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郑国发言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5日 17:36  新浪财经
图文: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郑国发言
  经济观察报推出了以“寻找中国区域经济新坐标”为主旨的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评选”评选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城市规划管理系副主任郑国发言。(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经济观察报推出了以“寻找中国区域经济新坐标”为主旨的第二届“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经济园区评选”评选活动,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城市规划管理系副主任郑国发言。

  郑国:第一开发区的关注我是从02年开始,包括我的博士论文一直做开发区,关注开发区最早关注区城共生,还也一个方面开发区与所在城市之间,相互之间融合活动,有很多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一定在研究,我发表文章有一半是这个方面,对区域研究方面关注是从08年开始,首先是去江阴晋江参观,09年参观了一个苏州,南通苏州工业园规划,这是值得我们研究的对象,也系统思考了一阵子,但是很遗憾,确实平时太忙没有写出文章,区区联动在我们国家最早什么时候开始就是苏州工业园相当于新加坡政府在中国异地建立一个开发区,也有我们国家走出去,比如说泰达开发区,99年在埃及一个地方合作建立一个联东,一直推进,08年成立一个专门公司做这个事情,但是在国内异地建开发区我看到最早案例也是泰达,因为泰达地也是有限把这些地方开发区进行整合,应该是区区联动最早的例子,大规模展开是03年以后,首先是江苏,然后是广东,浙江三海协作,这些区域协调发展是把联合建开发其作为一个最重要的载体,这个后面量就很大了,但是这些还在省级层面,08年以后,跨省区跨省出现了,最典型就是上海的外包桥,还有最近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建设异地开发区,这样可以发现异地建开发区是我们国家开发区现在和未来可能是一个重要潮流,也是我们国家区域发展经济一个新的趋势,我们对这方面的关注还是不够,这种现象出现很多年了,大概有十多年时间,目前我是一直关注这个问题,也想写东西,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的文章目前只有一篇,从城市增长联盟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也是以江阴晋江开发区为利,城市怎样联盟,主要讲政府和企业联盟在我们国家行政区经济下,地方政府之间竞争几乎没有合作,特别是邻居,竞争非常激烈,他通过这个研究说明了城市间的增长联盟是存在的,城市政府和城市之间的合作现在慢慢的出现,主要动力是一个资源互补性,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在中国是上级政府的干预,推动,比如说像江苏的跨江都是政府的推动。

  我觉得有三点比较有研究价值,中国行政区域力量很强大,我们开发区某种角度也是行政区经济的产物,开发区初期到现在都是一样,地方政府用大量资源建这个开发区,但是现在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要素跨区域流动情况之下,想在自己行政区域里面进行资源配置这种事情很多,跨区域要素流动,行政区之间会进行一个妥协,这个结果就是跨区域合作与开发区,从这个角度能得到一个解释。还有一个从产业转移里面,我们一般的理论讲,产业转移动力来自于成本差异,包括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但是相对于落后地区地方来说,他成就产业转移根本障碍不在于交通,基础设施,在于软的东西,机制,观念,还有很多东西,软方面,这种建合作开发区把发达地方先进经验,吸引方式搬过去,有利于他们跨越这个门槛,我们转移理论还是有作用的。

  还有一个很重要,对中国下一轮的城市化和体系的变动来说区区联动可能会有重大影响,在过去90年代我们国家广泛兴起开发区,对中国城市化,城镇形态,体系具有重大影响,有一个德国研究中国城市学者,他说中国城市发展可以分四个阶段,第一是封建王朝时期,第二是殖民地时期,第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第四他认为以开发区为载体,为动力,带动中国城市比较的时期,开发区在前一个阶段,中国城市化,城市发展,形态方面理想是非常大的,现在我们现在广泛兴起合作建开发区的模式,同样对中国未来的城市形态,体系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说像苏州工业园,新加坡跟追究合作这么一个工业园,不仅仅是对苏州城市结构影响很大,对整个长三角影响都是很大,我们在合作过程里面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这是我对区区联动里面做的一些理论思考。

  我还想评价一下这两个案例,对我来说有触动的东西,第一是张家港保税区最开始就是一个保税区,刚开始起步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是越来越综合完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发展,到现在已经不在简单是一个缩屋保税港区,未来发展前面也讲到就是一个区域经济,是一种城市现象,这个发展里面动力也是不断变化,早先动力是通过口岸,港口通过报税功能,未来得比较你们提到利用市场这个是非常好的一个提法,而且是非常有价值的,比如说做企业的,做科技型企业,早期发展就是一个某一个关键技术,发展壮大以后不是靠技术是靠管理,资本运营等等,我们这个发展壮大以后动力可能是多元化,里面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市场,专业性市场跟当地产业集群是相伴而生,两个之间是相互促进,像义乌小市场很离开是因为当地生产这些东西的厂家很厉害。建一个市场等于建一个园区,把一个市场做好有可能新诞生一个产业,里面有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重庆摩托车,世界上占的份额很大,重庆生产摩托车的厂是有很多民营,民营是怎么产生,重庆是山城不便于骑自行车,买摩托车人很多,偷摩托车人就多了,改装修摩托车人就多了。

  陈栋生:关键是武器部,蒋介石,毛泽东都在那造枪,造炮。

  郑国:军转民是国营企业,与这个市场配套也是车的改装同样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就带动一个产业,另外对联东,这个核心是客户,你的客户就是企业,怎么把握这个企业,哪些是你们的客户,我觉得首先应该是从城市的,分析这个产业空间机构,区位变化,发展过程里面产业是不断的调整,90年代因为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空间重构导致城市重构。现在这个阶段,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里面,正在经历一个新的产业重构就是服务业,中国正处在一个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服务企业会大量进入,特别是大城市里面,这样必然会促进有一些服务业,会郊区化,向郊区转移,现在你们开发的企业项目正好适合现在大的过程,同样跟你们相似的例子就是丰台科技园基地,当时在02、03年策划论证当时遭到批评很多,但是现在算是比较成功,不管策划者也战略眼光还是歪打正着,反正是顺应这个趋势了,类似在郊区大规模兴建办公园区在中国还会广泛出现,在北京上海大城市郊区,上海周边园区,苏州科技园离上海100公里,他的定位就不是制造业就是服务业。

  陈栋生:我们这个地方,这条线是最明显,国贸大厦叫什么大北窑,你做去看到那边看都是工厂,我这么老的退休工人住在破房子,他的眼都被这些大楼挡住了,这个问题是城市更新。

  焦建群:这是一个木材厂,前面是一个一机床。

  郑国:还有可以接见一下美国城市发展的一些规律,美国的办公业,美国办公业不是集中在原来的CBO,现在是集中在郊区,叫边缘城市2/3写字楼带城市的边缘,类似于我们的亦庄,也是在他的70、80年代,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大量迁入到那些地方,企业做商业地产同时也是在造成形成一种新的城市形态,现在在北京是非常明显,大量企业总部往郊区迁移,大家知道MOTO也在这儿附近,搬到亦庄,包括诺基亚,包括奔驰,宝马,原来在亮马桥,现在在望京,现在产业空间重构是一个新的重构,这样对我们的商业地产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你们也说走出去,走到其他城市,但是其他城市在这一点不一定适用,因为其他城市跟北京是不太一样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