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戈埃尔:应对气候变暖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8日 09:09  新浪财经
戈埃尔:应对气候变暖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
印度工程院院长戈埃尔(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0年9月7日-8日,以“新形式、新理念、新挑战——探索合作共赢之路”为主题的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在京开幕。图为印度工程院院长戈埃尔。

  戈埃尔:尊敬的主持,各位主席专题讨论会的贵宾,我想简要地介绍一下科技在印度的经济发展方面、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印度有80%的人每天生活不到2美元,这对我们的人民来说是一个灾难,面临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但是,我们现在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帮助人们克服目前的困难。我们发现,人均GDP的增长和能耗是紧密联系的,在未来的几十年里,我们的能耗必然会增加四倍。我们还面临着改善人民生活的重担,如果没有很快的经济发展的话,可能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在教育方面,我们取得了很多进展,投入很大。我们的环境状态不是特别好,现在环境有一些退化的危险,但是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科技领域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可以依靠科技进步来克服环境的困难。印度一直是十分重视空间发展的,我自己是一个科学家,我觉得空间技术的发展在推动能源技术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尽量减少能耗,而且也可以更好地分析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影响。我们目前通过空间技术也培育了很多种子,可以看看干旱和洪水分布的情况,也可以用在天气预测方面。我们有最大的国内卫星计划,这可以显示出,我们现在基于各种目的的卫星的分布状况,还有运载工具,运载量已经提高了五倍。另外,还可以看一下怎样控制能源的增长。我们主要应用核能。现在我们核能的占量大概是1%,未来不久可以提高到10%。另外,还要通过钍增值循环以及钚的循环,建立反应堆来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我们希望在2050年之前就实现这一目标。2050年将把我们全部的核能储量增加到40%左右。

  今天我们的钍的资源非常丰富,希望未来可以更好地利用这种资源。我们新型的技术可能会在能源结构中带来非常不一样的结果,在能源利用效率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我们还希望在能源结构中把太阳能提高到10%左右,值得关注的是,如果以每瓦一美元的价格推广到数百万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人口中,我们相信,如果这样推广开来的话,未来五年之内推广开来的话,我们可能会取得相当好的结果。

  在海洋里蕴藏着非常大的能源储量,温度大概有28度,365天24小时都可以为我们提供能源,所以应该更好地开发海洋的资源。我们知道,现在气候变化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减缓是个很热的问题,我们知道,地球正在变暖,但是变暖的速率是不一样的。政府间的气候变化谈判给我们树立了非常好的气候变暖的意识,但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暖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二氧化碳排放方面。

  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我们可以改善照明方面的能耗状况,可以进一步提高照明的效率,而且提高交通的效率,开发一些混合动力的汽车。印度在这方面在世界范围处于引领地位。

  现在全球范围内温度是一直上涨的,可能会影响到农业的生产,尤其是在热带的国家,有很多热带国家因为温度的上涨,他们的粮食产量下降,而且粮食可能会感染新的疾病。在温度上涨可能造成诸多的问题,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开发一些新的品种,可以更好地抵御病害,还可以研发出促进人们健康的药物,更好地应对各种新发的疾病。在卫生和健康方面政府应该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正在研究干旱和洪水方面的预测能力,下大力气改善基础设施,这都是我们采取的非常重要的措施的一部分。另外,教育是关键,不仅是平时的教育,而且也应该增加人们在全球挑战方面的意识,让他们更好地了解目前面临的问题。

  关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方面,每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都需要树立起这方面的意识,另外也应该举办很多会议、研究会,可以促进国际合作。我们不仅在地区层面开展这些合作,而且在国际层面也开展类似的合作。

  最后作为结论,全球是在变暖的,但是民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下一个世纪,我们面临的问题将会更加复杂,对于印度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要实现发展,但是同时也要兼顾环境方面的影响,在实现经济增长过程中也要平衡环境,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的挑战。

  作为科学家,我们一定要为自己设立起一个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必须要站到一起,携起手来,找到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解决方案。我们有21世纪论坛这样的平台,将这么多的科学家带到一起,所以我感谢论坛在这方面作出的贡献。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