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第二届中国寿险发展论坛 > 正文
新浪财经讯 2010年7月17日,由中国保险学会主办、保险经理人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寿险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科学发展”。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图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发言。
贾康:谢谢罗会长,大家好!首先要感谢邀请,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保险和寿险,实话实说,这方面我了解不多,是来学习的。今天论坛主席说就保险本身发表意见,我们对保险主题也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就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我想就绿色金融发展方式的认识,自己的意见汇报出来,请各位批评指正。
绿色金融概念现在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我的理解跟我们现在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所谓绿色发展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比较长的时间段上,我们在发展中间,在改革开放大的大的方针指导下,发展是硬道理,但黄金发展期同时伴随着一个发展期,伴随着矛盾凸显,共同构成了我们这样实现中国三步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战略机遇期,要把握好战略机遇期给我们提供的机遇和挑战,显然就要特别注重把发展是硬道理,与时俱进地提升到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新高度上,我理解这就是中央最高决策层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的用心、意图之所在。
科学发展中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在资源环境制约之下,我们如何提高增长质量,追求更加符合人文主义立场的精神和可持续发展。这里包含了更好在发展中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更好地顺应现在全球都在讨论的气候变化挑战而趋向于低碳化的发展,和低碳发展相关的两型社会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也被人们称为绿色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多谈论绿色金融这样的题目显然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绿色发展,它需要绿色金融,是逻辑上顺理成章展开的,针对金融领域所提出的命题。但是,我想比较直率地说,如果我们从研究的角度来审视绿色金融这样一个概念,它显然不是一个单一利润导向的金融,因为这里面是需要按照社会目标,按经济学上所说的正的外部性来导向的,这样一个并不是单纯追求回报的思路,这样的绿色金融显然要形成区别对待的金融,它的金融行为带有有所区别,有保有压的选择性特征,现实的形态上就应该表现为,凡是绿色发展的就要支持,不利于绿色发展的,非绿色发展的他就不支持,金融是一个经济发展中间重要的支持条件,小平同志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它的复杂性、精确性,金融深化中间那种和现代的管理,现代经济运行整体过程当中,显然绿色金融都要具备,并且它明显有别于过去我们惯常理解的商业性金融。
我们现实生活里这种区别对待的绿色金融,我的意见,它的主导因素就是政策金融,我们商业银行金融体系当然也需要进行发展,与其他金融形成合力,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我理解,我们保险行业总体的定位首先是商业性,但是有一个角度也是值得探讨的,我和我们保险业的一些同志也曾经在下面有过这样的议论,保险里是不是还有可能分出一个概念,就是所谓政策性保险。
有的同志不同意这样的概念,但也有的同志说至少在农业保险里的某些部分带有非常明显的政策性保险的特征等等,而在绿色金融的概念之下,我认为,应该正面地提出,它需要把各种已经存在和运行的商业性金融力量调动起来,但绿色金融如果能够成立和可持续地发展,它不能够按照商业性的金融简单地来处理问题,绿色金融不能简单地按照商业性原则承担它的金融支持的任务。如果你真的就把央行调控下的金融体系看作一个可以运转起来,就发挥绿色金融全部功能的体系的话,我个人认为,它实际上会把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混为一谈,而现实生活中间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
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反复探讨的,首先是要使我们的金融体系真正地商业化,银行首先要企业化,所谓商业性定位的金融,我认为由于让它真正成为企业,中国改革开放的80、90年代说银行成为真正的企业,才能让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这个阶段,银行商业机构以及其它大型金融机构已经在改革开放中间确立了它的定位,并且越来越健全它的运行机制,也在积累它的经验,但毕竟政策性金融业包括我理解的和它密切相关的绿色金融,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探讨。绿色金融需要更多金融性质的相关定位,需要更多的绿色倾斜因素注入在里面,具有政策倾斜的绿色金融的倾向,需要政策性资金的介入,当然,我们认为国家财政作为后盾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介入也要结合社会目标和原则,但非常关键的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支持绿色金融、政策性金融,很关键的是解决它的机制问题,需要一种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信贷式放大的机制,才能当然需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它带有很明显的结构上的功能。但并不是说很多事情,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间,财政把钱拨出去就解决问题了,在绿色金融领域显然要追求在财政金融支持下,政策性资金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来放大它的效应。
我初步地把它归纳为信贷式的放大。财政性支出放出当然体现区别对待,如果能加上信贷式放大机制,顺应市场运行机制而又贯彻政府政策的导向,带有政策性取向的意图,发挥得好它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机制,把政府有限的可用资金与社会、民间资本形成合力,形成一种带有现代金融色彩的,高效率运作的调控和发展过程,当然,国家还需要有其它一些措施,比如必要的税收优惠等等,配合绿色金融一起来推动绿色经济、低碳化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等等。
我们可以从一些实际的发展问题来考察一下。
各方面现在非常关注的事项包括新能源、节能降耗、升级换代和创新等,现在我们已经形成气候的是怎么样更多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余热等等,以及在建筑方面推行节能建筑,这都是绿色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和低碳发展的具体事项,这么多的事项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什么障碍呢?中国在很多年前探讨的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分道扬镳之后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这方面进展得并不顺利,政策性金融怎么支持直接效应并不明显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在这些年受到明显挑战之后,政策性金融何去何从,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深入地探讨,以及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管理部门,有关的金融机构对政策性金融的概念可能还存在相当多的疑虑,甚至有的同志有意无意回避它,不愿意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有必要结合绿色金融问题进一步深入探讨这方面问题。我感觉很重要的是政策性资金介入,它的运行机制,哪怕是一个粗线条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它势必要求政府支持的操作主体,我们过去理解为需要政策性银行或政策性金融机构,它需要和市场一般的主体:企业主体,商业性银行机构,保险机构等等,形成一种风险共担的机制。过去碰到的问题往往是从中央到地方,如果注意到由政府财政作为后盾,由财政出钱组建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称为政策性银行或者政策性担保机构也好等等,现实过程中很快会面临两难境地,政策性金融主体运行起来以后,理所当然认为它应该承担相关所有的风险,我们在实际问题讨论里,很多同志直截了当地说,既然政府出钱了,就意味着政府要把这个事情做下来,权力支持把这个事情做到位,这样的运行过程中,相关的风险我认为应该是个共担机制,如果在实际项目里,企业认为只要政策性金融注入以后就可以规避所有风险,财政部门在他的视角看起来这个机制就成为“无底洞”的机制,就会发生所谓的道德风险,权责利脱节,这个过程就会变得不可持续,如果真的是一个绿色金融支持的角度确立起来了,财政资金进入以后形成“无底洞”机制,在现在公共财政越来越讲究绩效,越来越要求机制合理化的情况下,财政部门就会在以后的动作上望而却步。
我们现在这个过程不可持续的问题已经体现在这些年业已组建的信用担保机构全国有几千家,很多是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注入资金意图让他们发挥政策性信用担保作用的,但运行起来以后,这些机构如果按政策定位初衷去运作会出现资金萎缩的压力,因为多多少少代偿损失是会发生的,如果没有资金解决它后续的困难,他就会转而去寻求自保,做短平快、商业性项目,这就背离了当初组建的初衷。如果他要坚持当初的政策性目标,就是资金萎缩要现实发生,他自己对员工就不能交代,这个公司本身生存都会成为问题,谁也不愿意就此萎缩下去,就必然要放弃原来的政策目标,转作短平快业务和商业性、融资性活动。现在这种“两难”局面大量发生,若干年困难不断发生过程中我们还没有办法看到很成熟的措施和应对方略。
从这样一个具体观察可以看出,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话,很需要共同探讨,怎么样形成在市场经济环境里各种主体的风险共担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从国际经验来看,我觉得现在应该更直接了当地援引一些实际的案例,结合我们的一些探索,把问题提得更明确。我认为风险共担机制和它带来的可持续机制,在中国是可以由粗到细来打造的,一个可借鉴的国际经验首先可以提到美国,美国多年来,我们听到它的声音,他最主导的倾向是推崇所谓“华盛顿共识”,政府无为而治等等。但实际上美国一直存在着政策性担保机制,以它的预算安排支持资金,有相当高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政府的政策性支持机构,比如它的中小企业局(有人翻译为中小企业署)基本的责任就是通过政策性信用担保以及贴息来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他在具体安排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原则,就是中小企业局采取的不同形式的支持介入进去之后,一旦发生现实的问题,比如说这个项目失败,需要分担责任的时候,它绝对不会百分之百承担,他在条款里非常清晰地规定,一般他所承担的风险不超过85%,当然是很高的比例了,但他绝对不要让参与的其它方面这个风险由他一家担了。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他曾经适当地提高了风险界限,比如对小企业的支持,风险担当份额最高可以做到90%,但绝对不会百分之百承担。这样一来,项目参与各方有一个自然的风险意识,同时运行机制就有一个内生激励约束的所谓对冲性,这也是经济学方面寻求的激励效应和激励约束,激励约束有对称性,它一直叫做道德风险,有人认为既然有人买单,我可以无所顾忌。在中国现行体制下进一步推进机制转换的风险共担机制我认为非常值得,也完全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努力地使它形成起来,我们现在在信用担保具体运行上,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不断涌现,政府支持的,包括主体上以商业性的动机也认为有它作用空间而加入的主体合在一起,他们是可以在绿色金融创新方面发挥作用的。但我前面的这个分析一个基本视角,需要建立风险共担可持续运行机制。
还有支持对象的遴选机制问题,政府的支持和其它各方有一个风险共担的框架,政府可以尽可能多地承担风险,但不能百分之百多地承担风险,我认为它后面自然还有,支持对象不是可以泛化的,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节能降耗,和绿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项目,经济活动,报上来的可能是非常多的数量,支持的主体和各方参与主体试图选择一部分,支持对象的遴选机制问题,一般原则大家认为,应该是尽可能地首先支持那些更有成功可能性的,或者更好地体现绿色金融发展方向的项目。
具体的机制上,我们可以从贴息来看,如果说某一个项目因为带有节能降耗和绿色发展特征,同时它的直接效益按照一般的衡量并不是特别高,这时候要有银行提供贷款的话,银行做分项比较以后持犹豫态度,不能下决心给它提供融资支持,如果我们加上贴息,可能就促使银行认为风险有所降低,把原来犹豫着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变成贷款支持。贴息是一个机制,对一个项目,在这几年,中国在中央层面早已贴息方面针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换代做出要求。
我们这一轮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几次宣布,要有几百亿元的贴息,当时安排要二百亿元的贴息引至五百亿元的社会资金支持技术改造的资金力量,引进这些政策性资金进入项目和领域,在具体的项目运行中就有具体突出的操作问题——给谁不给谁?不是碰到一个项目就可以支持一个,需要一个遴选,谁可以得到这样的遴选机会,谁应该得到贴息,谁应该在挑选过程中按照合同的选择,他应该靠前或者应该靠后,这样的事情处理不好有可能该支持的拿不到支持,不该支持拿不到的现象发生,按经济学理论这就有一个社会寻租的可能性,因为贴息体现的是政策支持,商业性金融轨道里还有一个政策轨道的力量,虽然运行形式上这两轨力量形成贴息形式的信贷资金的注入,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遴选机制的话,社会寻租就有可能变成社会现象。中国又是人情社会,很多靠桌面下做工作的,而不是摆在透明的桌面上按合理的合同标准来选择的种种弊病就有可能发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间怎么样防范社会寻租而把遴选机制合理地发展起来,我想举一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注意到杭州有一个西湖区,它的财政部门试图在财政支持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企业发展也包括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寻求机制的改进,或许它年年会拨款支持小企业科技创新,这是非常正常普遍的财政行为。
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个做法的效果并不好,财政资金是以撒胡椒面的方式撒出去,很难考证绩效,每年预算资金安排里很难体现出你有多大的资金支持小企业和节能降耗,这些钱怎么样应用出去,应用的绩效比较难考评的,这种资金运行他们称为消耗型,你看年复一年钱出去了,怎么变成循环机制,新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形成一个合理的机制方面做了现实的安排,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多方形成合力和风险共担,在支持对象的遴选机制上合理化,这是把两个视角结合一个方案,做在一起,结合财政,提供2000万的资金,不是借出去,而是作为基金股本注入新成立的小企业科技发展产业基金。这个产业基金,其它的参加者中间很重要的有一个当地比较活跃的,当地水平比较高的,商业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另外,民间的主体还利用自己的联系拉来了国外硅谷银行的一部分股份注入,再加上其它来源的民间资本等等,形成股份制的法人,而这个法人的产权结构一看就是有公有私,有政府的,也有民间资本的。但财政部分投入虽然是股本的形式,但他明确地说我不要求分红,这2000万进去以后,我只是希望这个资金运用从消耗型转为循环型,我的基本目的达到了,年复一年可以起到作用。
既然财政部分红,产业基金就形成吸引民间资金的吸引力。原来他们测算下来,认为无利可图,但现在民间资本的持有人认为有利可图,因为多了一个财政条件,财政资金在那里摆着不要求分红的,这样共同形成有各自利益,不是一个简单的盈利目的而形成的产业基金,它运用自己的资金发挥他认为可以发挥专业水准的同时,取得尽可能想获得的投资回报,而财政显然于是在机制运行转换中间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他的,支持小企业,支持节能降耗的机制提升。
共同形成产业基金之后,如何选择支持对象呢?他可以用贴息、信用担保等等方式,和美国中小企业局很类似了。但具体确定谁可以得到支持的时候,他们由所有的股权单位各派出代表,再加上当地的科技型代表和必要的专家组成一个遴选委员会,他们在申请支持的项目中间挑选,最后要一致地认为属于最上层的一批先给予支持,即使是这样,一批原来无望获得融资企业的创新项目,在这样新的产业基金运作情况下就可以得到融资支持,这个融资支持有信用担保形式,有贴息形式,拉动了商业性信贷体系里的信贷资金,支持了小企业的创新活动,跟着我们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的种种追求,体现在一个个创新项目上,这是中国的PPP(公司合作伙伴关系)的案例,我们的金融系统以后要支持绿色金融,绿色经济,以后有大量类似的探讨空间,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保险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和其它金融机构、民间资本、社会生活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政策性金融体系怎么样合理化和政府政策性资金运作有联系,保险行业大的背景方面密切联系着宏观经济、微观经济,联系着政策环境,所以,我觉得我们探讨绿色金融和发展机制是有意义的事情。
借此机会汇报自己的这样一个想法,请在座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
|