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天津是最早与西方文明接触的中国城市之一。自1860年被辟为通商口岸以来,天津建造并保留了各种风格的洋楼,尤其是以“五大道”为代表的历史风貌建筑群。同样在近代,天津曾经一度是中国的政治中心,辛亥革命后,天津又成了全国的“政治后院”。清末民初的总统、总理纷纷迁入天津,一些革命先驱也曾在天津驻留。每一座名人故居都承载着一段历史,都有一个人物留下故事。这些记录着中国近代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让天津成为游人了解近代中国的最佳选择,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旅游品牌。
线路推荐:游览五大道风情区(静园、张园)——游览意式风情区(马可·波罗广场、奥匈领事馆)——参观利顺德大饭店——游览解放北路金融街
五大道游客服务中心位于重庆道96号民园大楼甲楼1门。中心设接待室,有专业旅游服务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设置电子大屏幕,供游客查阅天津的景点、酒店、交通线路等;设立旅游产品展示柜,陈列具有天津特色的文化工艺品;复原了一间老式书房,还特别提供具有五大道特色的居民生活用品供游客参观、欣赏和收藏。
五大道夜景
五大道风情区五大道风情区是指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形区域。拥有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欧式、日式等不同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故居300多处,被誉为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馆”。五大道地区每幢建筑里都蕴含着故事,民国总统曹锟、徐世昌以及北洋内阁多位总理,美国总统胡佛和国务卿马歇尔等上百位中外名人都曾在此居住。
解放北路金融街邻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曾是外国银行集中地,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现今仍为天津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文物建筑荟萃,现存风貌建筑数十幢,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来到此处的游人可以感受到天津乃至中国金融业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发展历程。
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项目已正式启动,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型、智能化的金融综合服务区。金融城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方米,包含金融、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分为金融交易服务区、金融广场、商务公寓区、酒店区等区域。
金融街往事近代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在国际上曾经闻名遐迩。据1947年的统计,天津有各类银行52家,其中外国银行24家,有银号、钱庄113家,信托公司3家,保险公司22家,典当行43家,证券行48家。这近300家各类金融机构构成了天津完备的金融体系,使天津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金融中心。到抗战前,天津已有中国资本银行40余家,其中最著名、在中国金融界有很大影响的就是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中南银行,它们在金融界被称为“北四行”,对天津及北方地区的民族工商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解放北路见证了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变迁,可以说是一座近代中国金融博物馆。
静园位于和平区鞍山道70号,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旧居。建于1921年,占地面积301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00平方米,是天津市特殊保护级历史风貌建筑和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园内曲径长廊,怪石清泉,建有西班牙式砖木结构楼房一座,两侧配有平房,旁侧游廊直通主楼西端,后院建有一座附楼。该园原名“乾园”,1929年7月,溥仪携皇后婉容、淑妃文绣迁居至此,将此地改名为“静园”,寓意“静以养吾浩然之气”。修复后的静园于2007年7月开园,建有爱新觉罗•溥仪展览馆,展有百余张图文资料,记载了溥仪从“皇帝”到“公民”的传奇一生,展示了溥仪在天津的主要活动历程。
643、673、860、观光2路等,鞍山道站+86 22 27311618
爱新觉罗•溥仪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宣统(1908—1912年在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新公民。后因病去世,享年62岁。
梁启超纪念馆“饮冰室”名称的由来一说“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人世间》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借“饮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焦灼。另一说“饮冰”一词源自梁启超的文章《学问之趣味》:“学问的趣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你亲自喝一口。”
位于河北区民族路46号。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学术大师。1912年,梁启超结束15年流亡生活,并于1915年定居天津。梁启超纪念馆于2003年4月正式开馆,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为主题的展览陈列汇集了大量照片、文献等珍贵的历史资料。纪念馆由梁启超故居和“饮冰室”书斋组成。修复后的梁启超故居分为书房、起居室、家族纪念室等12个展室,再现了梁启超当年的居住环境;“饮冰室”书斋是梁启超晚年开展学术研究和写作的地方,楼内9间居室均恢复了当年的原貌。
17、50、642、808路等,口腔医院站
张学良故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一所西洋集仿式楼房,张学良将军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津常住此处。张学良(1901—2001),字汉卿,辽宁省海城人,曾任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等职。1936年,为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张学良将军毅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民族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张氏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两层,建于1926年。两幢楼共有房屋42间,建筑面积1270平方米。
676、806、905路等,北安桥站+86 22 24450856
吉鸿昌故居位于和平区花园路,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吉鸿昌在天津进行抗日活动的住所。吉鸿昌(1895—1934)是中国著名的爱国将领,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携家眷来津进行抗日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平英勇就义。
吉鸿昌故居又称“红楼”,为原法租界内的三层红色砖楼,建于1917年,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购买,楼房首层用来接待宾客,卧室、客厅设在二楼,三楼为秘密印刷处。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后,携家眷来津进行抗日活动,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平英勇就义。
吉鸿昌故居又称“红楼”,为原法租界内的三层红色砖楼,建于1917年,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是吉鸿昌于1930年以“有余堂”名义购买,楼房首层用来接待宾客,卧室、客厅设在二楼,三楼为秘密印刷处。
37、830、837路等,中心公园站
张园位于和平区鞍山道59号,孙中山、溥仪曾先后在此居住。该园建于1916年,系清末湖北提督、驻武昌陆军第八镇统制张彪的私人花园。院内有长廊、亭台、假山、荷塘等,取名“露香园”,因园主姓张,又名“张园”。1924年12月,为实现中国的统一,孙中山、宋庆龄夫妇由上海绕道日本抵达天津,在段祺瑞等人的安排下,乘专车来到当时设施齐全的张园下榻,并在张园发表了《孙中山抵津后之宣言》,草拟了建国意见25条。
643、673、860、观光2路等,鞍山道站
石家大院位于西青区杨柳青镇中心,距离天津市中心约12公里,总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为院中有院、院内套院的庞大格局,被誉为“华北第一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天津市对石家大院进行保护性修复,1991年在此设立的天津杨柳青博物馆,是展示清代民居建筑艺术及北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专题型博物馆。馆内汇集了民间工艺的精华,展有名扬中外的杨柳青年画简史陈列、天津砖雕陈列、天津民俗陈列、石府复原陈列四部分。石家大院馆藏丰富,艺术精美,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人士前来游访。
175、672、824路等,杨柳青站+86 22 27391617
石氏家族:清乾隆年间,石氏落户杨柳青。道光三年(1827年),石氏兄弟各立堂名,其中石宝珩立尊美堂(尊美堂宅第俗称石家大院)。光绪年间,石家出资办“支应局”,一时名重津门。至1948年,尊美堂大部分宅第已变卖他人。
小站练兵园位于津南区小站镇,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甲午战争之后,袁世凯曾在此督练“新建陆军”。小站练兵园内兴建了城墙、讲武堂、兵营、新军督练处,还建有小站练兵史馆、军事博物馆、电影院以及袁世凯行辕、行营买卖街等。另外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区等配套设施,是兼具教育、休闲、购物、会议等功能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
152、652、688路等,小站,52、672、856、865路等,怡华路站+86 22 27573656
义和团纪念馆(吕祖堂)位于红桥区芥园道南侧,是中国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义和团纪念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是供奉仙人吕洞宾的道观,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葺后,定名为吕祖堂。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著名的义和团首领曹福田在吕祖堂设总坛口,使这里成为当时义和团活动的中心。吕祖堂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和五仙堂,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85年修复后改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馆内有吕祖堂义和团坛口复原陈列、五仙堂义和团首领议事厅复原陈列、义和团运动发展简史陈列及义和团天津运动陈列等。
祖堂设总坛口,使这里成为当时义和团活动的中心。吕祖堂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和五仙堂,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85年修复后改为“天津义和团纪念馆”。馆内有吕祖堂义和团坛口复原陈列、五仙堂义和团首领议事厅复原陈列、义和团运动发展简史陈列及义和团凯行辕、行营买卖街等。另外还设有游客服务中心、游客休息区等配套设施,是兼具教育、休闲、购物、会议等功能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
152、652、688路等,小站站, +86 22 27573656
霍元甲纪念馆位于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该馆是为纪念中国近代爱国武术家霍元甲而建。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世居天津静海小南河村,为精武体育会创始人。纪念馆包括故居和陵园两部分,充分展现了霍元甲捍卫民族尊严、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和号召民众习武强身、弘扬中华武术的民族精神。其故居是一座青砖瓦顶的农家小院,陈列着霍元甲练武时用过的兵器,生前用过的文具、家具和其后代珍藏的霍元甲照片,以及精武体育会的会旗、会章、会员证书等珍贵文物。霍元甲的棺木于1989年迁葬至陵园内,孙中山先生为精武体育会亲笔题写的“尚武精神”镌刻在霍元甲陵园的汉白玉牌坊之上。
659、688路等,黄台站+86 22 2398652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