展机遇:一是人口城镇化。未来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会引爆中国巨大的内需,为民企创造巨大消费市场和投资空间。二是发展低碳化。民营企业发展绿色经济,不仅能够抓住绿色经济机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也有利于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树立良好企业公民形象。三是产业高端化。后危机时代,国际及国内市场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过程,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将会重新组合,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政府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政策将为我国民企实现价值链高端化创造难得机遇。四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扩展营销网络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释放出巨大的市场机遇。五是经济服务化。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服务化过程中既可以在传统的消费性服务业领域创造新的服务模式,也可以进入以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以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等领域,拓展发展空间。六是经营国际化。经营国际化为民企带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双重机遇。

  辜胜阻强调,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发展机遇一方面会形成利益诱导,“拉动”企业进行战略调整;另一方面,市场的倒逼机制则会形成压力,“推动”企业转型。国际经验表明,危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不仅会对原有的经济发展形成冲击,而且也会形成“倒逼”的机制改变原有发展路径。当前,金融危机改变了企业外部环境,使得市场需求减少、竞争压力加大。同时,在后危机时代,市场萎缩和成本上升给依赖“低技术、低成本、低价格和低附加值”低成本竞争战略的企业带来了生存危机,形成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市场倒逼机制,使企业外部生存压力变成内部转型动力。这将迫使企业由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由红海战略走向蓝海战略,推动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竞争力。

  辜胜阻主张,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需要进行调整,要从低层次分工走向高层次运营,从世界工厂“打工者”向全球资源整合者转变,从产品国际化走向企业国际化,从商品输出走向资本输出,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所有。企业在推进在国际化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知己知彼,循序渐进;二是准确定位,权衡利弊;三是分类拓展,分步实施;四是扬长避短,用好人才。在海外拓展中,我国企业可以借鉴海尔公司的渐进模式,分阶段分步骤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向目标市场拓展,也可以学习华为公司的集群模式,以产业链为单位,上下游企业集群“走出去”,通过抱团合作方式,对国外品牌、渠道、专利、研发力量和原材料等进行参股或者收购,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同时,企业要主动融入华商网络,借助海外华商的力量,克服资金、人才、管理和品牌等国际化障碍。在企业积极进行海外拓展的同时,国家也要帮助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从出口导向走向投资立国。政府要加强企业海外投资的立法,完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提供对海外投资的财税扶持,强化企业海外投资服务。特别是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的转变,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的问题。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