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低碳文明时代的四大中国历史资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9日 13:40  第一财经网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就是全球化环境中、过度工业化之后的低碳文明时代,是一个低碳思想、低碳经济、低碳行业、低碳技术占主导地位的时代。

  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在农业文明时代是世界领先的国家。但近代以来,在工业文明时代,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学习、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有史以来的重大转型——从高碳社会到低碳社会。在工业化、城市化任务还未全部完成的情况下,面对这次重大转型,中国的挑战和机遇都是巨大的。

  进入低碳文明时代,人类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开发出新技术、新规则和新思想,形成新的文明形态;二是扬弃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利于新文明产生的旧技术、旧规则和旧思想;三是从历史中挖掘资源,把历史资源转化为新文明的要素。关于前两者,已有许多论者涉及。本文主要从历史资源的视角,挖掘出中国或中国企业在即将到来的低碳文明中存在的若干潜在优势。

  农业文明的回转力

  在低碳的农业文明时代,中国领先于世界各国;在高碳的工业文明时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落后、挨打、追赶的过程中,中国仍然保持着农业社会的基本特性。从工业文明来看,这些农业文明特性并不利于中国的发展。但从今天的低碳文明来看,中国长时期的农业文明发达,可能是一大潜在的优势。农业文明的“余热”有可能在低碳文明时代发挥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在低碳的农业文明中领先,在高碳的工业文明中落后,完全有可能在低碳的信息文明中再度领先。这种历史轮回,有着一定的逻辑基础:农业文明所具备的“直接经济,非标准化生产,分散化作业,在家生产、学习和工作”等特性,都与信息文明具备很强的关联性和同构性。

  儒家思想的和谐力

  儒家思想产生于农业社会,是中国农业文明领先世界的主流思想体系。

  儒家思想在农业社会的价值,已被历史所证实。儒家思想在工业社会中的局限性,也被历史所证实。在今天的新时代,儒家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将会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商人/企业家群体中,中国商人/企业家大多以“儒商”为追求,近代儒商伦理并不强调金钱利益至上和个人主义的原则,而是基于儒家“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哲理,以仁、义、礼、智、信等儒家道德规范为其内核,将经营工商业视同治家、治国的大事。这种儒商伦理在中国遭到西方列强冲击后的“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中更加突出,许多商人均以“实业救国”、“实业强国”为追求,其中以毛泽东称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张之洞、张謇、范旭东、卢作孚)最为典型。在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中,高举“产业报国”、“民族品牌”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他们并没有以私利(无论是个人还是股东)追求为最高原则,而是以振兴中国品牌、发展中国产业、推动国家经济与社会现代化为己任。这种“在商不仅仅言商”的精神,是中国进入低碳文明的重大精神动力。因为,低碳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商业活动中的核心人物(企业家)在商业发达的基础上,高度地重视和建设商业与自然、商业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社会的动员力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奉行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与政策,“看不见的手”——市场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从英国工业革命至今,市场力量的确促进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但这种现代社会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而工业文明又是建立在“黑金文明”、“石油文明”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市场力量在建设高碳社会过程中是功不可没的。

  但在即将到来的低碳文明时代,仅依靠市场力量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此外,还需要国家的力量、需要NGO组织的力量,而这些力量正是全社会资源的动员能力的核心。

  后发展型的转向力

  与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渐次地进行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不同,中国是在一个相当短的时间内同时进行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信息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市场化颇有特色,例如国有企业大量存在,政府对经济的强大调控能力;中国的工业化、信息化任务还未完成,还未出现领先世界各国的行业、企业和品牌;中国的全球化刚刚起步,差距更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迎来了低碳化的挑战和机遇。说是挑战,是因为中国必须在低碳化的同时继续发展,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任务;说是机遇,是因为中国如果彻底转变发展的观念,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