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之杰: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 15:02  新浪财经
郑之杰: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新浪财经讯 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于2010年9月2日-3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上图为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郑之杰。(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于2010年9月2日-3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以下为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郑之杰演讲实录。

  郑之杰:尊敬的孙政才书记、竺延风副省长,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东北亚博览会长春国际金融高级别会议。长春是一个绿色的、宜居的城市,我们在这里共同探讨有关绿色金融的话题具有特别的意义。

  下面我谈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绿色金融是促进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绿色经济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既顺应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又符合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绿色金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抢占未来全球经济制高点的关键,将对未来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国际大型商业银行加入旨在推动环境保护的赤道原则,还有60多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纳这一原则。在我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刻不容缓。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绿色金融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化金融危机为竞争优势啊,增强国际竞争力重要举措,也是履行发展国家责任推动和建设和谐世界的具体行动,当前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绿色金融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一)域协调发展将更加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无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还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以及广大县区经济和广大民生领域的发展都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

  (二)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升级。钢铁、石化、有色、化工等传统产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以及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的有序度、梯度的转移,将带来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关键设备更新换代,这会产生大量的融资需求。据测算,我国传统产业中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四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的投资。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技术等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资金支持,预计到2020年我国仅在核电、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领域的投资将超过三百亿余元。

  (四)碳排放污染市场的前景广阔。目前碳交易的市场主要由欧美金融机构掌控,潜在交易额达到了1500多亿美元,我国在碳交易领域将面临更多的金融服务机会。

  二、发展绿色兼容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考虑、协调推动。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持续发展,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大力倡导发展绿色金融,各家金融机构也积极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内实现绿色金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比,我国金融业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如,多元化的金融生态和金融市场尚需进一步完善,高扩张、高消耗的经营模式有待改进,金融机构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需要进一步地加强。解决好这些问题,金融才能更好地支持绿色发展,系统地推进我国绿色的金融建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绿色的价值观。要把绿色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而不是对立起来,绿色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和经济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如果每一家金融机构都能树立绿色金融的理念,都能按照绿色的方式思考和运作,并从每笔融资做起,就能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进而形成绿色文明。

  (二)坚持规划先行。各地区、各行业都应通过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绿色经济发展的定位目标,结构体系和空间布局。金融系统也应规划好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共同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金融机构自身也要做好发展规划,积极调整资金投向和结构,促进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发挥各方合力。发展绿色金融离不开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政府要为绿色金融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大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扶植力度,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金融机构应加强与环境保护等部门的交流合作,通过绿色信息平台、企业环保信息等方式,实现金融和环保的良性互动,企业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降低能耗和减少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社会各界也要广泛参与、共同行动,最终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各方参与的绿色金融发展长效机制。

  (四)开展金融创新。绿色金融作为新生事物,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金融机构一方面要做好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绿色商业模式的创新工作,综合运用创投、产业基金、银行信贷、上市融资、保底融资邓世昌化手段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创新,改进业务发展模式,加快由资本高消耗向低资本占用的转型,同时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实现自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绿色金融的本意。

  (五)加强国际合作。我国的绿色金融刚刚起步,应加强与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银行的碳金融、气候保险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充分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在技术和标准层面尽快与国际接轨,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绿色金融体系。同时,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

  三、国家开发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实践。多年来开发银行运用开发性银行理念和方法,努力探索与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与各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的合作,积极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生态环保领域。

  (二)加强规划先行,我们在与各方合作编制规划时,始终把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原则和约束边界,同时积极提供顾问和融资服务,支持各地编制《绿色产业发展规划》。

  (三)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支持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流域治理,城市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发展,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积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领域。

  (四)严把贷款环评关,使贷款投放到哪里环评就跟到哪里,坚决不向环评不达标,“两高一低”、产能过剩的行业提供贷款,2007年到2009年开行三年实现贷款环评合格率百分之百。

  (五)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开展碳排放交易的咨询,探索排污权、质押融资,建筑节能融资、合同能效融资,试点和推广低碳工厂和低碳园区,节能减排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通过这些探索,开行已成为支持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力银行。早在2006年,开行就主动申请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首份社会责任报告,荣登全球契约报告典范榜,多次被评为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银行,到上世纪末贷款余额3802亿元,比去年底增长15%。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推广这些好的做法,继续发挥中长期投融资的优势,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绿色经济这项长期的开发性的事业。

  女士们、先生们,绿色金融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伴随着东北亚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东北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绿色金融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让我们加强合作,积极行动,为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东北亚地区和世界美好繁荣而努力!

  最后,预祝本届博览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